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MSH2是错配修复系统的主要成员,它的突变将产生DNA修复错误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增加整个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从而引起与肿瘤有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本对hM-SH2基因的结构、定位、表达、功能予以总结,并综述hMSH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基因突变可由致癌剂引起 ,也可由DNA代谢过程中的碱基错配引起 ,为保证遗传物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细胞有许多防止基因突变的系统。这些系统包括①切除修复②损伤碱基的直接修复③错配修复④重组修复⑤跨损伤DNA合成。错配修复基因能纠正由于DNA重组和复制产生的碱基错配 ,在细菌中 ,MMR的缺陷将导致发生异常病变。人类MMR失活也可导致基因变异 ,从而引起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和其它癌症。最近的研究发现MMR系统不仅通过纠正由于DNA重组和复制产生的碱基错配而保持基因组的稳定和真实 ,而且通过诱导DNA受…  相似文献   

3.
黄慧  曾波航 《医学综述》2003,9(10):583-585
在DNA正常代谢中 ,碱基错配、插入或缺失均可导致基因重组DNA复制错误。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对于细胞、机体乃至整个种系的生存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细胞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机制以保证遗传信息稳定而真实的代代相传。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MMR)是细胞复制后的一种修复机制 ,可对DNA错配的碱基进行修复 ,起着维持DNA复制保真度、控制基因变异的作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到内因 (遗传因素 )和外因 (环境因素 )多种病因。最新研究表明 ,错配修复基因 (DNAmismatchrepair)也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  相似文献   

4.
周琪  阎晓初 《重庆医学》2004,33(7):1044-1047
遗传物质的突变是导致人类肿瘤的主要原因,而引起遗传物质突变的直接诱因是不同类型DNA损伤,其中多种原因造成的DNA双链分子碱基错配是导致突变的主要损伤类型之一[1,2].自上世纪70年代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发现MutHLS途径的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系统以来,人们对MMR系统在人类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在许多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研究该系统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错配修复系统(mismatch repair,MMR)是机体DNA修复机制的一种形式,主要纠正碱基错配,防止基因
突变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miRNA介导的MMR表达异常和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MR表达缺陷(dMMR)的结
肠癌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可以作为结肠癌的潜在预后及疗效预测因子。研究MMR与结肠癌的发生、MMR与miRNA的
相互关系及MMR疗效预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证明,细胞基因组保持其完整性对于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基因的损伤不能及时得到修复,将导致细胞凋亡、生长失控以及恶性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变化。DNA损伤修复系统在维持基因组功能完整性、修复致癌因素所致的损伤以及抗癌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I)是DNA修复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7.
机体细胞内DNA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化学结构或编码特性的改变,如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异常代谢产物等都会导致DNA损伤,这种损伤若不能及时得到修复,就会影响机体正常活动,进而诱发一系列遗传疾病的产生。正常机体具有完善的DNA损伤修复机制,修复由各种原因导致的DNA损伤,其主要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损伤恢复( reversal of damage),即损伤直接被移除,使碱基恢复为原来状态;另一种是切除修复( excision re-pair),是指切除损伤 DNA 后,再合成一段新的DNA来替代损伤DNA,切除修复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碱基切除修复( base excision repair,BER)、同源重组修复( ho-mo 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错配修复( mismatch repair,MMR)等多条途径,它们共同构成维持遗传信息稳定的保护机制,以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1]。  相似文献   

8.
DNA分子是生命体的遗传物质基础,也是辐射损伤的重要靶分子。细胞受到照射,DNA分子将产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包括碱基错配、修饰、脱嘌呤或脱嘧啶位点形成、DNA单链、双链断裂以及DNA蛋白质交联等。如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或发生错误修复。使损伤积累至一定程度就可导致疾病。然而,生物体内存在着DNA损伤修复系统,其中DNA损伤修复基因起着重要的作用。DNA损伤修复基因泛指那些编码产物在功能上参与DNA损伤识别和修复的基因;它们的编码产物包括DNA修复酶和参与DNA损伤识别及修复调节的一些元件。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细胞主要通过碱基切除修复(BER)、核酸切除修复(NER)、错配修复(MMR)和重组修复(RR)等方式来修复DNA损伤。当然,一种DNA损伤可以通过多种修复途径来修复。一种修复途径也可以参与多种DNA损伤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作为第Ⅰ类致癌因子[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hMSH2是人类错配修复(MMR)基因之一,主要功能是通过其蛋白产物识别复制后错配修复的碱  相似文献   

10.
DNA错配修复(MMR)基因是人体细胞内一种能识别并修复DNA碱基错配的保护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MMR相关基因功能缺陷与恶性胶质瘤对替莫唑胺(TMZ)化疗抵抗相关。本文就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胶质瘤耐药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错配修复基因hMLH3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而环境中的有害物理和化学因子及体内代谢的一些物质会对DNA造成损伤,同时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也会有发生碱基配对错误的危险,生物体主要依靠DNA修复系统来保持遗传信息的完整和稳定。目前己阐明的DNA损伤修复方式至少有4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双链断裂修复及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  相似文献   

