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针刀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陈旧胸椎压缩骨折伴肋间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骨质疏松性陈旧胸椎压缩骨折伴肋间神经痛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保守组(18例)和手术组(18例)。保守组采取针刀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手术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通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20 d、6个月及1年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治疗1年后遗留肋间神经痛人数以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至少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组治疗后20 d,手术组VAS评分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6个月及1年,手术组与保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d及6个月,手术组ODI评分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年,两组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保守组遗留肋间神经痛人数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针刀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陈旧胸椎压缩骨折伴肋间神经痛患者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术治疗顽固性肋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和胸部外伤后肋间神经痛患者65例,腋后线肋间神经阻滞法,采用VAS疼痛评分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V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阻滞术治疗顽固性肋间神经痛具有起效快、发挥作用时间长等特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文传兵  杜宇  代月娥   《四川医学》2018,39(2):181-18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术加神经阻滞治疗胸背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RF组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加神经阻滞组,NB组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VAS评分、PSQI总分、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两组的VAS评分、PSQI总分、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RF组的VAS评分优于N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气胸、呼吸困难、血气胸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胸背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且中长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及胸部切口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药物和心理学综合疗法对老年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患者45例,胸部切口区T3~T8。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胸部切口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复方香丹注射液、口服消炎镇痛药及心理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VAS为(8.53±0.59)分,QS为(3.57±0.32)分,治疗后1~4周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显效率为86.6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以椎旁神经肋间神经阻滞为主,联合药物和心理学治疗对缓解开胸术后神经痛和改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5.
吴军  盛晓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2):129-130,132
目的:了解鼻内镜下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23名患者进行鼻内镜下筛前神经切断术,并进行随访,记录术后术腔情况以及鼻部过敏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对于疗效不理想的患者还包括辅助用药的剂量.结果:术后1周内总体有效率达95.7%(22/23).术后对22例患者继续随访3~6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总体有效率均为95.5%(21/22).结论:鼻内镜下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手术处理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面部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镜辅助下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23例面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3个月~2年的随访结果。结果疼痛于手术后即刻完全缓解20例(87.0%),术后7d内缓解3例(13.0%);术后并发症均于3个月后缓解;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运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面部神经痛,可减少单纯显微镜下操作的手术死角,有助于判断责任血管及垫棉的位置,使MVD效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2月,8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均接受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2.96±0.36)d、住院时间为(7.11±0.62)d;未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血管栓塞、术后感染)的情况;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利于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可促进治疗疗效的提高,且可以缩短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36例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在C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技术,内镜直视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硬膜囊和神经根减压和松解。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6例患者术后有明显的疼痛缓解,2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不彻底。随访2~12个月,平均4个月,进行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23例,良8例,可5例,差0例。结论应用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观察疼痛缓解优良率。结果患者治疗前与术后24 h、术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优29例(58.00%),良19例(38.00%),差2例(4.00%),优良率为96.00%。结论经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预防相邻椎体再骨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 plasty PK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5月采用PK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25例骨质疏松症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记录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10个月VAS评分;后凸畸形Cobb角变化和BMD改善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10个月随访VAS 评分、Cobb角、BMD 值均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到椎间盘,经保守治疗后腰背痛症状消失.