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头针加体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茂  范焕芳  施荣富  郑博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35-1336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骨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摩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头针加体针配合体疗加作业疗法,对对照组只采用体疗加作业疗法。每日1次,30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儿骨密度(BMD)、降钙素(CT)、血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等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及治疗组治疗后BMD、CT明显升高,PTH、BAL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加体针配合体疗加作业疗法能改善患儿的骨代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5例加用头部穴区推拿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治疗组45例予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2组均以治疗20次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及微量元素血钙、锌、铁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肌张力M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钙、锌、铁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锌、铁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肌张力状况,增加微量元素水平,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建立及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
针灸推拿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茂  范焕芳  安志英 《四川中医》2005,23(12):101-102
目的:运用针灸推拿为主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对照组只采用体疗和作业疗法.2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针益智康复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智力障碍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头针益智康复疗法,包括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头针、口服益智中药、智力训练及言语训练;对照组50例,仅采用头部重点穴区推拿、智力训练及言语训练。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发育商(DQ)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Q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DQ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DQ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益智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患儿DQ水平。  相似文献   

5.
互动式头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34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年龄、瘫患部位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配对,治疗组采用互动式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头针加运动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MFM总百分比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反映走、跑、跳能力的能区(E区)百分比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与运动疗法结合可以改善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互动式头针在改善患者行走能力方面较常规头针加运动疗法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针刺组采用头针、体针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现代康复训练,每周治疗5次,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针刺组A~E区GMFM-88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配合体针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经络导平仪治疗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13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采用理学疗法,治疗组加用头针结合经络导平仪治疗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运用GMFM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结合经络导平仪治疗在脑瘫患儿康复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皮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脑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皮针配合运动疗法(主要应用Bobath技术和Vojta技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同治疗组技术)治疗,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第1d及第90d分别进行临床症状、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比较。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瘫痉挛型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运用运动疗法,尤其在促进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方面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9.
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头针合运动组和运动组,每组40例。头针合运动组采用头针配合运动疗法,头针取穴以运动区、平衡区、感觉区、震颤控制区、足运感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及百会、四神聪为主,予针刺治疗并配合运动疗法;运动组只采用运动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和儿童功能独立性(WeeFIM)评分的变化。结果:头针合运动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分别为106.58±54.19、154.20±46.31,WeeFIM评分分别为58.93±25.07、86.05±23.97,运动组GMFM评分分别为106.55±54.20、127.10±47.93,WeeFIM评分分别为60.90±23.44、73.30±23.02,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头针合运动组优于运动组(P<0.05);头针合运动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运动组的72.5%(P<0.05)。结论:头针配合运动疗法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0.
头体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体针疗法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头体针疗法;对照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头体针治疗组显效率为63.33%,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头体针治疗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体针疗法具有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运动性肾气不足的治疗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进  刘建华 《中国针灸》2007,27(7):479-481
目的:观察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健康男性专业运动员44人,随机分成针刺组、对照组,进行5周相同的训练,定期检测各组运动员激素变化水平。针刺组在训练的第4、5周行头体针治疗。结果:3周后两组运动员多数出现肾气不足体征。针刺组治疗2周后体征改善,睾酮(T)、雌二醇(E2)值上升(P<0.05);对照组症状改善不明显,T、E2值下降(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调整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功能,改善运动性肾气不足症状,对运动性疲劳有调整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青云  张鹤 《光明中医》2016,(15):2148-2149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伴发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58名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患儿在中药熏蒸的同时给予音乐干预。研究两组患儿中药熏蒸过程中哭闹情况,以噪音计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哭闹分贝和哭闹时间测定。结果观察组患儿15min、30min哭闹分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哭闹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显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的哭闹程度,提高患儿中药熏蒸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头针、体针及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230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头体针联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将临床收集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112例)、体针组(51例)、头体针组(67例)。头针组采取单纯头皮针:半身不遂和面瘫取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治疗,伴失语选运动区下部及头语言区。体针组先针刺健侧,用泻法留针30min,再针刺患侧,间断轻刺不留针;半个月后,健侧针法不变,患侧先行平补平泻,后行补法。头体针结合组采用头针和体针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8·2%(110/112),痊愈率35·1%(40/112);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6·0%(49/51),痊愈率23·5%(12/51);头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8·5%(66/67),痊愈率50·7%(34/67)。头体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此外,头体针组对出血灶和梗死灶的改善作用也明显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结论:头体针联合运用治疗中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4.
高永强 《光明中医》2016,(22):3329-3330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熏蒸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66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患儿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围绝经期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和围绝经期组,分别进行针刺治疗、更年安药物治疗和空白对照,并与青年大鼠作对照。测定各组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检测卵巢颗粒细胞Bcl-2、Fas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大鼠比较,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Fa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针刺治疗后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减少(P<0·05),Bcl-2蛋白表达提高(P<0·05),Fa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更年安药物治疗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亦有降低但图像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提高(P<0·05),Fa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能够抑制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上调卵巢颗粒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Fas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与针刺镇痛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用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widetype,WT)对照组、野生型针刺组、杂合子(heterozy-gous,HT)对照组、杂合子针刺组。分别通过热板、扭体法致痛,观察针刺对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镇痛作用的不同效应。结果: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的基础痛阈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能明显提高野生型和杂合子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延长首次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针刺前相比,差异分别有非常显著(P<0.01)和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后,杂合子小鼠的痛阈值、首次扭体潜伏期和扭体反应次数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敲除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可部分抑制针刺镇痛效应,提示Cx43与经络及针刺镇痛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腰骶段SPR手术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手术结合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术治疗.针刺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惠儿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优于单纯手术疗法,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谭泽圆  朱连超  张甜甜  都修波 《陕西中医》2022,(12):1734-1736,1745
目的:研究定风止痉散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儿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抽动症患儿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片与盐酸苯海索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定风止痉散,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美国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微量元素[铁(Fe)、铅(Pb)、锌(Zn)]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YGTSS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b水平低于对照组,且Fe、Z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风止痉散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抽动症患儿症状及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针法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状态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平  周炜  王寅 《中国针灸》2007,27(5):325-328
目的:研究不同针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方法:在统一诊断标准以及入选标准的前提下,152例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A组)、体针加头皮针组(B组)、体针加腹针组(C组)、体针加头皮针加腹针组(D组)。采用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级、Brunnstrom分级、简化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考察不同针刺方法对中风病偏瘫患者的疗效评价结果。结果:B、C、D组对痉挛状态的改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均优于A组(P<0·01),以D组疗效最佳(P<0·01)。结论:综合针法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