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血管源性疾病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7例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腹部64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常规进行冠状位、矢状位MPR重建,38例患者进行了血管三维重建,重建方法为CPR、MIP、VR。结果 57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10例,腹主动脉瘤破裂5例,髂总动脉瘤破裂3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4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5例,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例,肾动脉血栓栓塞10例,脾梗塞5例,MSCT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MSCT增强及三维血管成像是血管源性急腹症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检查对腹部胃肠道和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证实为腹部钝性损伤患者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征象,并比较分析各种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27例中,腹腔和(或)腹膜后积液23例,气腹19例,肠管水肿增厚18例,肠系膜血肿15例,肠系膜增厚与周边脂肪界面模糊不清或周边脂肪内有斑点状改变22例。结论:MSCT增强扫描对判断有无肠和肠系膜损伤及其程度都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12-1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CT 结合血管重建技术对肠及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 例肠及肠系膜损伤(BMIs)患者的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的影像特征,评价多层螺旋CT 结合血管重建技术对肠及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86 例BMIs 患者中,单纯小肠损伤共35 例(40.7%);小肠合并肠系膜损伤21 例(24.4%);单纯结肠损伤共15 例(17.4%);结肠合并小肠损伤5 例(5.8%);结肠合并肠系膜损伤3 例(3.5%);单纯肠系膜损伤7 例(8.2%)。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的主要表现为小肠或结肠肠壁增厚,肠管连续性中断;肠系膜损伤,肠系膜血肿形成,造影剂外渗;腹腔、盆腔及腹膜后积液(血),腹腔内游离气体。结论肠及肠系膜损伤(BMIs)患者的MSCT 增强及CTA 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BMIs 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动静脉畸形(PAVMs)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肺动脉造影(PADSA)或手术证实的11例肺动静脉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并将其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 IP)、容积再现(VR)相结合,观察病灶的空间解剖关系。结果 11例患者的MSCT检查及重建成像诊断结果与PADSA诊断相符,均能充分显示引流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能准确、直观地观察畸形血管的走行、数目、直径。6例病人可见"血管蒂"征,5例可见"动脉瘤"征。7例为单纯型,3例为复杂型,1例为弥漫型。结论 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取代有创性DSA检查成为PAVMs的无创性首选检查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特征性表现及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和MSCT资料,总结其CT特征。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仅行平扫。10例均表现为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单发的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左右侧各5例,直径约420 cm;10例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匀,其内多发囊变(9例)、分隔(6例)及散在斑点状钙化(2例),增强后实性成分、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并可见迂曲强化的血管影,囊性成分无强化。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及囊变具有定性诊断价值,术前正确诊断对防止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健  归俊  许承志  毛健强 《广西医学》2010,32(2):174-17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成像采取了MSCT血管成像与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容积重建(VR)相结合的技术,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10例PS均为单发,左肺下叶后基底段8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2例,均为叶内型。MSCT与多模式重建血管成像均清晰显示异常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分支,单支动脉供血。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PS,可取代有创性DSA检查,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MS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例RPF的CT及MRI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MS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处理;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所有患者CT及MRI平扫表现为腹膜后不规则肌肉样密度或信号软组织病变,6例包绕腹膜后大血管,7例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增强后,病变轻度至中度强化。结论 MSCT及MRI检查在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综合分析图像,有利于该病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宾精文  孙玉林  布桂林  杨鸿 《四川医学》2010,31(10):1552-1554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的MSCT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后纤维化的MSCT表现为腹膜后弥漫型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及与周围组织的包裹。19例中13例为肿块型,6例为弥漫型。CT平扫为腹膜后密度较均匀或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本组11例行MPR多平面重建,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MSCT检查可明确病变的范围、部位、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相关性腹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手术或临床追踪证实胃肠道疾病致腹痛病例41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及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图像,观察病变位置、形态、密度、强化特征及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肠梗阻性腹痛14例(疝4例、肠套叠3例、术后肠粘连4例、肠扭转3例);穿孔性腹痛病变6例(消化性溃疡6例);炎症性腹痛13例(阑尾炎5例,憩室炎3例,肠脂垂炎1例,小肠克隆恩病1例,肠结核3例);肿瘤性腹痛6例(胃癌2例、结肠癌4例);血管性腹痛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结论 MSCT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图像质量高及多功能图像后重建的特点,对胃肠道相关性腹痛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CTA)在腹主动脉病变诊断及腹部病变经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腹部病变行增强CT检查的112例患者常规行MSCT血管成像。结果:112例腹主动脉CTA三维重建后,均成功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腹部其它脏器病变情况。部分病例在其指导下成功的进行了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腹主动脉CTA检查速度快,血管解剖关系清楚,立体感强,成功率高,对后期治疗的帮助大。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娟  张起双  李忠  刘鸿嘉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2):1457-1459,F000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重建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急腹症病例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162例急腹症患者中急性炎症88例;消化道穿孔7例;肠梗阻15例;肠套叠3例;胆管结石8例;泌尿系结石17例;外伤10例;血管病变6例;脾梗塞3例;宫外孕2例;黄体血肿破裂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89例,临床随访证实73例。CT诊断符合率94.4%。结论:MSCT能快速显示急腹症的病变原因、部位、程度、病变范围,有无血管病变及脏器坏死,并可发现并发病及合并症的存在。多层螺旋CT是急腹症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部分病例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叶晓青  陈健  谭旭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78-80,F0003
