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血管生成作用对骨肉瘤OS-732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血管计数,光镜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及PC-NA免疫组化检测观察VEGF抗体对骨肉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增殖,凋亡状态的影响。结果:VEGF抗体组肿瘤区血管数目及瘤细胞数显著低于PBS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PBS对照组,增殖指数两组差异不明显,同时VEGF抗体组凋亡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多,增殖期微血管内皮细胞少见。结论:VEGF抗体能显著抑制骨肉瘤OS-732血管生成,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VEGF抗体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的途径之一,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最终达到抑制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EGCG在体内外对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凋亡效应及抗肿瘤血管的生成作用。方法 观察EGCG对A549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FCM检测EGCG对肺癌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观察EGCG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在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上观察EGCG对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和NF-κB表达。结果 EGCG显著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IC50是46.54μg/ml。EGCG使S期细胞比例增加,并出现明显凋亡峰,凋亡率19.6%。EGCG显著抑制CAM血管形成。EGCG组治疗2周后,移植瘤瘤体体积变化和瘤体重量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抑瘤率为40.9%。EGCG组瘤体组织中NF-κB(p50)的表达与PB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瘤体组织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降低。结论 EGCG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TW-37 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TW- 37 处理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采用qRT-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及其转录因子的转录和表达,通过血管生成与鸡胚绒毛尿囊膜(CAM) 试验检测HMEC-1 细胞的 血管生成能力,通过MTT 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建立异种移植模型,检 测TW-37 对肿瘤进展的影响。处死小鼠并收集肿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VEGF 和血管密度标志蛋白 的表达。结果 TW-37 可以抑制CAM 上生成新的血管,并且呈剂量依赖性。TW-37 可抑制HMEC-1 细胞 的迁移和侵袭(P <0.05),并诱导细胞凋亡(P <0.05)。TW-37 可抑制VEGF、ERK 及HIF-1α的表达(P < 0.05)。体内实验表明,TW-37 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结论 TW-37 通过ERK/VEGF 抑制血管生 成和肺癌的体内外进展。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VEGF表达及VEGF抗体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仲召阳  李增鹏  张沁宏  何怡  卿毅 《重庆医学》2006,35(15):1369-137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骨肉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以及VEGF抗体抑制骨肉瘤细胞OS-732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为以VEGF为靶点治疗骨肉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80例骨肉瘤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以及OS-732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VEGF抗体对OS-732诱导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1)骨肉瘤VEGF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密切相关。(2)OS-732表达VEGF和BFGF,而且VEGF表达强度明显高于BFGF,OS-732具有很强的诱导血管生成能力。(3)VEGF抗体干预实验结果显示VEGF抗体组肿瘤区血管密度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PBS对照组,而增殖指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VEGF抗体组凋亡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多,增殖期内皮细胞少见。结论VEGF是骨肉瘤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其表达可能是评估骨肉瘤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VEGF抗体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显著抑制骨肉瘤OS-732血管形成,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抑制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该结果提示VEGF可以作为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分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证实中医解毒祛瘀法能够抑制血管生成,调控血管生长基因,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方法]1)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将含有解毒祛瘀法提取液的载体置于7d胚龄的CAM上,作用48h观察抑制血管生成情况,并予氢化可的松相比较。2)采用家兔角膜移植肿瘤模型观察解毒祛瘀法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3)解毒祛瘀法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解毒祛瘀法能够使CAM及家兔角膜移植瘤的血管生成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瘤率为49.6%,降低血管密度,促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结论]中药复方解毒祛瘀法能够抑制CAM、家兔角膜移植瘤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作用,提示解毒祛瘀法能够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到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重组人p43(YS-1)蛋白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并考察其对肺癌实体瘤的抑制作用。