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从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DH)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IDH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HDF+HD)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组,各组均为10例,观察时间为24周。(1)比较三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2)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磷(P)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散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3)治疗24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治疗后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Vmin)、阻力指数(RI)及粥样斑块发生率的变化。结果:(1)HDF+HD、HP+HD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HDF+HD及HP+HD组均能有效清除P、PTH、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治疗后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HD组Vmax、Vmin显著性降低,RI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F+HD组和HP+HD组颈动脉超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F+HD或HP+HD能改善IDH患者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有效降低IDH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DH)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透析中低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组,各组均为10例。比较三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于首次治疗前、后,治疗24周后测定血清血β2-微球蛋白(β2-MG)、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血浆白蛋白(ALB)。结果 (1)HDF+HD、HP+HD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2)与治疗前相比,首次治疗后HDF能降低血β2-MG水平(P<0.05);治疗24周后,HP+HD、HDF组均可降低血β2-MG浓度(P<0.05),且HP+HD组下降更明显(P<0.05)。首次治疗及治疗24周后,HD组均不能降低NT-pro BNP水平,而HDF、HP+HD组均能有效降低血NTpro BNP浓度(P<0.05)。首次治疗和治疗24周后3组患者AL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期3组患者ALB水平的差异亦不显著(P>0.05)。结论 HDF或HP+HD能有效降低MHD患者IDH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法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透析前后体温变化、发生低血压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透析前后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共1820次,发生低血压次数145次(7.97%),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共1738次,发生低血压次数68次(3.91%),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28±12.17)分,显著低于观察组[(94.39±15.32)分[(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应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抽取长期规律透析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方法,另一组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电解质及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HD与HD+HP均可清除尿毒症所产生的小分子毒素,调整电解质的平衡。两组治疗后各种电解质及BUN、C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2-微球蛋白在HD治疗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在HD+HP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减低(P0.05);两组治疗后β2-微球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D+HP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明显优于HD,并且在改善由中大分子毒素引起的一些临床症状上也明显优于HD。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作为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模式组合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铁调素、骨硬化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4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10例,按照透析方法不同分为血液透析组(HD)、HD+血液过滤组(HF)、HD+HF+血液灌流组(HP),每组70例。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铁调素、骨硬化蛋白、NT-proBNP水平,并观察比较肾功能(BUN、SCr、24 h UP)、血液指标(Alb、Hb、RB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铁调素、骨硬化蛋白、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且降低幅度HD组0.05);并发症发生率HD组为15.71%,HD+HF组为8.57%,HD+HF+HP组为2.8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0,P=0.029)。结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多模式组合透析能够明显使患者体内血清铁调素、NT-proBNP、骨硬化蛋白水平降低,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血液指标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糖基化终产物(AGEs)、肌酐(BUN)和尿素氮(Cr)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48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HD组、HDF组、HP+HD组,每组16例.在透析前后分别取血检测患者AGEs、BUN及Cr.结果 3组患者透析前后比较BUN及Cr均明显下降(P<0.01).HDF组和HP+HD组患者透析前后AGEs显著下降(P<0.01),而HD组透析前后AG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DF、HP+HD均能有效地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小分子溶质,而HDF、HP+HD对AGEs清除能力明显优于HD.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常用血液净化方式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6个月后患者残余肾功能( RR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组( LF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 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 HD+HP组)。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肌酐、尿素水平,通过公式计算RRF;比较透析前、后患者残余肾功能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LFHD组、HD+HDF组和HD+HP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3组患者RRF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其中LFHD组下降最显著,与HD+HDF组和HD+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HDF组RRF与HD+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前β2-微球蛋白、PTH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 HD+HDF、HD +HP 组β2-微球蛋白、PTH 水平明显低于 LFHD 组(P 〈0.05);HD+HDF组与HD+H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过程中RRF均有下降,但HD+HDF组及HD+HP组RRF下降程度明显低于LHHD组,提示HD联合HDF治疗和HD联合HP治疗比单纯LFHD治疗能延缓患者RRF的减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血液灌漉(HP)及血液滤过(HF)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6例尿毒症患者接受HD、HP或HF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中分子(MMS)、β2-微球蛋白(β2-M)清除率及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结果:HD、HP或HF均能有效清除小分子(如SCr、BUN),HD清除小分子优于HP、HF。HF清除中、大分子(MMS、β2-M)优于HD和HP,HP也能有效清除中、小分子(SCr、BUN、MMS),但治疗后β2-M水平显著升高。此外,HP、HF治疗过程中,透析并发症和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HD。结论:HP、HF显著提高了透析效果。减少了HD时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呕吐等症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尿毒症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组合型人工肾对尿毒症中分子毒素清除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组合型人工肾(HD+HP)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及血液透析(HD)组3组。检测首次透析前后及透析第4、8周后患者血β2微球蛋白(β2-MG)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8周后观察对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并对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D+HP组首次透析前后患者的β2-MG、iPTH均明显下降(均P〈0.05),透析4、8周后与首次透析前相比,患者的β2-MG、iPTH均显著下降(均P〈0.01);HDF组首次透析前后的β2-MG、iPT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4、8周后β2-MG、iPTH明显下降(P〈0.05);HD组首次透析前后及透析4、8周后的β2-MG、iPT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后,皮肤瘙痒症临床有效率HD+HP组最高,达89.47%,HDF组57.89%,HD组15.79%。结论 HD+HP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的中分子毒素,明显缓解皮肤瘙痒症状,其效果优于HDF,HDF治疗无效者改用HD+HP治疗可能有效,而HD不能清除尿毒症的中分子毒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本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组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D)、常规血液透析组(HD)、常规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组(HD+HP),各30例。