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CagA+及VacA+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探索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2006-2008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采集确诊为Hp感染患者的胃窦部黏膜样本进行Hp分离培养和鉴定,经鉴定后选择374株Hp菌株,PCR扩增CagA+及VacA+基因;同时采用E-test测定其对克拉霉素的敏感性。结果 374株Hp菌株中CagA+的有87株,VacA+的有119株,CagA+/VacA+的有155株,CagA-/VacA-的有13株,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的有82株,耐药率是21.93%,其中CagA+、VacA+、CagA+/VacA+、CagA-/VacA-的有分别有16、27、36、3株。结论 Hp对克拉霉素均有一定耐药性,CagA+及VacA+基因分型与耐药性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的尿素酶(Ure)基因和细胞毒素蛋白(CagA)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选择与Hp的Ure基因和CagA基因3’末端核苷酸互补的两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不同胃炎患者的Ure基因和CagA基因。结果:胃溃疡患者Ure阳性率45.7%,CagA阳性率28.5%,浅表性胃炎Ure阳性率31.4%,CagA阳性率20.0%,萎缩性胃炎Ure阳性率20.0%,CagA阳性率53.3%,结论:幽门螺杆菌的不同菌株会引起胃炎的不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毒素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分离自我国临床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毒力因子空泡毒素(VacA)和毒素相关蛋白(CagA)的表达状况及其分型分布。方法:从临床分离培养19株Hp,用细胞测毒法检测VacA,用Western blot法分析CagA,根据毒力因子表达情况进行分型。结果:VacA阳性率为57.9%,CagA表达阳性率为89.48%;I型,Ⅱ型,中间型Hp分别占52.63%,5.27%,42.10%。结论:所研究的临床分离Hp菌株的毒力因子属高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p基因型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 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基因vacA和致病岛基因的cagA、cagE、cagT片段进行PCR扩增,对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并以Hela细胞测定全部菌株的VacA毒素活性。SPSS13.0软件聚类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全部菌株被分为3个型别,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非胃炎非溃疡分别有自己的优势基因型,且各型之间的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基因型与疾病类型有关,空泡毒素基因和致病岛基因可作为Hp基因分型的靶基因,RAPD是有效的基因分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基因的两种亚型vacA1和vacA2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p尿素酶基因及vacA基因。结果 66.4%(81/122)的患者胃粘膜检测出Hp尿素酶基因,其中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检出率(74.6% 53/71)高于慢性胃炎患者(54.9% 28/5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vacA的两种亚型vacA1和vacA2各占80.2%(65/81)和19.8%(16/81),每种胃粘膜只能扩增出一种产物,其中80.7%(47/53)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的是vacA1基因型Hp,而慢性胃炎患者的检出率是64.3%(18/2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vacA1基因型Hp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何媛  赵晶  林泳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6):4424-4428
背景 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结局,这除了与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H.pylori菌株基因型有关。目的 探讨血清H.pylori抗体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同期进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的患者2 65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分为五组,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 01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468例、胃溃疡组7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236例、胃癌组140例。入选患者均未曾行H.pylori根除治疗,采用蛋白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体CagA、VacA和Ure进行血清学检测。统计分析H.pylori感染率、H.pylori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H.pylori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74.58%)、胃溃疡组(74.34%)、胃癌组(72.1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71.58%)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4.49%),各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H.pyloriⅠ型感染者1 596例,H.pyloriⅡ型感染者259例。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6,P<0.01);其中胃溃疡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P<0.005)。1 596例H.pylori Ⅰ型患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占60.15%(960/1 596),其次为VacA抗体,占34.27%(547/1 596),CagA抗体占5.58%(89/1 596)。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4,P<0.01);其中胃溃疡组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05)。各组Vac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4,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及胃溃疡组(P<0.005)。各组Ure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7,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P<0.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P<0.005)。结论 H.pylori感染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不同H.pylori菌株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Ⅰ型菌株为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且以CagA+VacA抗体均表达者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生物微矩阵芯片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杆菌(Hp)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及尿素酶抗体(Ure),快速提供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的依据.方法 对100例胃病患者留取血清,用生物微矩阵芯片方法检测.结果 CagA阳性为55%,VacA阳性为29%,Ure阳性为16%.结论 芯片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筛查和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H.pylori菌株类型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粘膜疾病的关系,了解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菌株类型。方法 胃镜下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及观察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变化,用免疫印迹法测定153例H.pylori阳性患儿血清多种H.pylori毒素抗体。结果胃炎患儿Ⅰ型H.pylori菌株为14例(2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Ⅰ型H.pylori菌株为43例(74%),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agA抗体阳性者粘膜中重度炎症58例(92%),CagA抗体阳性者粘膜轻度炎症21例(35%),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为Ⅰ型和Ⅱ型毒力菌株,CagA抗体阳性能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较重的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和cagA基因的PCR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对62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分离获得幽门螺杆菌菌株的vacA基因型和cagA基因进行测定,结果:62株幽门螺杆菌菌株均具有vacA基因,所有菌株的 vacA基因型均为sla/m2型,cagA基因的总阳性率为56.45%,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分离获得幽门螺杆菌的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5.56%,54.17%和63.64%(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CR测定幽门螺杆菌vac A基因型和cagA基因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1.
