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儒门事亲》为张从正所撰临床综合医著,总结其版本源流大致为:单行本系统,指《儒门事亲》三卷单行刊印的本子,蒙古中统三年壬戌(1262)高鸣刻本为现在所知唯一的三卷本;丛刻本系统,是指以“丛书”形式刊行而以“儒门事亲”为总名的本子,又有单行本和丛书本两类,前者如明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邵辅刻本,后者如明万历间王肯堂《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医方类聚》征引,指《医方类聚》所载录的《儒门事亲》、《杂记九门》等;建国后诸本,指建国后以十五(十四)卷本为基础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的本子,可分为排印本、校注本和点校本三种。  相似文献   

2.
张从正,字子和。宋金时代(生于公元1156-1228年),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州、兰考县东)人。其医学思想,取法于刘河间,但比河间晚36岁,故为河间的私淑弟子。系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氏生活,放荡不拘,好赋诗饮酒,常与麻知几、常仲明等游乐于隐水(出自河南省许昌县)之上。在游乐中则畅谈医学。张氏遗著,有《儒门事亲》一书。此系张氏向麻知几、常仲明等谈论医学的内容,由麻知几整理而成。其中亦有出自常仲明手笔的。故《儒门事亲》一书,确系子和、知几、仲明三人合力而成。明·李濂《医史》称:“是书(指《儒门事亲》)凡十四卷,盖子和草创之,知几润色之,而仲明又摭其遗为治法心要”。《儒门事亲》共十五卷(不包括《三消  相似文献   

3.
张从正著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从正著作考张从正的著作计有《儒门事亲》十五卷、《伤寒心镜》一卷、《三复指迷》一卷、《汗下吐法治病撮要》一卷、《秘录奇方》二卷、《张氏经验方》二卷等多部。除前两部尚存外,其余均皆散佚。《伤寒心镜》卷首题“金·张从正撰,常德编”,其实是常用晦(字仲明)...  相似文献   

4.
《儒门事亲》是张子和的代表著作,也是中医古籍里最为显著的医书之一,仅存十五卷,集中反映了张子和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极善用"汗"、"吐"、"下"三法。张氏善用浚川散,此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通过研究发现,浚川散在《儒门事亲》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治"湿形"篇中的应用尤是如此。通过对浚川散在《儒门事亲》中"湿形"的应用分析,希冀对后来者有所启发,望诸同行不吝指导,同促祖国医学之兴举。  相似文献   

5.
《儒门事亲》是张子和的代表著作,也是中医古籍里最为显著的医书之一,仅存十五卷,集中反映了张子和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极善用"汗"、"吐"、"下"三法。张氏善用浚川散,此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通过研究发现,浚川散在《儒门事亲》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治"湿形"篇中的应用尤是如此。通过对浚川散在《儒门事亲》中治"湿形"的应用分析,希冀对后来者有所启发,望诸同行不吝指导,同促祖国医学之兴举。  相似文献   

6.
喻昌著作版本较多,而选择好版本直接关系到研究医籍的质量。《喻嘉言医学三书》是目前对喻昌医著比较全面的整理出版。本文从考察喻昌编次《尚论篇》、六气为病、定议病式、论治杂病及医案医话探医理等五个方面对该书进行研读。  相似文献   

