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体之中,水谷的运化过程由五脏功能配合共同完成,因脾土居于中焦,故由脾土主导运化.脾主运化不但指脾主转运、化生水谷精微物质,还包括对机体食物糟粕、水湿浊毒物质的转运、排泄过程.就五行而言,脾属土,自然界的土有承载、受纳、化生万物的作用.现代研究结果亦表明,人体物质或能量的新生、再生均与脾土密切相关,某些浊毒物质的产生亦与脾主运化功能失常有关.“脾主运化”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是路志正教授总结多年临证经验得出的重要学术思想。言"顾润燥"既是言气、血、津、液,亦是言阴阳。要顾及脏腑气血津液之多寡,五脏阴阳平衡,人乃安和。言"运四旁"是以中央脾土为主,以心、肝、肺、肾余四脏或肢体、皮毛、经络、关节、肌肉、血脉、筋骨、孔窍或上下二焦为辅。"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胃主受纳,燥润相得、纳化相成。顾脏腑润燥以运四旁,脏腑经络运气血达四旁以疗痹。将路老的学术思想指导实践,治疗痹病甚至是疑难杂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五)湿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五运行大论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甘生肉”。在六气之中,湿盛于长夏,而长夏处乎夏秋之间。以五行方位来说,而土居于中,土曰敦阜,坤厚载物,长夏濡蒸,浸渍于土,故土主湿而属中央。谷类所以维持人之生命,生长于土中,而稼穑作甘。脾胃者仓廩之官,胃主纳食,脾主散精,肌肉之丰盈,由于水谷之精华所充实,故谓土  相似文献   

4.
脾为土脏,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水脏,封藏之处,精之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肾中阳气的温煦;肾主水藏精,为阴阳之室,是人体一身阴阳的根本,而肾精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相互资生,互相促进,息息相关.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甚至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医对于脾肾互济这一理论历来重视,而金元四大医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笔者现对金元四大医家脾肾互济思想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取象思维深刻影响着中医学观察研究人体的方式,其与解剖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对脾脏功能的初始认识,奠定了"脾主升清"理论来源的基础;五行与五脏配属关系及脏腑阴阳属性决定了"脾性至阴,五行属土"的属性特征,成为了"脾主升清"理论创生的内在原因;《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与脾脏自身"至阴属土"特性的结合,最终推动了"脾主升清"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脾旺生血有源,肝柔阴阳协调.若肝郁气滞,则木横乘土,脾虚血少,则土不荣木.由此可见,肝病可以及脾,脾病又可累肝.故临证治肝,勿忘实脾.现举治验一例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通过黄元御对六气的解说,探求黄氏气化理论的形成基础和特点,理解"左升右降、土枢四象"的医学体系。黄元御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必与天地同气。提出气化升降根于脾土,中气升降失调当责之水寒土湿。内外感伤杂病,多因脾湿。治疗多从温中补土立论。黄氏运用《黄帝内经》六气主气司化和从化理论,解释了六气正常气化与异常气化,更深刻的解读了气化和伤寒六经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从整体动态天人相应的思想认识生命,遵循经典又见解独道,为理解和把握中医思想提供了独家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脾胃升降理论的传承、创新、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脾胃升降理论的渊源、传承与创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发展于隋唐及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李东垣为“补土学派”的创始人,创“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叶天士主张“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创胃阴学说;董建华创“通降理论”。认为中医脾胃病理论发展的核心是脾胃升降理论的发展,脾胃升降理论对中医脾胃病研究思路具有指导意义。今后有待拓展脾胃升降理论临床研究范围,对其相关的中药制剂研发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是升其清阳,降其浊阴,脾属土脏,位居中央,是阴阳升降运动的枢纽。由于脾乃中流砥柱,为气血运行上下之总枢。若脾胃之气伤,则四脏皆失其所养,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是也。故临床调整脾胃之升降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脾虚补肾五法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虚可影响及脾而引起脾亦虚,在这种情况下,因肾虚为本,脾虚为标,通过补肾,即可使脾虚复原。这种治术,应当称为补肾生脾法。但古之医家,拘于五行生克理论,认为肾属水,脾属土,水只能生木,不能生土,而究之临床,生心火补脾土的情况又较为少见,故就说“肾藏真火,火生土就是补肾中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因此,医者  相似文献   

