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障碍者脑电活动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经MECT(治疗次数≥6次)的住院精神障碍者(46例)的病案资料,分析抽搐发作时脑电图(EEG)各个成分波(δ、θ、α、β波)的幅度值和治疗后1周内的EEG,以及治疗前脑电活动、刺激电量、发作后抑制指数等相关因素。结果:MECT后的EEG异常发生率比治疗前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ECT时δ、θ、α和β波的幅度值与抑制指数呈显著正相关(δ:P〈0.05,θ、α、β:P〈0.01),除β波外均与刺激电量呈显著负相关(δ:P〈0.05,θ、α:P〈0.01,β:P〉0.05),而各个波的幅度值与年龄及治疗前、后脑电活动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CT对精神障碍者脑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治疗发作时δ、θ、α和β波的幅度值与发作后抑制指数及刺激电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精神分裂症时脑电活动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抽取24例经MECT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行MECT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分析MECT时脑电活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1精神分裂症经MECT后有效率为91.67%。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ECT时发作后抑制指数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抽搐能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抽搐能量指数与发作后抑制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电量呈负相关(P<0.05);δ、θ、α和β波的幅度值与抽搐能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除δ外均与电量呈负相关(θ、βP<0.05;αP<0.01),而δ的波幅值也与发作后抑制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ECT前后PAN-SS减分率与各个发作波的波幅值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显著;MECT时脑电活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发作后抑制指数及电量等;脑电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疗效可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丙泊酚诱导麻醉后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7例需要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诱导麻醉给予丙泊酚;依托咪酯组诱导麻醉换用依托咪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输入电量指数、运动发作时间、抑制指数、抽搐能量指数、抽搐一致性指数;治疗前、最后一次治疗后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其精神状况及记忆水平。结果:治疗后依托咪酯组运动发作时间、抑制指数、抽搐能量指数、抽搐一致性指数、WMS评分、PANSS减分均高于丙泊酚组(P均<0.05),而输入电量指数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比较可提高MECT治疗运动发作时间、抑制指数、抽搐能量指数、抽搐一致性指数,降低输入电量指数,减少认知损害,但须注意谵妄、呕吐和血压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抑郁症的起效时间,判断其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刺激(rTMS)进行治疗,给对照组采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进行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3、4、8周患者抑郁症状的变化和减分率.结果 治疗后1、2、3、4周,研究组症状变化、抑郁减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减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治疗首发抑郁症均能在1周后起效,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能快速起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各类精神障碍阳性症状的效果。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2008~2010年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156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比较治疗前后SAPS的分值变化。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SAPS分值有明显改善。结论:MECT对阳性精神症状治疗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联合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药物组各42例,单纯药物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一周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1.90%,单纯药物组有效率为38.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10%,单纯药物组有效率为85.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副反应较少,且消失较快.结论 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起效更快,副作用小,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姚刚 《海南医学》2012,23(15):39-41
目的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联合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药物组各42例,单纯药物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一周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1.90%,单纯药物组有效率为38.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10%,单纯药物组有效率为85.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副反应较少,且消失较快。结论 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起效更快,副作用小,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赵芳全  关涛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79+90-79,90
目的:观察现代电休克(MECT)治疗急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150例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进行MECT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障碍急性期治疗的总有效率90%,其中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81.2%,显效率49.3%;抑郁症总有效率100%,显效率94.1%;躁狂症总有效率95.5%.显效率72.1%;急性应激障碍总有效率100%,显效率88.9%;癔症总有效率93.8%,显效率87.5%。结论:MECT安全性高,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予以MEC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血清BDNF的水平;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scale,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结果:研究组MECT治疗后PANSS量表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MECT治疗前后血清BDNF含量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ECT治疗后血清BNDF水平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血清BDNF水平与PANSS一般病理总分呈正相关。结论:MECT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显著,血清BDNF水平可作为临床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万争艳  刘欣  李世柏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99-2799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7年6月到2008年2月40例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PANSS量表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价以及对患者依从性的观察。结果:行MECT治疗前后显效率70%,总有效率92.5%。不良反应有头昏,头痛,记忆障碍等,症状多轻微,可以恢复。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MECT对严重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严重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为I临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症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总分≥24分的严重抑郁症患者进行了至少6次双侧电极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别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无抽搐电休克(MECT)前后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治疗的认知及家属心理特征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制MECT调查问卷、SCL-90、SAS、SDS对30名经过MECT前、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无抽搐电休克认知及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研究。结果:经MECT后,患者家属对治疗的过程、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有所增加。治疗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总均分,强迫状态,恐怖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在患者经过MECT后,对治疗的认知及其心理状态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无抽搐电休克合并氯氮平治疗与单用氯氮平治疗各50例,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进行评定,评定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合并氯氮平治疗组BP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单用氯氮平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MECT合并氯氮平治疗组TES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第2周末明显降低。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调查我院心内科住院26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冠心病患者中伴有抑郁症的患病率17.8%,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可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与老年抑郁症之间抑郁症状有何差异。方法 :应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 (MMSE)测定 4 8例伴有抑郁症状的老年慢性酒精中毒病人与 36例老年抑郁症病人。结果 :酒精中毒组的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抑制及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较抑郁症组低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焦虑与激越较抑郁症组高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 0 1)。酒精中毒组的HAMD总分明显低于抑郁症组 (P <0 . 0 1)。SCL 90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精神病性因子方面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1)。酒精中毒组MMSE总分较抑郁症组高(P <0 . 0 1)。结论 :老年慢性酒精中毒的抑郁症状程度较抑郁症轻 ,某些抑郁症状表现与抑郁症不同 ,其认知功能缺损较抑郁症为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测评、分析。结果脑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心理负担集中在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上。结论脑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存在焦虑抑郁情感障碍,这种不良情绪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拟手术治疗的耳鼻喉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调查156例患耳鼻喉疾病拟手术患者伴发抑郁症的情况,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罹患疾病的性质,拟手术的规模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0.4%的耳鼻喉疾病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伴发中、重度抑郁症者占14.74%;女性患者,大学或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患者,罹惠肿瘤性疾病的患者伴发抑郁症的比例较高;手术规模、患者是否明确进一步治疗的方案则不影响是否合并抑郁症。结论:耳鼻喉疾病拟手术患者伴发抑郁症的比例较高,性别、文化程度、疾病性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和氯咪帕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以cCMD-2R作为诊断强迫症的入组标准,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的方法,对58例入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和氯咪帕明进行10周的对照治疗.结果帕罗西汀与氯咪帕明临床疗效相当(P>0.05).帕罗西汀组副反应较氯咪帕明少.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疗效好,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2009-02~2011-12临床共收治70例尿毒症患者(实验组),选择同期70例非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采用焦虑评定量表(SAS)、抑郁评定量表(SD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根据提示独立完成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但实验组患者SAS、SDS和生活满意度总分均值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生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其生存质量严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