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体口中之唾液,中医学称为“涎”、“唾”,又称为“口津”。在正常情况下,口中的唾液分泌适中,不会因为过多而时时吐出。然而当体内津液  相似文献   

2.
调整呼吸方法消除舌干口燥张旭东我初学气功的时候,是照书本自学。练了一些日子后,每当练功时口中即有很多津液,下咽之后,味感香甜。后来由于治病心切,急于求成,违背了“松、静、自然”的原则,呼吸方法不当,出现了舌干口燥的现象。开始只是在练功时口中没有津液,...  相似文献   

3.
养生中的“围城”是指无形的城廓,属人的一种心理健康的障碍。处城外的总想钻进去,而置身城内的又希望跳出来。一句话,有“围城”心理障碍的人,生活总难如意,由此往往产生心理负效应,使心理失去平衡,情绪难以稳定。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谈及老人晚年养生秘诀中,曾颇有见地的说: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欲  相似文献   

4.
呕吐哕第十六(附呕逆)呕吐哕,皆属胃。“原註”:呕者从呕,呕者水也,口中出水而无食也。咂吐者,水与食并出也。哕者,口中有秽味也。又谓之干呕,口中有秽味未有不干呕也。呕逆者,气冲有声,声短而频也,其病皆属于胃。“浅说”:关于呕吐认识,中医书中各家认识大致相同,成无已明理论谓“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陶华六书谓:“呕者,声物俱出也。吐者,无声而但出物者也。”又谓:“干呕者,空呕而无物出  相似文献   

5.
涎为津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脾为涏”。何以言涎为脾液?诸医家皆以脾开窍于口、涎为口中之液为据,此乃一也;其二,津液在体内之调节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其中脾贵在于“制”,其既勿使水分过盛,也勿使水失敷布,口中之涎则仗脾之制约,  相似文献   

6.
柳守忠 《养生月刊》2007,28(6):553-555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相似文献   

7.
慢生活品悟     
孙祥虎 《养生月刊》2017,(6):560-561
去年5月在厦门小住了几日,发现这里最时尚的生活方式,就是“慢节奏”.第一是“走得慢”,第二是“喝得慢”,第三是“吃得慢”.没有车马喧哗,没有人声鼎沸.悠扬在人们耳边的,只是涛声、鸟声和琴声. 鼓浪屿岛上没有机动车,也没有自行车.无论是不忙的人,还是很忙的人,都是安步当车.  相似文献   

8.
肾小球硬化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的古代医籍中 ,没有“肾小球硬化”或“肾功能衰竭”的病名或病证 ,但根据其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 ,类似于“水肿”、“癃闭”、“关格”、“肾劳”、“虚劳”、“溺毒”、“腰痛”、“尿血”等。如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水钠潴留时 ,属“水肿”范畴 ;肾小球滤过减少 ,出现少尿或无尿则属“癃闭” ;若又同时出现尿毒素的胃肠刺激症 ,表现为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属“关格” ;长期久病 ,体质下降 ,可见反复感染 ,或贫血、心衰等 ,属“虚劳”、“肾劳” ;晚期口中尿味、昏迷、抽搐的尿毒症脑病 ,属“溺毒”。据本病的特点 ,按中医的…  相似文献   

9.
有着“千湖之国”与“森林之国”美誉的芬兰,地处欧洲北部,西南濒临波罗的海,面积近34万平方公里,1/4的土地是在北极圈内,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令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是,全国500万人口中,竟有近200万个“萨乌那”,平均每3个人便拥有一个,堪称“世界之最”。“萨乌那”即芬兰蒸汽浴,也就是通常说的“桑拿”。到芬兰旅游、观光,只要一踏上这块富有魅力的神奇土地,就会从各个方面听到这样那样有关桑拿的谚语,诸如“宁可食无牛肉,不可居无桑拿”,“生于桑拿,死于桑拿”“,就像空气和面包一样,桑拿绝不可少”“,如果酒、煤焦油和桑拿都不管用,那就该…  相似文献   

