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各种影像学、组织细胞学及血清和胆汁肿瘤标记物的对比性研究,探索诊断胆管癌价值高、经济实用的方法。方法 32例胆管癌患者进行BUS、CT、MRCP检查;检测血清与胆汁CEA、CA19-9;再行ERCP并细胞刷检、组织活检及胆汁脱落细胞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对胆管狭窄部位的判定:BUS、CT、MRCP、ERCP分别为68.8%、75%、87.5%和90.6%;而43.8%.59.4%、78.1%及84.4%能明确提供影像诊断;细胞刷检、活检及胆汁脱落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56.3%、46.9%和15.6%。血清、胆汁CEA取ICA19-9阳性率分别为40.6%,59.4%。46.9%及78.1%。结论 超声和CT能初步提示病变部位及性质,MRCP和ERCP均为胆管癌定位诊断的良好方法,通过ERCP进行组织细胞学检查可为疾病提供定性诊断,胆汁和血清的肿瘤标记物尤其是胆汁CA19-9升高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93—200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4例壶腹癌患者,回顾性分析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各自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CT、MRI、MRCP、ERCP对壶腹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3.6%(81/241)、52.6%(120/228)、48.8%(40/82)、42.2%(19/45)和79.5%(120/151)。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P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MRCP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虽准确性差,但简便、快捷,可作为诊断壶腹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的诊断符合率优于B超;MRI、MRCP的诊断符合率与CT相比无明显差异;ERCP是目前诊断壶腹癌准确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不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与CT及ERCP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业  邹红梅  邓凯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674-4676
目的:探讨超声、CT与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32例,对其超声、CT与ERCP检查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2例中,B超提示肝门部胆管癌19例,确诊率仅59.4%(19/32);CT提示肝门部胆管癌及分型诊断26例,确诊率80.1%(26/32);15例行ER- CP检查均成功,提示肝内胆管、肝门部胆管扩张形态、梗阻部位,阳性率达100%,分型及确诊率为87.5%(28/32)。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选择B超与CT检查联用,必要时选择ERCP检查。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90-119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进行ERCP检查基础上,同时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测定,选取明确诊断胰胆管疾病患者400例,并将其分为良性病变组(200例)和恶性病变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两种肿瘤标志物的差异,同时也比较B超、MRCP、ERCP以及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四种诊断方法对可疑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CEA在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但恶性组患者的血清CA19-9平均值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另外,B超、MRCP、ERCP以及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四种诊断方法对可疑胰胆管疾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良性:5.0%;恶性:11.0%)、38.0%(良性:30.0%;恶性:46.0%)、42.0%(良性:39.0%;恶性:50.0%)和76.0%(良性:75.0%;恶性:77.0%)。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可疑胰胆管疾病具有更准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壶腹周围癌影像学诊断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癌影像学诊断及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 :总结 2 6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壶腹周围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十二指肠镜检及逆行胰胆管造影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符合率最高 (96 .1 % ) ,B超 (88.6 % ) ,CT(88.2 % ) ,胃肠气钡双重造影 (5 8.5 % )。结论 :B超和 ERCP联合检查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癌的检出率 ;CT对胰头癌价值最大 ,对疑有壶腹周围癌的患者应早做 B超检查 ,超声和 CT还有助于显示肿瘤腔外侵犯的范围以及腹腔转移 ,血管受累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准确性.方法 对14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11例,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例,诊断为Mirizz i综合征1例;6例ERCP确诊3例; 5例CT检查中2例正常,诊断为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各1例,1例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7例MRCP检查3例诊为Mirizzi综合征,诊断为胆囊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各2例.B超、ERCP、CT、MRCP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敏感性分别为7.1%(1/14)、50%(3/6)、20%(1/5)、42.9%(3/7).结论 Mirizzi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正确的术前诊断需要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胡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32-3833
目的:深入探讨胰腺癌的影像学病理基础及影像学检查选择对照,旨在正确选择胰腺癌的检查方法和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手术病理证实为33例胰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3例胰腺癌中4例由X线检查提出可疑性结论。胰头癌19例(包括3例由X线检查可疑的),CT阳性率63.15%(12/19),B超阳性率100%(19/19)。胰体、尾癌14例(包括1例由X线检查可疑的),CT阳性率92.86%(13/14),B超阳性率42.85%(6/14)。漏诊1例,占7.14%(1/14)。结论:X线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不明确,B超对胰头癌诊断率高于CT,CT对胰体、尾癌诊断率高于B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几种常用肿瘤标记物CEA、CA50、NSE检测联合小结节肺癌影像学检查对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93例肺部CT扫描和X线平片表现为小结节病变,行CEA、CA50、NSE外周血清检测,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三项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阳性率最高为34.4%,影像学单一检查阳性率为50%。三项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阳性率提高到75%。结论:肿瘤标志物检测与影像检查联合应用,对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65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对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结果 显示,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主要包括胆囊内壁局部增厚(66.15%)、胆囊正常形态消失(36.92%)、胆囊内壁回声不均(32.31%)、胆囊内部胆汁液性暗区消失(29.23%)、肝门或腹腔大血管旁有淋巴结肿大回声(9.23%);B超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92%,与病理诊断结果 对比无明显差异(x2=1.27,P>0.05).结论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时,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结果 更准确,临床上需对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喻梅 《大家健康》2016,(12):62-62
