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安王氏医学"又称"富堨王氏内科",为新安医学流派重要组成部分。新安王氏内科医家临证治疗头痛注重察其虚实,辨明阴阳,辨证以经络学说追本溯源,阐发病变机制,关注患者的心理因素,循经选方用药,并善用药对,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新安王氏内科医家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类疾病的用药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中分别选取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类疾病的处方70首、55首,利用Office 2010录入符合标准的处方,进一步处理数据,通过数据挖掘软件SPSS 22.0和IBM SPSS Modeler 14.1对处方所用药物的频数、常用配伍、四气五味、归经、类别、关联规则及核心处方等进行分析。结果:王仲奇论治"时邪"类疾病共使用中药832频次,用药频次前3位为茯苓、苦杏仁、佩兰;王任之论治"时邪"类疾病共使用中药694频次,用药前3位为桔梗、土贝母、款冬花。王仲奇常用药对前2位为苦杏仁、茯苓,茯苓、佩兰;王任之常用药对前2位为桔梗、款冬花,紫菀、款冬花。两位医家处方用药的四气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寒温并用,药物主入肺、胃、肝经,清热药、化痰药、补虚药皆为两位医家用药药类前3位。王仲奇用药聚类分析聚为8类:天花粉、金银花、石斛,荷叶、陈皮,滑石、白豆蔻,黄芩、青蒿,前胡、牛蒡子、桑叶,藿香、通草,苦杏仁、茯苓,佩兰、枳壳、半夏;王任之8类药物为山豆根、板蓝根,玄参、马勃,黄芩、佩兰、半夏,瓜蒌皮、马兜铃、甘草,桂枝、荆芥穗,白芷、辛夷、薄荷,款冬花、紫菀、桔梗,苦杏仁、白前、白苏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王仲奇用药二项配伍前3位为茯苓、苦杏仁,茯苓、佩兰,苦杏仁、通草;王任之用药二项配伍前3位为款冬花、紫菀,紫菀、款冬花,桔梗、款冬花。核心处方图显示王仲奇所用核心药物为苦杏仁、茯苓、佩兰;而王任之使用的核心药物为款冬花、桔梗、紫菀。结论:两位医家主要以"宣"为大法治疗"时邪"类疾病,或轻清宣肺,或宣湿除陈,或宣豁痰结,或宣通蠲痹,或速以宣泄,一脉相传,处方用药却各有特色。王仲奇论治"时邪"先予健脾化湿,再以止咳平喘;而王任之在王仲奇治疗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护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功在宣肺祛痰、润肺止咳。  相似文献   

3.
新安王氏内科对于妇女月经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先贤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情形从脑辨治,养心宁神;固本培元,兼顾气血;疏肝调营,尤重情志三个方面辨治月经病,极具特色。新安王氏内科医家论治月经病的经验丰富了妇科月经疾病的理论系统,拓宽了中医治疗妇科月经疾病的治疗思路,有利于中医流派传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新安医学王氏内科"医案的咳嗽症状频数分布,推测新安地区咳嗽患者的病机特点及证治规律。方法:对234例王氏内科临床病案进行症状频数分析、症状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234例王氏病案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按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蕴肺证、痰热郁肺证、风寒袭肺证、肺阴亏耗证等,其中痰湿蕴肺证、风寒袭肺证、肺阴亏耗证三种证型所占比例较高,符合新安地区多痰多湿的生理病理特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的结果,可推测出新安地区咳嗽患者病因外感以风寒为主,内伤以痰湿和痰热为主,咳嗽除治肺外,还应注意理脾、补肾、调肝等。  相似文献   

5.
从《王仲奇医案》中采撷郁证验案2则,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千金要方》等经典著作论著,结合王仲奇学术思想,阐释王氏郁证验案,综合分析其辨治方药特色,揭示王氏对郁证的辨治方药特色。王仲奇常以宣郁舒肝,宽胸利咽,养心安神;舒肝和胃、温胆活络,注重调摄精神,调整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安王氏内科治疗胃病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新安王氏医家胃痞胃痛病医案共147例,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分析法寻找用药特色。结果:应用最多的药物包括法半夏、川楝子、枳壳、茯苓、延胡索、瓜蒌、五灵脂、佩兰、豆蔻、沉香、黄连、香附等,味多辛、苦,主入胃、肝经为主。功效以行气开郁止痛为主。半夏、枳壳、瓜蒌、薤白存在最强的关联度。结论:王氏内科治疗该病在立法上采用通阳散结法;基本方由半夏、瓜蒌、薤白、枳壳、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甘松、黄连等药物组成,拟方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相似文献   

7.