10.
王金山 《科学养生》2013,(12):21-22
有人将癌细胞形象地比喻为“毒蜘蛛”。其实,癌细胞人人身上都有,就看您的机体免疫力如何……当今,在全世界63亿人口中,每年约有70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死亡;我国目前13亿多人口中,每年约15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110万人死于癌症。  相似文献   

11.
大脑乃一身之首,又是人体的“软肋”之一,易与缺血、出血等灾难性疾患结缘。信号之一:记忆突然丧失丘师傅退休后,在家里带孙子。一天到商店购买玩具,当售货员将玩具递到他手中时,他突然什么也记不清了,口中喃喃自语:“我在哪里?”“我要做什么?”……弄得售货员满头雾水,只好将  相似文献   

12.
不苦     
电视上,几个人正在围桌吃饭,几粒米掉在桌子上,一个人赶紧夹起来吃了,我趁机教育孩子:“看,粒粒皆辛苦啊!”儿子使劲把碗中的米饭拔拉到桌子上,然后夹起来填到口中大嚼起来:“爸爸骗人.一点儿也不苦.”  相似文献   

13.
卢自润 《养生月刊》2005,26(9):847-847
在岗位上忙碌了大半辈子,工作和生活都曾强调一个“快”字。现在退休了,没有了硬任务.就应慢生活,突出一个“慢”字。  相似文献   

14.
纪菁 《家庭中医药》2006,13(11):21-21
许多老年人对祖国传统医学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因此生病时喜欢看中医。但就诊中医时,常常从大夫口中听到“……有寒”或“……有热”,那么中医所说的寒热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唐黎标 《养生月刊》2005,26(10):937-939
《红楼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众多命运多舛的人物。在大观园里,以贾府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自然是极其讲究生活方式的,正所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是,在这同样的生活环境中,“有的人从会吃饭起就吃药”,“吃饭没有吃药多”.早夭的也不少。秦可卿病死时不到20岁,贾元春去世时也只有30岁,  相似文献   

16.
背恶寒,早在《伤寒论》就有论述,如“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人参汤主之。”此为里热熏蒸而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此为阳阴盛而致。  相似文献   

17.
易俊杰 《养生月刊》2005,26(11):1037-1038
杨贵妃娇媚动人,美艳出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备受唐玄宗宠爱,每晚都要陪伴饮酒作乐,尽兴方罢.她本来就体态丰腴,最为怕热,加之饮酒过量,以致肺中积热,胸中烦满,口中干渴,常感燥热难熬.中医学上谓之“上消”。  相似文献   

18.
胡才 《养生月刊》2012,33(8):722-724
翻阅资料集,重温古人养生。古书记载,杨贵妃每到夏季就感到胃中积热,胸中闷满,特别口常干渴,为此她异常苦恼,体渐虚弱。民间中医告诉她口中含玉的方子。结果自从含“玉鱼”后,口中常生满津液,不时咽下,不仅没了口干渴的苦恼,精神好了,身体亦强健了。  相似文献   

19.
赵×,男,32岁。1985年4月13日诊。嗜睡已半载,在上海某院查“脑电图”、“C-T”均无异常,拟诊为“神经官能症”。迭进中医药均无效验,反增头痛、口苦、面红目赤,延余诊治。症见:嗜睡时作,呼之能应,应后即睡,口中苦,头痛以两颞部为显,面红目赤且胀,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身居陋室,但认为“生活是美好的”;有的人生活豪华富贵却觉得“活着没有意思”,甚至认为“不如死了好”。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由此可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前者为“积极进取”,后者为“消极颓废”。积极进取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淡泊宁静、少私寡欲虽然貌似不同,但殊途同归,它们分别通过“静神”和“动神”两个途径来“调神”,最终获得养生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