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目的拟探索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血清中食物IgG水平和脂类的改变。方法美国BIOMERICA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罗氏Modular PE检测血清脂类。结果螃蟹、虾、鸡蛋为阳性率最高的前3种食物抗体;鸡蛋IgG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和糖尿病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脂类代谢紊乱,并且有鸡蛋、牛奶、小麦、螃蟹IgG抗体升高。结论由于中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肠道屏障作用退化,引起血中IgG抗体升高,进一步加重多种代谢紊乱,值得关注食物IgG检测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曲靖市儿童对14种食物不耐受的情况,为当地食物过敏引发过敏性疾病的儿童饮食调整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在我科进行14项食物不耐受检测的509例0-12岁儿童血清标本,其中男297例,女21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IgG抗体含量.结果 14项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比例分别为鸡蛋91.36%,牛奶89.98 %,鳕鱼65.82%,大豆64.05%,蟹58.15%,大米40.08%,虾32.02%,玉米25.54%,西红柿25.34%,小麦24.75%,牛肉23.77%,鸡肉 10.02%,蘑菇4.72%,猪肉4.32%.男孩和女孩对14种食物特异IgG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鸡蛋、牛奶以重度不耐受为主,其他食物以轻度和中度不耐受为主.各年龄段儿童对14 种食物不耐受比例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曲靖市区儿童群体的食物不耐受以鸡蛋、牛奶、鳕鱼、蟹、大豆为主,其中鸡蛋、牛奶以重度不耐受为主,鳕鱼、蟹、大豆以轻、中重度不耐受为主,男孩和女孩食物不耐受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多数儿童同时对2-8种以上食物不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慢性腹痛的相关性及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对慢性腹痛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8例以腹痛>3个月为主诉就诊的门诊患儿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同时进行3个月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观察疗效。结果慢性腹痛患儿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98.5%,牛奶、鸡蛋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鳕鱼、西红柿、大豆、螃蟹等。女性患儿鳕鱼、西红柿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Z值分别为2.096和2.038,P值分别为0.036和0.042)。≤6岁组与>6岁组患儿鸡蛋、西红柿、大豆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26、2.100和2.934,P值分别为0.001、0.036和0.003),年龄越大,鸡蛋、大豆不耐受程度越轻,西红柿不耐受程度越重。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有效率为92.6%。结论儿童慢性腹痛与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不耐受食物以牛奶、鸡蛋最多见。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对大多数慢性腹痛患儿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佛山市顺德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情况,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 746例食物不耐受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根据各组(性别、年龄段、季节)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本地区患者食物不耐受情况。结果 1 746例食物不耐受患者中有911例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52.18%。按性别分类后统计,男性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51.65%,女性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52.8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测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发现鸡蛋的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33.96%),其次为牛奶、大豆。按年龄分类统计:童年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80.26%),其次为少年组、成年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7种食物除虾之外,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一种、两种、三种以上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一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最高。按季节分类统计: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患者在季节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多与食物不耐受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蛋、牛奶是顺德地区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过敏原,童年组较多见,食物不耐受的阳性率与性别、季节分布无关,与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多相关。通过本研究有助于对顺德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7例慢性腹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慢性腹泻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77例,占8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2%,21.8%,14.9%,11.4%,其中以牛奶、鸡蛋和大豆IgG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螃蟹、鳕鱼、虾、鸡肉、猪肉、大米、蘑菇、牛肉、小麦、玉米、西红柿.结论 食物不耐受可能是慢性腹泻患者发病原因之一,其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慢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食物不耐受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食物变应原的反应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9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变应原IgG浓度,按疾病分组观察并比较血清检测结果.结论 190例患者14种食物变应原血清不耐受抗体IgG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牛肉4.76%,鸡肉2.86%,鳕鱼8.57%,玉米4.76%,螃蟹19.05%,鸡蛋32.62%,蘑菇10%,牛奶12.38%,猪肉1.9%,大米1.43%,虾27.62%,大豆3.81%,西红柿10.48%,小麦15.71%.结论 表明,病例中以鸡蛋、虾、螃蟹的致敏性较高(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小麦、牛奶、西红柿和蘑菇的致敏性次之(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牛肉、鸡肉、鳕鱼、玉米、猪肉、大米、大豆致敏性较低(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结论检测血清食物变应原不耐受抗体IgG可以尽早发现患者的致敏食物,确定疾病病因,及时将致敏食物从患者食谱中排除,降低患者食物过敏的患病率,缓解临床症状,从而降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徐卫华  符生苗  赵英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53-1354
