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调查12,148名健康人,流脑带菌率为10.5%。对1,297株脑膜炎奈瑟菌进行分群鉴定,流行菌株为A群,带菌菌株以B群为主,认为A群带菌在流脑监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977年12月至1978年5月,当流脑流行前期,流行期和流行后期,我们对市、郊区7—9岁388名儿童进行了流脑的带菌率调查,结果如下:一、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群率与菌群分布:1977年12月和1978年3、5月,连续对388名健康儿童进行了三次带菌调查(见表).流行期带菌率为56.44%,显著高  相似文献   

3.
李峰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9):111-112
流脑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危害极大.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各人群流脑带菌率和菌群分布状况,以探索其流行规律,予见发展趋势采取防治措施.根据地区分布和流行特点,于2003年4-5月间对三县四区六类不同人群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各县区人群的带菌率和菌群分布,为今后的流脑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承德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及菌群分布情况,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随机设立一个监测点,抽取<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组共7个年龄组人群,每个年龄组至少抽取15人,在流脑流行前期和中期采集调查对象咽拭子标本进行带菌率及菌群监测。结果 2013-2014年累计监测健康人群442人,检出流脑带菌者16人,带菌率3.62%,菌株分别为B群7株、C群1株和未分群8株,分别占阳性菌株的43.75%、6.25%和50.00%。不同流行期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不同地区间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男性带菌率为4.27%,女性带菌率为3.03%,不同性别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以7~19岁年龄组带菌率最高,各年龄组间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9,P<0.05)。结论承德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低,其流行菌群发生改变,B群已成为承德市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达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等方法,对全市流脑的流行强度、流行因素、三间分布、病原变化及其耐药情况、应急接种、流行前期流行期流行后期的带菌情况、人群免疫水平水平、临床表现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全市62年间发生流脑49 148例,死亡3 091例。年均发病率8.68/10万,死亡率0.05/10万。病死率6.29%。其中男30 219例,女18 929例。男女之比1.59∶1。平均潜伏期2~3 d。最短12小时,最长7 d。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指示病例出现后进行应急接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带菌率:流行前期22.73%。流行期为17.61%,流行后期为28.98%。结论流脑是威胁我市<5岁儿童的主要传染病。预防接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沧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脑的流行规律,加大流脑防控力度,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收集2004-2012年沧州市流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于2008-2012年连续5年对所辖县市区健康人群随机进行流脑带菌者检测。结果 2004-2012年间共报告流脑病例67例,0-19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60%。其中死亡7例,5岁以下儿童5例,死亡率最高,为33.33%;20-岁年龄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15.38%。发病率逐年降低。2008-2012年连续5年对所辖县市区健康人群随机进行流脑带菌者检测分析,沧州市流脑报告带菌率平均为4.45%,逐年降低。结论沧州市流脑疫情基本稳定,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黄颖芝 《中国医疗前沿》2012,(7):93+63-93,63
目的了解常熟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率及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流脑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流脑监测方案,选择0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39岁、大于40岁共8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共202人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流脑A群、C群和W135群流脑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采集的健康人群中在15-19岁年龄组检出脑膜炎双球菌(B群)2株,其余均有阴性,202份健康人群带菌率为0.99%;202份血清中流脑A群抗体的阳性率为69.31%,平均抗体滴度为6.13;C群抗体的阳性率为64.85%,平均抗体滴度为6.18;W135群抗体的阳性率为34.16%,平均抗体滴度为4.58。结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很低。由于施行预防接种,〈6岁人群AC流脑免疫水平较高,而7-14岁年龄组人群AC群流脑免疫水平明显下降,同时人群对W135的免疫水平普遍较低,应进一步加强流脑的监测并且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提高人群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传染病,调查脑膜炎双球菌的流行菌群和带菌菌群对流脑防治工作有重大意义,但按一般常规法分离鉴定,有些菌株初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流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2001~2006年流脑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新疆2001~2006年流脑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是0.45/10万、0.026/10万、5.75%。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2-4月。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0.04%。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30.62%、28.03%。169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样检测平均带菌率为10.65%,其中A群13株,带菌率为7.69%;B群4株,带菌率为2.37%;C群1株,带菌率为0.59%。健康人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A群抗体阳性率为37.54%,C群抗体阳性率为18.44%。结论2001~2006年新疆流脑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年均发病率0.45/10万),但仍高于同期全国水平(0.20/10万),防治工作仍须加强。新疆健康人群流脑A群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较低,A群抗体阳性率37.54%,C群抗体阳性率18.44%,因此要加强新疆地区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当前我国农村冬春季节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以隐性感染为主,带菌者作为传染源在本病的传播和流行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流脑的菌群变迁和耐药菌株的增多,给流脑的防治工作带来不少问题。因此,进行流脑带菌状况和菌株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国内流脑菌型调查资料中,一般认为主要由A群引起流行,而B群和1916群仅见于“流脑”个别病例。但在健康人群的带菌调查中,B群占优势(50%以上),A群约占17%,1890群约占1%。我区多为A群引起流行。1977年2~3月我们在柳州市、灵山县等地从病人的脑脊液中共分离出九株流脑菌,其中七株A群,一株B群和一株C群。1976~1977年在不同流行类型的地区对2107名健康人群进行流脑带菌调查,结果B群占70.9%,A群仅占5.8%。5个新血清群以1892群为多见,1890群仅占0 8%。1978年12月,我们从一病人中分  相似文献   

12.
