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154例t(8;21) AML的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料.为便于分析染色体核型与FAB分型的关系,把患者分为单纯t(8;21)组(69例)、单纯伴性染色体丢失组(54例)和其他附加染色体组(31例).结果:按FAB分型:M2 127例(82.5%)、M5 15例(9.7%)、M4 6例(3.9%)、M1 4例(2.6%)、M0 2例(1.3%);附加染色体异常85例(55.2%),其中-Y 43例,占男性核型的44.1%;-X 17例,占女性核型的27.9%;9q- 9例,占总例数5.8%;+8 5例,占3.4%,+4 3例,占2.0%;其他类型染色体异常17例,占11.4%;其他附加染色体异常组有非M2(M0、M1、M4、和M5)病例11例,占该组35.5%,高于单纯t(8;21)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性单纯染色体丢失组有4例(7.4%),低于单纯t(8;2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8;21) AML常伴有其他染色体异常,主要见于M2型,除性染色体丢失以外附加染色体异常更易见于非M2型AML.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伴有t(8;2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生物学特征及多因素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4例伴有t(8;21)AML患者,以同期收治的83例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作为对照。分析细胞形态学、染色体、免疫表型、AML1/ETO表达及临床疗效等资料。结果54例t(8;21)AML患者M2型占59.2%,初诊时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47.92±21.63)%,CD34、CD33、CD7、CD117、CD19阳性率分别为66.04%、43.40%、3.71%、67.92%、62.26%,附加染色体异常占44.4%。完全缓解(CR)率、复发率、平均CR持续时间分别为75.68%、55.56%、225 d。结论 t(8;21)AML与正常染色体核型AML比较,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数较低(P<0.05),高表达CD34、CD19、CD117(P<0.05),低表达CD33、CD7(P<0.05),CR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8;21)AML中,CD19表达对缓解率影响不大,CD7与CD19共表达、继发性或合并有其他基因异常等多提示预后不良,t(8;21)AML的疗效及预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能单纯依靠t(8;21)来评估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79例儿童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核型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儿童t(8;21)急性體系白血病(AML)的核型异常情况,评估缓解后治疗强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方法对79例儿童t(8;21)AML患者进行检测确诊.诱导缓解治疗采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HA)/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联合(HAD)方案.缓解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5~7疗程的联合化疗.结果 79例患儿中,55例(69.6%)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其中40例(50.6%)伴性染色体丢失,9例(11.4%)为del(9q),7例(8.9%)为复杂变异型t(8;21)异常.3例患儿染色体数量在90条以上且伴双重t(8;21)四倍体核型,预后均不良.1、2疗程完全缓解(CR)率分别力81.7%(49/60)和94.8%(55/58);3年无事故生存率、无病生存(DIS)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26.2 ± 6.8)%、(31.3 ± 6.7)%和(27.6 ± 6.6)%;29例患儿缓解后治疗疗程数为5个或以上,其3年DFS率为(51.7 ± 9.3)%.单纯t(8;21)±性染色体丢失组与伴其他附加染色体异常组患儿的3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大剂量阿糖胞苷组患儿的3年DFS率明显优于标准化疗组(66.7% vs.27.3%,P=0.03).结论 多数儿童t(8;21)AML患者伴有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对患儿生存没有不良影响.染色体数量在90条以上且伴双重t(8;21)四倍体核型少见,但预后不良.儿童伴t(8;21)AML治疗CR率高,远期疗效好.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缓解后治疗能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22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及与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25例初治AML的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分析,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G显带。结果 发现本组13l例(58.20%)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共有14种核型异常。t(15;17)、t(8;21)、t(9;22)为最常见的结构异常.且t(15;17)、t(8;21)、inv(16)分别仅见于M2、M2、M4B0。核型异常与临床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持续时间及中位生存期等预后高度相关,t(15;17)、t(8;21)完全缓解率高.完全缓解期及中位生存期长,预后相对较好。而正常核型次之,其它核型异常预后较差。结论 染色体研究对AML的诊断,分型,治疗选择及预后估计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91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免疫表型及其中66例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91例AML患者骨髓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其中的66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CD33、CD13、MPO、CD117表达最常见,30例M3患者中只有1例表达CD34,均无HLA-DR表达.CD14表达仅见于M4、M5,CD15在M4、M5中最常见.淋系标志中,CD7是最常表达的淋系标志,占24.2%,其次是CD19,CD10表达较少见.CD56在M5患者中阳性率最高,达50.0%,其次为M2、M1、M4.13例t(8;21)异常者10例见于M2患者,2例见于M4患者,1例见于M5患者,26例t (15;17)异常者均见于M3患者.CD7在染色体为t(8;21)的M2中和染色体为t(15;17)的M3中表达明显低于其它染色体正常及异常的AML患者(2.8%vs 68.8%).