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笔者对内科急症坚持中医特色、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抢救治疗 ,确能提高诊疗效果 ,且能拓宽中医急诊工作 ,现把多年临床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概述如下 ,以期促进中医急诊工作的开展。1 掌握“中优中先、西优西先”的原则在内科范围 ,除心脏骤停、昏迷、急性心力衰竭及严重失血外 ,许多急症 ,如感染性高热、急性胃肠炎、急性腹痛、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休克等 ,均可用中医方法进行救治 ,并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如外感高热 ,在常规西医西药退热效果不显著时 ,用清开灵、穿琥宁等中药针剂静脉点滴 ,疗效显著。再如轻度或中度休克 …  相似文献   

2.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历史悠久,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深远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与临床研究不相关的或者阻碍临床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医内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内科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探寻中医内科的发展策略,对中医内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医内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中医内科临床历史源远流长,并逐渐形成了自身较完整的医学体系.但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传统的中医内科临床的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对中医内科临床研究进行思考并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已成为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何建成  符德玉等 《中医药学刊》2002,20(2):151-152,221
中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脊梁,中医内科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学的发展水平,时钟已进入21世纪,回首中医内科走过的历程,可谓路途艰辛,但硕果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中医内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与总结历史,可以为今后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从(1)学术团体的组成与学术刊物的创建;(2)中医内科文献资料的整理;(3)中医内科理论研究;(4)中医内科诊疗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中医内科科研成果,(6)中医内科中新药研制与剂型改变;(7)中医内科急症研究;(8)中医内科专业队伍结构建立;(9)应努力发挥学术优势,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等九个方面,就中医内科研究的现状作了总结,并就21世纪中医内科的发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5.
中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脊梁 ,中医内科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学的发展水平。时钟已进入 2 1世纪 ,回首中医内科走过的历程 ,可谓路途艰辛 ,但硕果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国际间学术的交流与合作 ,中医内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与总结历史 ,可以为今后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从①学术团体的组成与学术刊物的创建 ;②中医内科文献资料的整理 ;③中医内科理论研究 ;④中医内科诊疗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 ;⑤中医内科科研成果 ;⑥中医内科中新药研制与剂型改革 ;⑦中医内科急症研究 ;⑧中医内科专业队伍结构的建立 ;⑨应努力发挥学术优势 ,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等九个方面 ,就中医内科研究的现状作了总结 ,并就 2 1世纪中医内科的发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医急症》2009,(12):2104-2120
·专论·中医学发展的思考……李金梁 姜兴权 刘海波等(1)中西医学体系的弊端与发展对策……胡平 魏睦新(165)中医内科急症学发展思路探讨……乔之龙(329)浅谈中医急诊医学……姜树民(1933)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古代中医急救技术,阐述中医急救在急救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指出加强当前中医急救技术和中医急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培养当代中医急救人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盘点中医急诊学的发展现状,找出不足环节并制定应对措施。方法自远古时期至鸦片战争、新中国建立前后,进行系列的历史回顾及现状梳理。结果发现中医精华和优势传承严重不足,中医急诊人才培养不力,中医急诊学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结论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中医急诊人才的培养,加强中医急诊学学科的建设,以促推当代中医药事业的深入振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普通内科与中医内科的互相作用与影响.方法: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述,一是中医学的整体观、辩证观对内科疾病的准确诊断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二是对中医内科的重视是普通内科发展的需要;三是中医内科对于某些慢性病的治疗具有比较好的疗效.结论:中医内科在普通内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现代医学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要大力发扬中医内科在普通内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历史悠久,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医学体系。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提出了挑战。通过对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的思路与方法,这对我国中医内科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中医急诊医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前人有着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在一些急性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当代社会中,中医急诊医学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有着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但其发展前景依旧是客观的,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  相似文献   

12.
何嘉琳为浙江杭州何氏妇科第4代传人,国家级名中医,从医40余载,具备精湛的医技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精于辨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治疗许多疑难疾病获得满意疗效,对于治疗妇科危重急症亦颇有心得。医海拾贝,现献案例4则,4例均属妊娠危重急症,西医治疗不效而转求中医,经中医药治疗后转危为安,改变了一些人认为中医不能治疗急症的看法,西医医生见此疗效均称吾中医为之保驾护航。现介绍如下,以冀对同僚学者临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中医急诊学在本科教学中虽然属于考查课程,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中医急诊学体现了中医急救方面的特点与优势,证明中医不是“慢郎中”。然而中医急诊学设置的开课时间段、目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值得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改变对“中医是慢郎中”的认识,重拾对中医急救的信心,更加坚定对中医药的热爱,值得我们思考并采取措施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中医急诊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知识点多且繁杂。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中医急诊学的教学要求,所以实施案例教学法对中医急诊学的教学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当前中医急诊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各科常见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证论治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针对中医急诊学科地位、内涵与外延、常见急危重症的的学科独特性,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方法时要根据其特点调整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深度与广度。本文就中医急诊学的教学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中国医疗机构日常工作带来巨大影响。虽然发热门诊的系统建设可统一管控发热患者,将急诊科医患暴露风险大大降低,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新冠肺炎感染者早期仅表现为乏力、腹泻等非典型症状。加之相当一部分危重症患者需要紧急抢救治疗,无法按照普通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就诊,这对急诊科早期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一个巨大考验。综合性大型中医医院有其独特的自身特点,疫情条件下,早期的预诊分诊鉴诊,以及如何有效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缩短就诊时间、发挥中医特色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急诊诊疗流程的不断优化意义重大,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中医急诊教学质量,分析当前中医临床课程教育存在的不足,阐明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主要模式及适用于中医急诊教学的优越性,介绍引入建构主义理论的“急救思路建构法”应用于中医急诊教学的初步实践及成效,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医急诊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数字博物馆中药主页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字博物馆,依托数据库和多媒体展示手段,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了一个全面完整、形象生动的中医药信息系统.数字博物馆中主要展示内容包括中国医学史及中药两大部分.其中中国医学史包括医史展厅、医史长廊、少数民族医学、中外医学交流、历代医家、珍本医籍、专科发展史、馆藏精品8个部分;中药包括中药展厅及标本精品浏览、中药基础理论、常用中药、道地药材、药食同源、中药的故事、馆藏标本7个部分.使浏览者对数字博物馆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其利用更方便、更直接.  相似文献   

19.
急诊医学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医疗能力与职业发展。如果引导得法,医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够迅速得到锻炼和提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医学生中医急诊综合能力,论文就此进行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价值。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患者400例(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3月)为本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心理护理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分析2组急诊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2组急诊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其中试验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症状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急诊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6.50%)明显较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88.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在心理护理中接受中医情志护理,可更好地改善其心理状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