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血液凝聚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火箭电泳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AT-ⅢAg),凝血酶凝胶空斑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结果: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抗凝血指标中抗凝血酶Ⅲ活性及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均降低,且随着肝功能从A→B→C(Child-Pugh)的变化,上述变化趋势愈加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及抗凝血功能明显降低,且随着肝功能的降低,这些指标的变化更加显著。因此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肝功能损害的变化及预后,预测出血与血栓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在该科住院行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进行总结,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18例(25条患肢)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期间,采取优质化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结果18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肢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足背动脉搏动增强,皮温升高,疼痛减轻。6例下肢坏疽患者,5例溃疡面愈合良好。1例行足趾截肢术后疮面愈合。结论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疾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差异的意义。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实验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对照组)。分别取血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并进行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升高,抗凝血酶Ⅲ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可能有血栓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血液凝聚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火箭电泳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AT-ⅢAg),凝血酶凝胶空斑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结果: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抗凝血指标中抗凝血酶Ⅲ活性及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均降低,且随着肝功能从A→B→C(Child—Pugh)的变化,上述变化趋势愈加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及抗凝血功能明显降低,且随着肝功能的降低,这些指标的变化更加显著。因此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肝功能损害的变化及预后.预测出血与血栓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男,28岁,农民,1990年10月1日因右大腿刀刺伤,在当地医院进行手术探查,发现股动静脉均断裂,结扎了股静脉,吻合股动脉断端,但术后足背动脉搏动不存在,肢端发凉,第4日出现右小腿疼痛难忍,第7日发现5个足趾末节底部均变黑色。1990年10月11日转来我院住院,右大腿内侧伤口已拆线,一期愈合,右小腿及足部肿胀明显,有广泛触痛,踝关节及足趾主动运动消失,5个足趾末节底部呈发黑,1.5cm×1.0cm。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不存在,小腿中1/3以下感觉消失,患足皮温较健侧低2C,1990年10月15日经股动脉造影,证实股动  相似文献   

6.
对9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出、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进行动态检测,结果确诊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42例(44.2%)。DIC 患者各项实验室诊断指标异常率依次为:血小板数(BPC)100%>纤溶酶原(PLG)95.2%>抗凝血酶Ⅲ(AT-Ⅲ)90.5%>凝血酶时间(TT)78.6%>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地区,青壮年男性发病居多;表现下肢趾端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足趾持续性变冷甚至出现肢端溃疡等体征。临床根据病情及病变范围采用多种疗法,我院多采用综合疗法,目的在于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尽量恢复劳动力;同时加强患者院外健康指导教育。要求患者绝对禁烟;保持足部清洁与干燥、防止感染及外伤;应经常变换体位,以利于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三种常见恶性肿瘤(肺癌、胃癌、肝癌)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采用STAGO 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结果:三种常见肿瘤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结论:检测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Ⅲ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0例,其中有并发症患者30例(并发症组),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抗凝血酶Ⅲ活性和纤维蛋白原。结果T2DM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并发症组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纯糖尿病组抗凝血酶Ⅲ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水平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有利于对T2DM患者凝血状态进行评估,从而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方式治疗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方便收集2011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采用静脉瓣膜切除或破坏、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的56例(61条患肢)脉管炎患者及60例(81条患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观察术后患者行走和患肢缺血状态、疼痛、皮肤等情况。结果142条患肢术后患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26例剧烈静息痛明显缓解。所有患者静脉搏动良好,肢端循环显著改善,皮肤温度较前升高。67例手术后患肢末梢即由青紫色变为暗红色,皮肤温度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24个月,肢缺血症状完全消失,坏疽足趾脱落,残端完全愈合,踝上大隐静脉触及搏动。结论静脉瓣膜切除或破坏、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方式治疗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状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状态 ,对 3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测定血浆AT -Ⅲ :A、AT -Ⅲ :Ag、t -PA :A、PAI :A、FPA、DD ,结果显示 :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AT -Ⅲ :Ag低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5 ) ,PAI :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t -PA :A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FPA、DD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FPA在发病后即有明显增高。认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活性改变在血栓形成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血浆AT -Ⅲ :Ag、t-PA :A、PAI :A、FPA、DD含量的测定可作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客观血液学指标 ,为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及病情演变的观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不同剂量组对三氯化铁(FeCL3)所致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后抗凝血酶-Ⅲ(AT-Ⅲ) 和蛋白C (PC) 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第14天除空白组外,均采用FeCL3外敷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动脉血栓模型,分别称量其血栓质量和测定血浆AT-Ⅲ和PC含量. 