结论 免疫表型分析结合细胞遗传学可进一步为白血病的诊断分型、个体化治疗、判断预后等各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两者的相关性提示某些抗原的阳性表达可能与染色体核型的异常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选择8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患者,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预后影响因素和临床特征,并根据患者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组,分别为单纯t(8;21)组和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结果其中51例为单纯t(8;21)未显示附加染色体异常,37例为具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两者在性别年龄和完全缓解率等方面无显著异常。首次诊断白细胞计数,附加染色体核型是否异常,缓解后有无用大量阿糖胞苷巩固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结论 t(8;21)常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患者生存期较短,缓解后使用大量阿糖胞苷巩固对患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其在FAB分型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其诊断价值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分析不同核型的治疗缓解率。结果本组96例共检出55例(57.2%)染色体异常,共有16种异常核型,t(15;17)、t(8;21)及inv(16)为最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t(15;17)仅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t(8;21)主要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inv(16)主要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4)。-y为最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t(15;17)、t(8;21)、inv(16)治疗缓解率高,其它异常核型及正常核型疗效较差。结论 AML患者常有染色体异常,特异性的核型异常与特定的FAB亚型相关,治疗缓解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涉及11号染色体短臂p15和11号染色体长臂q23的AML患者的遗传学特点,并结合形态学、免疫表型特点,进一步认识伴有11号染色体异常的AML患者特征.方法 以一组系列相关的单克隆抗体射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对2例伴有11号染色体异常的AML患者进行检测,以常规R显带和骨髓穿刺涂片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 2例AML患者形态学诊断均为M5,例1遗传学分析显示为t(4;11)(q21;q23),例2遗传学分析显示为t(5;11)(q31;p15).免疫表型显示例1为CD13 ,CD15 ,CD33 ,CD117 ,CD34 ,CD19 ,HLA-DB 胞质MPO-,例2为CD15 ,CD13 ,CD14 ,CD11B ,CD71 ,HLA-DR ,胞质MPO ,CD19 ,CD34 .结论 t(4;11)(q21;q23)和t(5;11)(q31;p15)易位发生在AML患者中较少,我们研究的2例伴有11号染色体异常的患者都表现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5,免疫表型显示为髓系伴CD19表达.  相似文献   

9.
t(8;21)急性髓性白血病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伴t(8;21)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近期疗效。方法:30例伴t(8;21)的AML患者中M01例、M226例、M52例、CML-BPI例。26例伴有t(8;21)的M2患者中简单核型异常9例,复杂核型异常17例,取28例正常核型的M2患者为对照,观察染色体核型异常与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的关系。结果:t(8;21)的非M2患者除1例M5经治疗为CR外,余3例均为NR;t(8;21)的M2患者的CR率(84.6%(22/26))高于正常核型的M2患者(64.3%(18/28))(P>0.05);简单核型异常的M2/t(8;21)患者化疗CR率(94.1%(16/17))高于伴复杂核型异常的M2/t(8;21)患者(66.7%(6/9))(P>0.05)。结论:t(8;21)的M2患者预后较好。而伴复杂核型M2/1(8;21)患者疗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62例细胞遗传学特征及其诊断预后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染色体异常特征及其诊断、预后价值。方法:采用直接法及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以R显带技术对62例初诊非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5例(56.4%)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共有15种异常染色体核型,t(15;17)及t(8;21)为最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8为最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t(15;17)、t(8;21)分别只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患者,75%的M,患者有t(15;17)异常核型。M3/t(15;17)对全反式维甲酸反应好,M2/t(8;21)患者诱导缓解率较高。结论:56.4%的AML患者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特异性的核型与特定的FAB亚型相关,是AML诊断和分型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有较大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40例中国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发现正常核型为40%,染色体数量异常占42.5%,染色体结构异常为17.5%,特异染色体异常包括有t(9;22)(q34;q11),t(4;11)(q21;q23)和t(8;14)(q24;q32)及环状染色体等.分析了2例急淋患者初发和复发时核型的变化,显示复发时有附加异常。研究认为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的联合分析(MIC)有助于急淋的诊断和分型。此外,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于急淋白血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7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布情况及各亚型核型变化的特点;对比不同核型的近期疗效。