采用内皮细胞增殖实验、细胞迁移实验、管腔形成实验、大鼠动脉环体外实验、鸡胚尿囊膜体内实验考察YS-1的抗血管生成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MEK1/2、Akt蛋白质的表达;选用人肺腺癌A-549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检测YS-1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YS-1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动脉环微血管样结构及鸡胚尿囊膜血管,YS-1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中VEGFR2及下游MEK1/2及Akt的磷酸化,YS-1高剂量(10mg/kg)能显著抑制肺癌A549移植瘤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YS-1能抑制人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跟抑制VEGF引起的VEGFR2活化及信号转导而影响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Lei H  Shou C  Wu J  Liu X  He L  Liu M  Guo Q  Jiang B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42-1345
目的:检测从十二肽库中筛选获得的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Flt-1结合的小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小肽融合蛋白DHFR-F56/F90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结合活性;鸡胚尿囊膜血管增生抑制实验检测DHFR-F56/F90能否抑制鸡胚新生血管形成;裸鼠成瘤实验检测DHFR-F56/F90对荷瘤裸鼠中肿瘤的生长抑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HFR-F56/F90能否定位于肿瘤组织。结果:小肽融合蛋白DHFR-F56/F90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合,DHFR-F56能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且DHFR-F56能与肿瘤细胞结合,促进肿瘤组织坏死及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结论:十二肽F56是VEGF结合Flt-1的有效拮抗剂,具有抑制VEGF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成而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器官和体内水平观察东亚钳蝎蝎毒的多肽提取物 (PESV)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和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①观察PESV对鸡胚尿囊膜 (CAM )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②观察皮下注射PESV(0 .3mg/kg)对S180 肉瘤和H2 2 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③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PESV对S180 肉瘤和H2 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 :0 .5mg/CAM和 0 .8mg/CAM的PESV能明显抑制CAM新生血管的形成。PESV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 肉瘤和H2 2 肝癌的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水平 ,并降低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和bFGF的表达。结论 :PESV具有良好的体内和体外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 ,并藉此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ICA)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检测ICA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MTT法检测IC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ICA对HUVEC周期的影响,聚碳酸酯膜小室趋化运动模型检测ICA对HUVEC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ICA能明显抑制CAM血管生成;抑制HUVEC生长,其抑制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相关;ICA作用下HUVEC细胞可出现周期阻滞,180μg/ml ICA处理HUVEC 6 h对细胞迁移抑制率为78.0%。结论 ICA能抑制血管生成,但其体内抑血管生成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及建立鸡胚尿囊膜模型(CAM)观察重组人血管抑素(rhAS)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rhAS加入含HMEC-1的培养瓶中,培养48h后,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的抑制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测定检测rhAS诱导HMEC-1凋亡的作用;用CAM模型检测rhAS对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 rhAS在体外可显著抑制HMEC-1细胞的增殖;在体内则可明显抑制CAM上血管的生成。通过AchE活性测定,发现rhAS既可抑制HMEC-1细胞的增殖,也可诱导HMEC-1细胞凋亡,其作用的不同与rhAS剂量相关。结论 rhAS是一个较有前景的抗肿瘤血管药物。  相似文献   

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肠溶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5±0.1)-乙腈(660∶340),检测波长为304 nm。进量样为20μL。结果线性范围为39.2~60.1μg/mL,r=0.999 96(n=6);最低检测浓度为0.5μg/mL;样品溶液在6 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0.8%~101.9%,RSD<1.0%(n=3)。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奥美拉唑片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ATP-TCA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评价本方法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纳入本研究,术中取新鲜无菌肿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分别加入9种化疗药物,采用ATP-TCA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情况。结果 35例标本中32例完成药敏检测,标本的可评价率为91.4%。患者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乳腺癌细胞对ADM最敏感,体外有效率达到81.2%(26/32),其余依次为DOC68.8%(22/32)、TAX59.4%(19/32)、NVB43.8%(14/32)及5-Fu 34.4%(11/32)、DDP31.2%(10/32)、GEM25%(8/32)。而对于MTX及Vp-16,耐药个体占很大部分,体外有效率分别为0(0/32)和12.5%(4/32)。