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春华  赵跃  李艳萍  赵海燕  张秀玲 《重庆医学》2013,42(10):1139-1141,1145
目的了解该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出2011年8月该院163例工作人员发生了血源性职业暴露,对其高危因素、职业、工龄、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9.14%),其次是医师(15.95%);血源性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建立监测系统、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检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2009年1~12月94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职业、高危因素、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7.66%),其次是医师(18.09%);2名HIV职业暴露者给予预防用药,无1名因职业暴露而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年共191份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91名血源性职业暴露者中,医师、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次数最多(91.10%);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60.73%),其中针头刺伤最多(43.98%);明确的污染源以HIV最多(38.73%),HBV其次(22.55%);暴露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的占多数(80.63%).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增强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按照操作常规进行规范安全的操作,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赵晶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53-853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职业暴露的概率越来越高,锐器损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皮肤和黏膜接触[1],潜在感染的风险较大。临床医务人员每天完成大量注射、采血、输液、手术及使用后的针头处置工作,由于经常接触各种针头,因此发生针刺伤的概率也很高,发生率居锐器伤的首位,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被针头刺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疾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马英 《中国医学创新》2013,(18):111-112
目的: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锐器伤基线调查分析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本院328名医务工作者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锐器伤发生情况展开调查,并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328名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者97名,共206次,其中包括护士71名,共168次;医师22名,共35次;技师1名,其他3名,共3次。发生锐器伤涉及到的器具包括有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头皮静脉针、手术缝针、手术刀、静脉留置针等,其中以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在本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应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措施,降低锐器伤发生率,提高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60例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为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上报的160例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 160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中,拔针时占32.50%,采血注射穿刺时占20.00%,销毁丢针头时占16.87%,回套针帽时占9.37%,清理医疗废物时占8.75%,清点、整理物品时占5.63%,护理病人时占3.75%,术中操作、缝合时占3.13%。结论拔针后护士未正确及时处理锐器、注射操作评估不到位、注射后双手回套针帽是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综合诱因包括环境因素、培训考核因素、团队社交因素、个人因素等,需加加强护理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考核,强化预先防护理念是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完善监测管理系统,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并登记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根据发生职业暴露的职业类别、暴露地点及类型、暴露发生的原因、暴露源及暴露后的处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191例,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职别:护士、实习生、医师、工勤人员、技师分别占45.03%、25.65%、20.42%、6.28%、2.62%;暴露地点主要在病房(49.74%),其次为手术室(28.80%);暴露类型主要为锐器伤(94.76%),以输液针头、注射针头等空心针为主;暴露原因以操作中意外损伤为主(29.84%);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63.87%),暴露后67.02%预防使用高效免疫球蛋白。结论: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切实落实标准预防,完善报告流程,加强监管,是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导致护士血源性锐器伤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者如何减少血源性锐器伤。方法对医院2010—2012年47例护士所发生的血源性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源性锐器伤发生主要发生在病房,主要表现在操作后处理废弃物以及操作不正确,并且以头皮针输液器针头刺伤多见,其次为注射器针头与静脉采血针头,且三项护理操作导致的血源性锐器伤在各科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79,P=0.02,P<0.05,其中肺外结核科、急诊发生绝对数构成比相对门诊、外科等其它科室高;2010—2013年各年度不同年资(<3年、3-10年、≥10年、实习生)血源性锐器伤发生情况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51,P<0.05,其中工龄<3年与3~10年护士三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绝对数逐年下降。结论血源性锐器伤发生原因包括锐器种类、护士谨慎度、环境等多方面,应重视血源性锐器伤风险管理,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理与培训,提高护士职业防护认识,严防操作规程,从而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65名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填写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名医务人员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41.5%;职业暴露发生在外科的比例最高,占47.7%;被空心针头扎伤的比例最高,占63.1%;引起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是诊疗过程中操作或处理不慎,占26.2%。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发生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护人员4976名,发生锐器伤154例次,发生率为3.1%,其中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人群,发生率为11.5%(89/776)、构成比为57.8%(89/154);工龄在1~5年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最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锐器伤发生率逐渐降低;食指是最常见的受伤部位,尤以右手食指为甚,占25.3%(39/154);锐器伤发生地点位居前三位的是病房内、手术室和检验科,发生率依次为57.79%、30.52%和5.19%;锐器伤主要发生时刻为手术操作与器械整理时、拔针或拔针后处理时、整理用毕锐器时,分别占25.32%、20.78%、19.48%;乙型肝炎病毒是锐器伤的主要阳性暴露源,然而仅有89例(占57.79%)暴露者既往曾接种过乙肝疫苗。结论:加强标准操作规程和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方案,是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