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利福昔明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检测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并与盐酸环丙沙星、加替沙星、阿奇霉素、SMZ/TMP进行比较。结果 利福昔明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利福昔明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的MIC90值与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相近,较加替沙星、SMZ/TMP的MIC90值高;利福昔明对产毒大肠埃希菌、侵袭大肠埃希菌的MIC90值与其他抗菌药物相近;对变形杆菌属的MIC90值高于环丙沙星、加替沙星的MIC90值,与阿奇霉素、SMZ/TMP的MIC90值相同。结论 利福昔明对多种革兰阳性、革兰阴性需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9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78株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78株大肠埃希菌(包括ESBLs)抗菌活性较低,MIC_(90)16~128mg/L,耐药率为38.5%~60.3%;5种β-内酰类抗菌药物对78株大肠埃希菌MIC_(90)32~>128mg/L.耐药率为17.9%~59.0%,尤其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除头孢美唑外均显示了很高的耐药性。结论:大肠埃希菌(包括ESBLs)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头孢替坦等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产超广谱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抗感染药物研究室分离自临床感染患者的120株经双纸片法确证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产ESBLs抗菌作用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的MIC50为〈0.03μg/ml,MIC90为0.06μg/ml,肺炎克雷伯菌的MIC50为〈0.03μg/ml,MIC9。为O.06μg/ml;头孢替坦对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也有很好的抗菌活性,MIC50分别为0.06和0.06μg/ml,MIC90分别为1和2μg/ml。结论头抱替坦对临床常见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高燕渝  俞汝佳  吕晓菊 《西部医学》2010,22(9):1609-1611
目的测定多粘菌素B等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127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等12种抗菌药物的MIC值。结果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50为2μg/ml,MIC90为16μg/ml,多粘菌素与米诺环素也有很好的抗菌活性,MIC50分别为0.5μg/ml与2μg/ml,MIC90分别为4μg/ml与8μg/ml。结论碳青霉烯类、多粘菌素B及米诺环素对临床常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近年来,由于E.coli对氟喹诺酮药物耐药现象日趋严重.文中研究3种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E.coli)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和控制E.coli感染提供指导. 方法:采用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和加替沙星(CAT)分别对10株E.coli进行体外分步诱导,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CIP、LEV及GAT对E.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E.coli经体外诱导产生获得高水平耐药株(MIC≥128μg/ml).经1种药物诱导耐药后也不同程度对另外2种药物耐药. 结论:大肠埃希菌经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后MIC变化显著(比诱导前增加8~8205倍),从体外证实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逐步耐药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比较菌株问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肉汤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法,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07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北京302医院35株,武汉同济医院29株,湖北县级医院33株)的MIC结果显示,全部107株大肠埃希菌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株,其次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含酶的复合制剂可增加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55%。县级医院分离菌株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低于二所三甲医院为24.2%,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27.3%低于武汉同济医院的55.2%。302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和县级医院产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5.7%、27.6%和6.1%。湖北县级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以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三重耐药株为主,而其他二家三甲医院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在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外又增加了头孢噻肟耐药。结论不同级别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存在差异,了解耐药率问的区别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邹永胜  王旭  黄永茂  游春芳  陈枫  钟利  向成玉  陈庄 《西部医学》2012,24(2):227-229,232
目的了解本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对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及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技术检测受试菌株携带acra、acrb基因的情况;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两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MIC,并对比加入CCCP后MIC的变化。结果 71株大肠埃希菌对三类6种抗生素耐药结果中环丙沙星(CIP)耐药率最高52株(73.24%),氨曲南(ATM)最小30.99%,耐药模式以多药耐药为主(51.11%);外排泵基因acra,acrb在多重耐药菌中阳性率高达91.89%和81.03%;加入CCCP前后多重耐菌株和敏感株的MIC值的变化差值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大肠埃希菌存在明显的多重耐药现象;外排泵基因acra和acrb是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能够降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多耐药大肠埃希菌的MIC。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黏菌素B与几种抗菌药物联合抗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协同作用.方法:1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1株,大肠埃希菌5株,观察多黏菌素B与利福平、强力霉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对上述菌株的协同作用,通过棋盘微量稀释法确定每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值,根据MI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8~2010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55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其中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100%敏感.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8.6%.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江门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株对强力霉素、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等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McCoy细胞培养法分离沙眼衣原体临床株,测定8种抗生素对沙眼衣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培养出沙眼衣原体阳性株100株,经传代培养至感染率达90%以上符合药敏试验所需菌量的菌株有73株;MIC值范围分别为强力霉素0.016~0.125μg/ml、四环素0.039~0.625μg/ml、阿奇霉素0.032~1μg/ml、交沙霉素0.005~0.16μg/ml、红霉素0.125~2μg/ml、克拉霉素0.004~0.064μg/ml、左氧氟沙星0.063~1.0μg/ml和司帕沙星0.032~0.256μg/ml。结论: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强力霉素次之,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则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大肠埃希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分离出的901株大肠埃希菌在不同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菌株鉴定采用 ATB 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 K-B 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确证试验采用双纸片法。数据采用历史系统和 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901株,分别来自尿液(498株,占55.27%)、脓和分泌物、痰、血液、胸腹水等,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341株(占37.8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和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大于50%的抗菌药物有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0%,且2013年出现3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广泛,耐药情况较严重,且产ESBLs 大肠埃希菌分离率较高,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2.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常见的高产ESBLs的致病菌.ESBLs是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临床最主要的细菌耐药原因.通过调查广东省中山地区三家大型三甲医院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颁布的标准(NCCLS)表型确证试验(纸片法)检测其ESBLs产生率,微量稀释法对各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在符合标准的438株大肠埃希菌和29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率均较高.分别为46.6%和30.8%,产或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对亚胺培南均呈敏感,对酶抑制剂/β-内酰胺复合药如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但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四代头孢如头孢吡肟、三代头孢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以及一二代头孢的耐药率均较不产ESBLs株高.  相似文献   

13.
