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改良桃胶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和体外透皮吸收效果,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干燥器控制湿度的方法,以海藻酸钠和丙三醇为对照,分别在相对湿度(RH)为43%、60%和81%条件下测定改良桃胶多糖的吸湿率,同时在RH 34%和干硅胶环境下测定其保湿率。(2)以大鼠离体皮肤为微渗透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应用苯酚—硫酸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接收池中改良桃胶多糖累积渗透量。【结果】(1)改良桃胶多糖在RH 43%、RH 60%和RH 81%条件下48 h的吸湿率分别为54.5%、67.3%、81.5%,比海藻酸钠高、丙三醇低;而在RH 34%和干硅胶环境中的保湿率为28.7%、26.5%,比海藻酸钠、丙三醇高。(2)改良桃胶多糖的10 g/L、50 g/L质量浓度胶液的稳态透皮速率(JS)分别为1.297、0.688μg·cm~(-2)·h~(-1),透过率分别为5.44%、0.59%,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桃胶多糖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经皮渗透性能,且质量浓度越低,渗透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2.
红参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红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以热水回流提取法(料水比1:10,100℃下提取4h)从红参(RGR)根茎提取的多糖为材料,通过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和还原能力测定等体外抗氧化实验来评价红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红参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上升;1mg.mL-1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67.61%,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6.43%,在还原力的测定中,1 mg.mL-1多糖在700 nm下吸光值为0.447。[结论]红参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体外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合成3种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并比较配体和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  在无水乙醇溶剂中,通过溶解、搅拌合成芦荟大黄素-铁(Ⅱ)、芦荟大黄素-铜(Ⅱ)、芦荟大黄素-镁(Ⅱ)3种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Fe2+-H2O2-亚甲蓝法、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法(DPPH法)等检测配体和配合物对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  结果  成功合成芦荟大黄素-铁(Ⅱ)、芦荟大黄素-铜(Ⅱ)、芦荟大黄素-镁(Ⅱ)3种配合物,根据结构表征结果,推测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可能结构为两分子芦荟大黄素通过9位羰基和8位羟基与一分子金属离子(Fe2+、Mg2+、Cu2+)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和配体对3种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但配合物的清除作用强于其配体(P<0.05)。  结论  芦荟大黄素与Fe2+、Cu2+、Mg2+ 3种金属离子配位后,增强了其配体本身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马勃酸性多糖CGP‐Ⅱ抗S180肉瘤的作用及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得马勃粗多糖,再经 HiTrap Capto 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 HR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马勃酸性多糖CGP‐Ⅱ。采用咔唑‐硫酸法测得糖醛酸含量,同时建立小鼠S180肉瘤移植模型,研究CGP‐Ⅱ的体内抑瘤效应。利用氧自由基吸收法(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 ,ORAC)、DPPH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CGP‐Ⅱ糖醛酸含量为17.2%,200 mg/(kg?d)剂量组多糖对S180肉瘤的抑瘤率为48.4%,CGP‐Ⅱ具有一定的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结论:酸性多糖CG P‐Ⅱ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及体外抗氧化作用,本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乙酸乙酯层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pehadex LH-20、HPLC等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MS、1H-NMR和13C-NMR鉴定其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Ⅰ)、豆甾醇(Ⅱ)、羽扇豆醇(Ⅲ)、环桉烯酮(Ⅳ)、对羟基苯甲酸乙酯(Ⅴ)、羽扇豆醇乙酸酯(Ⅵ)、木犀草素(Ⅶ)、熊果酸(Ⅷ)、α-菠甾醇(Ⅸ)、蒙花苷(Ⅹ)。  结论  Ⅰ,Ⅱ,Ⅲ,Ⅴ,Ⅷ为首次从密蒙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王艳  王玲玲  王才智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841-1844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HPV E6/E7 mRNA的表达及阴道微生态异常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8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部因行宫颈癌筛查就诊的患者,共纳入1 245例育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根据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90例,CINⅡ组360例,CINⅢ组465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CS)组130例,另纳入15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通过检测宫颈HPV E6/E7 mRNA的表达和阴道分泌物病原体,分析其与宫颈疾病的关系。  结果  各组阴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23,P < 0.05),其中阴道清洁度Ⅲ~Ⅳ检出率对照组 < CINⅠ组 < CINⅡ组 < CINⅢ组 < CECS组;各组加德纳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04,P < 0.05);各组念珠菌阳性及滴虫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HPV E6/E7 mRN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386,P < 0.05),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CECS组、对照组HPV E6/E7 mR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7%、81.9%、76.1%、79.2%、13.3%;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CESC组中HPV E6/E7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阴道微生态失调率相关(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清洁度Ⅰ~Ⅱ度及乳酸杆菌阳性是HPV E6/E7 mRNA表达的独立保护因素(OR < 1,均P < 0.05)。  结论  HPV E6/E7 mRNA的表达阳性率增加、阴道清洁度(Ⅲ~Ⅳ)检出率增加、加德纳菌阳性检出率增加均为预测宫颈癌或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化学发光分析法评价3种佛手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 O2-·、·OH和H2 O23种自由基体外清除体系的特性对得到3种佛手粗多糖产物(FSP-1、FSP-2、FSP-3)进行测试。结果:3种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且3种粗多糖中 FSP-3对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均为最大,表现出优于其他2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论:佛手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茶叶粗多糖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方法 茶叶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DE-52柱色谱纯化,获得3个纯化的茶多糖组分:TPS-Ⅰ、TPS-Ⅱ和TPS-Ⅲ.结果 其中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42.2%、21.7%和14.6%,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1.1%、55.0%和18.8%,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35%、3.14%和3.29%.HPGPC-ELSD分析茶多糖纯化组分的均一性分布及所占比重,揭示TPS-Ⅰ由8种均一组分组成,TPS-Ⅱ和TPS-Ⅲ有3种均一组分;紫外-可见光扫描发现,茶叶粗多糖和TPS-Ⅲ在258nm处有特征吸收,TPS-Ⅰ和TPS-Ⅱ组分无特征吸收,红外光谱揭示3组分的糖类化合物特征;圆二色谱分析了TPS-Ⅰ、TPS-Ⅱ和TPS-Ⅲ的cotton效应,拟合计算了3组分所含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量.结论 为茶多糖的生物活性筛选和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化特性信息.  相似文献   

9.