做好流脑疫情侦察工作,防止流脑的暴发流行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本病流行前期1977年12月间对来自东线(武昌)、南线(宜昌)、西线(丹江)、北线(郑州)返回襄樊的旅客列车上抽样进行了流脑带菌状况调查。采样时用清毒棉拭子直接伸入口腔内悬雍垂后鼻咽腔轻拭分泌物,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常见传染病之一,对人民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为了摸清高原地区流脑带菌和菌群的稳定状态情况,试图了解流脑健康人群带菌者与流行的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78年5~9月对德令哈地区牧民。饮食服务行业及学生等部分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辛集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状况,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市范围内于流脑流行前期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标本215份,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菌株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咽拭子检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11份,带菌率5.12%,共分离出B群1株(占9.09%),C群1株(占9.09%),X群4株(占36.36%),多凝菌5株(占45.45%)。15~19岁组带菌率最高,为23.33%;各年龄组人群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7,P<0.01);男性带菌率为7.34%,女性为2.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2.251,P>0.05)。结论辛集市健康人群中存在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且15~19岁组带菌率最高。提示今后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健康人群的监测及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程凤云 《安徽医学》2012,33(6):739-740
目的了解肥东县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的发病情况,以及监测健康人群流脑的带菌状况,为分析肥东县流脑发病趋势及预防接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在肥东县梁园镇随机采集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流脑菌株分离培养.结果调查的80名健康人群鼻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2份携带C群脑膜炎奈瑟式菌,带菌率为2.5%(2/80).结论肥东县流脑带菌率较低,以C群为主,加强A+C流脑疫苗的接种工作,警惕局部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科学的制定流脑防制对策提供依据,2001年12月-2002年6月对我区健康人群进行了流脑带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为3.11%。在33件阳性标本中B群Nm菌共有26件,占78.79%;其它群(1890、1892、319、1916)Nm菌仅占21.21%,未出现A群Nm菌;流脑带菌以35-岁人群最高,占28%,其次为5岁-人群,占21%,0岁最低,占3%。男性带菌高于女性,本市人口与外来人口流脑带菌无显著差异。因此,我区在维持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基础免疫高接种率水平的同时,在B群流脑多糖菌苗未研制成功前,应针对B群Nm菌引起的发病进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以下简称为流脑 )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周期性流行特点。为探索本病在阆中市的流行规律 ,分析升、降原因 ,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 195 7年~ 2 0 0 0年流脑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疫情资料来源于阆中市卫生防疫站传染病年报 ,人口资料来源于阆中市公安局人口资料年报。1.2 带菌调查按常规方法取咽拭子接种于巧克力加双抗培养基CO2 腊罐培养。1.3 脑膜炎双球菌诊断血清及流脑多醣菌苗均系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 结果2 .1 疫情总趋势 :按年发病率 <2 0 / 10万为散发…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广西居民流脑带菌率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居民流脑带菌和抗体水平,为科学防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柳州市、百色市和贵港市作为监测点,在流脑流行前期,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采集咽拭子和血液标本,进行咽拭子培养和血液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监测点部分人群带菌率8.1%,A群抗体阳性率为82.63%,C群抗体阳性率为66.72%。结论监测点人群对A群流脑有一定抵抗力,对C群流脑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婴幼儿和成年人抗体水平不高,应采取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大力加强散居儿童、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和免疫水平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范围内采集6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Nm)培养及A、C、Y、W135型流脑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共采集1 093名健康者咽拭子标本,总带菌率为2.10%(23/1 093)。其中A群带菌率为0.27%,B群带菌率为0.37%,C群带菌率为1.37%,W135群带菌率为0.09%,其它菌群未检出;共采集1 093名健康者血清标本,A群阳性率为87.83%,C群阳性率为91.22%,Y群阳性率为54.25%,W135群阳性率为40.26%。结论目前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脑W135群、Y群抗体阳性率较低,建议适龄儿童在3岁和6岁接种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要警惕B群流脑病例,做好B群流脑实验室检测和密切接触者的药物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合江县2008年流脑A、C、Y和W135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合江县健康人群流脑脑膜炎奈瑟氏菌(Nm)带菌情况和抗体水平,为制定科学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流脑流行前期在合江县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并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Nm)菌株分离培养,采集健康人群血液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健康人群带菌率为2.83%,健康人群A群流脑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63.33%),其余3群阳性率较低(12.5~15.5%),健康人群对C、Y和W135群流脑保护率相当低(2%~3%)。结论加强3岁以下儿童的A群流脑菌苗的接种工作,开展15岁以下儿童的A+C+Y+W135四价流脑菌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