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张并小腿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先77条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张并小腿溃疡的病人,一期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交通支静脉结扎,股浅静脉带戒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半年内显示70条肢体疗效良好,表现为浅静脉曲张消失,小腿色素沉着的颜色变浅,溃疡愈合。静脉造影显示股浅静脉直径缩小,造影剂不再倒流或倒流明显减轻。7条肢体明显改善,溃疡消失,走路轻快。但小腿仍有轻度肿胀。结论:一期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交通支静脉结扎,股浅静脉带戒术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推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我们1995年4月~1996年10月对16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施顺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比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回临床资料38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32例深静脉瓣膜功能健全(0级),6例轻度瓣膜功能不全(I级)。按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施行手术,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手术人员的技能及病人情况、静脉曲张程度基本相同。治疗组16例用顺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对照组22例用传统的方法手术,多数需另加分段剥脱加切除术。结果治疗组在应用静脉剥离器时无静脉断裂,静脉剥脱完整,对小腿部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传统方法与透光旋切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及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将329例患者按采取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与透光旋切术(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组,传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的方法手术,TIPP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透光旋切的方法手术。比较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皮肤麻木、皮下血肿、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术后皮肤溃疡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长期随访)等指标。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皮肤麻木、皮下血肿、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TIPP组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皮肤溃疡愈合快、术后复发率低。结论:透光旋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远期临床效果显著,特别适合于静脉曲张严重及合并下肢皮肤溃疡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对186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行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或联合内镜下交通支结扎(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顺行性静脉造影确诊,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无深静脉、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VLT组98例,EVLT+SEPS组88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随访3~3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满意,在胀痛感、皮肤瘙痒、内踝区水肿缓解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溃疡均愈合,但对于溃疡患者,EVLT+SEPS组在溃疡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溃疡复发上优于EVLT组。结论有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无溃疡形成时,可只行浅静脉手术;当有溃疡形成时,应同时行浅静脉手术和小腿交通支结扎手术。EVLT是治疗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措施,EVLT联合SEPS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时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大隐静脉曲张18例采用股浅静脉瓣环缩术,治愈12例(66.7%),作者对复发原因,手术方法,原理,及适应证进行了探讨,提出大隐静脉曲张者术前应常规进行深静脉造影。血液倒流性下肢静脉疝才适合行大隐静脉高位法加剥脱术。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返流性疾病是常见病,主要包括:(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2)血栓形成后综合症;(3)单纯大隐静脉曲张。以往采用的诊断手段多为静脉造影,但此方法病人较痛苦。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对下肢深静脉进行检查,病人无痛苦,可反复多次进行。我院从1997年~2002年共检查病人190人,我们对彩超检查结果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检查水平。  相似文献   

7.
导管电凝微创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其表现为患肢浅静脉曲张迂曲,多伴有酸胀和疼痛不适。病史长者可见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等表现。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损伤较大。随着科学的发展,手术逐渐向着无创或微创方面改进。自2004年以来采用导管电凝微创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92例,96条肢体,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栾霁冬  魏彤  吴非  万保东  赵勇 《黑龙江医学》2001,25(12):897-898
单纯大隐静脉曲张者 ,Homans和Linton主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大隐静脉剥脱、交通支结扎术。这样就形成了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经典手术方法。但这种手术疗效常不能令人满意 ,相当部分病人术后症状不缓解 ,下肢营养障碍性病变继续发生或发展 ,复发率达 2 4 %~ 4 0 % 〔1〕。从 196 8年起 ,kistner对具有慢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病人 ,通过造影和手术资料的研究 ,发现许多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 ,静脉壁并没有呈现陈旧的炎症性反应的改变 ;瓣膜结构依然存在 ,而且具有功能 ,只是有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1980年他正式冠用“原…  相似文献   