11.
从"水土同治"理论出发,概述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辨证选穴规律.指出"水土同治"即"脾肾同治",脾肾二脏与男性生殖密切相关.精血互生,先后天同调,则肾气旺盛,脾胃健运,精血充足.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复杂,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血瘀、肝郁为标.治疗以健脾补肾为根本,健脾亦是治标之关键.单用针刺或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常选取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关元、气海、太溪等穴,并选用阴陵泉清热利湿,肝俞、太冲疏肝理气,血海、膈俞活血通络.现代研究发现针刺上述穴位能够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提升精子密度及活力而治疗男性不育症.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医整体观念,五脏是一个整体,它们在生理情况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因而四时之气的生、长、收、藏皆得"土"助益。据脾胃与四脏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密切相关,王庆其教授在临床上主张治脾胃可以安五脏、治五脏能够调脾胃,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IR)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多项研究表明,胆汁酸核受体FXR与其关系密切,FXR的激活或抑制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认为肝胆属木,脾胃属土,土与木在五行中属相克关系,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即土壅木郁.土壅是IR的始动因素,脾土壅滞,则水谷不化,可酿生痰、湿、瘀等病理产物,导致中满内热,伤津...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认为内脏高敏感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联系。笔者从“风气内动”理论出发,阐述“内脏高敏感理论”与腹泻型IBS病机,认为脾胃失和,脾虚湿蕴,土壅侮木,肝郁生风是主要病机,故治疗本病以柔肝理脾,胜湿止泻为基本治法。选方以过敏煎为主方,过敏煎具有滋阴息风,缓急止痛,健脾除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因此治疗腹泻型IBS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肝郁脾虚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肝郁脾虚证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的证型,抑木扶土法是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治疗大法,并可广泛应用于HBV相关性肝病中的其他证型。  相似文献   

16.
肺纤维化作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通过探讨脾与肺纤维化的相关性,我们可以了解到,睥属土,为肺之母,二者相生相及,一主气,一统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脾脏虚弱,则气血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易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肺纤维化时,我们应当重视健脾。脾脏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津液输布有力,肺脏得以濡养,奏复肺清宣治节之功。  相似文献   

17.
痰瘀互结理论基础渊流探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痰瘀互结理论源流的探析,了解各个时期痰瘀互结理论及临证治疗的进展,认为痰瘀互结证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痰瘀互结又是其他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气滞、阳虚、脾虚与痰瘀的形成直接相关,其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因此在痰瘀同治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病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依据脾脑相关理论,结合医案方药及现代研究,探究脾脑相关性。认为生理上脾胃功能正常可保持脑髓的充盈、元神的清明、痰湿的运化以及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病理上脾脑常互相累及,若脾胃受损则易影响脑的功能。当脑病发生时,从调脾治脑的角度,以补虚、逐瘀、化痰等方法,采用人参、黄芪、白术等药物结合补中益气汤、半夏厚朴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加减运用常获良效,且该理论在张仲景、李杲、叶天士等著名医家的医案中皆有运用。  相似文献   

19.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相似文献   

20.
脾"居中央""灌四旁"出自《内经》,是对脾胃状态的高度概括。"居中央"的内涵:脾胃同居中央的空间位置,通过受纳、腐熟、运化水谷精微的基本功能,发挥脾胃作为"气血之源""气机之枢""五脏之本"的三大生命意义。"灌四旁"的内涵:脾胃的功能以"灌四旁"的方式得以延伸,在空间上以远至四肢,外及腠理,重及五脏为代表,将人体五官、百骸、九窍全部涵盖于内,并营养之,时间上形成了脏气法时的规律。脾"居中央""灌四旁"的理论提示调脾胃可以生气血、养五脏、维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