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多发病。现将近几年中医药对冠心病的研究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研究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发病因素多与痰浊、瘀血、劳累、情绪等有关,根源于气,所谓“百病皆生于气”,病位在心,与脾肾肝肺有关,病机为本虚标实。张笑丽[1]报告1080例在虚证中以心气虚为主,依次为气阴两虚、阳气虚弱;实证以血瘀多见,依次为气滞、痰浊、水停。心绞痛、心肌梗塞多见气虚血瘀;心功能不全多见气虚血瘀、水停痰阻;心律失常多见气阴两虚兼血瘀,依次为心…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近况牛孺子,李应存图书馆1.辨证论治与临床分型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主要表现为痰结和正虚,故临床多见以脾虚痰凝,热痰蕴结,气血两虚等分型论治。如周岱翰氏[1]将木病分为①脾湿痰凝型:治以健脾祛湿,除痰散结,用四君子汤合夏枯草、苡...  相似文献   

3.
桥本甲状腺炎乃虚实夹杂之证,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邪壅于颈前而发病,治以益气健脾、行气活血化痰为主,并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本病早期多属气郁痰阻、痰瘀互结之证,治宜标本兼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多属肝火旺盛或阴虚火旺之证,当以治标为主;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多为脾肾两虚之虚证,当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4.
胸痹属本虚标实证,正气内虚为胸痹发病的决定因素,正虚首先是心阴、心阳之虚,为病之根本;心阴、心阳亏虚,导致气血失畅,实邪痰浊或瘀血内阻,为病之标。汤粉英主任认为胸痹虚证虽有气、血、阴、阳之分,但以气阴两虚为主,实邪痰浊或瘀血内阻为病之标,但以瘀血为多见,临床运用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胸痹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金桥先生 ,在中风病的防治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笔者总结其治疗中风病的几点经验 ,供同道参考。1 分阶段辨证施治治疗中风病痰热证型中风病痰热证型 ,是临床较常见的一个类型 ,王先生认为 ,本病临床病情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从辨证施治角度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急性期为第一阶段 ,此时多表现为邪实 ,以痰热腑实为主 ;急性期后期及恢复期早期为第二阶段 ,因为邪实渐去 ,本虚渐显 ,此为虚实夹杂阶段 ,实邪以未尽之痰邪为主 ,虚为阴阳之本虚 ;恢复期后期及后遗症期为第三阶段 ,此时以虚为主 ,又可因虚致实 ,虚以气虚、脾 ,肾虚为主 ,实…  相似文献   

6.
栗锦迁教授对心悸的治疗本于《内经》、法于张仲景,总结出该病虚实两分、兼顾五脏、全面考虑、突出主证、灵活辨治等观点。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总体上分为以虚为主证型和以实为主的证型,以虚为主的证型包括阳虚气弱和气血两虚两大类。正虚致悸(阳气不足、阴血不足)和邪实致悸(火热致悸、水饮及痰饮致悸、瘀血致悸)。以实为主的证型包括痰火扰心、痰浊阻闭、心血瘀阻、七情郁结、突受外惊。在该病的辨证治疗上,强调要兼顾虚实两端,脏器亏虚需首辨阴阳气血,标实需分清水饮、痰浊、瘀血,以及其两两组合或三者共见中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邪实特征灵活组方,基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功补结合做到攻不伤正,补不滞邪。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7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将之分成充分和不充分透析,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与透析效果。充分透析患者中医证象以面黄乏力、少尿、腰膝酸软、皮肤干燥多见。舌象以舌淡红、苔薄白为多见。中医证型以正。虚为主、兼邪实者偏少,正虚以脾肾气阳虚为多.盯脾肾气阴虚略少,邪实以水湿为主,血痰为次,不充分透析患者,中医证象面黄乏力亦多见,而纳呆、腹胀呕吐、身重、头晕较为突出,舌质淡胖、苔黄腻。中医证型单纯正虚少见,虚实兼杂占多数,正虚以脾肾气阳虚为主,肝脾肾气阴虚较少,邪实以水湿为多.血瘀者次之。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以本虚标实为主,临床辨证以痰瘀互结型为多见,且多兼有气虚、血瘀、郁热。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痰”“瘀”“热”。临床用药以补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痰祛瘀为主。李庆海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经验方心悸宁丸,通过临床辨证,因人制宜,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袁肇凯教授辨证治疗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及遣方用药特色等几个方面介绍袁肇凯教授治疗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疗效显著.袁教授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心气阴两虚、阳气不足为主,标实责之于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且诸邪每多夹杂,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心律失常辨证的关键在于分清寒热属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阳,镇静安神;缓慢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阳气亏虚证,或心脾两虚证治以温阳养心,复脉安神;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心肾阳气虚衰,血瘀水停,临证以强心扶阳、温肾利水为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方面论述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和康复调理方面的特色予以总结。[结果]本病的发病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阳虚多见,"标实"以血瘀、痰阻、水停多见,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形成了益气养阴,涤痰化瘀及温阳利尿,宽胸舒痹为主的治则。[结论]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布、治疗思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体而言,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活动期以热痹为主。证候分布早期多以标实为主,包括寒湿、湿热等,后期以本虚和痰瘀互结为主。治疗有以“通”立法,有从痰或瘀论治,有从本虚论治。  相似文献   