9.
大隐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溃疡常顽固难愈合,即使有短暂的愈合也常复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等溃疡愈合后,作大隐静脉剥脱和低位分段结扎,但因溃疡难愈,病人很难有获得大隐静脉手术的机会.1995年3月-1999年12月,我们采用许怀瑾报道的方法[1],共治疗合并溃疡的大隐静脉曲张1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疾病中的应用(附57例临床分析)闫波马晓飞苏少飞在临床上,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后,多数患者痊愈,但少数患者复发,患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发生皮炎等,严重者踝部溃疡经久不愈,通过股静脉逆行性造影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9月~2008年2月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患肢均行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合并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肢体,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6条肢体,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6条肢体,合并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条肢体,合并Cocket综合征2条肢体,合并淋巴瘤2例。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腿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下小腿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7例,患者均伴有小腿大片色素沉着、皮肤有硬结湿疹或溃疡形成,观察其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溃疡在术后1周内基本干燥,1个月内基本愈合,皮肤色素颜色变浅,皮肤弹性好转,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情况。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大隐静脉小腿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具有疗效确切、不易感染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正>大隐静脉曲张会引起患者下肢出现浅静脉扩张、迂曲,这类现象在小腿部位较常见,如患者长久站立后感到足部肿胀,踝部及小腿在疾病晚期会出现湿疹以及色素沉着[1]。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术前准备较严格,需确定大隐静脉曲张是否属于深静脉疾病代偿机制,同时了解患者深静脉血流状态及结构[2]。超声造影对深静脉病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本院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超声造影在深静脉结构诊断以及血流动力学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隐 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如未行有效的治疗,终因长期血液倒流而发生下肢皮肤营养障碍,而手术治疗是静脉曲张最彻底的方法。我科从 1988年开始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在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基础上,附加经皮贯穿缝扎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 126条肢体,其中男 45例、女 71例,年龄 26~ 63岁,平均 44.5岁,合并小腿下方和踝部皮肤色素沉着、粗糙、脱屑等营养障碍 42例,合并足靴区皮肤溃疡 6例,行下肢深静脉造影 1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7例。 1.2 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5.
一旦发生大隐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溃疡,则病程持久,溃疡经久不愈,即使有暂时性的愈合也常很快复脱和低位分段结扎,但因溃疡难愈,病人很难有获得大隐静脉手术的机会。从2002-2007年5年间,我们在溃疡期间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低位结扎剥脱加溃疡上端小腿皮肤环形切开缝合,共冶疗并发溃疡的大隐静脉曲张1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董毅  李斌 《美中医学》2007,4(4):11-11,16
目的 讨论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共158例192条患肢,均经过下肢静脉造影或下肢静脉彩超(CDFI)证实深静脉办膜功能小於Ⅲ級,采用自制电凝导管和套管电凝针电凝闭合曲张静脉,手术後采用弹力绷带包扎,静脉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结果 该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局部美观、并发症少,全部192条患肢术後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微创电凝术是一种有效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薛斌 《基层医学论坛》2005,9(6):506-506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左下肢29侧,伴溃疡8侧;右下肢27侧,伴溃疡5侧。术前均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1.2手术方法术前将小腿部扭曲的静脉用龙胆紫标记。腹股沟部和大腿部手术与常规方法相同。小腿部在龙胆紫标记的  相似文献   

18.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是基层医院普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溃疡经常久治不愈,治疗较为不理想。传统治疗方法是待局部炎症控制、溃疡愈合后,做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低位分段结扎,但因溃疡愈合慢,患者对手术时机把握不理想而拖延治疗。我科对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43例在溃疡发病期间行大隐静脉高位、分段结扎加溃疡处植皮,治疗过程中收到了较好效果。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2月开展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在溃疡处植皮4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后 ,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DVT) ,不但不能使其原有症状及体征缓解反而加重 ,部分病人可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本文就两院自 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1月间收治的 184 8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人 ,手术后 9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中男 5例 ,女 4例。年龄35~ 70岁 ,平均 5 2 2岁。原发病均为大隐静脉曲张 ,其中两侧大隐静脉均行手术后引起一侧LDVT者 4例 ,单侧大隐静脉手术后引起者 5例 ,本组病例全部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 9例中 1例患糖尿病 …  相似文献   

20.
改良法顺静脉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4年4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大隐静脉曲张25例,采用改良法顺静脉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32岁,平均43岁。术前常规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血栓形成,全部病例诊断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均采用改良法顺静脉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应用静脉剥离器时无静脉断裂,静脉剥脱完整。2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前用龙胆紫描出大隐静脉主干及周围较大分支血管在皮肤上的位置。病人仰卧,患侧大腿和膝部轻度外旋和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