新安王氏内科的学术经验一脉相承又历久弥新,学古方而能入微,学时方而能务实,不断丰富了新安王氏医学的学术内涵。新安王氏内科认为中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以补肾生髓,益气活血通络之法,并注重分期辨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新安王氏内科治疗肝胆系病症的中药配伍及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并整理新安王氏内科代表医家临床治疗肝胆系病症效案,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构建临床方药数据库,通过SPSS 22.0和IBM SPSS Modeler 14.1统计软件对所有中药进行性味归经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用药频次≥40次的中药有33味,按照用药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5位依次为丹参、郁金、枸杞子、五灵脂、茯苓;功效以活血化瘀、滋阴、清热、利水渗湿等为主。药性以寒性中药频次最高,苦、甘、辛3种药味的中药所占比例较大,药物归经以肝、肺、脾、胃、肾为主。按照药物组合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3位依次为丹参、五灵脂,丹参、郁金,五灵脂、郁金。青黛、明矾、枸杞子药物组合的置信度为1.0。王氏内科治疗肝胆系病症常用的药物组合有丹参、郁金、五灵脂,枸杞子、女贞子,茯苓、半夏等。结论 新安王氏辨治肝胆系病症时首辨疾病虚实,实者以湿热蕴结、络脉瘀阻、肝脾失调为主,虚者多见肝肾阴虚、肝脾失养、阳气不足,辨证论治时注重结合肝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性特征,顺肝性、适肝用、调肝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安医家叶熙钧《东山别墅医案》中治疗血证验案30则,揭示叶熙钧血证辨治学术思想及方药特色。[方法]以《东山别墅医案》中血证验案30则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金匮要略》《景岳全书》《血证论》《陆川本草》等相关论述论著与叶氏学术思想,阐释叶氏血证验案,综合分析其辨治学术思想及方药特色。[结果]从《东山别墅医案》治血验案可知,叶氏辨治血证擅长从"和"入手,重视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立育阴泻热之法,喜用甘寒鲜品,佐以甘平和络,体现了叶氏的辨治与用药特色。[结论]叶熙钧临证治血特色突出,后学若能结合经典和叶氏论著对相关医案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则对中医血证辨治思想有更开阔的认识。本研究结果,拓展了临证治血思路,有助于提升临床辨治血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任之出身于医学世家,为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毕生行医五十余载,学识广博、经验丰富,临床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疗效确切。《王任之医案》由后世整理而成,体现了王任之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本文归纳和分析《王任之医案》中所载急性脊髓炎医案,阐述其辨治特色,从病因病机、治疗大法、遣方用药三个角度论述其辨治思想,并佐案例验证,对现代临床治疗急性脊髓炎有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挖掘新安王氏内科医案中含茯苓方剂的临床用药特色。[方法]以《王任之医案》《王仲奇医案》作为方剂资料来源,筛选包含茯苓的处方,基于新安医学数据信息应用平台构建数据库,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2,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以Apriori算法为主要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并获得含茯苓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治疗疾病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等。[结果]共筛选含茯苓方剂986首,含茯苓的高频次组合的药物包括佩兰、半夏、苦杏仁、白术、枳壳,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的泄泻、痢疾,以及肺系的咳嗽等病证。与茯苓配伍的高频次药物的组合中,支持度≥10%、置信度≥60%的关联规则包括“佩兰→枳壳”“佩兰→半夏”“半夏→枳壳”“佩兰→白豆蔻”等。[结论]新安王氏内科医案中含茯苓处方所治疾病多有痰湿要素,王氏临床论治多从脾、胃、肺三脏入手,喜用芳香药物,多用温药,治痰治气并举,寓燥湿化痰于健脾降肺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徽州地域,文教发达,儒风独茂,医家辈出。新安儒士对医学领域的涉足,确保了传统世家医学不仅在临床辨证思维以及医学文化理论研究方面都蕴含了儒文化思想;同时,在医德及个人修为上也更高一筹,亦儒亦医。故文章从"新安王氏医学"以及古徽州地区医学世家已有的医学文化、德行修为所得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地域文化和世家流传对于新安王氏家族特色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强调医学家族在医风、医德、医技上的传承以及其在现今教育领域的深层影响,从而肯定新安王氏家族在新安医学史学及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和贡献。通过本研究丰富完善王氏家族医学文化理论体系,以期发扬传承王氏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3.