紫心甘薯多糖的分离及组分抑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紫心甘薯的多糖(Polysaccharide of purple sweet potato,PPSP)组分,并对其组分的抑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EAE-Cellulose和CM-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分离紫心甘薯多糖,收集分离PPSP组分;MrTT法检测PPSP各组分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薄层层析法分析PPSP各组分的单糖组成;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检测PPSP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选用弱阴离子交换柱DEAE-Cellulose分离,并经NaCl溶液梯度分段洗脱,得到4个紫心甘薯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PPSP Ⅰ、PPSPⅡ、PPSPⅢ和PPSPⅣ;观察PPSP Ⅰ、PPSPⅡ、PPSPⅢ对Hela和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检测发现PPSPⅡ、PPSPⅢ组分有一定的抑癌活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PSP Ⅰ主要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这两种单糖组成;PPSPⅡ由葡萄糖组成,并具有β-D-葡萄吡喃聚糖的红外特征吸收峰;PPSPⅢ具有蛋白吸收峰.结论:成功分离得到PPSP的4种多糖组分,其中检测到PPSPⅡ、PPSPⅢ组分对Hela和HepG2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推测PPSPⅡ、PPSPⅢ组分抑癌活性可能与其含有β-D-葡萄吡喃聚糖或糖蛋白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于不同MRI分期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48例应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患者,根据MRI表现分级分成4组,术后随访了解踝关节功能恢复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各分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48例平均随访23.7月,对于MRI分级Ⅱ° ,Ⅲ° ,Ⅳ° ,Ⅴ° 损伤患者,微骨折术均能带来良好的功能结果(P < 0.05);术后AOFAS功能评分总优良率达40例(83.33%),其中Ⅱ°13(100%),Ⅲ° 16(100%)远高于Ⅳ° 7(63.64%),Ⅴ° 4(50%);AOFAS评分改善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VAS评分改善在各组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并且Ⅱ° 和Ⅲ° 损伤患者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Ⅳ°和Ⅴ°损伤患者(P < 0.05)。  结论  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不同MRI分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有差异,Ⅱ° 和Ⅲ° 损伤患者疼痛缓解与术后功能明显优于Ⅳ° 和Ⅴ° 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1.
