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秋梅  郗俊平 《海南医学》2006,17(5):15-15,87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川崎病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ASP)和11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g/kg·d×2d]治疗较单一阿司匹林疗效显著(P<0.05),总热程缩短(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由28.8%降至11.7%,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由31.2%降至16.7%。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防治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2.
田桂英  梅力  郭行平 《北京医学》1999,21(3):154-156
为了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的疗效,我们对67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总热程缩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由28.6%降至7.1%,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由33.3%降至19.1%。提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有效地防治川崎病患儿的心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3.
单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次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Ⅱ组予单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Ⅱ组的疗效优于Ⅰ组(P〈0.05),两组的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采用单剂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是一种更为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韩继敏 《求医问药》2014,(17):139-139
目的 :探讨用阿司匹林联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1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及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5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 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黏膜充血消失、退热、颈淋巴肿大消退与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n F-α、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川崎病患儿78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予以治疗。经治疗后,统计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情况以及冠脉病变发生情况等,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体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9.4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冠脉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值具有满意的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情况良好,且冠脉病变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3例川崎病患儿按治疗方法 分成两组,A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 mg·kg-1·d-1,连用5 d;B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000 mg·kg-1·d-1,连用2 d;且两组患儿均口服阿司匹林30~50 mg·kg-1·d-1.住院观察2~3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和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及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方面,两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优于五日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疗效.方法对131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IVIG治疗剂量不同分为3组.Ⅰ组0.4g/kg连用5天;Ⅱ组单剂量1.0g/kg;Ⅲ组单剂量2.0g/kg.输液速度为8~1.4ml/min,8~12小时输完.观察3组患儿CAL发生率.结果与Ⅰ组比较,Ⅱ、Ⅲ组患儿CAL发生率降低(P<0.01),且Ⅲ组患儿CAL,发生率较Ⅱ组减少(P<0.05).结论MG剂量不同,CAL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川崎病的患儿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儿每天给予用量为2g/kg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患儿每天给予用量为400mg/kg丙种球蛋白,两组均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及血沉(ESR)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00%,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CRP、PLT、ESR的下降速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疗效显著,大大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降低患儿CRP、PLT、ESR水平,能使患儿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因子及抵抗素和内脂素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其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为2 g/(kg·d),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肠溶片30~50 mg/(kg·d),分3次口服,退热3 d后减为3~5 mg/(kg·d),一次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hs-CRP、TNF-α)与血管内皮相关指标(VEGF、eNOS、ES)水平、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炎症因子PCT水平及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抵抗素、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统计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CT、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ES、抵抗素、内脂素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eNOS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1.93%。 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川崎病患儿机体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调节患儿的抵抗素和内脂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静脉丙种球蛋白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对川崎病患儿疗效及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45家医院2000-2004年间川崎病患儿的IVIG治疗情况,共1052例(男680例、女372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2月~13.8岁.按IVIG给药方法 分成2 g/kg单次给药(单次组)、1 g·kg-1·d-1连续2 d(2 d组)及400~600 mg·kg-1·d-1连续4~5 d(4~5 d组)3组.观察指标参考IVIG无反应性发生率及急性(发病1~2周)和亚急性期(发病3~6周)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次组、2 d组和4~5 d组分别有292、656和104例患儿.2 d组IVIG无反应性发生率(61/292,20.9%)显著高于单次组(65/656,9.9%)及4~5 d组(9/104,8.7%,P<0.01).急性期冠状动脉并发症、心包积液、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但亚急性期单次组冠脉并发症(5.1%)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1.6%)低于4~5 d组(11.6%和4.7%)和2 d组(9.8%和5.4%,P=0.035~0.047).结论 IVIG 2 g/kg单次给药方案可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和IVIG无反应性的发生率,可能是川崎病目前较好的IVIG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检测clusterin(CLU)基因沉默在人肾癌786-O细胞的干扰效果及其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包装细胞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感染人肾癌786-O细胞株?实验分5组:CLU-RNAi-LV1(KD1)?CLU-RNAi-LV2(KD2)?CLU-RNAi-LV3(KD3)为加入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未处理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NC组),肾癌786-O细胞为空白对照组(CON组)?应用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干扰前后CLU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划痕实验?MST-1?