7.
《素问纠略》一书的作者及版本历来说法不一。《明史》记为杨慎,但考查杨慎文集《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均不见此书;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认为此书应是朱丹溪所作。本文就此提出疑问,考查杨慎著述的主客观条件。首先,从史传及杨慎诗文中可知,他曾研习医籍,知晓医理,其医学著作《男女脉位图说》序文更反映了他欲纠辨古人的愿望,是为他著《素问纠略》的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其次,杨慎晚年贬谪至西南地区,恶病缠身,曾学医自疗,且喜好上山采药,这为他创作《素问纠略》提供了外部条件;加之同僚何宇度、名医何时希的记载为旁证,杨慎著《素问纠略》三卷是成立的。而针对杨慎文集不见此书,一卷本著者题为朱丹溪、周木等人的事实,本文认为是版本不一所致。即:名为《素问纠略》的医书实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前述杨慎所著的三卷本,已经亡佚;其二为周木辑佚或假托元代朱震亨所作的《素问纠略》一卷本,现存抄本。由此,《素问纠略》作者及版本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20,(1):214-217
《素问纠略》一书的作者及版本历来说法不一。《明史》记为杨慎,但考查杨慎文集《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均不见此书;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认为此书应是朱丹溪所作。本文就此提出疑问,考查杨慎著述的主客观条件。首先,从史传及杨慎诗文中可知,他曾研习医籍,知晓医理,其医学著作《男女脉位图说》序文更反映了他欲纠辨古人的愿望,是为他著《素问纠略》的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其次,杨慎晚年贬谪至西南地区,恶病缠身,曾学医自疗,且喜好上山采药,这为他创作《素问纠略》提供了外部条件;加之同僚何宇度、名医何时希的记载为旁证,杨慎著《素问纠略》三卷是成立的。而针对杨慎文集不见此书,一卷本著者题为朱丹溪、周木等人的事实,本文认为是版本不一所致。即:名为《素问纠略》的医书实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前述杨慎所著的三卷本,已经亡佚;其二为周木辑佚或假托元代朱震亨所作的《素问纠略》一卷本,现存抄本。由此,《素问纠略》作者及版本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梳理《医心方》版本源流,绘制《医心方》版本源流简图。[方法]以医学史、文献学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医心方》历代著录文献,分析其撰进与流传史上三次较重要整理活动。[结果]版本划分为御本-半井家本、宇治本和医家本三个版本系统,其中半井家本《医心方》为目前研究最佳刊本,现代通行安政本《医心方》是在半井家本基础上整理而来,其中共二十七卷为平安时期内容,其余三卷为江户时期内容。《医心方》三大系统各自利用率和完整程度差异很大:御本-半井家本系统保存相对完好,半井家本完整度最高;宇治本系统流传较广但有所缺失,仁和寺本保存较好却有所缺失;医家本系统中诸本,因经丹波家历代传抄,缺失最为严重。[结论]在《医心方》三次整理活动中,多以半井家本为底本、宇治本为主校本、医家本为旁校本进行校勘。通过研究,确立了《医心方》版本系统,明确了目前研究《医心方》所当选的最佳版本和通行版本,这是考察《医心方》流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进一步了解中日医学交流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0.
日本平安朝(794-1191年)期间,社会疫病流行及服食盛行、中国医籍大量传入日本以及日本本土固有医籍整理的社会背景之下,作为日本绵延至今千余年的丹波(多纪)医学世家之肇始者,丹波康赖的社会地位和医学水平有助于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完成《医心方》的编撰,其编撰形式大体继承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等隋唐医籍的特点,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医心方》撰成一部后又抄录了两部,三部所藏所传因历史际遇不同,进而形成了御本-半井家本、宇治本和医家本三个版本系统。现代通行的《医心方》为安政本,它是摸刊半井家古卷子本而来,其中共有27卷为日本平安朝时期写本。  相似文献   

11.
明末龚居中所著的《外科百效全书》存世版本大陆地区共有15种.根据卷帙多少划分,可分为四卷本与六卷本两大系统;若从版刻形制特点及相互关系方面来考察,则六卷本可再分3类,如此全书共有4个版本体系.其中以锄经园本和致和堂本为最佳,可选为点校整理的底本和主校本.通过版本的系统划分和优劣对比,为本书的版本选择利用和整理出版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张氏医通》附录医案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氏医通》(以下简称《医通》) ,清初著名医家张璐撰。张璐 ( 1 61 7~ 1 699) ,字路玉 ,晚号石顽老人 ,江南长洲 (今江苏吴县 )人。主要著作有《张氏医通》1 6卷 ,《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各 2卷 ,《诊宗三昧》1卷 ,《本经逢源》4卷 ,《千金方衍义》30卷。其代表作《张氏医通》成书于 1 695年 ,为综合性临床著作 ,主要论述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证治。张氏崇尚经旨 ,广纳群言 ,于各门中“首列灵、素病机 ,次则金匮治例 ,以冠诸论”,再引诸家学说 ,采集历代著述六十余家 ,参考医籍百余种。因有感于“人之所患 ,都兼并不一 ,非详究…  相似文献   

13.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清·河北省盐山县张边务乡人,自幼聪颖,于六经诗文、天文数术,皆精研深究。治学于医,远溯《内经》、《本草》、近采诸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张氏著作(虽丰),然多散佚,刊行于世者,计《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十卷。张氏学说问世数十年来,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医界对张氏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按理论、临证、治法、方药几个方面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据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版)载:“张氏四维医门秘旨十五卷存。□□曰:古皖张子讳四维,字国本,别号筠亭。乃听选官也,医名于世,诸上司奖之以扁额,士大夫赠之以诗文。”但国内未见该书,仅日本有原刻本及抄本。今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中医药文献学家马继兴等中日学者选辑的《日本现存中国稀觏古医籍丛书》影印本中,见到了该书(明万历间同安张氏恒德堂本)的全貌。现对张氏生平及其著作内容、学术价值介绍如下。 1 作者生平   张四维,字国本,别号筠亭,古皖怀宁人(首卷“小引”)。张氏生于医学世家,其父“憨仙公为皖名家。人有求辄往,往则疗治辄效,其报不报弗校也。至今皖人称医而仁者,必曰憨仙”(首卷“自叙”)。张四维于《医门秘旨*自序》称:“余家大人憨仙君,精专易理,谙通诸经,为郡弟子员。一日大父宦往,大母家居,病且剧,乃喟然叹曰:为人子不可不知医,顾独  相似文献   