林晨  陈闯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6):932-935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方法  SPF级SD大鼠4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三七总皂苷组,每组大鼠15只。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三七总皂苷组腹腔注射1%三七总皂苷(50 mg/kg),1次/d,连续14 d。  结果  三七总皂苷组逃避潜伏期[(21.27±3.29)s]短于模型组[(28.42±3.87)s],而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9.73±2.34)次]多于模型组[(5.67±1.20)次, 均P < 0.05]。三七总皂苷组神经行为学评分[(10.63±2.65)分]和运动功能评分[(7.84±2.12)分]高于模型组[(6.52±1.37)分vs. (4.92±1.35)分,均P < 0.05]。三七总皂苷组P13K mRNA(0.87±0.18)、Akt mRNA(0.92±0.17)和mTOR mRNA(1.02±0.18)高于模型组的(0.56±0.13、0.48±0.10、0.67±0.21),均P < 0.05。三七总皂苷组Bax表达(1.57±0.38)低于模型组(3.24±0.54),而Bcl-2表达(2.78±0.78)高于模型组(1.26±0.45,均P < 0.05)。  结论  三七总皂苷对TBI大鼠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13K/Aktm/TOR信号通路及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三七总黄酮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50只体重约170 g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10只/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激素组)和三七总黄酮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激素 + 用药组)。模型组和三七总黄酮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2.5 mg/kg)肌肉注射,每周2次;同时三个治疗组分别给予三七总黄酮275 mg/(kg·d)、137.5 mg/(kg·d)、68.75 mg/(kg·d)灌胃治疗,每天1次。实验期9周。9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反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性能、血清钙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磷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P < 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黄酮高、中剂量治疗组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性能、血清钙水平明显增高,血清磷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  三七总黄酮可提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改善其骨生物力学性能,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具有拮抗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抑制骨吸收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钙磷代谢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取分离生、熟三七中所含的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比较生、熟三七中多糖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通过水煮醇沉的方法提取;Sevag法除蛋白;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蒽酮-硫酸法测定生三七中多糖的含量为6.60%,熟三七中多糖的含量为6.95%。结论:熟三七中的多糖含量高于生三七中的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行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患者预后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14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  514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特征如下:病变部位处于右肺292例(56.81%)、左肺222例(43.19%);组织学类型为腺癌284例(55.25%)、鳞癌206例(40.08%);305例(59.34%)患者术后出现远处器官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286例(55.64%)、中/高分化228例(44.36%);临床TNM分期为Ⅰ~Ⅱ期418例(81.32%)、Ⅲ~Ⅳ期96例(18.6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 cm、术后远处器官转移、肿瘤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术后未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肿瘤直径≥3 cm、术后远处器官转移、肿瘤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术后未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积极开展相关预防干预措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用热水,1%草酸铵和5%氢氧化钠依次抽提出长白山野生黄蘑子实体中的多糖组分FⅠ,FⅡ和FⅢ。再经乙醇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和亲和层析等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20余种多糖成份。通过皮下注射小鼠Sarcoma 180实验法对各多糖组分进行抗肿瘤活性检定,FⅠ_0,FA—1,FA—2,FⅡ—2,FⅢ—1—b和FⅢ—2—b等6组份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初步判定结果;FⅠ_0为异半乳聚糖和β—D—葡聚糖的混合物;FA—1及FA—2为含有异半乳糖和蛋白质的β—D—葡聚糖;FⅡ—2为β—D—葡聚糖;FⅢ—1—b和FⅢ—2—b为β—1,3;1,6—D—葡聚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的疗效。  方法  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择期拟行胃上部癌根治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对照组(2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体质量及血清胃蛋白酶Ⅰ型与Ⅱ型比值、血清胃泌素、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血清胃泌素、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单次进食量、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保留了胃及十二指肠相关生理功能,患者远期营养状况较好,且手术难度小、创伤小、安全性较好,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ⅠB1~ⅡA2期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与腺癌(adenocarcinoma, AC)患者的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及其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ⅠB1~ⅡA2期宫颈SCC和AC患者的260例临床资料,比较两者的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及差异。  结果  (1) SCC以外生菜花型为主,AC以内生浸润型为主(均P < 0.05);两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细胞分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ⅠB1~ⅡA2期宫颈SCC与AC 3年PFS(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4.6%、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rank分析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均是ⅠB1~ⅡA2期宫颈SCC和AC预后影响因素,根据预后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ⅠB1~ⅡA2期宫颈SCC与AC患者3年PFS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示:临床分期是ⅠB1~ⅡA2期宫颈SCC与A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ⅠB1~ⅡA2期宫颈SCC与AC的病理特征大致相似,AC以内生浸润型为主,易漏诊,宫颈管搔刮术(endocervical curettage, ECC)可明显降低AC漏诊率;根据术后的中危因素,采取合适的术后辅助治疗,ⅠB1~ⅡA2期宫颈SCC与AC患者可获得相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卢燕  潘珊珊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8):1357-1359
  目的  分析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符合Bell诊断标准的59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9例NEC患儿中Ⅰ期22例(37.3%),Ⅱ期或Ⅲ期37例(62.7%)。NEC患儿发病日龄为生后14.0(13.0, 18.0) d,胎龄为(30.7±2.7)周,出生体重为(1 493.9±460.3)g。男36例(61.0%),女23例(39.0%)。NEC患儿发病后临床表现为血便(79.7%,47/59)、胃内潴留(78.0%、46/59)、肠鸣音减弱(57.6%,34/59)、腹胀(52.5%,31/59)。Ⅱ期及以上NEC患儿腹胀、反应差、肠鸣音减弱、心动过速,CRP≥50 mg/L,白细胞 < 4×109/L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大便培养阳性率为65.5%(36/55),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9.1%,16/55)、屎肠球菌(20.0%,11/55)、大肠埃希菌(12.7%,7/55)。血培养阳性率为15.1%(8/53),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3.8%,2/53)、肺炎克雷伯菌(3.8%,2/53)。NEC手术治疗比例为20.3%(12/59),病死率为16.9%(10/59)。  结论  早产儿NEC以胎龄28~32周,出生体重1 000~1 950 g为主。NEC患儿胃肠道症状突出,NEC Ⅰ期和Ⅱ期或以上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显著不同。NEC患儿粪便培养阳性率高,肠道致病菌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