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和18例健康人为受试对象,其中给予10例中重度患者凉血解毒汤治疗6周,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W0)采集外周血,10例患者治疗6周(W6)再次采集外周血,分离所有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分析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hl7细胞相关因子IL-17A、IL-17F、IL-21、IL-2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患者组PBMC中Thl7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1、IL-2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凉血解毒汤治疗6周后,患者PBMC中Thl7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1、IL-22m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的活化及其效应细胞因子的分泌,下调17A、IL-17F、IL-21、IL-22 mRNA水平,从而有效治疗血热证银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IL-17、IL-22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l7细胞,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17、IL-22表达。取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正常人对照者皮肤,用量子点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Thl7细胞表达。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4及IL-17抗体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PASI呈正相关(r=0.501,P<0.05);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正常人对照者皮肤组织中Th17细胞表达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细胞比例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明显增加,IL-17和IL-22的水平均升高。  相似文献   

3.
林新瑜  何飞  董丹丹  李科 《四川医学》2011,32(2):154-156
目的探讨Ki-67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了48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区及20例正常人表皮中Ki-67的表达及分布特点,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方法)检测Ki-67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区Ki-67表达均较正常表皮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分布于除角质层以外的表皮各层,而正常表皮表达阴性或仅在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RT-PCR检测结果表明寻常型银屑病组Ki-67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表皮。结论 Ki-67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过度表达,提示其与银屑病的表皮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极化细胞Th1和Th17细胞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上IFN-γ+IL-17-(Th1)、IL-17+IFN-γ-(Th17)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寻常性银屑病严重指数PASI和Th极化细胞表达量、Th1/Th17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BMC中IFN-γ+Th1细胞的数量、IL-17+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Th17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7细胞的数量与PASI呈正相关(P<0.01,r=0.726),Th1/Th17细胞比值与PASI指数呈负相关(P<0.01,r=0.573)。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存在Th1/Th17细胞失衡现象,Th1/Th17比值变化可能参与银屑病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极化细胞Th1和Th17细胞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寻常性银属病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上IFN-γ+IL-17- (Th1)、IL-17 +IFN-γ- (Th17)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寻常性银屑病严重指数PASI和Th极化细胞表达量、Th1/Th17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BMC中IFN-γ+ Th1细胞的数量、IL-17+ 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Th17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7细胞的数量与PASI呈正相关(P<0.01,r=0.726),Th1/Th17细胞比值与PASI指数呈负相关(P<0.01,r=0.573).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存在Th1/Th17细胞失衡现象,Th1/Th17比值变化可能参与银屑病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屑病各中医证型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特点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的银屑病患者90例,根据其中医证型分为血热、血燥、血瘀组,每组30例,另选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同时根据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评分法(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间Th17/Treg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银屑病患者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热、血燥、血瘀组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热组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均高于血燥、血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血燥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热、血燥、血瘀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血热组IL-6、IL-17、IL-22、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血燥、血瘀组,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水平均低于血燥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组患者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eg细胞比例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与PASI评分呈均正相关(r=0.807,r=0.828,P 0.001),Treg细胞比例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r=-0.608,P 0.001)。结论外周血Th17/Treg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患者血热、血燥、血瘀三证型之间存在表达差异,且以血热型最为显著,此可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初步量化参考指标。此外,Th17细胞比例、Th17/Treg失衡程度越高,Treg细胞比例越低,银屑病患者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银解毒免煎颗粒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探讨消银解毒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及静止期)血热证的免疫学机理。方法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及静止期)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消银解毒免煎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消银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8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及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h1/Th2平衡的变化。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2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均可升高CD4~+含量(P0.05);治疗组可降低CD8~+含量(P0.05),对照组CD8~+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可降低Th1含量,对照组Th1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可升高Th2含量(P0.05)。结论消银解毒颗粒能够有效地降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及静止期)血热证患者PASI评分并通过改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Th1/Th2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中药-祛银汤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时相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30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予祛银汤口服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血清TNF-α、IL-8的水平。