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半年疗效的比较。方法:对PRK116只眼屈光度为-0.75D~-13.00D与LASIK 113只眼屈光度为-1.00D~-17.00D术后半年患者的视力、角膜屈光度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PRK:I组(-0.75~-3.00D)为100%,Ⅱ组(-3.00D~-6.00D)为99.1%,Ⅲ组(>-6.00D)为88%;LASIK:I组为100%,Ⅱ组为88.24%,Ⅲ组为93.55%。术后半年等值球镜,PRK:I组为-0.25D,Ⅱ组为+0.14D,Ⅲ组为+0.79D;LASIK:I组为0.00D,Ⅱ组为+0.25D,Ⅲ组为-0.04D。结论: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疗效肯定,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疗效迅速、满意。  相似文献   

2.
1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 2方法 采用 PRK治疗高度近视 2 45例 (4 31眼 )。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 - 6 .12~ - 2 1.5 0 D,散光度为 0~ - 5 .5 0 D.按近视程度将病人分为 A,B两组进行观察 ,术后随访 1年以上。 3结果 术后 1年裸眼视力≥ 0 .5 ,1.0者 :A组分别为 97.4% ,78.0 % ;B组分别为 83.3% ,30 .2 % .431眼中 ,73.5 %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81.2 %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 1.0 0 D范围内 ;2级以上角膜雾样混浊 (HAZE)者占 6 .42 % ;一过性眼压升高者占 15 .5 % .4结论  PR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对屈光度在 - 10 .0 0 D以内者其稳定性及预测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矫治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K)后残余近视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接受RK手术4~15年,近视散光稳定2年以上的患者19例(38眼)分别行PRK和LASIK手术,其中PRK组8例(16眼),术前屈光度为:球镜-1.00~-5.25D,平均-3.12±0.87D,柱镜0~-2.25D,平均-1.27±0.36D,LASIK组11例(22眼),术前屈光度:球镜-1.50~-9.50D,平均-3.54±2.79D,柱镜0~-3.0D,平均-1.58±0.69D,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视力和屈光状态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屈光度均在±0.75D以内,术后1年裸眼视力33眼(86.84)≥1.0,38眼(100%)≥0.8,未有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结论:LASIK和PRK矫治RK术后近视散光均安全、有效,PRK安全简便,LASIK稳定性和预测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方法: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saer epithelid keretmileusis,LASEK)原理是通过在角膜上皮分离出一个角膜瓣,然后用激光进行切削,最后角膜上皮瓣复位,并配戴角膜接触镜3d。本文对在我院接受LASEK治疗的中、高度近视患者21例(42眼)进行随访,年龄22.3±4.0岁,平均术前等球镜为-8.57D±2.15D(-5.00D~-11.0D),平均角膜厚度496μm(462~530μm),平均随访时间6.5月;术后常规观察视力、屈光度、角膜混浊程度、眼压、角膜地形图等情况。结果:1.术后角膜上皮混浊haze采用Fantes标准分级,21例中19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0级,2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0.5级,但无屈光回退。2.术后屈光度及裸眼视力均在6个月内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和超过矫正视力的20例,占总例数的95.2%。1例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二行,占总例数的4.8%。3.术后屈光状态:术后10d时平均屈光度为+0.52±0.87D,术后3个月为+0.37±1.21D,术后6个月为+0.12±0.87D者20例,占95.2%。4.本组观察:角膜上皮瓣的厚度有差异,上皮瓣的厚薄与是否配戴接触镜有关,与配戴接触镜时间长短有关,配戴10年以上接触镜者角膜上皮明显变薄。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确切、安全。高度近视术后haze发病率低,无明显屈光回退发生,本组病例较少,有待于更多样本、更长时间临床观察和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预测性。方法: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高度近视[等值球镜-6.25D~-30.00D,平均(-12.50±5.39)D]104例164只眼行LASIK手术,其中屈光度-6.25D~-9.50D(A组)74只眼;屈光度-10.13D~-15.00D(B组)35只眼;屈光度-15.50D~-30.00D(组)55只眼。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自觉症状轻微,无角膜雾状混浊及眼压升高。术后6个月探眼视力≥1.0者A、B、C3组分别达73.0%、57.1%及7.3%,裸眼视力≥0.5者分别达100.0%、91.4%及50.9%;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75.7%、45.7%及16.4%,在±3.00D以内的分别达1000%、91.4%及58.2%。99.4%术眼,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有低于2行以上者。结论:LASIK手术对于矫治高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对于远期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ASEK治疗68例(136眼)中高度近视,屈光度-3.25--12.0D,随访6个月,观察症状、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LASEK手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轻微,介于PRK与LASIK之间,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均达0.5以上。6个月裸眼视力≥1.0者118眼占86.8%,手术后6个月角膜haze:0级72眼,0.5级54眼.1级10眼.无1例2级以上。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预测性和有效性,手术后疼痛症状角膜haze明显减轻,但高度近视患者易出现角膜混浊和屈光回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治疗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度数欠矫或回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屈光手术中心行LASIK再治疗矫治残余近视度数的患者23例(41只眼),按首次手术方式分为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组4例(8只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组8例(15只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组11例(18只眼),观察各组LASIK再治疗后屈光度数、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时间均〉1年。