目的 观察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957例,利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将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CT的诊断结果与术后、治疗的结果相比,最后发现在实质脏器的损伤诊断中假阳性为5例、假阴性为3例;而在空腔脏器的CT诊断结果上假阳性为4例、假阴性为3例.CT诊断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性为99.59%; CT诊断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性为99.89%.结论 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与诊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特异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其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却要显著高于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扫描机,行连续容积扫描,对98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法(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建,总结分析急性阑尾炎CT平扫表现,通过与手术病理比较评估CT平扫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 9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54例行手术治疗,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平扫诊断46例,3例为假阳性,2例为盲肠憩室炎,1例为回肠末端炎,4例未能诊断。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94.1%,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92.3%,准确度为92.9%。同手术病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病理诊断正常阑尾7例(因临床怀疑而行手术治疗)。7例正常阑尾中,盲肠憩室炎2例,回肠末端炎1例,盲肠炎1例,盆腔炎1例,无异常发现2例。结论 CT平扫可以快速准确地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而且操作简便无造影剂过敏之忧,病人承担费用少,辐射剂量低,特别适用一些急重的急腹症的患者,可以作做为怀疑急性阑尾炎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钝性伤后单纯肾蒂损伤后的 MS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钝性伤后经CT检查,临床随访,手术证实,其他影响检查互相印证的肾损伤40例,其中肾蒂损伤2例,占肾损伤5%,肾动脉分支损伤2例,占肾损伤的5%,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肾蒂损伤后MSCT表现:(1)腹腔积血;(2)膈肌脚增厚及膈肌脚浸润征象;(3)膈后间隙片状出血;(4)伤后1∽12小时肾轮廓、大小、密度、形态未见异常、肾周围脂肪囊清晰;(5)伤后24小时肾前、肾后筋膜稍增厚,肾周脂肪囊条索状影;(6)伤后3天以后肾体积进一步增大,密度减低,肾周脂肪囊片絮状影,肾筋膜增厚,膈后间隙及膈肌脚积血量未增加,均在肾内侧,未见肾外侧积血;(7)增强扫描可见肾血管内造影剂外溢及肾灌注减低和肾无灌注,可出现肾节段性及全肾梗死,肾皮质呈“线状强化的皮质环征”;(8)合并肠系膜血管损伤及肠管挫伤。结论:肾蒂损伤后早期出血较特征性位于肾内侧,主要位于膈肌脚及膈后间隙,可合并肠系膜血管及肠管损伤,及早增强扫描可发现肾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外科医师在作肠道修复手术时应注意避免过分牵拉,引起肾蒂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行CT检查并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21例,采用SIMENSHispeed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扫描。运用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技术,结合横断面CT图像进行评价。结果:2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静脉栓塞19例,1例同时有肠系膜动脉及静脉栓塞。CT增强扫描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管腔内见充盈缺损。8例合并肠管积气积液扩张,肠壁水肿,增强后呈“面包圈征”:4例呈“脂肪混浊征”;6例呈“漩涡征”;3例合并气腹;8例合并腹腔和/或盆腔积液;3倒合并有肝硬化;3例肝脏灌注异常。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高肠系膜缺血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一站式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胸腹部复合伤(ATA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ATACI患者行一站式MS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49例胸部CR、94例腹部US的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300例ATACI患者行16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MPR、CPR、MIP、MinP以及VR等,并与轴位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对胸壁外伤、胸膜外伤、肺损伤、纵隔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检出与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少量积血、气腹、膈肌以及骨损伤与U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T轴位图像与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胸壁损伤、胸膜损伤、纵隔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检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损伤、腹部损伤的检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胸壁损伤、胸膜损伤、纵隔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损伤、腹部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站式MSCT检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及时、准确救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应列为ATACI首选检查手段;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ATACI作出准确和"立体"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应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经TACE术后复发16层螺旋CT表现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和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细胞癌(HC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6例肝癌患者行MSCT增强扫描均采用小剂量团注自动追踪扫描.采用300mgl/ml和370mgl/ml非离子型对比剂,比较病灶和血管成像效果.应用三维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或多平面重组(MPR)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急性输尿管小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2013—11间我院就诊的74例急性输尿管小结石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泌尿系统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与超声及泌尿系统X线平片检查相比,CT扫描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X^2=72.86,P〈0.05)和(X^2=62.28,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MPR)及曲面重建技术(CMP)能清晰显示急性输尿管小结石的病变部位、周围组织并提供多方位图像,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腰椎小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及扫描中的技术。方法:腰椎MSCT扫描172例,扫描重建层厚2栅,层距1mm,将数据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对所得重建图像分析整理后,与常规以椎间盘为中心、横断轴位重建的对照组(17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平面重建后图像可在不同角度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病变,对细小关节面及椎间盘显示清楚。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能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病变全部细节,较常规检查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