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涎腺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临床病例,了解其发病情况,探讨影响SACC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1986年8月~2002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涎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08例,均经病理科确诊,其中腺样囊性癌40例。肿瘤分期按UICC(2002年)TNM分类进行;肿瘤病理参考WHO(1991年)的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法。[结果]SACC占涎腺恶性肿瘤的37.04%,腮腺和颌下腺多发,平均患病年龄51.83岁,男女比为1∶1;腺样囊性癌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在颌下腺和腭部及其他小涎腺的SACC复发率和转移率高,Ⅲ和Ⅳ期相对于Ⅰ和Ⅱ期的复发率高,实性型比腺样-管状型SACC的复发率和转移率高,神经受侵者比非神经受侵者SACC的复发率和转移率高。[结论]SAC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SACC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这与肿瘤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有无神经侵袭情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 MYC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4例SACC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石蜡标本中C- MYC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 MYC均呈阴性表达,54例SACC标本中C- MYC阳性表达43例,阳性率为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神经浸润、T4期C- MYC阳性率较无神经浸润、T1-3期高(P<0.05),C- MY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癌基因C- MYC在SACC中高表达,与T分期及神经侵犯有关,有望成为SACC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神经营养因子与腺样囊性癌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媛  金岩  聂鑫  董绍忠  李小康  张勇杰  吕红兵 《医学争鸣》2002,23(24):2299-2301
目的 研究神经营养因子 (NTFs)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法观察 4 7例ACC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DNF)及神经营养因子 3(NT 3)的表达与分布 ,统计学分析表达变化与肿瘤分类、神经侵袭的关系 .结果 在正常涎腺中 ,神经营养因子也有表达 ,其平均灰度值NT 3>NGF >GDNF ,在ACC肿瘤主要分布于细胞胞浆和间质 ,平均灰度值GDNF >NGF >NT 3.经统计学检验发现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与病理分型和神经侵袭有关而与肿瘤的转移无密切联系 .结论 神经营养因子在ACC肿瘤表达与正常涎腺相比并不相同 ,其高低与ACC肿瘤分类、神经侵袭均有密切关系 ,可能参与了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_2 (MMP 2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及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探讨其与该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观察涎腺腺样囊性癌及癌旁正常组织 (用石蜡包埋组织各 2 2例 )中的MMP 2、CD34表达 ,并在CD34阳性染色切片上检测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MMP 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阳性率 (6 8 18% )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18 18% )。MMP 2高表达阳性组的MVD的平均值 (6 8 2 7±2 1 0 3)个明显高于MMP 2阴性表达组 (4 7 86± 14 0 8)个。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MVD的平均值 (5 8 4 1± 2 0 5 2 )个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2 7 73± 8 4 6 )个。结论 MMP 2促进涎腺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 ,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有可能成为判定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SACC中表达情况不尽相同。文中系统评价有关SACC组织中VEGF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BioMedical Bibliographic Database,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2年1月31日,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381例,正常涎腺对照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VEGF在SACC组与正常涎腺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33,95%CI(6.98,25.45)];VEGF在ACC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7,95%CI(1.60,9.87)];VEGF在ACC临床Ⅰ~Ⅱ期组与临床Ⅲ~Ⅳ期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7,95%CI(0.20,0.67)];VEGF在ACC腺样/管状型组与实性型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5,95%CI(0.07,0.32)];VEGF的表达水平与ACC有无神经侵袭或远处转移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EGF高表达与SACC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但与神经侵袭、远处转移无关。受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27及Ki-67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P27、Ki-67的表达及其与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SACC、1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NSG)中P27、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ACC组织中P27高表达率和标记指数(LI)均低于NSG和PA(P均<0.05),Ki-67阳性率和LI均高于PA和NSG(P均<0.05).有转移的SACC组织中P27 LI低于无转移组(P<0.05);实性型SACC组织中Ki-67阳性率及LI高于腺-管型(P<0.05).SACC组织中P27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84,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的下降可能加速了细胞周期,促进了细胞增殖,参与了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Ki-67可用于SACC与涎腺良性肿瘤的辅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蛋白激酶CK2 β(PKCK2 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分布特征 ,探讨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SACC及 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蛋白激酶CK2 β的表达。 结果 :SACC标本中阳性表达 37例 ,阴性 8例 ;正常涎腺组织中阳性表达 2例 ,阴性 10例 (P <0 .0 1) ;病理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蛋白激酶CK2 β在SACC组织中呈高表达 ,但与其病理学分型及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8.