结果祛银汤能明显改善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PASI评分、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8周后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IL-8分别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5;r=0.37,P〈0.05)。结论祛银汤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从而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且两者与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银屑病病情活动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血燥和血瘀)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硝酸根还原酶法对30例健康对照者和90例(各分型均为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VEGF、NO进行检测,并分别对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银屑病中医辨证的三个证型的VEGF和NO均大于正常人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中医辨证三个证型组间的血清VEGF和NO,均为血热证组>血燥症组>血瘀证组,且血热证组与血燥证组、血瘀证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燥证组和血瘀证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NO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各证型中血清均呈高表达状态;VEGF、NO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讨银屑病(PS)发病与超抗原(SA)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FACS)定量分析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活化的PS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24h培养上清液对角朊细胞(KC)表达HLA-DR抗原的影响。结果其上清液可明显诱导KC表达HLA-DR抗原,且PS组诱导表达作用强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诱导KC表达HLA-DR抗原可能是SA活化的淋巴细胞作用于KC,诱发PS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口服凉血解毒汤治疗6周,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受累体表面积(BSA)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且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BSA、PASI评分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口服凉血解毒汤(生槐花、紫草、赤芍、白茅根等)治疗6周,通过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受累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后BSA和P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L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银屑平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血清IL-8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现察银屑平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8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银屑平丸,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丸,疗程均为8周,同时设立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计算治疗前后PASI(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教)评分及检测外周血血清IL-8含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8含量明星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 银屑平丸能同时降低寻常型银屑病的PASI积分及血清IL-8含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h17细胞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节病患者38例,其中初诊并伴有咳嗽、乏力、消瘦、发热等明显临床症状的活动期结节病患者18例,复诊的稳定期结节病患者20例。另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人选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有结节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水平。所有初诊结节病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及CD4+/CD8+比例检查。结果活动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CD3+ T细胞百分比较稳定期结节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1.59±0.44)%比(0.564-0.32)%和(0.49±0.23)%,P均〈0.05],而稳定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CD3+T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结节病患者SACE水平较稳定期结节病患者SACE水平明显增高[(56.6±14.6)IU/L比(35.8±18.3)IU/L,P〈0.05],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与SAC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活动期结节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与BALF中淋巴细胞百分比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CD4+/CD8+呈明显正相关(r=0.63,P〈0.05)。结论活动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增高,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增高可能与结节病的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中TNF—Q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的表达,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的浓度。另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PBMC的TLR4mRNA的表达较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TLRdmRNA表达与血清TNF-α浓度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单核吞噬系统TLR4介导的,TNF-α大量产生,激活炎症级联反应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和Th17)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AD患儿,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Th2、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IL-4、IL-17水平,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D患儿PBMC中CD4+IL-4(+Th2)细胞的数量、CD4+IL-17(+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9.56±4.9)%vs(12.91±1.7)%,P0.05;(26.61±2.6)vs(11.4±1.2),P0.05],Th1/Th2细胞的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0.98±0.13)vs(1.84±1.6),P0.05]。结论IL-17+Th17细胞与Th1/Th2比值变化可能参与AD患儿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Th1和Th17细胞的分布和平衡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及进行结核病筛查排除结核病可能的健康人员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亚群,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人员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数量的差异以及病例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数量的差异,分析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Th1与Th17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Th1和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人(8.6%±3.2%vs.2.1%±0.8%,1.1%±0.3%vs.0.2%±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9,P=0.001;t=1.175,P=0.003)。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Th1和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外周血(38.4%±10.7%vs.8.6%±3.2%,6.1%±0.9%vs.1.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78,P=0.000;t=4.492,P=0.000)。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分布均呈正相关(r=0.68,P=0.000;r=0.51,P=0.000)。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存在Th1和Th17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