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内镜是消化内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专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技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内镜的操作,并对内镜下常见疾病的初步诊断,成为内镜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规范消化内镜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消化内镜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同时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分析其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病理结果为胃癌24例、肠癌10例、食管癌6例,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可为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今后临床诊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肠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诊断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期肿瘤被发现,随之而来的内镜治疗技术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且日趋成熟,已成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指导临床消化道肿瘤教学中的意义。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7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部肿瘤学系的研究生58名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NCCN指南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学习,实习前后分别对消化道肿瘤基本知识进行测试并对比,来评价消化道肿瘤NCCN指南结合MDT的教学效果。结果与实习前相比,实习结束后所有研究生对消化道肿瘤诊疗知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CCN指南结合MDT的教学获得了临床研究生的认可。结论 NCCN指南结合MDT的临床培训能提高研究生对消化道肿瘤知识的掌握及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74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来院就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应用常规模式进行诊断和治疗,研究组采用消化内镜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观察两组诊断影像质量评分及手术相关指标,客观分析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病灶形态、胃小凹分型、毛细血管影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较短(P0.05)。结论在消化道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能够切实改善影像质量,降低误诊、漏诊风险,且可缩短手术用时,减轻对机体的损害,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多学科协助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是多学科专家组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其最初主要用于肿瘤领域,旨在通过发挥各学科专长,集中力量,为患者制定最为适宜的诊疗方案。但是,MDT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疗中应用较少,而将MDT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较少进行探索。文章主要从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的现状、MDT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必要性、MDT教学模式对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思维、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临床技能、科研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积极作用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MDT教学模式将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为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消化内镜规范化教学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当今消化内科疾病诊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内镜培训教学实践,提高了内镜教学水平,研究生能掌握常用的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肿瘤是我国常见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肿瘤被早期发现。消化内镜在其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地位。近年来,一些新型辅助内镜,如超声内镜、放大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已用于早期食管、胃肠肿瘤的辅助诊断,使得我们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表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此外,多种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在减少组织损伤的同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在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方面仍面临一些新问题,如怎样准确判断病变深度、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理学分型及标本切缘处理的规范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消化科医师、内镜临床医师及病理科医师等共同努力。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小分子物质(Micro-RNA)已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或许在未来能协助我们早期诊断消化道肿瘤。总之,只有结合内镜、影像学及病理学等多种检查措施,积极开展消化内镜新技术,消化道肿瘤才能更早期地获得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镜技术诊断及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消化道内镜技术诊断。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评分、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影响质量评分以及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肿瘤具有良好的诊断治疗价值,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243-1246
消化道早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主要借助于消化道内镜技术,为提高传统内镜发现诊断消化道病变的能力,通常于内镜检查前行消化道染色以突出病变。蓝激光成像技术是新一代的消化内镜技术,相比传统的内镜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具有特有的发现消化道病变的能力,不仅可以用于非癌疾病的诊断,而且具有很强的发现消化道早期癌病变的能力。近年来关于蓝激光成像技术对早期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表明其能显著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本研究主要分析国内蓝激光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对消化道早癌诊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NCCN指南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因为指南每年更新一次,并包含多个学科知识,这对消化道肿瘤学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提出很大挑战。临床教学中要求教师采用更好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NCCN指南并初步运用于患者的诊治中。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已经成为消化道肿瘤治疗的最佳实践模式,在MDT模式指导下进行NCCN指南的强化学习有利于提高消化道肿瘤学研究生的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四证合一”的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医院、导师和学生尚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象;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探讨将临床MDT理念引入临床科研团队建设,将临床问题与基础研究结合,以临床病种为中心、以基础研究为平台,整合临床科室和基础研究人员,构建临床科研MDT团队,对适应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培养要求,提高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科研素质以及科研效率和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消化道肿瘤实施消化内镜技术早期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2年间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86例,将其根据不同诊断治疗方法均分为研究组(43例,采用消化内镜诊断治疗技术)和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内镜诊断治疗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指标。结果 (1)诊断正确率比较:研究组患者共通过消化内镜检查确诊40例,诊断正确率为93.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检查确诊31例,诊断正确率为72.1%。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5.162,P=0.00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使用消化内镜诊断治疗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胃镜上消化道肿瘤漏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廷基  高燕  张厚德 《中国现代医生》2014,(11):152-154,157
上消化道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率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内镜对上消化道肿瘤的漏诊情况时有发生,但关于漏诊的报道却为数不多,且相差甚远.本文拟对不同国家及地区对于胃镜上消化道肿瘤漏诊情况的研究进行综合论述,总结各个研究中对漏诊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消化内镜诊断肿瘤的灵敏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针对神经病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临床诊疗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多学科工作应用于神经病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MDT教学的实施范围、实施流程、实施实例和初步教学成果等方面入手,阐述应用多学科工作模式教学的重要性,为提高神经病学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诊疗能力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分析“临床病例—读书报告会—临床应用”三阶梯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采用读书报告会形式轮流讲授口腔临床工作中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一个学期结束后,应用口腔临床病例对研究生进行测评,统计成绩后平均化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三阶梯教学法的专业型研究生在病例特点的总结提炼、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英语词汇3方面均明显优于未接受三阶梯教学法的学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病例—读书报告会—临床应用”三阶梯教学法可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对临床知识及科研前沿知识的把握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是研究生教学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能提高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分析问题、文献查阅及团队协作能力,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已经成为消化专业研究生必备技能之一,笔者自2010年以来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较好的完成内镜培训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超级微创”(SMIS)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可以在保留器官结构和功能完整的基础上治愈疾病,是未来治疗学的发展目标,目前已经在消化内镜领域广泛应用。对疾病的发展认识的提高是SMIS实施的前提。超声内镜(EUS)作为兼容了内镜与超声探查两类功能的检查方法,可以对消化道病变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尤其对早期病变的分析为进一步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该文深入分析EUS在消化道疾病SMIS术前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未来的内镜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在“211”二期项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5年三期建设的努力,除在原有优势项目如对消化系肿瘤发生与诊治和慢性肝病诊治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外,还开辟了小肠疾病诊治研究的新领域.建设期间,系统研究了消化系肿瘤(胃癌和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早期诊断和综合预防,特别是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 RNA等)与信号通路在消化系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建立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关键技术,从而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探索并开拓了小肠内镜诊断应用的新途径,使小肠内镜在我国得到普及和推广,并对血管发育不良所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创新性治疗及其机制探索;建立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非创诊断模型,同时系统阐述并证实了核苷类抗病毒药及氧化苦参碱等在抑制纤维化及减缓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上研究成果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进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学科总体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2):I0003
张齐联,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医院外科教授。 1959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历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2年开始从事消化内镜专业,为我国最早开创及从事此专业的学者之一;1980—1984年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及昭和大学专门学习消化道癌的内镜早期诊断。1993年赴美国Duke大学,1994年赴德国汉堡Eppendorf大学专门学习各种消化内镜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