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使用过程中追溯系统的运用。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对手术室器械从回收清洗到灭菌及器械的使用全过程进行了条形码追溯系统的管理。结果:手术器械使用条形码追溯系统的管理后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取代了手工记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条形码系统准确记录了手术器械处理的全部过程,实现手术室器械管理过程中的质量追溯。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80-184
目的 构建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配包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该模式在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10月起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信息化集中配包的管理模式,比较该管理模式实施前(2019年6—7月)和实施后(2019年11—12月)的术前准备时间、医护满意度、配包差错率及器械周转量变化情况。结果信息化集中配包管理模式实施后,白内障手术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术前准备时间分别为(8.81±1.67)min、(19.06±2.21)min,实施前分别为(20.63±2.46)min、(33.53±3.9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5、25.011,均P0.05);实施后医护满意度分别为(4.60±0.50)分、(4.78±0.49)分,实施前分别为(2.70±0.66)分、(1.91±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0、-18.679,均P0.05);实施后的配包差错率由2.81%降至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85,P0.05),实施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柄的周转量由100.00%降至82.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8,P0.05),实施后白内障器械包的周转量由100.00%降至8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4,P0.05)。结论 运用全程信息追溯的集中配包模式真正实现了眼科器械包的闭环管理,能有效保障眼科手术器械的集中、高效、精准管理,提高眼科临床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医护满意度和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标识系统对提升外来急用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人民医院租借的外来急用器械包28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流程,回收后全自动清洗机处理,包装贴上外来器械标识后灭菌,灭菌结束送至手术室使用;以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人民医院租借的外来急用器械包35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制定外来急用器械处理流程,制作了清洗流程的加急标识牌和灭菌交接发放用的加急器械打印胶贴用于器械中处理外来器械。比较两组器械全流程处理时间、清洗质量和灭菌后无菌包的湿包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预处理时间、平均包装及等待灭菌时间及平均总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合格器械包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外来手术器械包灭菌后湿包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标识系统在对提升外来急用器械全流程管理中,可以提高流程处理时间和清洗质量,降低无菌包的湿包率,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化外来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流程对器械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的外来器械均由厂家器械盒直接包装后灭菌应用于手术,实验组规范对手术外来器械的管理,优化管理流程,采用的外来器械由我科供应部予以清洗、标准蓝筐分拆包装、灭菌后再应用于手术室;比较不同管理流程下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切口感染情况,同时观察实行优化外来器械的灭菌流程前、后三个月的器械抽查合格率。结果:优化外来器械灭菌流程后,器械的合格率为100%,明显高于优化前(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手术外来器械的灭菌流程,能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的灭菌合格率以及手术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眼科精密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9月实施FMEA管理法前的1358件眼科精密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0—12月实施FMEA管理法后的1905件眼科精密手术器械作为实验组,应用FMEA分析眼科精密手术器械复用流程中的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进一步督促执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先失效模式调查结果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所有项目均有明显好转(P<0.05)。实验组故障率为0.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器械故障以自然损耗为主,占比71.43%;对照组的器械故障以外力原因为主,占比73.08%。结论实施FMEA能够有效查找眼科精密手术器械复用过程的失效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可降低器械的故障率,保障眼科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分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对手术器械灭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2000件手术室不耐高温的手术器械,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00件。对照组手术器械采用戊二醛熏蒸法进行灭菌,试验组手术器械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进行灭菌,观察两组方法灭菌的生物检测合格率、灭菌时间、灭菌后有效时间、毒性反应发生率、手术感染发生率以及器械损耗率。结果两组手术器械的生物检测合格率均为100.00%(50/50)(P>0.05),试验组手术器械的灭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器械的灭菌后有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器械毒性反应发生率、手术感染发生率以及器械损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法对手术器械进行灭菌具有灭菌时间短,灭菌后有效时间长、对器械损耗小以及灭菌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可追溯管理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9年3月开始对外来手术器械从准入、清洗、包装到灭菌、记录整个流程进行质量追溯管理以来,对656台应用外来器械的手术进行效果总结。结果 2年多来,外来手术器械未出现遗失,未出现由于消毒灭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对降低复用手术器械处理风险,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对手术器械处理流程进行分析,针对高风险因素给予干预,完善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结果FMEA实施前后RPN由(194.7±39.3)降至(41.18±9.94),手术器械全程处理时间由实施前276 min缩减至214 min,灭菌包合格率合由99.3%提升至99.8%,实施FMEA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因分析能有效的降低手术器械处理风险,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无菌物品的及时、有效的供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器械的科学管理方法,如何有效保持器械的良好操作性能,降低损耗和手术室运行成本,延长精密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通过尝试手供一体化模式,对贵重精密器械实施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器械管理档案和操作使用流程,规范护理人员培训,妥善交接转运,优化改进术中、术后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结果统计实施规范管理前的2016年1月-6月,眼科器械由于术中使用方法不正确、保护不当、功能欠佳更换206次,维修报废138件,临床医生满意度为85%。规范管理之后的2016年7月-12月,在手术量及器械使用频次增加的情况下,术中调换器械56次,维修各类器械26件,临床医生满意度上升为98%。结论通过对眼科手术器械实施科学规范管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手术室的整体工作质量,降低了术中护士外出次数,使眼科手术器械的使用、维护、更换、清洗、消毒有专人管理,保证了器械的规范使用和良好功能状态,降低了眼科器械的损耗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外来手术器械实施集中消毒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采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管理模式,对实施管理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集中管理前的2013年度463台手术,共使用外来手术器械11 464件,手术室实施常规分散式管理;观察组为实施集中管理的2014年度491台手术,共使用外来手术器械12 138件。分析两组管理方法中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质量追溯有效率及临床使用满意度等指标。同时每月从两组组管理方法中随机抽取100件,共1 200件器械进行蛋白质残留测试,比较两组管理方法中的残留蛋白测试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管理方法的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清洗合格率、质量追溯有效率、蛋白质残留测试合格率及临床满意度分别为100%、99.05%、100%、99.33%和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5%、76.06%、88.34%、81.83%和86.83%(P<0.05);而观察组管理方法的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为0.58%和1.