P27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雪荣  金岩  董绍忠  顾晓明 《医学争鸣》2001,22(14):1275-1275
0 引言  p2 7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 ,它的表达产物 p2 7蛋白能与 cyclin- CDK复合物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控制细胞由 G1期进入 S期 ,从而抑制肿瘤形成 [1 ] .近年来 ,国外学者研究较多 .关于 p2 7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 ,国内鲜见报道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p2 7蛋白在 19例 SA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我院收治的 SACC患者 19(男 11,女 8)例 ,术后组织标本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并获得随访资料 ,其中源于小涎腺者 13例 ,大涎腺 6例 ;年龄 30~ 75岁 ,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SACC中表达情况不尽相同。系统评价有关SACC组织中NGF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Medical Bibliograph-ic Database,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e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SACC组织中NGF表达及其与临床意义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年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7月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腺样囊性癌267例,正常涎腺对照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GF在SACC组与正常涎腺对照组中腺泡细胞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6.70,95%CI(3.30,661.71)];NGF在腺样囊性癌腺样/管状型组与实性型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20,0.86)];NGF在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组与非PNI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14,95%CI(3.49,14.60)]。结论 NGF高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PNI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但受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侯秀秀  凌志强  葛明华 《浙江医学》2015,37(23):1899-1902
目的 观察外周髓鞘蛋白 22(PMP2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揭示 PMP22 与 SACC 高 转移性、神经侵犯性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 41 例 SACC 患者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PMP22 的表达。以 SACC 高 转移和非转移细胞系 SACC-LM 和 SACC-83 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 Western blot 检测 PMP22 的表达差异。 结果 癌旁正常组织 中 PMP22 表达明显高于 SACC 癌组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MP22 在 T4 期 SACC 患者中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 T1~3 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伴有神经侵犯的 SACC 患者中 PMP22 表达阳性率高于无神经侵犯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3 种组织类型的 SACC 比较,PMP22 的表达阳性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复发组表达阳性率低于不复发组(P=0.003);不同年 龄、性别、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等的 SACC 患者之间 PMP22 表达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632、0.790、0.458、0.692)。Western blot 显示,PMP22 在 SACC-LM 中表达高于 SACC-83(P=0.000)。 结论 PMP22 的表达与 SACC 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可能存在密 切联系,可以用于对患者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组织中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SAC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GFR在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49例S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ACC与正常唾液腺组织比较,EGFR表达显著升高(P<0.05);在病理分型中,实体型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筛状型和管状型(P<0.05);有神经侵犯组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无神经侵犯组(P<0.05);有血行转移组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血行转移组(P<0.05).结论: EGFR的高表达与SACC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SACC的诊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善恩  赏金标  王可敬 《浙江医学》2010,32(4):471-472,476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RT(NGFR/p75NRTJ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NGFR/p75NRT的表达情况。结果49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NGFR/p75NRT阳性表达率为653%(32/49oNGFR/p75NR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原发灶分期及病理分型无相关性。未见神经侵犯现象16例,有神经侵犯现象33例,两者间NGFR/p75NRT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受体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神经侵袭性显著相关,而与肿瘤原发灶分期、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CA24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A242的表达情况。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A242的阳性表达率为80.5%(29/36),显著高于其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CA24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SACC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结论:CA242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CA242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Survivin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OX-2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OX-2及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及86.6%,表达量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COX-2与Survivin基因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及恶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Id-1的表达,分析Id-1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on两步法检测5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12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Id-1表达。结果I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2.2%、33.3%、10.00%,涎腺腺样囊性癌与多形性腺瘤以及涎腺腺样囊性癌与正常涎腺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81.6%和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阳性率分别为46.2%和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Id-1过表达;Id-1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和转移有一定关系;Id-1可能作为有效靶点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及32例胃炎组织hMSH2、P53的表达。[结果]胃癌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79.37%)明显高于胃炎组(53.13%)(P〈0.05);胃癌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88.89%)明显高于胃炎组(21.88%)(P〈0.05)。hMSH2蛋白在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及黏液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82.76%和80.00%,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89.66%和73.33%,两者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MSH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及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胃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孟馨  张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0):3057-3060,3064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1α,MIP-1α)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15例非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及7例健康人正常动脉内膜MIP-1α的表达和分布,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灰度扫描,作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正常动脉内膜未见MIP-1α阳性表达,平均灰度值为234.27±8.04。MIP-1α在非糖尿病患者不同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中呈不同程度的表达:MIP-1α在脂纹期动脉内膜平均灰度值为168.40±7.69,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中;MIP-1α在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平均灰度值为173..67±6.56,主要分布在泡沫细胞,而内皮细胞仅有弱的MIP-1α染色。在糖尿病患者脂纹期及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中,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中皆有较强的MIP-1α染色,脂纹期动脉内膜MIP-1α平均灰度值为132.73±6.01,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MIP-1α平均灰度值为138.68±9.41。结论正常动脉内膜未见MIP-1α阳性表达。MIP-1α在非糖尿病患者脂纹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在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逐渐减弱。MIP-1α在糖尿病患者脂纹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显著增高,与非糖尿病患者脂纹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糖尿病患者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中仍有较强的表达,与非糖尿病患者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