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PROMs)来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进而调整治疗方案。现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其中包括肺癌特异性量表7个(EORTC QLQ-LC13、FACT-L、LCSS、QLICP-LU、MDASI-LC、DDC、PQRS)、癌症普适性量表5个(FLIC、KPS评分、ECOG体力状况评分表、CARES、RSCL)以及评估癌症患者的症状量表2类(癌因性疲乏、癌痛)。目前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种类多样,应用范围广泛,但肺癌术后症状量表的研制有待加强,同时需建立完善的PROMs评估系统,指导PROMs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国内外过敏性鼻炎患者报告结局(AR-PRO)量表的特点和适用性。目前AR-PRO量表多为国外研制,分为症状评分、症状药物结合评分、疾病控制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4种,其中疾病控制和生存质量评分相关量表/问卷种类较多、质量参差不齐。症状评分和症状药物结合评分多采用4级评分法对症状进行评估;疾病控制和生存质量评分量表/问卷主要包含症状、活动能力、睡眠障碍、心理情感等领域,条目数为4~36个。量表评价主要采用信度、效度及反应度等经典测量理论,缺乏现代测量理论的应用。因此,有待开展系统评价研究,筛选高质量AR-PRO的量表/问卷;同时结合现代测量理论,研制基于我国文化背景的病证结合模式AR-PRO量表/问卷,为过敏性鼻炎疗效评价提供有效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3.
临床疗效研究中的患者报告结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评价的方案和指标有了重大转变,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PROs)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PROs的概念及其测量研究的现况,认为以症状疗效评价为主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可以借鉴西方的PROs研究模式,建立中医特色的量表评价体系,使中医药疗效评价达到客观化和定量化,为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s)为临床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从患者角度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的途径。笔者介绍了当以PROs为疗效评价指标时需着重注意的问题,包括PRO测量量表的选择、测量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的解释以及PRO指标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5):11-15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托,严格按照国际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量表的研制指南,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国际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基于多中心收集的31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及其847份量表,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综合运用,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条目,并在研究量表反应尺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本量表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亦适用于中医属于胸痹、心痛等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符合中国国情的《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并对其性能进行考评,为进一步完善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有效方法。方法:从中风患者的自我感觉症状出发,借鉴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参照美国FDA发布的患者报告的结局(PRO)研究方法指南,采用专家问卷和患者访谈相结合筛选量表条目,形成量表初稿。通过多中心临床验证收集数据,考评量表的性能。结果:前后2次量表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49和0.873,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92和0.918;前后2次测评量表总分与SS-QOL量表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和-0.756;因子分析结果4个因子所包含的内容与预想的结果一致;前后2次PRO量表总分经非参数秩和检验,P0.01。结论:《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研制方法科学,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编制基于中风病证相关患者报告结局测量量表,对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考评,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疗效评估的方法学。方法: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患者访谈、照料者访谈、既往病历查询、核心小组讨论、文献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量表等方法,形成量表条目池,对条目进行初步的筛选和优化,开展小范围认知测试,经小样本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稿,在全国3个地区进行多中心量表测试,并对361份有效数据进行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分析。结果:初步形成具有3个维度、13个方面、71个条目的基于中风病证相关患者报告结局测量量表;量表接受率为95%,完成率为100%;量表总体和分半信度为别为0.828、0.905、0.912;量表总体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为0.945,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8;内容效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计算,各维度与量表总分、各方面与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因子分析,用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提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18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896%;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类人群量表总分以及所有维度得分组间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 效度、反应度,可尝试作为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按照PRO量表制作原则与流程,结合中医相关理论,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的理论框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等方式建立条目池,根据专家Delphi法及Likert评定法进行条目筛选和优化,并通过文化适应性调查等形成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运用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t检验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专家重要性评分6种统计方法进行条目筛选。结果形成条目池78条症状,经优化得到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预调查量表条目27条。发放量表175份调查表,共回收169份,通过离散趋势法删除标准差<0.7的条目2条,因子分析法除去与其他因子接近的条目1条,克朗巴赫α系数法删除Cronbach’sα系数<0.7的条目1条,专家重要性评分删除评分<8分的条目6条(其中2条与离散趋势法相同),最终筛选出19个条目,形成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独立性领域4个领域,包括疼痛及不适、体力、睡眠、二便、饮食、出汗、寒热、积极感受、消极感受、日常生活、个人能力、社会关系、社会环境12个方面。结论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研制流程规范,能够体现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特色,反映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生存质量,尚需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实施进一步的科学性考评。 相似文献
9.
11.
12.
目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研制的《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初稿)进行第二轮临床验证,进一步对其性能进行考评,最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为进一步完善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有效方法。方法:课题组在前期对《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初稿)进行性能考评,在得到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筛选条目,形成了包含4个维度36个条目的中风病PRO量表,2010年11月-2011年3月对中风病PRO量表进行第二轮多中心临床验证,进一步考评量表的性能。结果:前后2次量表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39和0.848,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06和0.924;前后2次测评量表总分与SS-QOL量表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511和-0.522;因子分析结果4个因子所包含的内容与我们预想的结果一致;前后2次PRO量表总分经非参数秩和检验,P<0.01。结论:《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研制方法科学,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是进一步完善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基于泄热醒脾饮的综合体重管理方案对肥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降低肥胖患者体重、改善生活质量提供新手段。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肥胖专病门诊接受基于泄热醒脾饮的体重管理方案治疗的患者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体重和体重指数、肥胖相关生活质量等。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男34/女93,年龄32.8±9.5岁)。治疗后患者体重下降(92.8±17.2→86.7±17.0 kg,P < 0.05),体重指数下降(33.2±4.1→31.0±4.2 kg·m-2,P < 0.05),平均体重下降6.5±5.1%。治疗后患者体重对生活质量影响量表评分提高11.5%(74.1±13.5→82.6±11.7,P < 0.05);其中身体机能、自尊、性生活、公众压力和工作各维度生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P < 0.05)。回归结果显示:执行方案周期、行为认知执行度和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是主要影响因素(P < 0.05)。结论 基于泄热醒脾饮的综合体重管理方案在降低肥胖患者体重同时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冷怡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1):93-95
目的 探究临床药师通过合理用药有效干预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通过临床药师合理用药有效干预前的不同患病原因用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通过临床药师合理用药有效干预后的不同患病原因用药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研究患者各45例.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通元针法)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普通针刺)各31例,疗程共12周,每周5天,每天1次,每次30 min,比较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的变化以评定疗效,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oCA、MMSE、FIM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通元针法能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56例CRF患者,分为观察组86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参麦注射液加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对症治疗.疗程4周.评价Piper疲乏修订量表( RPFS-CV)、生活质量量表、中医证候积分及检测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RPFS-CV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A,M( 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自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气阴两虚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CRF免疫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有效减轻CRF,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