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CLU沉默后肾癌786-O细胞在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CLU shRNA慢病毒载体clu-RNAi-LV并获得相应慢病毒?Real time-PCR显示不同感染复数CLU-RNAi-LV处理的KD1?KD2?KD3组CLU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调69.4%~96.5%和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D1?KD2?KD3组CLU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相比分别下降35.24%?46.26%和58.91%,KD3能显著抑制786-O细胞中CLU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显示24 h时 KD3(si-CLU)组细胞迁移相对距离(408.43 ± 25.92)小于NC组(101.35 ± 6.05)和CON组(68.13 ± 6.64,P < 0.05)?WST-1法检测转染后72 h KD3(si-CLU)组细胞生长速度较NC组及CON组明显下降(P < 0.05),各组间差异(P <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3 ± 2.51)%?(1.05 ± 0.30)%和(1.17 ± 0.29)%,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相比凋亡率增加(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受到抑制,而凋亡率增加?【结论】 筛选出能稳定干扰CLU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和肾癌786-O细胞株?CLU慢病毒干扰载体可有效沉默肾癌786-O细胞的内源性CLU基因,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Chu J  Zhang L  Ye CF  Zhao L  Ya BL  Li L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31-35
目的 观察10月龄APP转基因模型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突触素(SYP)及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中药有效部位淫羊藿黄酮对转基因小鼠脑内SYP和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药组小鼠自4月龄开始灌胃给予淫羊藿黄酮小剂量(0.03g·kg-1·d-1)、大剂量(0.1 g·kg-1·d-1)6个月至10月龄,正常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对照组及模型组以同样方式灌胃给予蒸馏水.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检测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及皮质中SYP的表达以及海马CA1区及皮质中PSD-95的表达.结果 与转基因阴性对照组相比,10月龄APP转基因模型小鼠皮质SYP蛋白表达明显较低(降低率为51.3%,P<0.01);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SYP阳性细胞的IOD值明显较低(降低率分别为59.1%、57.7%及56.5%,均P<0.01).皮质PSD-9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降低率为36.4%,P<0.01);海马CA1区PSD-95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减少率为18.5%,P<0.05).灌胃给药6个月后,淫羊藿黄酮小、大剂量组小鼠皮质SYP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增加率分别为40.0%,P<0.05和106.4%,P<0.01);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SYP阳性细胞IOD值均明显增加(均P<0.01).淫羊藿黄酮小、大剂量组小鼠皮质PSD-9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增加率分别为57.3%,P<0.05和84.3%,P<0.01).淫羊藿黄酮大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PSD-95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增加率为22.5%,P<0.05).结论 淫羊藿黄酮能通过促进突触相关蛋白表达而发挥维护神经元突触正常结构的作用,提示淫羊藿黄酮对改善AD神经元突触损伤状况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48-50+53
目的总结并探讨川崎病(KD)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7年9月我院住院的269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1)比较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2)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为标准进行分组,探讨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敏感性川崎病与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1)典型川崎病组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不典型川崎病组(P0.05)。不典型KD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实验室检查中,除了CRP外(P0.05),两组其余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为标准进行分组,除口唇、肛周改变外,IVIG敏感性川崎病其余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于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P0.05)。除CRP、ALT、AST外,两组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脉改变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应强调早期评估临床参数,对高度怀疑为川崎病患儿应多次复检提高阳性率,尤其注意CRP的变化,对无反应川崎病注意肝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对比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与川崎病(KD)临床、实验室及用药选择特点,提高 对KDSS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总结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KDSS患儿与30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用药情况。结果 KDSS组的住院总时间长于KD组(P?<0.05)。KDSS组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占比、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KD组(P?<0.05)。KDSS组肌钙蛋白(TnI)表达水平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脑钠肽(BNP)、乳酸水平高于KD组。但白蛋白水平低于KD组(P?<0.05)。KDSS组心音低顿、存在奔马律较KD组多(P?<0.05)。心电图方面两组仅ST-T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SS组心脏射血分数(60.53±9.73)%下降程度大于KD组 (64.3±4.90)%(P?<0.05)。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应用。其中给予2次免疫球蛋白应用的,KDSS组有2例,KD组0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SS组分别有14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5例使用白蛋白,15例使用激素,3种药物的使用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均高(P?<0.05)。结论 KDSS患儿具有部分KD体征,其白细胞数、CRP、PCT水平高于KD患者,KDSS具有心血管系统损害(TnI升高,ST-T改变和射血分数下降)。用药方面KDSS患者在免疫球蛋白基础上多使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16.
先后采用长片段RT-PCR、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及特异性柯萨奇病毒B3RT-PCR对四川省冕宁县、喜德县、德昌县克山病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中肠道病毒、血清中CVB1-6.IgM和CVB1-6IgG及血清IgM或IgG阳性者血中的柯萨奇病毒B3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①肠道病毒检出率较高,为60%;②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组血清CVB1-6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3 % v50%,P<0.05).结果提示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有肠道病毒感染存在,且有反复发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心先安对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剂量,短疗程心先安(McAMP)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疗效。方法:应用大剂量McAMP治疗52例CHF患者,前后应用无创心功能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药后心脏除左室收缩功能、心泵功能改善,血管外周阻力(TPR)降低外(P〈0.001),左室舒张末压降低,心舒张功能亦好转(P〈0.05),临床心功能改善,总 率67.31%。结论:大剂量心先安是治疗CHF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3年卫生健康及心理平衡教育,评价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的卫生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KAB)变化.方法对北京国棉一厂、三厂在厂职工3 276例中筛选出的高血压高危个体327例,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有关高血压卫生知识的干预及心理平衡教育.结果干预人群的心理平衡能力普通提高,在有关血压知识、饮食、锻炼及戒烟方面,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对高血压诊断标准回答正确率由开始的10.7%提高到38.1%(P<0.01).结论高血压卫生知识的干预是有效的,间接反映了高血压病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