目的:对胆管癌诊断当中组织细胞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者之间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分别接受影像学检查、组织细胞检查和肿瘤标记物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RCP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和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P<0.05);细胞刷检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组织活检和胆汁脱落细胞检查(P<0.05);胆汁CA19-9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血清CEA和胆汁CEA (P<0.05)。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够对患者的病变进行初步提示,组织细胞学检查能够对胆管癌疾病进行定性诊断,而肿瘤标记物则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对周围型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施行B超引导肺穿刺针吸活检56次,进行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结果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3.6%,所获细胞学资料与手术病理诊断或临床治疗随访对照,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9.7%。结论该诊断方法简便实用,并发症轻微,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院1990~2000年9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中36例良性肿瘤,57例恶性肿瘤.所有病历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影象学结果及病理类型.结果B超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83.75%和93.85%.完整切除率为73.1%,相邻器官切除者为7.5%.结论B超和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复发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于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术前判断术中是否需行胆管切开探查及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诊断提供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43例B超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但有胆总管扩张或/和伴有肝功能异常者常规行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RCP)。结果:43例患者MRCP检查提示:21例发现胆总管有结石,22例检查未发现结石。所有患者均行术中探查,22例探查发现有胆总管结石,1例术中漏诊,术后残余结石位于乳头部行ERCP检查确诊,后行EST取石术。MRCP诊断准确率为91.3%(21/23)。结论: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对胆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邹丽华  王丹  赖欣 《西部医学》2006,18(6):802-803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50例37~42周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常规B超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脐带绕颈胎儿进行追踪分析。结果3650例足月妊娠胎儿中,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1132例,娩出后证实1031例,脐带绕颈发生率26.63%,诊断符合率为91.08%。结论分娩前B超探测脐带绕颈准确率高,可作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并有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断胆管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PubMed、Medi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5大电子文献数据库中所有关于胆管癌的文献,对B超、CT、MRCP及ERCP怀疑胆管癌的患者进行系统回顾,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AUC)及各自的Q值,分析4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纳入44篇文章,总病例数4 364例.B超、CT、MRCP合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5、0.72,0.82、0.80,0.85、0.87,ERCP细胞学及ERCP图像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2、0.98,0.88、0.84),Q值分别为0.690 8、0.787 8、0.841 7(ERCP细胞学及ERCP图像分别为0.846 1、0.833 2).结论 CT、MRCP及ERCP 3者诊断胆管癌的准确性相当,均明显高于B超,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ERCP细胞学检查合并特异度明显高于其他检查方法,对高度怀疑胆管恶性肿瘤者具有高度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67例肿瘤病人进行了手术中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并对其印片结果进行分析。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5.6%;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7.1%,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4.1%。表明本法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深部肿瘤术中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上手术探查或手术治疗的116例深部肿瘤患者采用20-30ml空针,9号注射针头,对手术中暴露的肿瘤组织进行直视下抽吸,抽吸物涂片自然干燥后,进行瑞-姬氏和AgNOR染色,油镜下进行细胞学综合诊断。结果 116例肿瘤患者经术中单纯细胞学形态学诊断为恶性肿瘤65例(56.0%),良性肿瘤51例(44.0%)。与AgNOR染色结果结合后,其术中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78例(67.2%),良性肿瘤38例(32.8%)。细胞学诊断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显著高于术中组织学快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完全相符56例(48.3%),基本相符60例(51.7%),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结果,总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术中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达100%),诊断时间短(0.5h左右),并且针吸创伤小,其并发症和假阴性均低于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是用于深部器官、组织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为临床及时对深部器官、组织肿瘤的正确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术后诊断及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在2003年9月至2010年12月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35例,其中B超检查33例,CT检查21例,MRCP 28例。处理方式:胆管结扎5例,局部修复例9例,对端吻合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6例,胆总管T管引流+腹腔引流3例。结果 B超检查阳性率93.94%,CT检查阳性率90.48%,MRCP阳性率78.57%。随访半年到4年,29例愈后良好(82.86%),2例愈后尚可(5.71%)3,例愈后差(8.57%),1例死亡(2.86%)。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检查首选B超和CT,确诊首选MRCP;其处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主流方式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前列腺癌细针穿刺(FNA)细胞块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测定值进行评价.方法 9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临床排尿困难及直肠指检异常者,行腹、直肠超声定位前列腺FNA细胞块检查及涂片细胞学检查及血清PSA测定.结果 本组90例中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者56例,其中FNA细胞块检查阳性者53例,阳性率为95%(53/56),细胞学检查阳性者47例,阳性率为84%(47/56),PSA>4 ng/ml者43例,阳性率为77%(43/56),其中20例PSA值>50 ng/ml;三种检查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前列腺组织中P504s阳性表达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低回声小结节及局部血流增多包膜隆起中2例阳性.结论 经腹、直肠超声定位FNA细胞块切片检查,不仅能清晰显示细胞形态及组织学结构,还能做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组织学方式诊断,其诊断率接近术后病理诊断.检测PSA可有效的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筛选,结合超声定位提高FNA细胞块对前列腺早期癌的诊断,降低前列腺癌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20.
陈绍敏 《河北医学》2012,18(2):193-195
目的: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52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部B超与阴道B超检查.结果:经腹部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73%;经阴道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9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阴道B超检查对附件包块、胚芽、心血管搏动、宫内假孕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的检出率(P<0.05).结论: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且诊断阳性率较经腹部B超检查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