免疫印迹技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对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及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1例确诊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和20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CagA)和尿素酶(Ureas)等Hp抗体,并分为Ⅰ型和Ⅱ型。结合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Ⅰ型阳性率分别为66.6%、89.5%、100%,与对照组(2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Ⅱ型阳性率分别为20%、2.6%、0%,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发现随病变由良性到恶性,CagA/VacA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VacA的表达,在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3.3%、81.6%、100%。结论免疫印迹技术可应用于对Hp感染分型诊断,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毒力CagA和VacA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学确诊的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胃癌患者98例为病例组,同期确诊为非肿瘤性胃病的维吾尔族患者29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p抗体水平及其毒力CagA和VacA表达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史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Hp CagA和VacA表达进一步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维吾尔族人群胃癌的高危因素,并探讨Hp毒力CagA和VacA表达与胃癌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Hp血清学阳性率为76.5%,对照组阳性率为7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组、胃溃疡组和浅表性胃炎组的Hp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82.7%,85.1%和58.3%,浅表性胃炎组明显低于胃溃疡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CagA+、VacA+及CagA+与VacA+全阳性率分别为81.3%、84.0%和8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1.9%和61.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族史、常食用腌制食物和CagA+VacA+全阳性表达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家族史(OR=3.21,95%CI:1.69~5.22,P<0.05)和CagA+VacA+全阳性表达(OR=2.12,95%CI:1.23~4.21,P<0.05)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胃癌患者Hp感染率较高,CagA+VacA+全阳性表达可能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58例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和20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CagA)和尿素酶(Ureas)等Hp抗体。根据Hp抗体的表达情况将Hp感染分为Ⅰ型和Ⅱ型,并结合~(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Ⅰ型阳性率分别为66.7%、89.5%、100%,与对照组(2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Ⅱ型阳性率分别为20%、2.6%、0,慢性胃炎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发现随着病变恶性严重程度的增加,cagA/VacA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VacA的表达,在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3.3%、81.6%、100%。结论:免疫印迹技术可应用于对Hp感染分型诊断,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昌地区幽门螺杆菌表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南昌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cr pylori,Hp)表型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并ⅱ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6例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GC)的南昌患者经胃镜和组织学检查确诊,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SA)、空泡毒素(VacA)和尿素酶(Urease)及其亚型.结果 Hp感染人群中Hp表型CaZA、VacA和Urease的表达率分别为57.1%、78.6%和100%.Hp表型CagA、VacA及亚型128KDCagA、116KDCagA、951KDVacA、91KDVacA、66KDUreB、30KDUreA,无一在CG组、PU组和GC组中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型CagA /VacA (CagA 或/和VacA )在CG组、PU组和GC组的表达率分别为74.4%、85.7%和94.4%,在CG组、PU组和GC组中,P=0.024;在CG组和PU组中,P=0.145;CG组和GC组中,P=0.011:在PU组和GC组中,p=0.275;在非CC(即CG和PU)组和CC组中,P=0.024.116KDCagA在≤45岁患者的表达率(60.5%)高于>45岁患者的表达率(42.7%)(P=0.037).结论在CagA 南昌地区的Hp感染人群中,Hp的CaSA表达率明显低于VacA.Hp单一表型和亚型未显示其独立的致病作用.表型CagA /VacA 与GC有关,提示Hp可能通过多种表型和我们未提及的表型的综合作用而致癌.116KDCagA与年龄有关,其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组用药方案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396例经胃镜检查确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组: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po,bid;2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po,bid;3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po,bid。每组132例,均以7d为1个疗程,用药后,7d内分别做门诊和电话随访,记录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三组Hp根除率:1组为86.12%;2组为59.23%;3组为92.24%,1组和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0,P〉0.05);2组和1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39.51,P〈0.01),3组〉1组〉2组。结论:三联疗法有根除Hp作用,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出血患者根除Hp治疗与否对DU出血复发的影响。方法96例Hp阳性DU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56例)。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20m(d+丽珠胃三联1盒/d,共7d;对照组仅口服奥美拉唑20mg/d,共28d。治疗结束后1月复查内镜及Hp。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Hp阴转率95.0%(38/40),对照组35.7%(20/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8,P〈0.01);治疗组溃疡愈合率100.0%(40/40),对照组94.6%(53/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5,P〉0.05);2年内随访,治疗组再出血率5.0%(2/40),对照组32.1%(18/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6,P〈0.01)。结论对Hp阳性的DU出血患者,Hp根除治疗后可有效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和浅表性胃炎组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CagA),探讨Hp及CagA基因与胃癌相关性及Hp形成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革兰染色和血清HpCagA抗体检测Hp,用PCR检测HpCagA基因。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癌组织中Hp检出率分别为45.9%和54.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组织中HpCagA检出率分别为35.3%和7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胃癌组织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胃癌组织中HpCagA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HpCagA基因与胃癌有一定相关性,HpCagA基因可能涉及胃癌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及检外周静脉血Hp抗体,比较两组Hp阳性率。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p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40%vs40.00%,χ^2=12.66,P〈0.01)。结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可能与Hp感染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