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1974~1983年,我院采用中央型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肝内型门脉高压症48例,其中急症手术4例,择期手术20例,预防性分流术24例。术后近期死亡4例(有2例作急症分流),随访42例,最长9年8个月,平均为4年。远期死亡率14.3%,再出血率4.8%;脑病发生率14.3%;康复率88.9%;绝对生存率1、3及5年分别为93.2、78.5及72.7%。此术式系经胃结肠韧带切开的途径暴露胰腺体部,掀起胰体前下缘,游离胰体后脾静脉中央段,使之与肾静脉吻合,优点为操作简便、出血少、吻合口较大血流通畅、降压效果好,平均降压105mmH_2O,再出血率较低,分流量因受肾静脉容量限制,故门脉血流对肝灌注影响不太大,脑病发生率未高出周围型脾肾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78例实践,对几种分流术的疗效,提出一些估价。平均降压效果:门腔分流>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脾腔分流>睥肾分流。通过随访,脾肾分流,术后部分病例仍有出血,可能与吻合口血栓有关。脾腔分流,未发生出血和脑病,恢复劳动效果显著。提出门腔分流的吻合口以≤1.2厘米较造宜。急症分流死亡率远较预防性分流高。ChildC类病员出血,宜先行支持治疗,暂时止血为择期分流创造条件,如出血不止,行脾切除及食道和胃周围血管断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41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脾腔静脉分流手术,认为脾腔分流术不受单侧肾功能及肾血管畸形影响,腔静脉术野较浅,比脾肾静脉分流操作方便,手术成功率高,分流量较脾肾静脉吻合大,减压效果也较脾肾静脉分流好。本组脾腔静脉分流术后4~5年生存率为73.8%,不低于同类手术,至少不低于脾肾静脉分流术。92.6%恢复了全日工作及轻工作,再出血率为6.5%,明显低于国内报道的脾肾静脉分流术及门腔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4.
作者施行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32例。Child分类A级8例,B级21例,C级3例。治疗性分流术18例,其中急诊分流1例;其余14例为预防性手术。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无明显变化,但脾静脉压力平均下降1.14kPa。11例在分流后7~10天经胃网膜左静脉插管造影,9例显示吻合口通畅。术后早期脾亢改善明显。本文对手术适应证、可行性、预防性手术的应用、分流后早期吻合口通畅性的确定及脾动脉结扎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胃左静脉扩张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在伴有或不伴有其他侧枝循环时胃左静脉增宽与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使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三组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及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胃左静脉内径及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进行了测量,并比较三组的食管静脉出血率。结果:曲张组的胃左静脉宽度、血流速度、血流量、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均大于其他两组,脾肾分流组的胃左静脉的扩张程度及出血发生率均小于其他两个组,脐旁静脉组的胃左静脉扩张程度与脾肾分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没有其他分流的情况下,胃左静脉扩张患者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率高,脐旁静脉开放可以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几率,而有脾肾静脉分流患者的食管静脉出血率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1980年1月至1985年12月使用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曲张静脉出血41例,其中一组行非选择性肠-腔桥式分流术12例;另一组行选择性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29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肝功能分级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果非选择性分流组术后1例死亡,经随诊平均59.5月复发出血率27.3%,肝性脑病率9.1%,1~5年生存率90.9%;选择性分流组亦1例术后死亡,随诊平均33.4月,复发出血率3.6%,无脑病发生,1~5年均存活。从治疗效果看选择性分流优于非选择性分流。本文还对治疗方法选择的认识,施行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的体会和理想手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治疗33例门脉高压症并与40例单纯断流术及39例吻合器加断流术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近期无一例再出血,远期仅1例再出血,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溃疡、狭窄、梗阻及吻合口漏,1例发生肝性脑病。结论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术既保留了断流术及分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治疗门脉高压症一种合理可行的术式。其远期疗效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和进行更长期的随访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PHT)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PHT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施以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对照组施以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选择测量术前、术后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的压力、血流量、最大流速和直径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评定近期疗效指标,追踪随访1~5年,观察再出血、肝性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术后PV、SV血流量、最大流速、直径均显著下降,自身前后比较P〈0.01,研究组PV最大流速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PV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术后门静脉压(FP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再次出血、肝性脑病和死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术式能使门脉系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为PHT合并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PHT)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PHT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施以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对照组施以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选择测量术前、术后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的压力、血流量、最大流速和直径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评定近期疗效指标,追踪随访1~ 5年,观察再出血、肝性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术后PV、SV血流量、最大流速、直径均显著下降,自身前后比较 P<0.01,研究组PV最大流速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明显( P<0.05),两组PV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术后门静脉压(FP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 P<0.01.