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和作用,以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VCAM-1、IL-4、IL-12水平。结果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前血清中sVCAM-1、IL-4、IL-12的含量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sVCAM-1、IL-4、IL-12的含量经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后血清中sVCAM-1、IL-4、IL-12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AM-1、IL-4、IL-12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鼻腔局部用药可以通过抑制VCAM-1和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来治疗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黏附因子(VCAM-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本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10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应用口服依巴斯汀片治疗,研究组52例,在应用口服依巴斯汀片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8次。治疗前后收集患者血清,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VCAM-1、IL-4、IL-10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VCAM-1、IL-4、IL-10含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VCAM-1、IL-4、IL-10含量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依巴斯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通过影响血清VCAM-1、IL-4、IL-10含量变化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肾升阳方对小儿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哮喘缓解期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分为A组(益肾升阳方治疗组)、B组(益肾升阳方加对症治疗组)、C组(对症治疗组),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AQLQ评分、鼻炎症状改善情况及免疫功能指标IL-23、IL-6、IL-17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的症状评分、活动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C组之间的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及情感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的有效率达92%,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患儿的IL-23、IL-6、IL-17水平分别显著低于A组、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肾升阳方通过调节小儿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几的免疫功能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患儿的鼻炎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患者血清颈动脉硬化与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缓解期类风湿患者的92例,分为无颈动脉硬化组(A组)45例,合并颈动脉组(B组)47例,同时选择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TNF-α、IL-17、CRP、IMT及ICAM-1、VCAM-1.结果A组TNF-α、IL-17较C组均存在显著性升高(P〈0.05),B组TNF-α、IL-17、CRP较A组、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T、ICAM-1、VCAM-1较C组均存在显著性升高(P〈0.05),B组IMT、ICAM-1、VCAM-1较A组、C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NF-α与IMT、ICAM-1、VCAM-1呈显著正相关(P〈0.05),IL-17与ICAM-1、VCAM-1显著正相关(P〈0.05),CRP与IMT、ICAM-1、VCAM-1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类风湿患者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共同促进颈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陷胸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主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陷胸汤(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12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急性期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主动脉内膜厚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6、ox—LDL、VCAM-1、CRP水平明显升高,动脉内膜明显增厚;与模型组比较,小陷胸汤各剂量组IL-6、ox—LDL、VCAM-1、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内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小陷胸汤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内膜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与单纯中药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差别。方法:将合适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单纯中药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过敏性鼻炎喷嚏和鼻堵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在改善过敏性鼻炎流涕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改善过敏性鼻炎鼻痒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治疗过敏性鼻炎优于单纯的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雅施达和卡托普利对风心病换瓣术后患者血浆中可溶性黏附分子含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人,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换瓣术后分为雅施达组(30人)、卡托普利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分别给予雅施达、卡托普利和安慰剂治疗。分别于术后4周、8周抽血测定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并同时作心功能测定。结果给予雅施达和卡托普利治疗的风心病患者血浆中s—ICAM-1、s—VCAM-1和vWF浓度都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心功能恢复也好于对照组(P〈0.05),雅施达组和卡托普利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降低风心病术后患者血浆中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尽早改善内皮功能和心肌功能,加强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而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种类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l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8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伯克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咪唑斯汀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d的血清锌(Zn)、铜(Cu)、锰(Mn)、slgE、ECP及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干扰素(IFN-1)水平,将其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zn高于对照组,Cu、Mn、sIgE、ECP低于对照组,IL-4、IL-6、IL-8、TNF—Or.及IFN-γ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咪唑斯汀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及sIgE、ECP、炎性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早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CHD患者分为黄芪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m1,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含量,并对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另选正常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黄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黄芪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老年CHD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而且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结肠癌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取结肠癌组织标本及切缘正常结肠组织标本各50例,结肠息肉标本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标本中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VCAM-1为细胞膜着色。VCAM-1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在手术切缘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在结肠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VCAM-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切缘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息肉,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但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息肉组织之间VCAM-1的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CAM-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但与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VCAM-1处于过度表达状态,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含量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含量以及气道功能指标,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1)观察组的IL-4、IL-5、IL-17、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的最大呼气流速(PEF)、一秒率(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血清IL-4、IL-5、IL-17、IL-33水平与PEF、FEV1/FVC呈负相关,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白细胞介素含量且具有检测方便、客观性强的优势,能够便捷、准确、客观的反应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整体病情,临床应用价值明确。  相似文献   

12.