南宁地区解脲支原体对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南宁地区Uu的耐药情况,对本地区支原体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南宁地区NGU患者分离出的35株Uu,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MIC值.结果:克拉霉素的MIC≤1μg/ml有17株Uu(71%),MIC50、MIC90分别为1μg/ml、16μg/ml;阿奇霉素的MIC≤4μg/ml有17株Uu(71%),MIC50、MIC90分别为4μg/ml、16μg/ml.美满霉素的MIC≤4μg/m1有11株Uu(占45%),MIC50、MIC90分别为8μg/ml、32μg/ml.氟罗沙星的MIC≤2μg/ml仅有6株Uu(25%)MIC≥8μg/ml的有23株Uu,MIC50、MIC90分别为8μg/ml、16μg/ml.结论:南宁地区的Uu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较为敏感,其中克拉霉素优于阿奇霉素.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喹诺酮类药的敏感性最差.对四环素类药物高度耐药者,71%菌株对其它药物的MIC值较低(17/24).提示临床应警惕三类药物均耐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潘继华  程君  殷俊  孙震  高伟  李家斌 《安徽医学》2008,29(5):514-516
目的了解2007年安徽省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平皿琼脂对倍稀释法,对2007年9月份从安徽33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54株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7年版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结果354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于痰和呼吸道分泌物,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最强。结论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王秋菊 《求医问药》2014,(3X):145-146
目的:观察黄芩总黄酮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7个菌株进行有关黄芩总黄酮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结果:在体外抑菌实验中,黄芩总黄酮对金葡菌、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菌作用强于对福氏志贺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结论:黄芩总黄酮对多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支原体培养基中真菌抑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支原体的培养基筛选一种抗真菌的药物,以防止真菌污染。方法 在五种备选药物中先找出不抑制支原体生长但是能够有效抑制真菌生长的药物。再选用20株白色念珠菌的临床株,各测此种药物对其MIC,最后得出MIC50与MIC90,选用MIC90的浓度加于支原体的培养基中。结果 最后选出的药物为氟康唑,用20临床株测得MIC50为15.6μg/ml,MIC90为31.25μg/ml结论选用浓度为31.25μg/ml的氟康唑加于支原体的培养基可以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普卢利沙星对呼吸道和泌尿道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普卢利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221株呼吸道和泌尿道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普卢利沙星对所有测试菌的MIC5o、MICoo和敏感率范围分别为0.03~1μg/ml、0.5~4μg/ml及67%~100%,左氧氟沙星分别为0.125~2μg/ml、0.5~8μg/ml及61%~100%.普卢利沙星对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卡他莫拉菌的MIC90是左氧氟沙星的MIC90的1/2;对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粪肠球菌的MIC90与左氧氟沙星的MIC90相等;对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90是左氧氟沙星的MIC90的2倍.结论:普卢利沙星对呼吸道和泌尿道致病菌均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感方对11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使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肺感方对不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肺感方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球菌、铅黄肠球菌的MIC分别为62.5,62.5,125,31.25,250,500 g/L,相应的MBC为:62.5,62.5,250,31.25,500,1 000 g/L;对临床分离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MIC和MBC均分别为250,500 g/L;对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无明显体外抗菌作用.结论:肺感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铅黄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具有体外抗菌作用,其中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两面针叶抗菌活性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面针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6种菌株的抗菌活性,为评价两面针叶抗菌活性部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液体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两面针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测定。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其中的4个菌株有抑菌活性,它们的抑菌活性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正丁醇部位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杀菌浓度(MB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50μg/mL和375μg/mL;水层对副溶血性弧菌抗菌活性最强;其MBC和MIC分别为750μg/mL和375μg/mL。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层对白色念珠菌、副溶血性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考虑综合应用两面针叶在抗菌活性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山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常见的高产ESBLs的致病菌。ESBLs是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临床最主要的细菌耐药原因。通过调查广东省中山地区三家大型三甲医院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颁布的标准(NCCLS)表型确证试验(纸片法)检测其ESBLs产生率,微量稀释法对各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在符合标准的438株大肠埃希菌和29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率均较高,分别为46.6%和30.8%,产或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对亚胺培南均呈敏感,对酶抑制剂/β-内酰胺复合药如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但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四代头孢如头孢吡肟、三代头孢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以及一二代头孢的耐药率均较不产ESBLs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