结果三组患者LASIK再治疗后不同时间平均屈光度数稳定,各组之间术后不同时间平均屈光度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行LASIK再治疗的41只眼中,术后3、6、12个月裸眼视力1〉0.5者分别占总眼数的92.7%、92.7%和90.2%;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最佳矫正视力者40只眼(97.6%)。各组患眼术后1年最佳矫正视力均无下降。结论对于RK、PRK或LASIK术后屈光度数欠矫或回退的患者LASIK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在正确选择再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前提下,可以大大的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廖志强  唐晓昭 《四川医学》2002,23(6):613-613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留近视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36只眼RK术后残留近视进行PRK治疗,并随访5年。结果 术前平均屈光度-5.83D,裸眼视力0.11。术后平均屈光度-0.14D,裸眼视力0.88。结论 PRK治疗KR术后残留近视的5年随访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性强,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超高度近视(≥-10.00D)的远期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2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LASEK的超高度近视患者83例151只眼,观察25~49个月,平均(35.34±6.45)月;术前裸眼视力0.01~0.1,平均0.053±0.025,最佳矫正视力0.5~1.2;平均0.998±0.145,术前屈光度-10.00~-14.50D,平均(-11.01±1.19)D。结果术后25~49个月回访,裸眼视力0.2~1.5,平均1.01±0.26,≥1.0者120眼占79.47%,≥0.6者142眼占94.04%,haze 6眼,0.5级5眼,1级1眼。结论LASE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安全可靠,疗效稳定,并发症少,是治疗超高度近视较好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LASEK、PRK和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比较采用LASEK、PRK和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LASEK、PRK和LASIK治疗高度近视各30眼的临床资料,其中LASEK治疗的为角膜较薄、不能行LASIK治疗的高度近视。LASEK、PRK和LASIK均采用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进行激光切削,术后随访6个月,对术后疼痛、haze、裸眼视力和屈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PRK相比,LASEK术后疼痛轻,haze发生率低。比较LASEK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术后1、2和6个月时LASEK、PRK或LASIK各组的屈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SEK在治疗高度近视时,可产生很好的早期疗效。LASEK较PRK术后反应轻,较LASIK手术安全性高,可避免LASIK中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更适合角膜较薄的高度近视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 37例、72眼 ,屈光度为 - 12D~ - 2 2 .5D ,平均为 - 16 .37± 3.12D ,散光为 - 1.2 5~ -4 .2 5D ,平均为 - 1.92± 0 .87D。结果 :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术后 6个月时 35例、70眼 (97.2 2 %)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其中 2 4眼 (33.33%)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2行或 2行以上 ,2例、2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1行 ;术后 6个月屈光度 (1眼欠矫 - 1.5 0D)为 - 0 .37± 0 .4 2D ,散光为 - 0 .4 3± 0 .4 6D。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有效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半年疗效的比较.方法对PRK116只眼屈光度为-0.75 D~-13.00D与LASIK 113只眼屈光度为-1.00D~-17.00D术后半年患者的视力、角膜屈光度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PRKⅠ组(-0.75~-3.00D)为100%,Ⅱ组(-3.00D~-6.00D)为99.1%,Ⅲ组(>-6.00D)为88%;LASIKⅠ组为100%,Ⅱ组为88.24%,Ⅲ组为93.55%.术后半年等值球镜,PRKⅠ组为-0.25D,Ⅱ组为+0.14D,Ⅲ组为+0.79 D;LASIKⅠ组为0.00D,Ⅱ组为+0.25D,Ⅲ组为-0.04D.结论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疗效肯定,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疗效迅速、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用自动板层角膜刀和VISX STAR S2型准分子激光仪对355例693只眼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在分析屈光度变化时将患者分为三组。Ⅰ组(-1.00~-6.00D)263只眼,Ⅱ组(-6.25~-11.75D)371只眼,Ⅲ组(-12.00~--26.00D)59只眼。结果:693只眼术后1周有99.1%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为98.0%及96.8%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术后屈光度分析中可见高度及超高度近视3个月后有回退现象。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Lasi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度近视患者27例(54眼),术前近视等效球镜为-6.00~-14.00 D,平均(-8.75±1.27)D。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视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地形图及屈光度数,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所有术眼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3.71±0.26)d。术后3 d,裸眼视力≥0.5者48眼(88.9%),≥0.8者19眼(35.2%),术后7 d,裸眼视力≥0.5者54眼(100.0%),≥0.8者47眼(87.0%),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3、6个月等效球镜均在-0.50~ 0.50 D之间,术后1、3、6个月角膜Haze发生率分别为13眼(24.1%)、7眼(13.0%)、2眼(3.7%),但均小于2级,不影响视力恢复。