12.
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是人体细胞中存在的一种能识别并修复DNA碱基错配的安全保障系统。近来研究发现,MMR基因缺陷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本文综述MMR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林奇综合征(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于DNA错配修复(MMR)基因MLH1、MSH2、MSH6、PMS2等出现缺失,导致MMR基因功能缺失,最终导致基因组中高度重复DNA序列不稳定,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报道了1例LS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发现其背后的聚集性LS家族。临床上对评估有LS相关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应考虑LS并进行MMR免疫组化检测,甚则行LS基因检测。诊断LS对个体和家庭成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筛查和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罹患LS相关癌症的总体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散发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酚/氯仿法提取4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DNA测序等方法对基因hMSH2外显子5、6、13、15进行突变情况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4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2例发生hMSH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4.54%。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hMSH2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SH2基因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hMSH2基因突变与散发性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5.
碱基切除修复酶基因MUTYH突变与人类疾病相关,由遗传性MUTYH双等位基因突变引起的MUTYH相关性息肉(MAP)是一种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可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其分子机制-碱基切除修复系统(BER)的突变及与错配修复系统(MMR)的关联,已成为目前的热点话题。文中对BER与DNA氧化损伤,BER与其它修复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MAP肿瘤发生机制,临床表型及防治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DNA修复系统是与大肠癌发病密切相关的遗传因素,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s, MMR)是最重要的一类DNA修复基因[1],其在维护基因组稳定的细胞内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剪切发生错配的核苷酸而对基因进行修复[2].  相似文献   

17.
基因hMSH2、hMLH1与p53突变型在散发性大肠癌患者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与p53突变型在散发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DNA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基因hMSH2、hMLH1、p53进行检测。结果: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发生hMSH2、hMLH1、p53基因突变分别为2、6、22例,分别占4.44%、13.33%和48.89%。hMLH1、hMSH2基因在突变型p53患者中的突变率为27.27%明显高于在p53未发生突变的患者中的突变率8.69%(P<0.05)。结论:一定比例的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存在MMR基因缺陷,其中hMLH1所起的作用大于hMSH2,散发性大肠癌中MMR基因突变与p53突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细胞水平上分析新发现的DNA损伤修复因子WDR70的生物学功能,确定WDR70基因在人卵巢癌中的突变发生情况,以验证该基因的功能丢失是否与卵巢癌关联。方法 在人细胞中用siRNA干扰WDR70基因表达,或用慢病毒和质粒过表达WDR70的野生型和突变体,通过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等方法研究该基因在DNA损伤后的亚细胞定位和DNA损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此外,抽提1例正常卵巢组织和16例卵巢癌标本的mRNA进行半定量RT-PCR扩增,对这些标本中的WDR70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WDR70基因沉默和过表达其突变体导致同源重组功能蛋白——DNA复制蛋白A (RPA32)磷酸化修饰水平降低和重组酶——重组蛋白A(RAD51)向DNA损伤位点招募的能力减低;WDR70的功能障碍还导致染色体的断裂增多;同时,卵巢癌样本中发现多例WDR70突变型别。结论 在体外系统中,WDR70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沉默或过表达其突变体将导致同源重组修复缺陷和染色体结构的不稳定;在卵巢癌基因组中,WDR70基因频繁出现突变,可能导致相应的DNA修复缺陷和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发生。因此,WDR70是一个潜在的卵巢癌抗癌基因。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生物体的基因组保持其完整性是机体细胞发挥正常功能和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条件。基因组在染色体自我复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源性因素或者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存在多种形式的损伤。DNA的双链断裂(DSB)是DNA最为严重的损伤形式,是诱发细胞学的反应最为复杂的、生物学的后果最为严重的、与恶性肿瘤等等健康相关问题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损伤类型,如不能得到及时而准确地修复,可能会导致基因的突变、基因组的不稳定、细胞染色体的丢失和重组或者导致细胞的凋亡甚至癌变。现已发现同源重组修复途径(HR)是真核生物中DSB的主要修复途径和方式,本文就HR的组成和修复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DNA修复是一系列与恢复正常DNA序列结构和维持遗传信息相对稳定有关的细胞反应,细胞为了存活而容忍某种类型的DNA损伤或不正常的碱基序列也包括在该定义范围内.目前已知DNA损伤修复方式至少有5种[1],即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错配修(mismatch repair,MMR、双链断裂修复(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DSBR)、直接修复(direct repair)每种修复方式都可有多种分子参与.研究发现参与人类DNA损伤修复的基因有130多种.因DNA损伤修复基因维持细胞完整性和基因组稳定的特殊功能所以是决定机体肿瘤易感性的在一个重要因素[2,3].本文就DNA修复基因与食道癌易感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