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杂志》2009,50(9)
基于病机用药是辨证论治思维的核心,基于方证用药是一种不完全等同于病机用药的临证思维,是否重视方药使用的客观证据是两者最显著的差别.方证用药思维的淡化具有一定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方证对应和药证对应是基于方证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日本汉方医渊源于中医学,但在发展历程中忽视中医学"辨证求因-审查病机-立法-处方"环节中的病因病机分析过程,形成了异于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的方证相对诊疗模式.该诊疗模式的特点是根据患者体质、症状和体征,直接选用古籍成方,尤其推崇<伤寒论>的方药.方证相对诊疗模式对当今的西医和中医学结合应用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文认为方证辨证具有操作简捷方便,辨证精确高效,适应范围广阔,解决方证分离,提供科研思路等5大优势。同时也指出方证辨证存在摒弃辨证体系,违反辨证程序,证名表述不清,容易对号入座、方证数量庞杂等不足之处。认为方证辨证在研究不太成熟的今天,还不能成为一种正式的辨证方法,只能作为辨证诊断后选择相应方药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方证辨证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08,7(5):16-18
方证辨证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突出的优势是什么?方证辨证的基本理论结构体系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方证辨证?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方证辨证?于此必须懂得,方证辨证的特色与优势是既研究病证而用方,又研究方药而治病;方证辨证是构建运用辨证论治理论更加灵活、实用,且具有广泛性与针对件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方证辨证是由基本脉证、病变属性、或然病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证候演变特性的“方证相关”研究及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业  谢鸣 《中医杂志》2008,49(11):968-970
根据病证之间的关系和中医证候病机演变的特性,提出以病为背景,基于中医方证演变规律认识"方证相关"研究领域.该领域以围绕病证方药动态演变关系为问题要点,以揭示病证与方药动态对应规律为目标,以系统开展文献、实验、临床不同纬度的研究及其相互结合为内容,以辨病与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及运用生命和信息科学领域的方法 与技术为手段方法 ,认识"方证相关"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索茵陈蒿汤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思辨方证及应用,结合临床病案分析运用茵陈蒿汤辨治慢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慢性中耳炎,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而要在临床辨证中审明病机是湿热,用之即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索与研究真武汤方证旨在解读方药如用药要点、方药配伍、用量比例。剖析方证如“心下悸”、“腹痛”、“小便不利”与“小便利”、“四肢沉重疼痛”、“身嘲动”、真武汤与“太阳病”以及或然病证等。方证辨病,运用真武汤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心肾阳虚,即可以法选用。  相似文献   

8.
<正>《伤寒论》第317条方后注:"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强调方证相应。方证即方药的适应证。《伤寒论》的六经八纲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反应,辨清表、理病位,辨清阴、阳、寒、热、虚、实病性,但对于临床的实际应用,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后还必须辨清属何方证。方证是《伤寒论》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也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辨正确[1]。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少阳病的主治方,临床应用广泛,该方不但治外感热病,而且对  相似文献   

9.
"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对“方证相对”命题的文献学溯源性探讨,结合对中医病证体系及方证组织构架的分析,认为中医所讲的“方证相对”是主要指方剂的药物组成与配伍,与其主治病证所内寓的基本病机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或相关性。“方证相对”中的“方证”,是指某方与某一特定病证间所存在的直接对应的主治关系,这一关系是建筑在该方内涵的“理”与“法”之上。“方证相对”不仅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也是临床医生熟练运用各种辨证技术方法处理疾病过程的最基本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付 《中医杂志》2013,54(6):537-539
认为应思考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权衡小结胸病且思辨“正在心下”;可运用小陷胸汤方证辨治头晕、冠心病、慢性胰腺炎.运用小陷胸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痰热,即可以法选用.  相似文献   

