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处置,为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收集住院病历等资料;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事件10人发病,发病潜伏期在70~100min之间,集中发生在同一潜伏期内,流行曲线呈单峰型;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中毒者呕吐物、剩余食品、加工容器具涂抹物以及烹调用油检测桐油阳性。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因为将桐油看成食用油使用,导致桐油污染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建议加强桐油等工业用油的管理,加强人员集中场所的食品监测和督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如何预防自办聚餐活动食物中毒的方法,为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判断。结果经调查,阿勒泰市某乡村民石某在自家宴请村民,参加人员70人,共有41就餐者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人有发热情况。对症治疗二日后均治愈。结论该起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剩余的风干肉,造成了进食者食用后发生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一起婚宴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检测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及提高流调人员和实验室工作员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方法 采集食物中毒人员肛拭样品及剩余食品进行中毒检测分析.结果 从三份肛拭样品中及不同类的三份食品中检出六株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婚宴中的工作人员造成副溶血性弧菌在食品中交叉污染引起的一次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一起不明原因以聚集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方法:对中毒学生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为主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初步认为是一起由集体食堂引起的以聚集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结论:基层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业务技能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是查明"致病因素"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一起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造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依据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环境危害因素调查、实验室采样与检测分析等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因从业人员带菌、加工条件差,污染浆鸡食品,而造成的一起圣保罗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中毒造成98例中毒人员,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加大食品卫生监管,特别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完善现场卫生设施设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卫生操作意识是预防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起回族聚居地区家宴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处理因家宴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总结经验。方法对全部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引起食物中毒的相关样品10份,进行目的菌分离检测。结果共有7份检测出肠炎沙门氏菌。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实验室检测,证实这是一起因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羊肉、鸡肉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7.
一起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食物中毒发生的调查方法,对患者和进食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环境卫生和烹调加工过程进行调查,并采集现场剩余食物及部分患者、食品从业人员的粪便样本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本次食物中毒共发病28例,实验室检测18份样本,其中1份剩菜样本、1份砧板样本及3份肛门拭子样本检出沙门氏菌。结论这是一起主要因食具交叉污染沙门氏菌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加强有关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各种工作规程和制度严格落实是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一起由餐饮配送引起的较大级别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为餐饮配送和学校集体用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依据<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0-1996),确认该事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配送食物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葡萄球菌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是导致这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直接原因.结论 餐饮配送已成为学校学生集体用餐的重要渠道之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餐饮配送单位自身管理水平和卫生意识对于预防学校集体食物中毒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食物中毒的病原检测和鉴定,为临床诊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发生食物中毒学校的食堂工作人员及患病学生肛拭子64份、食堂制作的食品34份和食堂用水1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进行致病菌检测,食堂用水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3份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3份患病学生肛拭子和4份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而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环境卫生学、进餐情况、实验室检测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及《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进行判定。结果发病学生共同食用的中毒餐次为5月10日午餐和晚餐,在炖鸡腿和茶叶蛋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HBL毒素型),平板计数培养中炖鸡腿蜡样芽孢杆菌1.5×10~5CFU/g,茶叶蛋蜡样芽孢杆菌1.2×10~5CFU/g,1名学生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HBL毒素型)。中毒食品为炖鸡腿及其它被污染的食物。结论该事件为食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炖鸡腿、茶叶蛋及其它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10日接到县民族中医院值班医生报告,本县某中学假期补课学生,因早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到该院就诊,接到报告后相关人员立即赴现场调查、采样。因报告及时,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到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并采取了6份可疑食品,样品送我中心实验室检测。从2份食物(熟猪肉沫和熟花生米)和3份病人排泻物检出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O153。本起食物中毒为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起由农村"流动宴席"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以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根据食物中毒诊断处理原则,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食物和呕吐物进行病原学分离培养实验。结果本次食物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水样便为主,中毒食物为凉拌耳丝,病原学检查为普通变形杆菌,其菌落近似数大于1.0×106cfu/g。结论本次食物中毒系食用被普通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提示应加强对农村"流动宴席"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找出迁西县食物中毒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流调资料分析并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结果迁西县食物中毒调查工作存在问题主要有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监督检测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差。结论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执法制度,加强餐饮卫生管理,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26日我市岔口乡某中学发生一起28名学生食用学校食堂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当日8:20,接到岔口乡卫生院报告后,我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向市卫生局进行了报告并及时派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和卫生监督人员迅速赶到事发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根据现场调查判断为一起因学生食用食堂晚餐中的汤面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及发生原因.方法 对该起中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中毒食物、病人呕吐物和病人肛拭子的实验检测.结果 5名幼儿园儿童和6名电器厂工人购买、进食了附近商场的肠粉早餐,餐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采集样品42宗,25宗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9.5%.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厨师、帮厨人员、食物中毒人员的大便、肛拭子、剩余食品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调查食物中毒的原因,预防类似食源性中毒事件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以生化分型方法和Sensititer Autorreader微生物鉴定分析仪鉴定菌株。结果:从厨师大变样、2个病例大便样、2个病例肛拭子及1个剩余食品样(混合凉拌菜)检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这是一起由厨师带菌引起的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7.
李刚  刘浩  姜海妹 《医学动物防制》2010,(3):261-261,263
目的对保定市某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调查。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并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结果认定一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结论防止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关键是防止葡萄球菌污染食物和形成肠毒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该起突发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结果:该起食物中毒系食用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导致的事故.结论:餐饮单位要提高自身卫生管理水平,增强法律观念和卫生意识,同时,医疗机构要加强食物中毒应对处置,以降低该类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殷俊  朱剑 《当代医学》2013,(36):155-156
目的:通过对本区首次由气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确定中毒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采集剩余食品、患者及厨师肛拭、厨房环境样品共13份,从中毒餐次1份剩余食品混合样和2份患者肛拭中检出气单胞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这是一起由气单胞菌污染所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某市某中学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定义及搜索,描述性分析,病例对照研究,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留样食物、部分病例和全体厨工肛拭子、环境表面拭子样本进行4种常见致病菌检测。结果根据病例定义搜索到68例疑似病例,分布在25个班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行曲线呈持续同源暴露模式,临床表现以腹泻(92.6%)、腹痛(58.8%)、呕吐(23.5%)为主。饮食史调查显示56例病例均进食食堂早餐后发病。病例对照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售卖汤河粉、汤米粉、炒米粉的设备为可疑设备(OR=4.3,95%CI:2.3~8.1)。实验室在早餐河粉及6名疑似病例肛拭子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系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物导致。建议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与管理,定期进行厨工卫生培训,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