结论 PK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早期快速稳定脊柱,恢复脊柱力线;提高骨密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远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经肋间穿刺途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科2007年1—9月共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231例,其中97例(42%)为经肋间穿刺建立通道。观察行肋间穿刺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其并发症。结果97例经肋间穿刺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71.3%(69/97例);并发症发生率13.4%(13/97例):其中严重出血5例,有4例需要输血,胸腔积液3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经第11肋间进行穿刺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应常规进行胸片检查以排除胸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操作方便快捷的肋间动脉血运重建方法,总结分析行胸腹主动脉全程置换术的患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21例胸腹主动脉全程置换术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45±8)岁。手术中对主动脉壁进行修剪,利用主动脉后侧壁缝制肋间动脉共同通道,再以直径8 mm人造血管两端分别与肋间动脉共同通道和胸主动脉人造血管行端侧吻合,重建全部肋间动脉血运供应。结果:2例术后死亡。其余19例未发生脊髓缺血并发症。所有的病人随访6-12个月,未发现肢体运动和感觉缺失症状。CT血管造影(CTA)未提示假性动脉瘤形成,肋间动脉共同通道通畅,肋间动脉共同通道未发生异常扩大。结论:利用主动脉后侧壁,缝制肋间动脉共同通道,重建肋间动脉血运,操作方便快捷,有效减少术中脊髓缺血时间,术后能提供脊髓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切断术在剖胸术后止痛中的作用.方法:44例剖胸手术病人被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肋间神经切断组、C组为肋间神经切断加皮下自控镇痛泵组.对术后14d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VAS法),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因镇痛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B、C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B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4.32±1.30)、C组(1.86±1.31)较A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肋间神经切断结合皮下自控镇痛泵用于剖胸术后围手术期镇痛简单、安全、有效,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丘墟治疗肋间神经痛43例,结果:针治1-2次痊愈26例,针治3-10次痊愈10例,针治20-30次好转6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传统十一肋间斜切口肾及肾上腺手术暴露不充分的缺点,根据十一肋间的解剖特点,对传统的十一肋间切口作了一些改进。总结36例肾和肾上腺手术,认为改良十一肋间切口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暴露良好的特点。可用于肾上腺手术、肾癌根治术及体积较大、位置较高的肾脏手术  相似文献   

16.
超声针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腧穴治疗肋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用超声头直接接触疼痛部位 ,选用直线往返移动法。结果 :治愈 2 3例 ,显效 4例 ,无效 2例。结论 :用超声针治疗肋间神经痛 ,具有见效快、安全、无痛、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0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组(A组,30例),传统神经阻滞组(B组,30例)。观察2组患者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1(T1)、5(T2)、10(T3)min,手术结束时(T4)的RR、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VAS评分等情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所用时间及肋间血管刺中率(回抽时有血)和并发症(气胸、局部麻醉药中毒)发生率、阻滞失败后麻醉方式改变的例数等。结果 A组患者在T1、T2、T3、T4时RR、HR、SBP、DBP、MAP、SpO2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T1时VA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P<0.05)。A组在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无一例(0.0%)肋间血管刺中,B组有6例(20.0%)肋间血管刺中,B组较A组明显增多(P<0.05);B组因神经阻滞效果不佳导致麻醉方式改变较A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肋间小切口胸膜外切除前纵隔肿瘤的手术方法及适应症。方法 :分析该院 1995~ 2 0 0 0年肋间小切口胸膜外切除的 15例前纵隔肿瘤病历 ,其中胸腺瘤 6例、畸胎瘤 9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 ,平均用时6 5min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本手术较安全 ,具有创伤小的优点 ,适用于前纵隔较小良性实质性肿瘤、囊性肿瘤或囊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壁肋间神经鞘瘤的CT表现特点,评价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肋间神经鞘瘤的CT表现,全部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结果 10例神经鞘瘤,男6例,女4例,3例位于左前胸壁,2例位于右前胸壁,4例位于左腋中线胸壁,1例位于右腋中线胸壁,其中有2例凸向肺内,最大层面位于肺内,与相应胸壁交角成钝角。相应胸膜增厚3例。邻近肋骨压迫性骨质吸收3例,骨质硬化2例。其中2例相应肋间隙增宽。CT平扫密度呈均匀实质性肿块2例,呈密度不均匀囊实肿块5例,密度不均匀以囊性为主肿块3例。增强后明显强化6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平扫及增强8例病灶内见低密度囊变区。10例病灶均有延迟强化表现及趋势。结论 CT检查对胸壁肋间神经鞘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一般根据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术前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20.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opically applied medications depends on the ability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to leave its vehicle and penetrate into the epidermis. The stratum corneum is that layer of the epidermis which functional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limiting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posite semipermeable membrane. A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of transepidermal diffusion may be derived from Fick's Law of mass transport; factors altering the rate of diffus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