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及危险诱发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心内科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50例,对他们生前各项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进行各项身体检查,详细检查血管心脏等与猝死关系密切部位,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尸体解剖,了解有无吸烟,喝酒,用力排便,情绪波动较大等状况出现,探讨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诱发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包括肺源性心脏病(14.00%)、心肌肥厚病(24.00%)、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54.00%)、急性心肌梗死(8.00%),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最为常见,所有患者心源性猝死诱发因素主要有吸烟(10.00%)、饮酒(22.00%)、用力排便(14.00%)、剧烈运动(40.00%)、情绪波动(10.00%)、无明显诱因(2.00%),其中剧烈运动为主要诱因。结论:临床预防老年人心源性猝死可以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调节,通过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经各种辅助检查证实未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60例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多数患者有吸烟史和肥胖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结论应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及时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实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避免疾病给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方法选取本辖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尸检案例60例(2011年至2016年)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本辖区的尸检案例60例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尸检案例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观察两组案例的管壁测量值、心脏重量以及心室壁厚度的情况。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两组案例的管壁测量值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中,男性的内膜厚度为(0.29±0.05)mm、中膜厚度为(0.60±0.04)mm;女性的内膜厚度为(0.25±0.03)mm、中膜厚度为(0.58±0.03)mm,均较对照组厚,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脏重量为(385.35±81.27)g、左心室为(1.23±0.28)cm、右心室为(0.30±0.14)cm,均大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的心脏肥大,且一般存在动脉壁不均匀增厚现象,根据法医病理学检测结果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在发生争执时,情绪激动诱发冠心病和轻微外伤诱发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18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猝死诱发因素、生活习惯、先兆、发生时间及辅助检查结果.并分析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对策.结果:心脏性猝死(SCD)病发的高危因素有冠心病(46.10%)、心肌病(18.89%)、心肌炎(13.89%),且病发的高危人群为60岁以上具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83例冠心病患者中有51例男性,32例女性,并且随着年龄升高、冠脉狭窄程度就越高.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过干预前.结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高危因素,并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相应的早期并且长期干预有利于心脏性猝死亡的预防,并有望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心脏性猝死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承军  吴同果 《医学综述》2007,13(24):2023-2024
<正>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的、未能预料的自然死亡。绝大多数SCD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在西方国家,SCD中约80%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引起[1]。本实验通过对46例SC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CD发生的病因、诱因及预防SCD的对策,以减少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2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庆地区近年来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病率以及预测指标。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12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临床资料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心脏瓣膜病中10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所占比例为82.3%,并发冠心病的患病率为5.55%。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阳性预测指标为年龄。结论心脏瓣膜病的病因仍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率较低。无多项冠心病危险因素合并存在时,选择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能更符合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心脏性猝死诱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连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71-2671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1],常在急症出现后1 h内死亡,91%以上的SCD是心律失常所致.发生前可有或无心脏病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主要的原因,西方国家约占80%[2],国内冠心病患者逐渐出现年轻化,SCD也随之在增加.有统计资料表明,猝死占总死亡人数的15%~32%,SCD约占猝死的60%~70%.我科自2002年至2005年救治过36例SCD的患者,针对SCD的多种诱发因素,为了更好地预防SCD事件的发生,做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我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85-78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0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踝臂指数(ABI)测定,ABI≤0.9的患者为LEAD组,0.9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为探讨中青年CHD患者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本文对经CAG确诊的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便更好的开展CHD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5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高血压43例(84.31%),糖尿病17例(33.33%),高脂血症28例(54.9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37.2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35.29%),烟酒嗜好32例(62.75%).结论 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凡可致动脉粥样硬化、脑小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障碍及血液黏稠度增高的疾病,均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40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特点,评价<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行PCI的40岁以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50例,男44例,女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1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绞痛10例。