12.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阴虚多见,而涉及心,脾,标实主在痰瘀痹阻,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标实与痰瘀相关,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3.
矽肺是虚实互见,邪实正虚的复杂疾病。邪实主要是金石、痰、瘀阻滞;正虚则主要是肺、脾、肾、心等系统的阴阳亏损。临床以燥邪伤肺、气郁痰凝、肺络瘀阻、阴虚肺燥、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心肺阳虚等七大证型为多见。治疗要点在于根据患者不同证候性质,综合运用化痰通络、溶矽排矽、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滋肾养心等治疗方法,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排污去废和修复重建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缓解症状,防止传变,甚至溶矽排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林兰教授认为,甲亢突眼可分三期进行辨证治疗.初期以实为主,常见肝郁气滞,中期虚实夹杂,见肝火伤阴,后期以虚为主,多见脾肾亏虚,其病因病机较复杂,而与情志失调尤为相关.林兰教授提出,"甲状腺属于奇恒之腑",其助肝疏泄功能失调,津液失于输布,痰凝气结,目络受阻导致突眼.治疗原则主张中西医并用,灵活辨证,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为主,兼以滋阴清热,开郁散结,健脾化湿,温补肾阳.遣方用药时紧抓突眼之根本,随症加减,合理用药,为甲亢突眼的中西医临床治疗提供独特见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论心脑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脑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治疗。方法: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分析心、脑生理功能的相关性,病因病机间的联系。结果: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心、脑功能相济,息息相关;病机可概括为以阳虚、气血亏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日久虚实夹杂,最终发展为因虚致实,因实而虚的恶性循环。在临床中,运用补气养阴,化痰清瘀法,以补为主,气血同治,痰瘀共除,心脑兼顾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结论:心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可异病同治,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靶点干预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多由严重呼吸道感染所致。中医认为,热毒、痰浊、瘀血三者胶结壅盛,导致气机逆乱,肺气失于肃降,见肺部喘咳胀满,痰浊上蒙清窍,神志恍惚模糊,病机以标实为重为急,突出的病理表现为痰热夹瘀。脏腑亏虚为本,痰、瘀、热毒为标。初为因虚致实,继则因实致虚,恶性循环,互为因果,日趋加重。针对病机特点,"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当以清热解毒、化痰活血为主,兼顾脏腑之气。  相似文献   

17.
肺间质纤维化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肺、脾、肾虚为主,标实主要指痰浊与瘀血。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致使本病逐渐加重。张伟教授认为,瘀、痰为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发病机制,而正虚诱发或导致血瘀、痰结更为严重。临床治疗上要注意脏腑的亏虚,补虚与活血、化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胸痹心痛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宗气不足、心阳亏虚、肾元匮乏最为重要,标实以痰浊气滞尤为多见。胸痹心痛关乎五脏,与心肾关系尤为密切。滋肾通阳是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方法;在临证遣方用药时多选阴阳相配,相辅相成的药对,并且注重灵活化裁经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病证.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呕吐.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呕吐的病机,总属胃气失降,气逆于上所致,故当以和胃降逆为总治则.临证时又当分清寒、热、虚、实,一般寒证多虚,热证多实,实证以湿热、痰浊、食积、气滞、虫扰的症状多见,应以祛邪为主,邪去则呕吐自止,分别采用解表、清暑、利湿、消食、导滞、攻下、化饮、疏肝甚或催吐等法;虚证以脾胃虚寒、胃阴虚损多见,应以扶正为主,正复则呕吐自愈,分别采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养阴和胃等法;呕吐急症常以邪实突出,按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先以祛邪为主;至于久病寒热虚实错杂之证,又当标本兼顾,清温并用,勿拘一端.  相似文献   

20.
李庆海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本虚标实证,本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其中以气阴两虚多见;标实为寒邪痹阻、痰饮水停、瘀血阻脉等,以痰瘀互结阻滞心脉多见。所以将本病的中医证型归纳为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主。李教授坚持以"通补兼施、邪去正安"为原则,提出了"益气养阴、化痰祛瘀"的治疗大法,并自拟冠脉宁通方,在临床中不仅有效控制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对于长期坚持服药的患者可以达到逆转冠脉粥样斑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