李恩宽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专家,在50余载临床实践中对内科杂病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经验。李师非常注重辩证论治,遣方用药亦独具特色。文章试举其运用潜阳封髓丹"异病同治"临床验案3则,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孙一奎为明代新安著名医家,在辨治消渴病时师古而不泥古,随证而变。本人从孙氏辨治消渴的病因病机、上、中消与下消用药特色,剂型以丸散剂为主和喜药食同用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孙一奎辨治消渴的临证用药特色,以期对当今中医临床辨治消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肺同归一治"是新安医家程玠在其著作《松崖医径》中提出的学术思想。通过对《松崖医径》著作,以及该理论的形成、临床用药特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心肺同治的观点是建立在五行理论和气血关系之上。临床治疗学中的重视气血就是注重心肺同治,用药时需通肺气,养心血;平心火,调肺金等观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整理"新安王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王键教授治疗胃病的经验,其临证重脾胃升降,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降胃气,重肝木条达,以一贯煎疏肝和胃。临床应用灵活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新安江畔,名医辈出,孕育了独具区域特色的医学流派——新安医学。以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为主线,选取了5位代表性新安医家并初步探讨其针灸治未病的学术特色,分别是:徐春甫、吴亦鼎、余懋、王君萃、吴谦。新安针灸医家博采众长,学术理论丰富,敢于开拓创新,直言己见,或精于针,或重于推,或专于灸,在针灸治未病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老的新安医家"针灸治未病"技艺将在未来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将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安王氏内科医家王仲奇及王任之论治胃脘痛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方法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中选取治疗胃脘痛处方74例、160例,提取方药,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录入Excel中,采用频数分析,计算高频药物,通过SPSS 22.0对高频药物进行相关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Apriori算法,最大频繁关联模式等分析。结果《王仲奇医案》共出现中药888次,频次排名前3位中药为半夏、茯苓、旋覆花;《王任之医案》出现中药2 146次,排名前3的中药为瓜蒌、半夏、枳壳。关联分析得出王仲奇论治胃脘痛主要为瓜蒌→薤白,半夏→薤白,佩兰→陈皮等组合关联;王任之主要为瓜蒌→薤白,半夏→枳壳,半夏→薤白等组合关联。结论 2位王氏医家诊治胃脘痛以通为大法,务在祛除阻塞胃气疏降之因,或疏通气机,或健运脾胃,或活血化瘀,或消食化滞,或温中行气,胃脘痛常兼气滞,以辛开苦降法,用辛香理气之品,和胃止痛。顺应胃腑和降之性,畅通人身元气,促进疾病痊愈。王仲奇与王任之的治疗胃脘痛思路一脉相承,具体用药却各有特色。王任之在王仲奇扶正健脾、通邪止痛基础上,更加重视胃脘痛日久,瘀血、痰邪留滞,常施以通阳泄浊、化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19.
咳嗽是内科临床常见的病证,其范围颇广,涉及呼吸系统多种疾病。清代新安名医程国彭于其所著《医学心悟》中,对咳嗽的辨治,论理透彻,深入浅出,辨证精确,用药别具心匠。本文就程氏论治咳嗽经验试作探析,目的为中医诊治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借鉴。1轻宣止咳散肺寒外感咳...  相似文献   

20.
从病因病机及用药特色两大方面介绍了新安医家王任之治疗消渴病的思路及经验。王氏在消渴病的治疗上,既继承了前人三消治法的精髓,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用药体系。临证重于养阴清热、益气健脾、滋润肺阴、补益肾气,三消合治,综合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