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了解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21例初发及再发性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做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 复发性脑梗塞患者伴高血压,糖尿病,纤维蛋白原程式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高于初次脑梗塞。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塞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2 2 1例初发及再发性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做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 复发性脑梗塞患者伴高血压、糖尿病、纤维蛋白原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高于初次脑梗塞。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塞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2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分析 ,根据其是否合并脑梗塞分为糖尿病非脑梗塞组和合并脑梗塞组 ,应用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脑梗塞组的年龄和血清总蛋白 (TP)高于糖尿病非脑梗塞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为年龄、TP(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被筛选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年龄、体重指数(BMI)和TP(P<0.05)。结论 :控制体重和降低血粘稠度 ,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等相关因素与外伤性脑梗塞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35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和80例同期住院未发生脑梗塞的颅脑外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体积(MPV)、压积(PCT)、分布宽度(PDW)进行比较。结果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塞关系密切(P<0.05)。成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MPV、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是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血小板在外伤性脑梗塞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检测PLT、MPV、PDW、PCT对于外伤性脑梗塞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 ,对 5 0例复发性脑梗塞与 44例非复发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间歇期经降血脂及抗凝治疗者中脑梗塞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 P <0 .0 1) ;同时复发组和对照组有半数以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说明高血压是脑梗塞及其复发的共同危险因素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脑梗塞及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00例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脑梗塞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结果,2~3种因素相结合者占15%,4~6种因素相结合者占25.6%,7~9种因素相结合者占51%,10种因素相结合者占8.4%,无一例单因素者.提示高血压、心脏异常、糖尿病、TIA、吸烟、饮酒、摄盐过多、眼底动脉硬化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家族遗传史、血脂增高、急性格是脑梗塞易患素质;肥胖、喜肥肉、红细胞压积升高对脑梗塞的作用尚不能肯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老年无症状脑梗塞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需  李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7,10(11):484-485,493
本文分析老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探讨无症状脑梗塞无症状的原因。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同期住院的32例有症状的老年脑梗塞患者为对照,观察32例头颅CT确诊的老年无症状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CT特征。结果显示无症状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CT表现梗塞灶的范围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无症状组梗塞灶小于15mm占96.08%,症状组梗塞灶大于15mm占76.6%。结果提示腔隙性脑梗塞是无症状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林海 《吉林医学》2002,23(2):71-7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 ,分析了急性白血病合并脑梗塞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组脑梗塞发病率为 1 2 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组脑梗塞发病率为 1 11%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的脑梗塞发病率分别为 0 87%和 0 41% ,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外周血白细胞 >5 0 0× 10 9/L和≤ 5 0 0× 10 9/L组脑梗塞发病率分别为 2 40 %和 0 86 % ,两组差异显著 ;急性白血病患者年龄≥ 6 0岁和<6 0岁组脑梗塞发病率分别为 6 17%和 0 5 6 % ,两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脑梗塞与其外周血白细胞高低、年龄有关 ,而与白血病分型及治疗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及纤维蛋白原(FIB)与首次脑梗塞患者脑梗塞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首次脑梗塞患者82例,于入院24h内测定血清hs-CRP、ET-1及FIB水平,并随访记录患者的脑梗塞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脑梗塞复发的关系。结果:82例患者中22例(26.83%)复发脑梗塞,复发脑梗塞患者的血清hs-CRP、ET-1及FIB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血清hs-CRP、ET-1及FIB分层分析显示,浓度越高复发率呈显著增高趋势;Logistic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ET-1及FIB均是脑梗塞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首次脑梗塞复发患者的脑梗塞复发与血清hs-CRP、ET-1及FIB水平密切相关,高水平血清hs-CRP、ET-1及FIB水平是脑梗塞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5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发病因素,发病季节,诊断,治疗及预后,复发的分析。并着重指出高血压、糖尿病是脑梗塞发病最危险的因素,积极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病是降低脑梗塞发病卑的重要措施。气温骤变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阿斯匹林对防止复发有一定作用。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是降低病残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报告1986年1月-4月脑出血和脑梗塞住院病例24例,均做了CT检查,其中有14例临床诊断和CT扫描不符合。发现临床难以诊断的大脑半球小灶出血、出血性脑梗塞、多灶性脑梗塞CT可诊断出来;临床上无法诊断的无瘫痪性脑出血、无瘫痪性脑梗塞CT也可诊断出来。据文献报道及本文观察,对脑血  相似文献   

12.
<正> 大面积脑梗塞病死率极高,本文统计了1991年至1993年9月廊坊市医院收治的经CT确诊的大面积脑梗塞病人29例,死亡25例,死亡率为86%,现对导致大面积脑梗塞死亡的诸因素做一探讨,以寻求降低病死率的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16例,女性9例,男女比1.78:1;年龄39—82岁,平均5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4例,其中3例伴糖尿病,5例伴冠心病,风心病伴房颤5例,冠心病房颤2例,有褥疮者2例。均急性起病,有16例活动中发病,9例在安静状态发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17例曾误诊为颈椎病的脑梗塞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单以眩晕及一般X线检查有颈椎受损,增生或椎间盘退行性变等,未做神经系统等检查即诊为颈椎病是误诊所在.误诊达65.4 %.并提出,注意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了解患者病史,做必要的神经系统检查,对可疑者应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9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出MCA狭窄者75例,无狭窄者54例,比较分析MCA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比较MCA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年龄、性别、饮酒、心脏病及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因素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比较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因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发现高血压和吸烟与脑梗塞患者MCA的狭窄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吸烟是脑梗塞患者MCA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再发性脑梗塞40例血流变学观察天津市电力医院内科孙慧景谭玉山观察我院1990年1月至1996年10月收治的40例再发性脑梗塞与血流变学的关系,并与健康人做对照,发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血浆比粘度增高是再发性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因此“去纤”“降粘”“...  相似文献   

16.
报告1986年1月-4月脑出血和脑梗塞住院病例24例,均做了CT检查,其中有14例临床诊断和CT扫描不符合。发现临床难以诊断的大脑半球小灶出血、出血性脑梗塞、多灶性脑梗塞CT可诊断出来;临床上无法诊断的无瘫痪性脑出血、无瘫痪性脑梗塞CT也可诊断出来。据文献报道及本文观察,对脑血管病临床诊断应进一步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肺心病),其中5例合并多发脑梗塞(脑梗塞)做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与24例相应年龄组正常人做对照。结果肺心病组和脑梗塞组的全血比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Ht)和全血还原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塞组也明显高于肺心病组(P<0.05),提示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塞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岩  任艳 《中国医药导刊》2007,9(4):296-299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128例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表现,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与96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结果: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高于健康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和性别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塞患者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恢复期老年脑梗塞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恢复期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对135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恢复期的生存质量进行测定、评价.运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脑梗塞患者恢复期的生存质量总分很低(46.78±8.95)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体重指数等因素对恢复期老年脑梗塞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无统计意义;病程、伴发疾病和既往疾病、神经功能状况、Barthel指数、空腹血糖、中医证候、自我健康评价、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经济收入、职业、居住环境等医学和社会因素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恢复期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躯体功能的受损程度最大.社会因素、医学因素和中医证候均对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加强心理护理,提供家庭温暖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恢复期老年脑梗塞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脑梗塞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塞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61例复发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就其复发率、危险因素及防治进行了讨论。结果脑梗塞复发率为22.6%。结论脑梗塞危险因素越多其复发的危险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