方法:对初次确诊的急性白血病(AL)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测;给予常规方案化疗。结果:正常核型26例,占36.1%,异常核型46例,占63.7%,其中AML63.8%(37/58),ALL66.7%。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特点看,M3染色体变化较一致,以t(15;17)改变为主,而其他类型AL染色体异常存在着不一致性。特别是M4、M5、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性。t(15;17)、t(8 ;21) 、正常核型、其他异常核型的治疗缓解率分别为100%、80%、57.7%、38.3%。结论:根据AL染色体核型分析,复杂核型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有些特定的染色体异常与FAB亚型密切相关。染色体核型分析在AL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断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检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核心结合因子(CBF)受累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对治疗后患者的微小残留病(MRD)进行监测,同时对I-FISH与常规染色体G显带的灵敏度进行比较。方法在骨髓形态学初筛的基础上,应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1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行核型分析,应用I-FISH对患者可能受累的CBF相关靶基因进行检测,其中7例患者治疗后进行了MRD监测。结果(1)正常对照组中,CYTOCELL公司提供的3种探针(AML1/ETO易位探针、MYH11基因断裂点双色探针和ETV6/AML1易位探针)的正常分界值分别为4.13%、1.95%和2.12%。(2)常规染色体G显带分析,15例患者中有6例伴有潜在累及CBF基因的染色体异常,其中8例AML-M2中5例伴t(18;21),2例AML-M4EO中1例伴inv(16),5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未检出相应的异常。I-FISH检测15例患者发现有12例累及CBF基因,其中8例AML-M2患者均为AML1/ETO融合基因( ),2例.AML-M4EO病人CBFμ/MYH11融合基因均为( ),5例儿童B-ALL,中2例ETV6/AML融合基因( )。(3)3例AML-M2患者中2例MRD阳性;2例M4EO患者治疗后MRD监测结果均阴性;2例B-ALL患者l例阴性m1例阳性。结论 I-FISH较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能够更灵敏地检测出累及CBF的急性白血病。在初诊时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法能使结果更趋全面和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2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AML-M2在诱导缓解后,先予两个标准剂量巩固治疗,之后采用ID-Ara-C强化治疗,分别观察t(8;21)患者组与正常核型组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结果:t(8;21)患者组复发率为46.1%,低于正常核型组的复发率(61.9%);5年无病生存率为53.9%,高于正常核型组的38.0%,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AML-M2患者在第1次诱导缓解治疗后,应用4个周期含ID-Ara-C方案进行个体化巩固强化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减少治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和M5b细胞遗传学和免疫表型差异,并了解其与临床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G显带技术对58例成人初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核型分析,并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及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正常核型28例,异常核型30例,其中,正常核型在M5b出现率高于M5a(P〈0.01)。异常核型中11q23异常和+8染色体在M5a中均较M5b常见(P〈0.01);CD68和CD11b在M5a的表达高于M5b(P〈0.01);不同患者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呈现一定的异质性,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5b两亚型的临床行为未见显著差异。结论M5a和M5b存在各自较独特的细胞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赵兰  许惠利  王萍  刘亮  屈蓓蓓 《河北医学》2010,16(4):424-427
目的:分析74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布情况及各亚型核型变化的特征。方法:对初步确诊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在AML、ALL中分别为64.4%(38/59)、73.3%(11/15),平均染色体核型异常者占66.2%(49/74)。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特征来看,M3染色体变化较一致,以t(15;17)(q22;q11.2)改变为主;而其他类型白血病染色体异常存在着不一致性,特别是M4有着明显的不一致性。结论:根据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复杂核型则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有些特定的染色体异常与FAB亚型密切相关。因此,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在白血病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断诸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在MDS亚型中的分布及核型分析在该疾病向白血病转化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57例MDS患者采用骨髓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并用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所有患者根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评分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观察不同危险组的生存状况。结果:MDS患者中异常核型率为49.12%(28/57)。28例异常核型患者中伴有+8异常8例,t(8;21)易位4例,20q-2例,少见的重现性异常i(20q-)1例,复杂核型7例,未见5q-核型。随访的42例患者中,14例死亡,5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核型分析在MDS患者向白血病转化及预后中有重要意义。某些特殊的核型可能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