结论乳腺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以蒽环类和紫杉类有效率最高,ATP-TCA检测的开展可能为临床化疗用药的个体化实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CGIA和ELISA诊断肝吸虫病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G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诊断肝吸虫病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探讨其在肝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CGIA和ELISA检测36例大便检出虫卵的肝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肝吸虫抗体。并设立健康人对照组和其它疾病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CGIA和ELISA对阳性标本检测的准确性分别为94.44%和97.22%;对阴性病例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8.06%和96.12%;对正常标本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7.78%和93.33%。结论 CGIA和ELISA对肝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均高,且操作简便,均可作为肝吸虫病的初诊及普查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复方莪术对MGC80—3胃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TT比色分析,~3H—TdR掺入及电镜观察复方莪术对MGC80—3胃癌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复方莪术能明显杀伤人低分化胃腺癌MGC80—3细胞,较低浓度即呈现明显细胞毒效应,IC_(50)为1∶150稀释度。~3H—TdR掺入试验表明:复方莪术能明显抑制MGC80—3胃癌细胞DNA的合成,掺入抑制率为78.5%。透射电镜下发现实验组细胞膜破裂,胞浆消失,呈裸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的酶免疫测定法对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监测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聚苯乙烯96孔板作为固相载体 ,利用亲和纯化的兔抗T3 抗体和T3 - β-半乳糖苷酶标记物 ,建立了固相板竞争法。结果 :可测范围为0.48~45.0ng/L ,灵敏度0.13ng/L ,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 (n=20)6.4 % ,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 (n=8)12.4% ,正常参考范围4.14±0.97ng/L。正常人与甲亢病人能明显分开。结论 :酶免法测定血清FT3,其灵敏度、精密度均达到放免水平 ,且可避免同位素污染  相似文献   

16.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民  陈历排 《广东医学》2000,21(4):293-295
目的 探讨ATP生物发光法药物敏感试验在卵巢癌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以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卵巢癌HO-8910细胞对11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与MTT法相比较。结果 ATP浓度、细胞浓度的对数与发光强度(RLU)的对数值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并存在直线回归关系。两种方法测定的抑制率基本符合,但ATP法测定的抑制率数值大,变异系数小,结果稳定。结论 ATP生物发光法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弓形虫信号转导蛋白14- 3- 3(Toxo14- 3- 3)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弓形虫Beverly株猫肠上皮细胞增殖阶段的14- 3 -3编码基因,设计合成引物,自RH株速殖子基因组克隆Toxo14- 3 -3的ORF,克隆pET 28a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获得表达产物并纯化融合蛋白,以此抗原包被反应板进行ELISA检测,并与粗制抗原及市售试剂进行比较。结果 对400份血清标本的平行检测,Toxo14 -3 -3抗原、粗制抗原和市售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2 5%、3 0%和3 .25%,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三者之间的符合率为99 0%、98.8%和99 .0%,差异无显著性(P>0. 05 )。结论 重组Toxo14 -3- 3抗原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MW-ELISA快速法与常规ELISA法同时对比检测20份阳性、阴性HBV参考血清和268份临床连续标本(各共51页HBV标志物)。结果,两法阴性符合率为98.3%(97.9~100%),阳性符合率为95.4%(93.3~100%),ρ>0.05,差异不显著。268例临床样品两法符合率为98.7%(93.3~100%),阳性预报值分别为27.9%和27.7%。MW法简便快速敏感,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与分支链DNA信号扩增(bDNA)法在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上的优缺点.方法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平行检测44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并与定性PCR检测结果比较.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观察15例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期间HBV DNA含量变化.结果①荧光定量PCR法和bDNA法比较,a前者测出的HBV DNA含量均值为(3.50×105±33.6)copies/μl;后者为(3.07×105±12.9)copies/μ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前者的HBV DNA阳性率79.5%;后者及常规PCR定性法均为59.1%.荧光定量PCR法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bDNA法及常规定性PCR法(P<0.05).②15例中5例获完全应答的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清HBV DNA含量在治疗16周内均逐渐下降至完全转阴.结论荧光定量PCR法与bDNA法在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上,结果大多一致,且敏感性强,检验也较简便、价廉,并能较好评价和检测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鼻咽癌(NPC)患者发病前后EBVVCA—IgA和EA—IgA滴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NPC筛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西桂东南地区首次NPC筛查后12年VCA—IgA阳性人群中55例新发NPC患者发场前后的血清学资料,用免疫酶法检测EBVVCA—IgA和EA—IgA抗体。结果:确诊前1~7年VCA—IgA和EA—IgA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前7~4年VCA—IgA平均滴度在1:20上下波动,确诊前第3年起VCA—IgA急剧上升,确诊时几何平均滴度接近1:80,EA—IgA升高较为缓慢,确诊时几何平均滴度1:6.49。放疗后两种滴度均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第4年起接近阳性人群的平均滴度。结论:多数NPC患者在确诊前3年VCA—IgA滴度持续增高,但EA—IgA滴度增高缓慢;VCA—IgA可检出早期NPC,但EA—IgA作用不大,NPC发展临床前期平均时间为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