分别测定与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透析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β_2-MG水平;观察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HFD组、HD组、HD+HP组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FD组、HD+HP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HD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D+HP组各指标下降百分比均高于HFD组(P0.05);HFD组和HD+HP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HD组,HD+HP组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D和HD+HP均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HD+HP的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透析过程低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3月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22例,随机对2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和对照组(常温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量及实际超滤量,观察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低血压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量和实际超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透析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低血压,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张莉森 《大家健康》2013,(22):151-15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0例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高低钠序贯透析,注射促葡萄糖及氯化钠,低温HD治疗。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克,每周三次,疗程12周。结果:患者经治疗后透析中及透析后平均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例次明显减少发生率明显改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充左卡尼汀能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8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血液透析(HD组,10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8例)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10例)治疗1年,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分)、血清清蛋白(ALB)、总蛋白(TP)、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C)、尿素清除指数(Kt/V)变化.结果 治疗开始前,3组患者的MI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1);治疗1年后HDF+HD组及HP+HD组的MIS评分明显低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F+HD组与HP+HD组比较MI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前3组患者的ALB、TP、Kt/V、LC、TC、Hb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与HD组相比,HDF+HD组和HP+HD组的ALB、TP、Hb、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组患者的Kt/V、T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是可供选择的较好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14.
尹秀英 《当代医学》2016,(20):42-43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对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将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组(对照组)和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透析组(治疗组),各14例。观察透析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低血压的发作次数及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透析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36.9%,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10.8%,2组患者透析后低血压发生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能有效的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血液滤过及透析滤过对症状性低血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滤过(HF)血液净化方式在透析治疗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24例稳定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4组,行血液透析(HD)、前稀释HDF、后稀释HDF和前稀释HF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每小时及治疗结束时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及统计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例次。结果:治疗前体重、超滤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在4组间无明显差异;前稀释HF组、前稀释HDF组及后稀释HDF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HD组;前稀释HF组、前稀释HDF组、后稀释HDF组在治疗4h时MAP均高于HD组,前稀释HF、前稀释HDF组在治疗5hMAP高于后稀释HDF组。结论:血液滤过及前稀释的血液透析滤过可减少透析治疗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于文艺 《当代医学》2013,(28):113-114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低通量透析(LFHD)组12例,高通量透析(HFHD)组20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10例,比较单次治疗前后及治疗6个月后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磷(P)、钙(Ca)、尿素氮(BUN)、肌酐(Cre)水平的变化。结果 (1)3组患者透析前BUN、Cre、P、Ca、i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单次治疗后3组BUN、C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次透析后血P均有所下降,与LFHD组比较HFHD组及HD+HP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单次透析后iPTH均有所下降,与LFHD组比较HFHD组及HD+HP组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3)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iPTH均有下降,与LFHD组比较HFHD组及HD+HP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血P水平LFHD组略有上升,HFHD组与HD+HP组下降。结论 HFHD及HF+HD均能有效降低血P及iPTH水平,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但HFHD更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反复发生低血压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透析法实施操作,观察组行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透析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情况、透析后的血压情况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对血容量下降值(△BV)、红细胞比容(HCT)的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1),而脱水量、尿素氮下降率(UR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透析后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血液透析时,采取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透析法实施透析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低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应当在临床上进一步地推行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普通血液透析组(普通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普通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组(HD+HP组),检测患者血标本中瘦素、β2‐MG、Hb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其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透析前比较,首次透析及透析6个月后,3组患者血标本中瘦素、β2‐MG水平均降低,且HD+HP组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HD组比较,HDF组、HD+HP组首次透析及透析6个月后血标本Hb、EPO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HD+H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普通HD组与HD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F组、HD+HP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普通HD组,且HD+HP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HP法治疗,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中瘦素、β2‐MG水平,不影响Hb水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讨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1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做随机非盲实验,同时划分患者为Ⅰ、Ⅱ、Ⅲ组,分别给予HD、PD和HD+HP治疗,观察评估三组的施治效果。结果施治后,Ⅲ组相对其余两组在上述指标水平上均有明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HD+HP治疗是一种可行血液净化方案,效果较HD、PD更为理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实验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低血压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48%,较对照组的8.67%更低,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透析性低压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保障透析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