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苣荬菜、长裂苦苣菜、花叶滇苦菜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苣荬菜、长裂苦苣菜、花叶滇苦菜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苣荬菜鉴定出35种成分,长裂苦苣菜鉴定出55种成分,花叶滇苦菜鉴定出49种成分。结论苣荬菜的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26.46%)、植醇(9.67%),长裂苦苣菜的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8.01%)、4-(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3-丁烯-2-酮(7.09%),花叶滇苦菜的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12.87%)、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12%)。三者共同的成分有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1,1,5-三甲基-1,2-二氢萘、(E)-1-(2,6,6-三甲基-1,3-环己二烯-1-基)-2-丁烯-1-酮等11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黑莓(萨尼)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77.78%。结论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庚醇(27.28%)、α,α,4-三甲基苯甲醇(11.27%)、1-(1-丁炔)环戊醇(8.6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4.94%)等。  相似文献   

3.
SPME/GC/MS法分析白车轴草花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白车轴草花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结果:共分离出76个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36个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其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组分峰面积的52.76%。结论: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1%),1-辛烯-3-醇(5.74%),2,6-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4.94%),双环戊二烯(4.47%),(E)-1,2,3-三甲基-4-丙烯基-萘(1.94%),正十五烷(1.88%),苯乙烯(1.76%),2,6,10,14-四甲基-十五烷(1.07%),正十六烷(1.06%),β-紫罗兰酮(1.05%)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树莓饮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98.3%。结论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脱氢醋酸(95.34%)和2-乙基-3-羟基-4H-吡喃-4-酮(2.96%)。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β-葡萄糖苷酶作用前后武当2号金银花茶挥发油成分的变化,为金银花茶的深加工提供思路及依据。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分别提取武当2号金银花茶和β-葡萄糖苷酶处理花茶后的挥发油,应用GC/MS技术分析两组挥发油样品中的成分,以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并比较成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从武当2号金银花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个成分,花茶经过酶作用后鉴定出54个成分,新增的6种化合物是3-[(2E)-2-戊烯-1-基]-1,2,4-环戊烷三酮、3-甲酯基-5-乙烯基吡啶、异喹啉、反式-3-己烯-1-醇、4-乙烯基吡啶和2-乙烯基-2-丁烯醛,减少的1种物质是月桂酸。酶解作用后花茶挥发油主成分的含量发生改变,其中酯类成分、醛类和醇类芳香成分含量相对增加,烷烃类成分含量相对减少。结论:武当2号金银花茶经过β-葡萄糖苷酶作用后,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变化,芳香品质有一定改善,为金银花的炮制加工提供了依据,也为花茶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州黄皮果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广州黄皮果中挥发油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皮果中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检索,应用峰面积归一法得出各类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广州黄皮果中挥发油中鉴定出64种成分,其中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21.06%)、γ-松油烯(12.90%)、3,7,7-三甲基-二环[4.1.0]己-2-烯(9.32%)含量较高,共约占57.69%.结论 不同产地黄皮果挥发油所含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海南产高良姜叶和花挥发性成分分析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高良姜叶和花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成分,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高良姜叶中鉴定出32种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83.94%,主要是由萜类、酚(醇)类、酯类、酮类和烷烃类组成,其中4-氨基-1-萘酚(13.97%)、3-氯苯基-β-苯丙酸酯(10.33%)、石竹烯(9.85%)、苄丙酮(8.26%)、β-蒎烯(7.63%)和棕榈酸(3.44%)等化合物含量较高;从高良姜花中鉴定出16种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64.99%,主要由酚(醇)类、萜类和酸类组成,其中4-氨基-1-萘酚(20.61%)、石竹烯(10.93%)、棕榈酸(9.15%)、3-苯基-2-丁酮(5.92%)、苯丙醛(2.74%)、β-水芹烯(2.71%)和芳樟醇(2.28%)等化合物含量较高。结论良姜叶和花中的挥发性成分有很大的差异,本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异戊二烯与丙烯腈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经Diels-Alder反应生成1-甲基-4-氰基-环己烯(Ⅱ),(Ⅱ)与1-碘-4-甲基-3-戊烯制得的格氏试剂,发生Grignard反应生成2-甲基-6-酮基-6-(4′-甲基-3′-环己烯基-2-己烯)(Ⅳ),(Ⅳ)再与溴化三苯基甲基鏻发生Wittig反应生成(±)-β-没药烯(Ⅰ)。  相似文献   

