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芪蒌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气虚痰瘀兼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合芪蒌颗粒,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蒌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瘀化痰法治疗痰瘀互阻证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9例痰瘀互阻证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中药通瘀化痰法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心衰计分疗效判定2组间结论一致(P>0.05);心功能疗效判定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血脑钠肽变化分布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瘀化痰法治疗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实际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祁俊仙  吕晓莉 《当代医学》2021,27(16):37-39
目的 探究桂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效果、治疗后运动耐力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94%(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MWT、力竭时间、最大功率、VO2 max运动耐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情况,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积分在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对应关系中的运用,比较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的相关性,并通过心力衰竭积分评价不同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方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收集患者住院时的中医证型、BNP水平、心功能分级、中医方药,并根据病历出入院小结及病程记录进行心力衰竭积分评分。结果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和心血瘀阻证较多,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在各个中医证型的分布较平均,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在阳虚水泛证组中分布最广泛;中医证型5组间BNP水平不完全相同,气阴两虚证组BNP值低于其他4组且气虚血瘀证组低于痰浊壅肺证、阳虚水泛证组(P<0.05);心力衰竭积分在5组间由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浊壅肺证、阳虚水泛证这一顺序逐渐升高;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和阳虚水泛证方药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心力衰竭积分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且可以对中医方药疗效进行一定评价,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BNP水平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风复元口服液治疗气虚痰浊内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积分值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值进行比较,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复元口服液是治疗气虚痰瘀内阻型中风患者的有效方药,且安全无毒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温阳益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左心室泵血功能指标及再住院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气短、肢体肿胀、乏力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 vs. 33.33%,χ2=4.812,P=0.029)。结论 温阳益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四君子合温胆汤加减方治疗脾肾气虚夹痰瘀型早期痛风性肾病[肾小球滤过率(GFR)≥30 mL(/min·1.73 m2)]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脾肾气虚夹痰瘀型早期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治疗、碱化尿液和对症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非布司他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非布司他片联合四君子合温胆汤加减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西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西医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0%(36/37)、94.59%(35/37),对照组分别为75.68%(28/37)、43.24%(16/37),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西医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UA、Cys-C、BUN、SCr水平及对照组的SUA、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SUA、Cys-C、BUN、SCr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对照组的TC、TG、LDL-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TC、TG、LDL-C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在非布司他片基础上联合四君子合温胆汤加减方,能有效改善脾肾气虚夹痰瘀型早期痛风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脂情况及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非布司他片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逐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血脂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降浊逐瘀方,疗程为16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降浊逐瘀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脾胃气虚证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脾胃气虚证胃溃疡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改善胃肠动力以及保护胃黏膜等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 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 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能够有效缓解脾胃气虚证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升陷活血利水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影响。方法将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升陷活血利水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BNP及LVEF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闷、气短、心悸、面肢浮肿、自汗及尿少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6MWD增加较对照组显著(P<0.05),LVEF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BNP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YHA分级Ⅰ~Ⅱ级者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P<0.05)。结论升陷活血利水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降低BNP、提高LVEF及6MWD、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及血清脂蛋白残粒(RLP-C)、 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差异.方法 筛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航天中心医院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90例设为中医组,同时筛选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正常组,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痰浊阻遏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以及气滞血瘀证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与正常组的血脂水平及其血清RLP-C、sICAM-1及sVCAM-1含量.结果 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54例为痰浊阻遏证,占总患病人数的60.00%,显著高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以及气滞血瘀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的血清TG、TC和LDL-C水平要高于正常组,而HDL-C含量要低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痰浊阻遏证患者的TG、TC、LDL-C含量高于其他中医证候型患者,而HDL-C含量低于其他中医证候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的血清RLP-C、sICAM-1及sVCAM-1水平要高于正常组,且痰浊阻遏证患者血清RLP-C、sICAM-1及sVCAM-1水平要高于其他中医证候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为痰浊阻遏证候,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RLP-C及其相关指标差异显著,其中痰浊阻遏证患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常智玲  何江  管慧  周锦勇 《右江医学》2012,40(2):154-156
目的对比观察某地汉族与布依族冠心病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规律。方法收集心内科就诊诊断为冠心病的4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汉族组220例,布依族组24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表格进行实名制问卷调查并予以切脉观察患者脉象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及中医各证型体重指数(BMI)分布。结果两组中医证型比较,除气阴两虚和阳气虚衰2个中医证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4个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汉族组的痰浊雍塞及心肾阴虚构成比高于布依族组,心血瘀阻及阴寒凝滞构成比低于布依族组。汉族组中医证型分布前三位顺位为痰浊雍塞、心血瘀阻和气阴两虚。布依族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前三位顺位为心血瘀阻、阴寒凝滞和痰浊雍塞。两组痰浊雍塞证型的BMI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组的BMI以低分布为主,布依族组的BMI以高分布为主。结论两民族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族主要以痰浊雍塞、心血瘀阻和气阴两虚分布居多,而布依族则以心血瘀阻、阴寒凝滞和痰浊雍塞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13.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虚、痰、瘀、毒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演变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阳(气)虚、痰湿、血瘀、热毒等方面。从虚痰瘀毒论治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根据其不同证候阶段所表现的阳(气)虚、痰湿、瘀血、热毒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从而找出虚—痰—瘀—毒的辨证及治疗规律。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早期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痰浊痹阻;当顽固性心力衰竭形成后,则以瘀阻心脉为主要表现,且易形成痰瘀互结。虚、痰、瘀、毒四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性。气虚血瘀、痰湿壅盛、热毒入络是形成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益气温阳、祛痰利湿、化瘀通络、清热解毒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4.