再次出血、肝性脑病和死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术式能使门脉系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为PHT合并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PHT)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PHT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施以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对照组施以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选择测量术前、术后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的压力、血流量、最大流速和直径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评定近期疗效指标,追踪随访1-5年,观察再出血、肝性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术后PV、SV血流量、最大流速、直径均显著下降,自身前后比较 P<0.01,研究组PV最大流速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PV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术后门静脉压(FP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再次出血、肝性脑病和死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术式能使门脉系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为PHT合并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对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我院采用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1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手术前后平均自由门静脉压由(3.586±0.54)kPa降至(3.056±0.41)kPa.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1年内无死亡,无上消化道再出血,无肝性脑病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及分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一种合理、可行、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PHT)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PHT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施以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对照组施以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选择测量术前、术后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的压力,血流量、最大流速和直径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评定近期疗效指标,追踪随访1—5年,观察再出血、肝性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术后PV、SV血流量、最大流速、直径均显著下降,自身前后比较P〈0.01,研究组PV最大流速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PV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术后门静脉压(FP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再次出血、肝性脑病和死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术式能使门脉系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为PHT合并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经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伴自发性脾-肾/胃-肾分流道的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7例有门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肾/胃-肾分流道的胃底静脉曲张且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施行经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结果 7例患者全部操作成功率,术后随访6个月再出血发生率为14.28%,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改善率71.43%。结论对于GEV2型及IGV1型的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自发性脾肾/胃肾分流的分流道较狭小的患者,可尝试内镜下行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 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有2种:一是脾切除同时结扎切断冠状静脉,以阻断门奇静脉之间的反常血液,二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各种不同分流术。我院外科近8年来施行脾肾、脾腔静脉分流、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共48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7—60岁。其中脾肾静脉分流术32例,脾腔分流术11例,肠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脾切、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例。原发病均为乙型肝炎,均有大出血史,Child分类属B级。随访9~16个月,情况良好,无再出血及肝昏迷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脾切,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例。原发病均为乙型肝炎,均有大出血史,Child分类属B级,随访9~16个月,情况良好,无再出血及肝昏迷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脾切除近端脾肾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探讨。方法:我院对8例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近端脾肾分流术,采用分流口径为0.8~0.9cm,分流后测得自由门静脉压为17~20cmH2O。结果: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腹腔创面出血再次手术止血。术后随访0.5~4年,吻合口通畅,1例术后2年出血一次。结论:对有出血史、肝功能ChildA~ChildB级的患者,采用脾切除脾近端肾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医疗特色该科是国内最早开展门脉高压症研究的单位之一。继1952年,兰锡纯教授在国内首次施行脾肾静脉吻合术后,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吴志勇教授提出了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术式。邝耀麟教授在国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史5年,其间反复发生消化道出血10余次,均经内科非手术治疗得到控制.2周前再次发生大出血,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停止.为求手术治疗入院.入院后给予护肝、口服心得安治疗及其他常规术前准备,拟行脾脏切除、脾肾静脉分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预防胃管刺激发生再出血,故术晨未留置胃管.术中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顺利.手术开始后不久即很快发生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胃内出血量达1 560 mL.患者收缩压降至60 mm Hg,持续时间长达10 min.经过液体复苏,持续静脉点滴多巴胺,迅速结扎胃冠状静脉,患者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继续脾脏切除、脾肾静脉分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患者术后未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并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0.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加性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远端脾肾静脉分流加选择性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病历24份,并对病人进行踊跃定期复查。结果 分流前后门肠区血压与自由静脉无明显差异,但分流的一脾肾区静脉血压明显低于自由门静脉压。24例病人中,除1例术后曾发生轻微消化道出血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 该术式集中分流和断流的优点,是一种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