9.
红冠紫菀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法对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0.32%。结论:红冠紫菀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8.17%)、1-甲基-4-[1-甲基乙基]环己烯(6.56%)、吉玛烯B(6.12%)、吉玛烯D(5.99%)、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4-十一碳烯(5.07%)、2,6,6-三甲基-双环[3.1.1]-2-庚烯(4.83%)、石竹烯氧化物(3.14%)、喇叭茶萜醇(2.72%)、α-石竹烯(2.48%)、α-杜松醇(2.36%)。  相似文献   

10.
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经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33个色谱峰,鉴定出25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和含量分别为:β-水芹烯(42.285%)、β-月桂烯(10.268%)、3-甲基-6-(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醇(6.834%)、α-蒎烯(5.616%)、α-松油醇(5.034%),其中还含有抗癌活性组分β-榄香烯。结论: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凤县大红袍花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罗汉果浸膏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分析鉴定。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在固相微萃取实验中使用 85μm聚丙烯酸酯作为萃取纤维 ,并对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解吸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在 HP-5MS柱共鉴定出 3 8种化合物 ,主要成分为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糠醛、苯甲酸苄酯等。结论 本方法为罗汉果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莪术、三棱药对配伍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质联用系统对莪术、三棱药材以及药对配伍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评价配伍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采用GC-MS对莪术、三棱药材和药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莪术挥发油中检出的(1S-内)-1,7,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2-乙酸酯,1R,3Z,9S-2,6,10,10-四甲基双环[7.2.0]十一-2,6-二烯,(1α,4aα,8aα)-1,2,4a,5,6,8a-六氢化-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E,E)-3,7-二甲基-10-(1-甲基亚乙基)-3,7-癸二烯-1-酮等成分和三棱挥发油中检出的(3α,3aβ,7β,8aα)-八氢化-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2,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出,而相对于单煎所得的挥发油,药对挥发油中新增成分有莰烯,乙酸龙脑酯,[s-(E,E)]-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烯,反-6-乙烯基-4,5,6,7-四氢-3,6-二甲基-5-异丙烯基-苯并呋喃等。结论:莪术、三棱药对配伍对所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长白山区野生北五味子藤皮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长白山区野生北五味子藤皮中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长白山区野生北五味子藤皮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5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异硫氰酸甲酯(2.016%),3-亚甲基-6-(1-甲基乙基)环己烯(2.280%),β-蒎烯(11.063%),月桂烯(2.298%),3-蒈烯(1.311%),右旋萜二烯(5.423%),α-蒎烯(1.966%),β-榄香烯(1.000%),铃兰醛(1.167%),2-十三烷酮(1.583%),石竹烯(4.860%),反式-橙花叔醇(9.15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3.885%),上述13种成分含量占总含量的48.012%.结论 长白山区野生北五味子藤皮挥发性成分较复杂,含有丰富的倍半萜类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长白山产山牛蒡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山牛蒡地上部分进行萃取,采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计算相应含量.[结果]超临界萃取物为灰绿色油状物,得率为1.57%;从山牛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可鉴定出22种化合物.[结论]山牛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羽扇醇、乙酸羽扇-20(29)-烯-3-醇酯、四十四烷、齐墩果-12-烯-3-酮、5-烯-3-豆甾醇及羽扇-20(29)-烯-3-酮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芪白平肺胶囊中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所用质谱库检索研究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分辨出68个色谱峰,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约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90.75,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酯类(38.58%)、酸类(22.97%)、杂环类(13.54%)、醛类(8.75%)、醇类(2.84%)、醚类(2.71%)、芳烃类(0.74%)和酮类(0.62%)物质,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乙酸乙酯(25.54%),其次为乙酸(11.79%),含量较高的为2-甲基丁醛(7.00%),2-氨基丁酸(6.83%),乙酸丙酯(5.60%),2,3-二羟基丙酸(3.45%),糠醛(3.08%),5-甲基糠醛(3.05%),2甲基四氢呋喃-3-酮(2.82%),2乙酰基呋喃(2.54%),甲基环氧丙烷(2.03%),等.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较好,能够准确鉴定芪白平肺胶囊中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伤寒杆菌耐药质粒pRST98与细胞外膜泡(OMV)形成的关系。方法:将(1)携带pRST98的野生型耐药性伤寒杆菌--ST1及ST2;(2)不含pRST98的野生型敏感伤寒杆菌--ST3及ST4;(3)不含质粒的大肠杆菌--E.coliK12W1485;(4)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消除pRST8的突变体菌株--ST1(R^-)及ST2(R^-);和(5)经接合转移将pRST98导入敏感型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的接合子--pRST98/ST3、pRST98/ST4及pRST98的耐药伤寒杆菌消除pRST98前后,不含pRST98的的敏感伤寒杆菌和大鼠肝菌在导入该质粒前后,细菌形成OMV的数量和形态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伤寒杆菌耐药质粒pRST98在体外与细菌外膜泡的形成未发现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