15.
《儒门事亲》一书,系金元四大家中张子和先生学术思想的代表作。虽近人考证,本书自三卷以后,其中资料,由其友人与弟子辈添入,但从整个内容来看,孩书仍足以具体地反映张氏一生的医学经验与理论体系。现就张氏论病运用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的一些贡献,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清代名家汪绂及著作《医林纂要探源》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方法]应用文献整理方法,对汪绂的生平、《医林纂要探源》版本进行考证,对其治学理念、学术思想进行研究评述。对《医林纂要探源》的作者、版本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汪绂为婺源段莘人,东南名儒,生平坎坷,并常识渊博,精通医药。虽未从医,但授学著书,读书细致,治学严谨,共撰写30多种书稿。《医林纂要探源》为其医学代表作,集诸家医书分类编辑而成,现存两个清刻本和一个清抄本,其中最早的是婺源和源单氏刻本,遗经堂藏板。全书以医源为先导,以中药、方剂为重心,而推《素》《灵》微言为纲领,循叙人体病变为正宗,对中医基础理论和疾病辨证论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结论]对汪绂及其著作《医林纂要探源》系统的整理研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汪绂细致严谨、引经据典、博采众长的治学理念和作风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佛医著作《一得集》的作者身份、刊印历史、学术思想、学术地位,探讨清代普陀山佛医文化代表人物心禅及其代表作。[方法]查阅各版本《一得集》资料及相关史料,研究该书的作者身份、刊印历史,总结该书的学术思想,探讨该书的学术地位。[结果]《一得集》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论述医理,中卷、下卷记载医案,作者是清代普陀山僧医心禅。心禅少年时在普陀山出家,精通针药,后于舟山、宁波、杭州等周边地区行医,留下不少行医事迹,将行医心得和医案编辑成书,称为《一得集》。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心禅勤恳好学、医术高明、身份神秘,该书具备一定学术价值,多次刊印基本能够满足传承需要。[结论]《一得集》是清代佛医著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由普陀山僧医完成的佛医著作,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千金方》约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历史悠久,版本较多,流传很广。《千金方》30卷,后经宋·林亿校刊始有93卷,这在《中国医籍考》中有载:“原书三十卷,析为九十三”。从历代经籍艺文志及私家书目也可粗知其版本情况。《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有孙思邈千金方30卷;明《徐氏家藏书目》有千金方93卷;清《四库全书总目》有千金方93卷,两淮马裕家藏本;《经籍访古志》有备急千金要方30卷目录1卷,宋刊本日·米泽侯藏,第四卷缺,以元版补之。千金翼方30卷目录1卷元版韦修堂藏。另有《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馆藏的《芷园医种》明代刻本进行版本考证,尝试解决本书成书过程、版本源流方面存在的争议。[方法] 对《芷园医种》存世各版本的收录内容、装订顺序、牌记、序跋、版式特征等进行横向比对,参据有关文献史料,考证新发现版本的刊刻年代,同时梳理本书的刊刻编订过程,还原初刻本原貌。[结果]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馆藏《芷园医种》明代刻本,国内未见馆藏著录。经考证,该版本刊刻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题名、收录内容及刊刻时间均符合初刻本特征。后世在此版本基础上,根据《芷园医种》明天启四年(1624)刻本增补了三则序言及《芷园臆草勘方》《芷园臆草存案》,由此形成了这一藏本木刻与手抄兼有、版框前后不一、总序反在之后的独特形态。[结论] 确定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馆藏明万历四十八年刻本为《芷园医种》初刻版本,并还原初刻版本原貌,对明确本书成书、刊印过程,厘清版本源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代方书《医便》共4卷,载方220首,附方若干。取“医弗烦而药足,方弗繁而用备”之意,兼汇历代名方、验方,用药以简便廉验为主,注重临床疗效。《医便》之作者,历代众说纷纭,难以定论,但沈与龄在成书过程中作用最突出。《医便》版本流传以刻本为最早,王绕本为定形本,《医便》续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