目的通过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食物不耐受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为临床提供诊治疾病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690例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最低为0(猪肉),最高为56.2%(鸡蛋),其不耐受率从高到低的顺序男性为:鸡蛋、牛奶、螃蟹、鳕鱼、大豆、西红柿、虾、蘑菇、玉米、大米、小麦、鸡肉、猪肉、牛肉;女性为:鸡蛋、牛奶、螃蟹、鳕鱼、大豆、虾、西红柿、玉米、大米、蘑菇、鸡肉、牛肉、小麦、猪肉。结论人群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不同性别有所不同。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患者饮食结构,患者的症状多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惠州市1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食物不耐受试验检测食物不耐受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广东省惠州市187例荨麻疹患者,检测其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人群.结果 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为74.86%,鸡蛋、大豆、蟹、牛奶、虾等阳性率较高.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惠州荨麻疹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在儿童常见慢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引起本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的主要食物致敏源,为儿童常见慢性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以变态反应科、皮肤科、儿科和呼吸科门诊就诊的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不耐受体外检测试剂盒(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门诊患儿中,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总阳性率为86.2%(75/87).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小麦3种食物的特异性IgG阳性率位居前3位,其次分别为大米、大豆、虾、螃蟹、西红柿、牛肉、玉米、鳕鱼、蘑菇、鸡肉、猪肉.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除鳕鱼外,各种食物均以引起轻度不耐受(IgG浓度+1级)为主.IgG阳性患儿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占IgG阳性升高患儿的69.33%(52/75).除男性患儿虾的IgG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女性患儿(P〈0.05)外,其余各种食物的IgG阳性百分比在不同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和小麦是本地区患儿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主要致敏源,儿童尤其是已有相应一些临床症状的患儿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儿童一些常见慢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本科从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的患儿78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同时行血清总Ig E水平测定。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有77例存在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98.71%,鸡蛋、牛奶阳性率最高,其次为鳕鱼、大豆、西红柿等。食物不耐受的发生和患儿性别、血清Ig E水平无相关性。≤3岁组与〉3岁组患儿鳕鱼食物不耐受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发病季节为非冬春组与冬春组西红柿食物不耐受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支原体肺炎与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不耐受食物以鸡蛋、牛奶最多见,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为患儿对某特定的食物提供有价值信息,为实施个体化健康饮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抗体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96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开展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分析其食物不耐受情况。结果在所选取的患儿当中,通过开展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得知,共有151例阳性(77.0%),在过敏原阳性率分布当中,最高的是鸡蛋(49.0%),牛奶为其次(35.8%),大豆(25.8%)。依据性别进行分组,男患儿的鸡蛋、牛奶、大豆阳性例数较女患儿偏低(P<0.05)。食物不耐受种类伴随年龄增加,呈现随之减少趋势。结论针对过敏性哮喘儿童,检测并分析其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 148例体检者做7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人数及阳性率分别为:鸡蛋383例(33.40%),鳕鱼147例(12.80%),牛奶114例(9.93%),虾60例(5.20%),花生56例(4.87%),大豆54例(4.70%),牛肉2例(0.14%)。其中对鸡蛋的不耐受程度较高,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青少年组比壮年组和老年组不耐受程度严重,青少年组与壮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壮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检人群中许多人存在食物不耐受,且不同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在珠海地区婴幼儿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302例门诊有食物过敏症状或体征的婴幼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比较IgG抗体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并比较食物不耐受程度。结果 302例患儿中,283例(93.70%)特异性IgG呈阳性;总阳性率女性(94.78%)高于男性(93.05%),但男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组中IgG阳性率前4位均依次为鸡蛋>牛奶>鳕鱼>大豆。2个月至1岁、2岁组和3岁组特异性IgG总阳性率分别为90.24%、97.35%和91.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不同食物的阳性强度分布不同。