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金时期寒温之争与河间学说的形成辽宁中医学院文献所(110032)王雅丽【关键词】寒温之争刘河间伤寒论温病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刘河间的寒凉学说如异军突起于宋元之际,后人对其学术的源流、学术背景一直未与足够的重视,使学人感到刘完素的寒凉学说缺少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温病学说,因为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辨证纲领,被认为完善和补充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是对中医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苏苏州地区古称“吴中”,历来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名医辈出,医著浩瀚。汉至民国,仅文献记载.就有医家2000多人,医著1179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中医学”。创立温病学说,是其对中医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明清时期,以吴中地区为中心的江南成为全国的医学中心,于是有“吴中医学甲天下”之称。其主要原因为该地区历来经济繁荣、尚文重教、社会需求、著书立说和崇医风俗。  相似文献   

4.
刘玉洁  周亚东 《中医药导报》2020,26(1):100-101,113
从人文环境、医学特色、近代发展状况、现代发展思路等多角度探讨新安医学和吴中医学的异同。由于经济状况、社会需求、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新安地区和吴中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医学。新安医学以固本培元为代表思想,吴中医学创立了温病学说。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从文化的传播、人才的培养、品牌效应等方面为新安医学与吴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以促进中医文化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内经》以后,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黄帝内经》的理论思想,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各家学说。通过回顾中医学发展历史,研究主要医学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及其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阐明了《黄帝内经》中五脏阴阳辨证思维对后世各家学说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内经》以后,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黄帝内经》的理论思想,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各家学说。通过回顾中医学发展历史,研究主要医学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及其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阐明了《黄帝内经》中五脏阴阳辨证思维对后世各家学说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江南中医繁盛,虞山医派地位举足轻重,其传承张仲景之说而知常达变,并启创后世温病之先河,对江南乃至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代表人物有赵用贤、赵开美父子、缪仲淳、柯琴、钱潢及余听鸿等。为深入了解虞山医派的发展轨迹及其对江南中医发展的贡献,故围绕虞山医派形成的时代背景、传承发展仲景学说的贡献及对江南其他医学流派的影响简述之,以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正> 伤寒与温病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温病学说形成于明清,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在医学领域内出现了围绕对温病学的评价及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了争论.伤寒学派主要以陆久芝、徐灵胎、张隐庵为代表,他们的观点是: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伤寒论》是治疗外  相似文献   

9.
<正> 温病学说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发展而形成的.概括来说是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成热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温病学也展现了新的面貌.在防治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实践中,温病学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特将近三十年来对温病概念的认识,按温病的定义、温病的分类、温病与伤寒、新感与伏邪四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温病学说主要论述的是急性外感热病,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中医体系.温病学说不同于以往的中医外感病学说(代表为伤寒学说,主要关注人体对外感病的反应),它更关注对疾病本身的研究,主要研究疾病的流行、传变、预后等,对外感热病有着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此次暴发的非典型肺炎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从中医药学上看,属于温病范畴。由于传染病大多具有温热的性质,所以在中医学上又称之为温疫。我国对传染病的认识有3000多年的历史,始于先秦,成长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发展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的原因。方法: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查阅文献。结果:在自然因素方面,受明清小冰期的影响,人们的用药与饮食趋于温补而使体质偏阳,还存在着伏寒化温的现象,使温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而且自然灾害增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社会因素方面,饮食生活的丰富多样,食材的偏嗜和不同区域菜系味型对人群体质的影响,也容易形成湿热体质,明清战争的频繁发生,以及人口迁移造成的南方人口增多,都容易造成温病的发生,而温疫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则加深了温病学说的研究。结论: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温病学说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火是祖国医学中具有特色性的内容之一,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学说,例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运气学说、六淫学说、温病学说、肾命学说及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补学派等皆与之有关,现仅就火的  相似文献   

14.
赖明生 《江苏中医药》2007,39(10):12-14
温病学说产生于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理环境与社会两大因素分析了温病学说产生的原因.江南之域,阳盛之地,卑湿之所,人们易于感受湿浊温热之邪,易发湿热、温热之疾;炎热的气候,多变的天气,是温热性疾病多发的外在条件;政治的混乱,连年的战争,疫病的广泛流行,向医学提出了发展传染病学说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为温病学说的发展成熟奠定了经济基础;文化教育的发达使医生兼备了儒医的才能,为著书立说和发展新学说提供了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温病学说是"吴门医派"的标志,其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温病学说的形成过程历经了萌芽—形成—鼎盛3个重要时期。虽然《内经》有温热病的记述,但直到元末明初吴地名医王履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鲜明观点,温病才逐渐开始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开始了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明末清初吴中名医吴有性《瘟疫论》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温病学说理论的基本形成。清中期叶天士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确立了"卫气营血"温病的辨证施治纲领,成就了温病学说的鼎盛时期。至此,形成了温病学说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确立了以吴地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6.
吕林  黄穗平 《中医杂志》2013,(5):449-450
温病学是以叶天士所著的《温热论》为代表,为中医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叶天士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然而民国名医彭子益运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重新阐述了《黄帝内经》对温病的认识,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同时列出了不同温病时期所采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七情的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即春秋战国以前的酝酿散载期,战国秦汉间的七情学说初步形成期(代表著作《内经》),宋金元时代则是七情学说定型成熟期(代表著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清是七情学说的普及发展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河间学派是形成于金元时期以刘完素为代表的中医学流派之一,经其门人后学的不断丰富发展,理论体系逐渐完善,成为中医学七大流派之一。河间学派虽传承久远,门人弟子众多,脉络庞大,但从方剂配伍理论出发研究其传承脉络的文献记载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间学派方剂配伍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其学术思想、用药配伍理论,进而解读河间学派的传承脉络、金元时期的医学争鸣,从而丰富方剂配伍理论,为河间学派传承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立及中医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各学派,医经学派、经方学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及汇通学派的学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科学或其分支、流派的形成、发展都不是无本之源的,它总是要有一定的条件、基础做为保障才能形成、发展的.诸如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等充当基础、条件.这即体现了认识意识的客观性.纵观中医学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我们知道,中医学在经典著作〈内经〉成书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有两大发展高潮:一是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一是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它们都是在一定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对当时以及后世的临床诊治都起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