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6%和27.65%(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医院外来手术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效果优于常规分散式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实施专科化管理的成效。方法: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下,选择60例采用"专科性定人参与"方式配合的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为实验组,选择60例采用传统的"随意性全面参与"方式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胸腔镜设备使用熟练度、胸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每台手术时间为(2.76±0.23)h,对照组为(3.19±0.62)h;实验组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66.11%;实验组胸腔镜设备使用熟练度为97.5%,对照组为81.67%;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为86.67%;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实施专科化管理可明显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利于器械保养,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来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流程,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将外来手术器械各150件分别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2种不同的管理流程.对照组,由器械商在手术室完成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试验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按标准流程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并将2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合格率,目测为63.3%、97.3%;5倍放大镜检测为58.0%、95.3%;包装质量为55.3%、98.0%;灭菌质量为92.7%、100.0%;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陈卿 《中外医疗》2013,(24):32-33
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有效的器械管理方法。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实施手术所用的组织钳、止血钳共2000件,将所有器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器械由供应室专门负责全部工作流程,对照组器械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负责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结果试验组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为97.5%,灭菌合格率为98.5%;对照组手术机械的清洗合格率为85.5%,灭菌合格率为88%。结论实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管理手术器械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器械护理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封海娟 《吉林医学》2014,(21):4749-4750
目的:探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用于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和环氧乙烷灭菌法对不耐湿耐热的胸腔镜、腹腔镜、间盘镜、耳鼻喉科电刨、超声刀、关节镜、电钻等手术器械进行灭菌操作,每组500件,对比两组的灭菌时间、灭菌效果、废气排放、温度、化学物质残留情况。结果:过氧化氢组灭菌时间平均为(54.6±1.2)min,环氧乙烷组平均时间为(12.4±0.5)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氧化氢组灭菌过程中无废气排放,无化学物质残留,环氧乙烷组有废气排放,有化学药物残留,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具有灭菌周期短、环保、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不耐热手术器械的灭菌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将后勤人员随班次转换管理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设为对照组,专人责任制管理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设为实验组,比较手术器械的主动更换次数、被动更换次数、更换总次数、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的满意率等。结果手术室实施专人责任制管理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后,眼科手术器械的更换次数、医生对手术器械的满意率与随班次不固定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人责任制管理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安全性,为眼科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朱宏颖  柯雅娟  蔡秋  陈茹妹  李霞 《海南医学》2013,24(16):2465-2466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安置流程图片在手术室护士手术体位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手术体位安置流程图片前后培训的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解、现场示教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体位安置流程图片结合讲解、现场示教培训方式,并将两组护士的体位安置技能考核成绩、安置体位平均所需时间及安置体位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士体位安置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安置体位所需平均时间由(25.12±6.30)min缩短至(18.63±2.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满意度由原来73.33%提高至93.33%(P<0.05)。结论手术体位安置流程图片在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体位教学活动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手术室教学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质量追溯系统在手供一体化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根据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对手术器械全程跟踪的质量管理软件,质量追溯系统重点对清洗、灭菌等重要环节进行数据监控,严格把关灭菌物品质量.对比观察在消毒供应室应用质量追溯系统前后手术器械包消毒及布类包消毒监测合格率、下收下送物品包出错率和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消毒供应室应用质量追溯系统后手术器械包消毒监测合格率(100.00%)及布类包消毒监测合格率(100.00%)明显高于使用质量追溯系统前(91.67%、83.00%),下收下送物品出错率0.037%明显低于使用前0.203%,满意度调查由使用前88.9%提高到使用后99.7%,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质量追溯系统管理能使工作人员执行各项操作流程时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信息质量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软式内镜管理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内镜闭环管理的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本院从2019年1月引进具有质量追溯系统的清洗消毒设备并投入使用,通过自行设计系统软件参数,对医院CSSD软式内镜的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进行质量管理。观察并比较本系统应用前后接收清洗合格率、包装灭菌合格率、回收满意度和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收清洗合格率和包装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回收满意度和使用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优于手工追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保证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优化器械清洗流程用于降低眼科手术器械损耗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6年起执行眼科手术器械优化清洗流程,统计实施前后眼科手术器械的损耗情况.结果2015年回收5368件眼科手术器械,手术器械损耗率为0.45%,其中维纳斯剪损耗最多;2016年回收5624件眼科手术器械,手术器械损耗率为0.11%,眼科手术器械执行优化清洗流程后器械损耗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器械清洗流程应用于眼科手术器械, 降低了器械损耗率、延长了器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灭菌与追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建立手术器械精细化管理专组,根据手术器械灭菌与追溯中的影响因素,细化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包括敷料、器械包装、蒸汽灭菌等方面,提高人员管理的力度,信息化灭菌追溯管理。结果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在2015至2016年期间完成的手术中,无一例由于仪器失常或操作不当引起的医疗事故发生。结论通过完善手术器械、设备相关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器械的使用性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并有助于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