结果 模型组有明显的血栓形成,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血栓质量减轻,其中中剂量组血栓质量最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府逐瘀汤不同剂量组血浆中AT-Ⅲ含量降低、PC含量升高(P<0.01). 结论 血府逐淤汤不同剂量组抗凝机制可能通过与AT-Ⅲ结合而灭活凝血因子,促进了PC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收集120例因股骨转子间骨折来我院行骨折术患者,根据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是否正常分为A组(延长组)和B组(正常组),纳入同时间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骨折患者间,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凝血酶时间(TT)、PT、APTT及血清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活性(PLG)活性差异。结果:骨折组PT、APTT较正常组延长,血浆D-D水平、AT-Ⅲ及PLG活性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T、APTT长于对B组,血浆D-D水平、AT-Ⅲ活性则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3、5d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T、APTT均延长,血浆D-D水平、AT-Ⅲ及PLG活性上升,术后3d各项指标均升至最高点,术后5d开始回落,术后7d基本恢复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因创伤、手术、大量失血等刺激,凝血系统改变,抗凝能力增强,纤溶亢进,血液处于低凝状态,临床上因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管病变对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311例,依据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3组,即单纯糖尿病组1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15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0例,同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水平评价凝血功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组AT-Ⅲ、PC、PS活性明显降低,凝血四项中APTT、PT降低、Fib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PC、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ib及PLT升高较单纯糖尿病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抗凝血功能紊乱,处于血栓前状态,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者尤为明显。AT-Ⅲ、PC、PS及凝血四项的测定可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有利于血管并发症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包括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足月)孕妇的凝血功能、血小板及血脂相关指标的检测及统计学分析比较,探讨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易栓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2例正常晚孕组和1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6例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AE)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UAE〈30mg/24h)62例与微量白蛋白尿组(UAE为30~300mg/24h)59例。结果:2型糖尿病无蛋白尿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纽(P〈0.05),抗凝血酶Ⅲ活性两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无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判断以及疾病的早期预防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出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窒息新生儿及16例正常新生儿的PT、APTT、Fg、PLT、AT-Ⅲ、PC、D-D。结果轻度窒息组PT、APTT、Fg、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PT、APTT、Fg、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PT、APTT延长,PLT、Fg降低;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APTT-Ⅲ、PC、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均表现为AT-Ⅲ、D-D增高,PC降低,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存在出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以高凝状态为主的Pred-DI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妇女分娩前后凝血、抗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部分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易发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检测比较36例哈萨克族妇女和39例汉族妇女分娩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定量(Fbg)、D-二聚体(D-D)、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活化蛋白C抵抗(APCR)比值。结果分娩前哈萨克族妇女与汉族妇女相关指标比较,D-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T、PTA、INR、APTT、Fbg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组分娩后PS较分娩前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哈萨克族组分娩后PC、PS低于汉族组分娩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汉族组分娩后与哈萨克族组分娩前比较,PC、APCR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哈萨克族妇女分娩前后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PC、PS活性较汉族妇女低可能是其分娩前后易发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分娩前后进行凝血、抗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检查对预防哈萨克族妇女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浆蛋白C(PC)活性、抗凝血酶Ⅲ(AT-Ⅲ)在糖尿病肾病(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8例正常人和125例2型DM患者蛋白C活性(PC)、抗凝血酶Ⅲ(AT-Ⅲ)。根据24h尿蛋白排泄(UAE)将患者分为两组:无并发症组(UAE〈30mg/24h)45例;尿蛋白组(UAE〉30mmg/24h)80例。结果DM无蛋白尿和蛋白尿组血浆PC水平分别为124.1±10.7%和171.5±36.5%,与正常对照组血浆PC水平102.3±17.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DM无蛋白尿和蛋白尿组AT-Ⅲ活性分别为79.4±29.4%和40.6±13.2%,与正常对照组(95.4±6.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M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PC、AT-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DM凝血功能变化,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不同类型患者凝血、抗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法国STAGO EVOLU-TION血液凝集仪测定病毒性肝炎不同类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Ⅲ活性,并与正常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不同类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不同类型间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者凝血及抗凝功能明显降低,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这些指标的变化更加显著。因此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