调查每位患者发病诱因、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类型及发病前胸痛史并了解其危险因素的构成;危险因素以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饮酒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为主。计算吸烟指数(吸烟指数:支/d×吸烟年数),吸烟指数>100即为阳性。一级亲属女性<55岁、男性<65岁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该病家族史阳性。观察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 A G)结果并行PCI治疗。血管重建成功的标准: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TIMI 3级;无主要并发症,如AMI、急诊冠脉搭桥术(CABG)、急性血管闭塞及死亡等。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d 9-1 2个月,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并定期随访:以门诊随访为主,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活动平板等,复查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如劳累、感冒、情绪激动、大量饮酒或吸烟,45例患者住院前有明显胸痛史, 30例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型糖尿病,9例高血压,41例有长期吸烟史,7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50例患者共有56支血管行PCI,其中单支病变45例,双支病变4例,三支病变1例,其中1例三支病变中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予PCI但血运重建未能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复发心绞痛。临床随访:1例三支病变患者于术后3个月再发胸痛,造影示两支血管支架内再狭窄,予PCI,胸痛未再发作。随访半年以上.其余患者胸痛完全缓解,心电图或运动平板无典型缺血变化。结论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且多存在危险因素,为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应尽可能避免诱因出现及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同时其冠状动脉多为单支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1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中81例心肌桥患者的造影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524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81例为心肌桥患者;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硬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χ2=0.0076,P>0.05),且心肌桥并不是冠状动脉硬化的显著危险因素(OR=0.93)。11例孤立性肌桥患者中,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者6(54.4%)例,有心绞痛症状者4(36.4%)例。结论心肌桥并不是冠状动脉硬化的显著危险因素,但可继发冠状动脉硬化的形成;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及心电图ST-T改变;心肌桥多发生在前降支。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脑出血2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0 引言 颅内出血(ICH)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1978-11/1998-05,我科心脏病患者术后并发脑出血21例,其中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所致为17例,约占同期瓣膜手术的0.8%.1 临床资料 全组21(男12,女9)例.年龄9~62(平均38.5)岁,病种:先天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分别于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并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环加宽瓣膜置换术(1例),再次二尖瓣…  相似文献   

14.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规定 ,发病后 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在现代人类的死亡中 ,约 10 %~ 2 3 %是以猝死的形式发生的〔1〕,而心脏性猝死 (SCD)占各种猝死原因的首位。仅美国每年约有 40万患者发生猝死〔2〕,其中 80 %为冠心病猝死。现将我院心血管内科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期间发生SCD的 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初步探讨其发病特点、危险因素 ,就此提出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①全部病例为住院患者 ,发病 6小时内死亡者 ;②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及非心脏病所致猝死的病例。1 2 性别和…  相似文献   

15.
侯恩常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233-1234
<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对无症状冠心病的检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征,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1],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直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冠状动脉钙化,但对有冠状动脉钙化可否诊断为冠心病尚有不同看法。为探讨其意义,我们对132例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脂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984年及2004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脏病的病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心脏房室、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的大小、活动和血流等情况的变化,对超声心动图异常共计4616例(其中1984年1848例,2004年2768例)心脏病患者之病因加以对比分析,诊断以《超声医学》为标准。结果:1984年心脏病病因的构成比由高至低前五位为风湿性心脏病(24.6%)、肺原性心脏病(16.5%)、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5.3%)、高血压性心脏病(12.7%)、心肌炎(10.8%);2004年前五位则改变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0.9%)、高血压性心脏病(20.3%)、退行性瓣膜病(13.9%)风湿性心脏病(12.7%)、心肌炎(8.9%)。结论:心脏病的各种病因随年代的变化而变化:风湿性心脏病逐年下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逐年上升,已位于前列,这对临床上的预防、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5,(4):598-599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兰心宁软胶囊,每次2粒(1.16 g),每日3次,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7例患者中治愈47例,好转21例,未愈19例,有效率78.2%。结论:葛兰心宁软胶囊可明显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对患者风险评价的不足仍然是目前限制临床预防战略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动态心电图分析仪的一些功能被认为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猝死有预测价值,且部分动态心电图参数对冠心病患者猝死有预测价值。这在国外通过多项研究已得到证实,我国尚缺乏相关数据,积极开展心脏性猝死的预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病因分析。方法:对经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152例(观察组)与已排除冠心病的10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病因。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及吸烟比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型、心绞痛、猝死等常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