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2015年1月对30例合并后柱骨折和外侧柱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对膝关节功能(HSS评分)、X线胫骨平台复位情况(Rasmussen评分)、胫骨平台内外翻角、后倾角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本研究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14±4.7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53±4.27)周;最后一次随访HSS评分(83.96±5.17)分,Rasmussen评分(15.69±1.76)分。结论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柱骨折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显露,从而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良好的力线、坚强内固定,达到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以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复位丢失、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陈智琨 《中外医疗》2016,(27):54-56
目的:分析并探究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一2015年4月间该院接诊的88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膝关节前外侧+前内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各纳入病患4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评分、骨折复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1.4±4.8)分,骨折复位良好率为93.2%,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对47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复位骨折钢板固定。[结果]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本组患者治疗后优24例,良1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16%。术中解剖清晰,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结论]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能充分显露骨折部位,准确复位和牢固固定,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具有解剖清晰,出血少,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是适合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99-501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和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94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给予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倒L型联合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34%和21.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相应时间,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型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袁翀  杨光  刘铁民  王秀峰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1008-1009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劈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劈裂骨折患者11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89~90分.无关节面明显塌陷,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能充分暴露骨折面、骨折块及关节面,准确进行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患者创伤小,手术耗时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汤永南  焦锋  陈帅 《吉林医学》2015,(8):1563-1564
目的:观察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胫骨平台后侧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4例。对照组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锁定接骨板实施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均进行顺利,手术时间3~10 d,平均5.5 d,无血管、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10~14周),无骨折再塌陷及膝内、外翻畸形发生,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4.67±2.12)周,短于对照组的(19.03±2.54)周,Rasmussen评分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及骨折复位优良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切口能较好地显露胫骨后侧、后内侧平台,可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植骨内固定,手术损伤小、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内侧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42例,后侧柱骨折均采用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累及内、外侧柱者结合外侧入路或/和正中入路.[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为14~30分,优良率为90.5%; 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3~18分,优良率为95.2%.术后2例膝关节伸屈活动明显受限,经康复科康复锻炼后改善;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向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后疼痛缓解.[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利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结合外侧入路或/和正中入路可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进行良好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有效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运用恰当的康复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12个月对病人进行随访,采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采用Rasmussem放射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折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3.503、3.428,P<0.05)。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安全、效果好,且具有暴露清晰、创伤较小以及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向勇 《吉林医学》2013,34(21):4243
目的:探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胫骨平台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膝关节骨折复位满意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膝关节后内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暴露直接、操作方便、疗效明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累及后柱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前外侧入路的术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220min,平均(142.4±27.53)min,出血量35~140m L,平均(59.4±19.45)m 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3°~6°,膝关节屈曲90°~135°,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良率92.1%,HSS评分优良率97.4%。结论应用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外侧的胫骨平台骨折入路安全熟悉,复位及固定效果明确,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与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9例(对照组),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膝关节评分(HSS)、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12-26个月随访,观察组HSS评分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能提供良好的显露,损伤小,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杜昆仑 《求医问药》2014,(15):194-195
目的:观察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施行改良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典的胫骨平台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情况,统计其对骨折复位的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骨折复位的满意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理想,操作简便,术野暴露良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68-7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外后侧髁骨折患者进行不同入路的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的153例胫骨平台外后侧髁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内固定的入路不同分为后侧内入路治疗组(A组,n=75)进行后侧内入路治疗和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双侧入路治疗组(B组,n=78)进行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双侧入路治疗,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方法(HSS)评估膝关节功能,随访12~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HSS评分。结果 B组的优良率(89.7%)明显高于A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0.2±2.5)周]明显短于A组[(21.3±5.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HSS评分[(89.9±13.5)分]明显高于A组[(71.2±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骨不愈合、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膝关节不稳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双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后侧髁骨折患者可以更好地暴露胫骨平台后髁,减少软组织损伤,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内固定及膝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4.
【】 目的 探讨应用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短期疗效。 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前外侧入路联合排筏螺钉技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的胫骨平台骨折的11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2~61岁,平均45岁。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1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71~240分钟,平均131分钟;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3周。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2~18分,平均15.2分,其中优7例,良4例,优良率100%。末次随访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9分(83~97分),功能评分均为优。 结论 前外侧入路联合排筏螺钉技术能够处理大部分的累及后外侧的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的优点,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4-01~2009.06收治的17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和后外侧人路治疗,评价其内固定方式和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3~21(15.3±2)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及内外翻情况。结论经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可充分暴露胫骨平台后髁,减少前方入路大范围剥离所带来的软组织并发症,直视下骨折块可以获得良好复位和牢固固定,充分防止力线的改变和骨折的再移位,有利于患者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茎突综合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劈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劈裂骨折患者11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89~90分.无关节面明显塌陷,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能充分暴露骨折面、骨折块及关节面,准确进行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患者创伤小,手术耗时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内侧结合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26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取后内侧结合改良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多钢板固定,术后通过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等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6例患者均进行6~18个月随访(平均11.4个月),切口均I/甲愈合,未出现皮肤坏死感染及内置物外露等情况,术后定期行患肢影像学检查,患侧胫骨平台关节面未见再次塌陷.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6例、良6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4.6%.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结合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累及胫骨平台后侧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5例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胫骨平台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随访0.5~1年,按Rasmussen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对患者骨折复位满意度进行评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膝关节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创伤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复位准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复位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1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行Carlson后入路内固定治疗并随访,分析疗效。结果: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后以HSS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切开复位可取得良好复位内固定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并收治了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9~55岁(平均45.8岁);其中17例为单纯后柱骨折,4例合并内侧或外侧柱骨折,单纯后柱骨折中8例患者为后内侧骨折,5例患者为后外侧骨折,4例患者同时累及后内和后外侧。用改良后侧手术入路术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本组患者中有4例合并内侧柱或者外侧柱骨折,取“漂浮”体位,采用前内或者前外侧联合入路。采用DeCoster 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术后即刻复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医院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术后12个月患膝功能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即刻X线复查,骨折复位良好。本组患者均获得长时间随访,随访时间12~22(平均16.2)个月。患者10~12周开始部分负重锻炼,骨折愈合后可逐渐完全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12~15(平均13)周,无骨延迟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膝关节的屈伸度平均为5°~130°,根据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87.2分(65~94分),优良率为90.5%。 结论 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操作简单、骨折暴露充分,固定切实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