湖南地区早发冠心病冠脉病变与病性证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湖南省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素之间相关性.方法 对156例早发冠心病患者进行证素分类辨证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以狭窄程度表示,病变积分以Gensini积分计算,心功能分级采用Killip分级.结果各证素组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浊>阴虚>血瘀>气虚>热蕴,各组间冠脉病变程度与证素无明显相关性,各组间心功能Killip分级无显著差异,各组Gensini积分气虚组病变积分较其他组高.结论 湖南地区早发冠心病以痰浊为主要证素,但含有气虚证素的早发冠心病一般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回顾性研究法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构成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性要素,心、肺、脾、肾、肝是基本病位要素;心力衰竭的病位证素在不同证候中具有对应的病性类证素。在气虚、痰浊为主的证候中,多与肺相关;在阳虚、血瘀为主的证候中,多与心相关;而以水饮为主的证候中则与心、肺均相关。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证候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为建立以证候要素为基本单位的辨证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新的思路,提示临床辨证可灵活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孙睦 《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914-915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相关检查、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眼科医院的糖耐量异常患者72例,判定中医证候,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素分泌指数(HOMA-β),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气虚痰湿组、阴虚燥热组、气阴两虚组BMI均显著增高;气阴两虚组血糖水平最高;气虚痰湿组胰岛素水平最高;各证型间HOMR-IR表现为逐渐增高,阴虚燥热证<气虚痰湿<气阴两虚证;各证型间HOMA-β逐渐降低,阴虚燥热证>气虚痰湿>气阴两虚。结论:IGT的中医证型与BMI、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中医辩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强心汤联合鲁南欣康对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纳入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鲁南欣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强心汤,持续8周.对比2组心功能NYHA分级、Lee氏心衰积分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观察2组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心肌纤维化指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ee氏心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Ⅲ型胶原前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醛固酮(AL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强心汤联合鲁南欣康有助于提升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效,其机制与抑制血浆Ⅲ型胶原前肽、层粘连蛋白、醛固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68例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水平,并与3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肾衰组ET、ANP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或P〈0.05)。中医辨证分型显示:ET水平依次是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肺紧气虚;ANP水平依次是脾肾阳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结论:血中ET、ANP水平的变化在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升高可以反映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与中医辨证发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李代君  杨林  于淼  苗静 《当代医学》2021,27(1):86-88
目的探讨应用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使用西药治疗)和观察组(n=44,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气短、动则喘甚、肢体浮肿或沉重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在西药的基础上给予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真武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气短等中医证候,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干预,治疗组在基础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2粒tid.)和复方丹参片(3片tid.)治疗,共治疗3月,观察12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对终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在治疗3月和随访3月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单项症状方面,治疗组对气短和自汗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后的CD4+水平较疗前升高(P<0.05),其疗后CD8+水平降低(P<0.05)、CD4+/CD8+比值升高(P<0.05),治疗组疗后NO水平升高(P<0.05)、内皮素(ET)水平降低(P<0.05),两组间疗后E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年感冒次数、住院次数及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够较好的改善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并提高疗效,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血管的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