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医学教育价值观导向。适应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学生医德素质“351”培育体系:坚持“三个统一”,即人文素质培育与科学素质培育、医德教育与医术教育、教学生做人与教学生做事相统一;通过“五项工程”,即教师引领、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氛围陶冶、继续教育,逐步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分阶段、立体化”的学生医德素质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医德与医务人员成才的"哑铃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乃仁术” ,祖国医学自古以来 ,就有重视医德的良好传统。历代名医不仅仅以高超的医疗技术著称于世 ,同时也以良好的医德名垂青史。扁鹤、华陀、董奉、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等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现代医学界的名医吴登云等也是“德术双馨”的先进典型代表。医术 ,是科学水平问题 ;医德 ,是精神境界问题。对医务工作者来说 :“医术是根本 ,医德是灵魂 ,只有魂本结合 ,方可走向成功”。医务工作者虽说成才、成功之路有千条万条 ,但最关键的一条便是医德的自律和修养。也就是说医德与成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为了把二者间的关系 ,说得…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习生是未来的医生。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已有的医学伦理观、道德观与现实发生冲撞 ,医德医风形成的开始。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 ,不但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一名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人才 ,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部门的水平和质量。1 医德的社会历史性  仁爱乃医学的应有之义。医学起源于生产实践的同时 ,医学道德也就逐步形成。古往今来 ,许多著名的医学家都是医德高尚的典范。祖国医学有“医乃仁术”的传统观点 ,如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就提出医生应“救贫贱之厄”,“留…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医德教育是社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医务人员施加系统的医德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医务人员履行医德义务.培养高尚的医学道德品质。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一个人只要有了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就  相似文献   

5.
《西北医学教育》2016,(5):748-750
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他们要医术精湛和医德高尚齐备。医德是医学人文的价值体现,职业精神是具有高尚医德的意识升华,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医学人文视域下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期望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写到:"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在以往的医学教育中存在着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为此,我们于2002年7月对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部分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的看法以及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教育学基础理论上,结合调查结果,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及其教育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写到 :“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 ,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 ,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 ,是社会公德在医疗行业中的特殊表现。医生是个高风险、高责任的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危的职业 ,医学技术不同于其它技术最显著的特点 ,在于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人。医疗卫生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 ,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患者往往把个人生命和家庭幸福全都托付给了医务工作者 ,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知识全面、技术精深 ,而且还要有崇高的医德。医科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 ,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 ,因而对他们加强医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加强医德教育的必要性医德 ,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 ,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职业道德与医学伦理学教育密不可分 ,医学职业的伦理道德要求 ,就是为患者服务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要求。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高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是卫生行业的根本 ,我国自古以...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一方面患者对身心健康及医学人文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医务工作者也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经受考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骨科医生如何抵制功利主义,实现医德医术与服务艺术的协调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骨科医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相对薄弱,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已成为教育界公认的问题.作为将来要担负救死扶伤这一神圣职责的医学生,也同样存在人文素质不足的现象.当前不太和谐的医患关系问题,必须靠他们去改善.因此,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把医学生培养成医术与医德兼通的人才,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医学是一门生命科学。医生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医学院校的学生应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理解医学道德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医家,以他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而流芳百世。在医德方面影响力最大的,当首推中国的孙思邈和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孙思邈的医德论述,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科学之父,其誓言已经成为西方众多医学院校的毕业典礼上的宣誓词。两者的医德观,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医德的理念,其共同的医德理念认为,品行兼优是作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准则,对病人必须一视同仁。这些医德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医学生培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在医学教育中,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将医德教育融人到医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学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患者期望值的不断升高,医生的执业环境愈发艰难。我国人文医学发展的滞后成为约束医学科学整体化趋势的瓶颈。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重构医学人文的内涵,重塑医学的人文精神,重振医学的人文风采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医学人文关怀的实现需要政府切实履行责任、以宽容型社会的建立以及医生个人技术水平与医德素养的共同提高作为推力。  相似文献   

12.
医学本质上具备双重属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因此,需要丰厚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当前,由于医学技术的泛化、医学社会化的畸形发展以及人文学科对医学的照护不够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医学的人文精神的缺失。为纠正这种“失常”的现象,应积极探寻有效的手段,为医学人文性的回归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在大学课堂中以适当的方法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关注,不失为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13.
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最好地体现医学的本质属性。我科建立了一套"以医患沟通技能培养为主体、以参与式及服务式为特色"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训模式。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医患沟通技能,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应对知识,提高医学法律和执业规范,培养医学生乐观思维、心理素质和挫折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评价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较有效地促进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方法 利用自拟的《医学生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的11个班的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AS9.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该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整体略低.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看:除最后四个班级得分较高外,其他班级得分较低且有7个班级的得分为负值.结论 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入手,从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系统出现的新困境,现代医学已经形成新的目标。要求正确认识人文素质的内涵,明确医学生应当具备的人文素质,以解决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强化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的专业教育、营造医学院校人文环境、加强社会实践锻炼等几个方面探索了医学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强调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体系的全过程,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6.
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医学教育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欠缺、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不足,加之医学人才交流的国际趋势、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使得人文素养的现实需要日趋迫切.而〈大学英语〉课程传递了大量的医学人文信息,其中不乏一些对医学生成长具有促进作用的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理应并且能够肩负起人文素养教育功能,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端正其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医学道德观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基于第二课堂的护理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构建,试图解释第二课堂教育在护理本科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机制与效果,并探讨护理医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作用的认知与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个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开展职业素质情况调研,内容涉及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人文素质三方面。结果职业精神方面:认为有“显著提高”者占44.13%,“有所提高”者占33.20%,“有所下降或显著下降”者占6.48%。职业技能方面:认为有“显著提高”者占51.82%,“有所提高”者占41.70%,“有所下降或显著下降”者占1.21%。人文素养方面:有91.1%的学生认为得到提高,且2009级和2011级“显著提高”的比例均超过50%。结论基于第二课堂开展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使得护理医学生在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等方面有所提高,该培养方式得到了护理医学生的广泛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18.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生的服务观念需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医务工作者除了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需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根据当前时代背景和医学生医德养成的特点,从医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本宗旨、基本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受儒家文化影响传统医德把医学定位为医道,赋予了医学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也形成了传统医德强调德性和义务的特点。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及医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医德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现代医学职业精神,将权利与义务、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相结合是实现传统医德思想现代转化,推进目前医德医风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方法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学沟通和选择辅助检查等过程中,注重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可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能力、改善医患关系。结论强化人文素质培养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合格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