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先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功能、血压和心室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房颤转复的总有效率为91.43%。用药24h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改善。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停药后恢复。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房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6例快速房颤患者首先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维持6h、改为0.5mg/min静脉泵入24-48h,同时日服普罗帕酮150mg3次/日,并在用药当天口服胺碘酮600mg/日,三天后改为200mg/日维持。结果24h内房颤转复15例、转复率32.6%,48h房颤转复35例、转复率76.8%,72h转复38例、转复率82.6%,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快速房颤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观察用药2h内,房颤转复情况及心率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胺碘酮组用药后转复窦律22例,西地兰组8例(P<0.05)。结论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房颤转复,临床上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时观察四种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静脉注射后的疗效。 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 5 5例 ,心功能NYHA分级达到Ⅱ、Ⅲ级 ,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心室率在 12 0次 /min以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 ,分别给予毛花苷丙、胺碘酮、地尔硫 艹卓 、艾司洛尔静脉注射 ,观察用药前后心室率、心律、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地尔硫 艹卓 和艾司洛尔组用药后 1h内心室率均有明显下降 ,而毛花苷丙和胺碘酮组心室率无变化 ,四组 2 4h内房颤转复成功率无差异 ,用药前后血压亦无明显变化。 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作阵发性房颤时 ,地尔硫 艹卓 和艾司洛尔减慢心室率的疗效优于毛花苷丙和胺碘酮  相似文献   

5.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心衰伴快速房颤12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各63例,观察比较用药3h内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56例及33例,有效率分别为88.89%及52.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胺碘酮组25例(占39.68%),去乙酰毛花苷组22例(占34.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郭清红  林兴文 《吉林医学》2012,33(35):7678-7679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抢救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给予吸氧、扩管、利尿、抗凝和病因学等治疗,治疗组用胺碘酮,对照组服用西地兰后口服地高辛,两组治疗1个月。观察用药后平均起效时间、心室率变化、心功能改变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短期内心室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个月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能有效降低心室率,且部分复律,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选择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患者 ,经充分抗心力衰竭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心率和改善心功能者 34例 ,加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结果大多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明显改善 ,心室率下降。认为只要注意监测 ,剂量恰当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沈金蓉  赵晋容  李小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491-1492,1500
目的:研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慢性心衰(排除原发性瓣膜病变)伴快速房颤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0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4例),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并快速房颤,既能有效控制心室率,使部分患者转变为窦性心律,又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树森 《广西医学》2006,28(11):1722-172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的转律疗效。方法38例非瓣膜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0例和普罗帕酮18例,分别先静注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6h,观察房颤转复率、心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6h内胺碘酮组转复率为80%,普罗帕酮组转复率为78%,平均复律时间分别为(3·5±2·4)h和(3·0±2·5)h,两组总复律率及平均复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减慢心室率作用较普罗帕酮明显(P<0·05)。在治疗期间胺碘酮组无明显副作用,普罗帕酮组3例复律后出现窦缓,2例在第2次追加负荷量时出现低血压反应,停止用药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硐都具有较高的转律率,减慢心室率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两药对阵发性房颤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快速房颤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维持6h,之后改为0.5mg/min静脉点滴24~48h;同时用药当天给予口服胺碘酮1 200mg,第2天为600mg,3天后改为200mg/d维持.结果24h内房颤转复9例,转复率39.6%;3天内45例,转复率93.8%.应用胺碘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负荷静脉、口服胺碘酮用药治疗快速房颤可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军 《中外医疗》2009,28(20):92-92
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均可并发房颤,且一旦并发快速心室串的房颤,常使病情恶化,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快速心房颤动时,心功能进一步恶化,需立即干预。迅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是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表并快速房颤,可有效控制心室率。该药治疗心力表竭并房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毛花苷丙对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心室率的影响。方法:房颤发作在48h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毛花苷丙组和维生素C组,分别静脉推注胺碘酮、毛花苷丙及维生素C,观察房颤转复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毛花苷丙组、胺碘酮组和维生素C组心室率下降分别为40.6%、24.1%和7.8%;转复为窦性心律毛花苷丙组、胺碘酮组和维生素C分别为39.4%、59.4%和35.5%。结论:毛花苷丙对阵发性房颤减慢心室率作用优于胺碘酮,但转复为窦性心律低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3.
陈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435-43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快速房颤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维持6h,之后改为0.5mg/min静脉点滴24~48h;同时用药当天给予口服胺碘酮1200mg,第2天为600mg,3天后改为200mg/d维持。结果:24h内房颤转复9例,转复率39.6%;3天内45例,转复率93.8%。应用胺碘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负荷静脉、口服胺碘酮用药治疗快速房颤可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原有的心脏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胺碘酮静脉用药,对照组(38例)加用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h内快速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控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治疗组用药后显效(转复窦性心律)率(62.50%)高于对照组(31.58%),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转复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但应在严密的心电血压监测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 CABG术后急性发作快速心率的房颤患者38例,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剂量150mg,5~10min注射完毕,后以0.6~1.0mg/min持续泵入,总量<1.2g/d。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持续动态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室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38例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5例用药后出现一过性长RR间期,最长达1.8s;4例血压稍下降,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结论: 静脉注射并泵入胺碘酮转复CABG术后急性发作的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非瓣膜病性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共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8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观察两组从开始用药后4h和8h房颤转复率和平均转复时间。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P<0.05),副作用与西地兰无明显的差别。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对慢性快速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98例慢性快速房颤患者分为小剂量胺碘酮+地高辛的治疗组和地高辛对照组,用药后观察心室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小剂量胺碘酮+地高辛疗组能更好地控制心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功能改善程度相似。结论长期使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快速房颤,既能安全有效控制心室率,又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4例心衰并房颤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随后以0.5~1.5mg/min维持静脉滴注.静咏用药2~5d.结果 房颤转复率2h内为48.2%(16/34),24h内为79.4%(26/34),48h内为85.3%(29/34),72h内为94.1%(32/34).治疗期间5例(14.7%)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4例(11.76%),3例(8.8%)出现血压降低,减量后血压上升至正常.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心衰并房颤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与心律平应用于房颤转复与维持窦律96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与心律平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49例):胺碘酮150mg+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10min注射完毕;B组(47例):心律平70mg+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5~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2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450mg,心律平为210mg。A组复律成功者继续服用胺碘酮0.2g,每天1次维持。B组复律成功者继续接受心律平治疗,150mg,每8小时1次维持,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75.51%(37/49),心律平组48.94%(23/47),两组转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14,P<0.05)。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胺碘酮组的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心律平组,且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随访1,3,6,12月胺碘酮组左心房直径缩小,左心室舒张早期经二尖瓣血流的最高值(E峰值)和左心房收缩时经二尖瓣血流的最大值(A峰值)、E/A增大。1,3,6,12月间比较极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和心律平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胺碘酮复律后窦律维持率高于心律平,胺碘酮对逆转心房心肌重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初发性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转复效果以及口服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转复后远期窦性心律的维持。将89例患者随即分为胺碘酮组(n=48例)和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n=41例)。观察静注胺碘酮对房颤终止的效果。48小时内转复率70.8%。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左房内径缩小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初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优于胺碘酮组,对左房扩大的延缓及心功能改善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