结论临床上具有某些过敏症状或体征的婴幼儿患者中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现象;不同项目总阳性率与阳性程度存在差异。食物不耐受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间比较各种食物IgG阳性率.结果 211例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者193例(91.4%).14种食物中,鸡蛋的特异性IgG阳性率(73.9%)最高,其次为牛奶(70.6%);未见鸡肉和猪肉的特异性IgG升高.0-12个月年龄组患者以牛奶为首要过敏原,其余年龄组均以鸡蛋为首要过敏原.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在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96.4%)最高,慢性腹泻患者阳性率(83.3%)最低;但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紫癜患者对12种过敏原(鸡肉和猪肉除外)均显示阳性反应.结论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鄂西北地区消化道疾病患者的食物不耐受情况,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及为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3月因消化道疾病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消化功能室接受食物不耐受检测的7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半定量法检测血清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食物分别为虾、蛋清、螃蟹、大豆和鳕鱼,而阳性率较低的前5位食物分别为牛肉、牛奶、小麦、西红柿和玉米。轻度敏感前5位食物:虾、螃蟹、鳕鱼、大豆和大米;中度敏感前5位食物:虾、蛋清、螃蟹、大豆和鳕鱼;重度敏感前5位食物:蛋清、虾、大米、牛奶和大豆。女性患者阳性率较男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清的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而西红柿则相反,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其他食物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螃蟹、蛋清、牛奶、虾、大豆、小麦等6种食物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食物不同年龄患者无显著差异。结论:鄂西北地区人群消化道疾病患者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与患者性别、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黄洁明  钟冕 《重庆医学》2015,(20):2835-2837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各种临床疾病关系,并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及制订有效的饮食调节.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10例接受检测者行14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疾病组发生食物不耐受率1.4%~71.2%,阳性率前3位为鸡蛋、牛奶、虾;疾病组与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食物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通过饮食调节指导及回访0.5~1.0年,110例中86例次有临床症状者可缓解或消失,有效率78.2%.结论 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食物不耐受所致疾病,科学饮食调节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痛中的临床意义,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检测74例荨麻疹、63例过敏性紫癜、23例湿疹以及77例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3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67.1%,各组IgG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食物致敏源谱系既有相同性也有一定差异性,其中鸡蛋和牛奶是所有疾病组中检出阳性率最高的两种食物.食物不耐受患者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结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兆享  彭杰雄  赖火龙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83-1284,1296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和慢性腹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42例3组患者和对照人群血清中的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和慢性腹泻患者组和对照组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8%、88.9%、86.8%和25.0%,3组患者的阳性率以及两种以上食物不耐受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4种不耐受食物均为蟹、蛋白/蛋黄、牛奶和虾,其余10种食物的阳性率相对较低;未成年组蛋白/蛋黄和牛奶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成年组(P〈0.05),两个成年组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和慢性腹泻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密切,患者通过对敏感食物轮替进食或禁食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说明食物不耐受的检测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31例疑似食物过敏儿童对14种食物不耐受的分布情况,为临床上饮食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31例食物不耐受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331例食物不耐受患儿中皮肤症状117例,呼吸系统表现103例,消化系统表现57例,过敏性紫癜33例,其他21例。315例对1~14种不等的食物产生的特异性IgG升高,阳性率为95.17%;14种食物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牛奶、鸡蛋、鳕鱼、大豆、蟹、西红柿、虾、牛肉、大米、小麦、猪肉、鸡肉、玉米、蘑菇。食物不耐受在0~3岁婴幼儿发生率较高,牛奶、鸡蛋在0~3岁小婴儿较多见(P<0.05),鳕鱼、蟹在>3岁儿童较多见(P<0.05);阳性率较高的前8种食物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190例患儿饮食调整治疗有效率89.47%。结论食物不耐受易发生于婴幼儿,不受性别影响,饮食调整是治疗食物不耐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普通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初步分析普通人群对十四种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人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为4.4%(蘑菇)~90.1%(螃蟹),其中女性情况较为严重,在牛肉,鸡肉,牛奶,猪肉,大豆,小麦6种食物中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中也存在差异,青少年对鸡蛋、大豆,老年人对蘑菇不耐受程度比较高,其它食物不耐受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人群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不同性别年龄有所不同,其中女性及青少年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