鼻敏片对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敏片对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先用卵清白蛋白经腹腔内注射致敏.然后鼻腔滴入卵清白蛋白,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鼻敏片低剂量组、鼻敏片高剂量组、开瑞坦组各10只。均治疗15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变应性鼻炎各组ICAM-1、VCAM—1的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ICAM-1表达均被鼻敏片和开瑞坦所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CAM-1的表达均被鼻敏片高剂量组和开瑞坦组具有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敏片能抑制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ICAM—1、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迟玉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57-58,61
目的 探讨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IFN-γ及IL-4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18例来我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由相同数目的 健康者组成,观察组患者给予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IFN-γ及IL-4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结果 ①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注射地塞米松后,显效率为62.39%,有效率为34.40%.②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喷嚏、鼻塞、鼻痒、嗅觉减退等方面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对照组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前,而IL-4的含量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前(P < 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FN-γ含量升高,IL-4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后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对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生的阻止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IFN-γ及IL-4的含量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及IL-4、IFN-γ的影响,为经腧穴处皮肤给药刺激经络系统达到调节免疫,治疗变应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在农历三伏天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穴位敷贴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血清IgE、IL-4和IFN-γ。结果治疗前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及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血清IFN-γ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疗程穴位敷贴治疗后,患者血清总Ig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IL-4和IFN-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可降低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4,IL-4),IL-17,IL-6和免疫球蛋白抗体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早期无症状阶段的表达及与过敏症状的关系。方法 建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AR小鼠模型,在激发早期(第16天)和激发晚期(第30天)观察鼻部症状,收集鼻黏膜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IL-17和IL-6基因表达,收集血清检测IgE、IgG1、IgG2a抗体和IFN-γ、IL-4、IL-17和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挠鼻和喷嚏的次数在激发晚期显著高于激发早期和对照组,而在激发早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VA-特异性IgE抗体在AR激发早期和晚期小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VA-特异性IgG1和IgG2a抗体、鼻黏膜IL-17和IL-6基因表达及血清IL-17和IL-6蛋白表达有相似趋势,即在AR激发早期和激发晚期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激发晚期阶段显著高于激发早期阶段。鼻黏膜IL-4基因和血清IL-4蛋白水平在激发晚期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IL-17、IL-6、过敏原特异性IgG1和IgG2a可能参与了AR早期无症状阶段的反应,且其表达水平可能与过敏症状的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介素(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共4周,观察组加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喷鼻,2次/d,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IL-4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IFN-γ水平均较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26,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46,P〉0.05),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IL-4水平、提高血清IFN-γ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研究西乐葆对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serum 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erum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府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1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1)和对照组(n=100).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加服西乐葆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TNF-α以及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sICAM-1、sVCAM-1、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TNF-α以及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乐葆能够明显改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sICAM-1、sVCAM-1、TNF-α以及IL-6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曹廷容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690-1692,1695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3)、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免疫球蛋白(IgE)水平与儿童应变性鼻炎(AR)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仪测定125例AR患儿、120例非应变性鼻炎(NAR)患儿及120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清1,25D3水平,ELISA法测定三组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及血清Ig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1,25D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gE的关系。将AR患儿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A组)及联合维生素D治疗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1,25D3、T淋巴细胞亚群及IgE水平变化。结果:AR组血清1,25D3、IL-2、IFN-γ明显低于NAR组及正常组,而IL-4、IL-10、IgE水平明显高于NAR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NAR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可知,1,25D3与IL-2、IFN-γ呈正相关,而与IL-4、IL-10、IgE水平呈负相关(P〈0.05)。B组患儿治疗后1,25D3、IL-2、IFN-γ高于A组,而IL-4、IL-10、IgE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D3缺乏或不足与儿童应变性鼻炎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可能作用机制为1,25D3缺乏可导致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刺激IgE水平升高引起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9.
林旸 《现代医学》2011,39(3):290-292
目的:观察变应原疫苗(商品名阿罗格,简称NHD)对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3年期间收集30位变应性鼻炎患者,15例(A组)根据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15例(B组)仅鼻用糖皮质激素,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标志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特异性免疫治疗组)有效率91.83%,B组(鼻用糖皮质激素组)有效率89.67%。A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经NHD治疗后血清Th1细胞因子IL-2含量显著增高,而Th2细胞因子IL-13含量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L-2、IL-13含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用NHD特异性免疫治疗能通过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中Th1/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IL-13比例的平衡,来纠正Th1/Th2细胞失平衡,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Th1/Th2平衡假说得到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白介素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斌  李添应  陈冬 《当代医学》2010,16(24):15-16
目的探讨白介素-2等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8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者43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上述患者的IL-2、IL-4、IL-5、IL-6、IFN-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者血清IL-4、IL-5、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4、IL-5增加反应的Th2细胞的高表达及IL-2、IFN-γ减少反应的Th1细胞的低表达,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