结论LASEK治疗高度近视视力恢复好且稳定,无明显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屈光回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中调整不同屈光度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找到切削屈光度的最佳调整方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FS-LASIK治疗92例高度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右眼纳入研究。根据术中切削屈光度不同将-6. 00 D≤等效球镜度<-7. 00 D 32眼分为全矫组和-0. 25 D组、-7. 00 D≤等效球镜度<-8. 00 D 34眼分为-0. 25 D组和-0. 50 D组、-8. 00 D≤等效球镜度<-9. 00 D 26眼分为-0. 50 D组和-0. 75 D组。3组患者术中给予不同的切削屈光度。观察各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结果术后1、3、6个月,全矫组和-0. 25 D组患者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均显著优于术前(P <0. 05),-0. 25 D组患者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优于全矫组(P <0. 05);-0. 25 D组和-0. 50 D组患者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均显著优于术前(P <0. 05),-0. 50 D组患者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优于-0. 25 D组(P <0. 05);-0. 50 D组和-0. 75 D组患者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均显著优于术前(P <0. 05),-0. 75 D组患者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优于-0. 50 D组(P <0. 05)。结论 SCHWIND AMARIS 500E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近视时,-6. 00 D≤等效球镜度数<-7. 00 D患者的切削屈光度减去-0. 25 D、-7. 00 D≤等效球镜度<-8. 00 D患者的切削屈光度减去-0. 50 D、-8. 00 D≤等效球镜度<-9. 00 D患者的切削屈光度减去-0. 75 D,术后可获得满意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 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 方法 将 46例 90眼屈光度 >- 6 .0 D患者分两组 : 组 - 6 .2 5~ - 10 .0 D,6 3眼 ; 组≥ - 10 .2 5 D,2 7眼。L ASIK术后随访时间 1年以上 ,对术后视力、屈光度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术后 1年时两组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率为 组 93.7% , 组 88.9% ;屈光度等值球镜预测率在± 1.0 D以内的 , 组为 95 .2 % , 组为 88.9% ;未出现影响视力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  L ASIK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的理想手术 ,稳定性、预测性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成人屈光不正(弱视)患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28只眼)成人高度近视弱视眼患者(屈光度球镜-8.50~21.5 D,柱镜-1.00~2.50 D),表面麻醉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前角膜内皮计数(3121±135)个/mm2,眼压(15.0±4.5)mm Hg,术后角膜内皮计数(3100±151)个/mm2,眼压(20.0±2.5)mm Hg。100%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保持不变或增加≥1行,术后裸眼视力≥1.0者为7.14%(1例,2只眼),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64.29%(18只眼),术后裸眼视力等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为28.57%(5例,8只眼)。结论: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高度近视弱视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路  陈曦  曾庆森  余腾  田川  胡东瑞  朱雁捷 《浙江医学》2010,32(6):813-814,818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矫治高度近视的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ICL治疗的23例(46眼)高度近视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7d及1、3、6个月以及1~2年对其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等效球镜、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73±0.40)较术前(0.075±0.096)明显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987±0296)较术前(0.625±0.309)也明显提高(t=12.975,P≤0.01)。术后等效屈光度[(-2.18±170)D]较术前[(-18.64±5.01)D]显著改善(t=29.083,P≤0.01);术后等效屈光度和术前预测等效屈光度符合率达93.5%以上。术后眼压平稳,无并发症出现,患者总体满意度达100%。结论ICL矫治超高度近视具有稳定、有效、安全及可预测的特性,在适应证和关键技术能得到合理掌握的基础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2月~2006年7月该科接受LASIK治疗的等效球镜>-10.0D的近视患者158例284眼,术后随访6个月~3a,对其并发症及不同时间段的裸眼视力,剩余屈光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1个月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趋向稳定,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度屈光度差值在±1.0D范围内达85.2%。实际最佳矫正视力与预期最佳矫正视力符合率达92.3%。结论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有效、安全,但其屈光回退率较高、中及低度近视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99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640例近视眼患者进行治疗,术前屈光度为-2.00D-8.50D,分为两组,一组为轻,中度近视(-2.00D_-6.00D);二组为高度近视(≥-6.25D),对两组术后1年视力及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Haz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中度近视组术后1年的平均视力为1.16,高度近视组为0.94,Haze,轻,中近视组是0.12级,高度近视组为0.43级,结论:PRK对于轻,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优于高度近视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