11.
<正>证候是中医特有的识病方式,方剂是中医治病的手段,方和证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每一方剂都有特定的主治证候,每一证候都会找到对应的方剂,方证对应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思维模式,方证对应也称方证相应,是指方剂的主治病证范畴及该方组方之理法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病症或病机相符合[1]。方证辨证与通常所称的"方证相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病证关系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根据侧重不同,病证结合又可以分为以证为纲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以病为纲的同证异治、异证同治2种模式。现代医学辨病结合中医学辨证及核心病机的研究思路是当前主流模式。然而,研究发现,在当前病证结合及核心病机的研究中,存在病证异质及证治分离趋势。鉴于此,提出核心方证的研究思路与模式。根据方证对应理论,核心方证是对既往核心病机研究的深化,是在现代医学明确诊断疾病的前提下,抓住主要矛盾,凝练、总结得出疾病的最常见方证诊断。核心方证研究包括方证诊断标准研究,疾病的方证分布规律研究,方证基础上的药证演变规律研究,方证合方规律研究以及方证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证诊断标准研究,即通过对古代文献、临床经验、医案等筛选,综合运用专家咨询、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通过破译经典医籍中的方证记载、临床运用经验及相关药证,进而凝练提出的包含疾病、症状、体征、病理生理等关键信息在内的方证诊断信息。疾病的方证分布规律研究,是指在方证诊断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及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总结凝炼而成的疾病所包含具体方证类型。方证基础上的药证演变规律,即在明确的方证诊断基础上,通过文献与临...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并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认为必须遵循方证对应辨证论治观。这是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而六经辨证只是一个简要大略的提纲。这种论点是经过无数次临床总结所证实。值的指出:此论是学好《伤寒论》理论及用好方药的指南。  相似文献   

14.
经方药症与方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08,7(3):19-20
研究“药症”与“方证”有何本质不同,药症为什么不用“证”,而方证又为何不用“症”,药症与方证有何特殊含义及临床意义?研究经方药与症的对应关系以及方与证的辨证关系,探索与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和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现代临床实践,这是研究、学习经方又一的主题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方证对应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文章从方证对应的思想渊源及后世的发展入手,探讨了方证对应的几种现代认识:①方证对应必须是方剂与主证相对应;②方证对应是指证不变方亦不变,方随证变,随证加减;③方证对应是方证间病势、病位、病情、病性相对应;④方证对应是一个动态对应;⑤方证对应的实验研究说明对证治疗时才能体现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对证治疗或机体处于非证候状态时,则治疗作用不明显;⑥方证对应可以是一方对多证.在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的关系方面,辨证论治包含了方证对应,方证对应是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体现.成方的应用既是辨证论治的结果,也是遵循方证对应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1抓主证是方证相应辨证的关键《伤寒论》的方证一般有明确的主证,主证是张仲景总结出来的适合某一方剂治疗证候中最具特征的症状,因而具有重要的辨证价值。主证就是疾病的主要脉症及疾病基本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每一种病证都有它特异性的主证,可以是一个症状,亦可能由若干个症状组成。抓主证方法即是依据疾病的主要脉、症而确定诊断并处以方药的辨证施治之方法,主证是诊断的标准也是投方的指征。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9):520-521
对<伤寒论>小青龙汤方证的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心下有水气”实为水邪留行体内,当属寒饮为病.其辨证要点,患者心下素有痰饮宿疾,复遭外寒侵袭为病机之关键,即表寒外束,水饮内阻.并对小青龙汤方义、药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导赤散是《小儿药证直诀》中的经典方剂,后世医家对其方证病机进行过诸多阐述,但似乎与钱乙的本意不甚相符。本文通过分析导赤散方药,并对《小儿药证直诀》中相关条文进行整理探讨其方证要义。认为导赤散证以“夜寐惊叫”“小便不利”“不甚搐”为主症,其主要病机为小儿心经积热,在心经积热的基础上出现或热移小肠,或肾水不足,或肝热生风所致。通过验案简要说明此方适用于小儿神经性尿频、夜惊、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抽动障碍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9.
四物汤的方证结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证结合研究是中医理法与方药之间的桥梁,以经典补血方剂四物汤与血虚证的方证关系研究为例探讨方证结合研究的新模式。运用射线照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和综合放血法复制动物模型,研究发现血虚证的发生发展与外周血各血液成份改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动态变化、骨髓细胞凋亡、CD34+细胞的改变、细胞周期、造血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改变等密切相关。进而从全方、有效部分、有效成分3个化学层次和整体、器官、细胞及分子4个药理水平,从方证到理法的逆向辨证探求方剂与证候间的内在联系,基本阐明了补血名方四物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重构了基于有效成分的新组方,首次发现了果糖和芍药苷的补血活性,研究体现了中医药方证结合研究的特色和优势,为方剂和证候学的结合研究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方证相对学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波 《山东中医杂志》2010,(10):661-662,664
方证相对学说是探讨临床处方用药规律的学说之一,源自《伤寒杂病论》。其含义是指方剂的药物组成、配伍,与其主治病证所内寓的基本病机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或相关性。其不仅是打开中医之门尤其是《伤寒论》之门的钥匙、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保障、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临床医生熟练运用各种辨证技术方法处理疾病的最基本临床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