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蒙医银针温针和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银针温针加诺哈拉呼疗术(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加诺哈拉呼疗术(推拿)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116/120)、78.3%(47/6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4.2%(89/120)、46.7%(28/6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医银针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这一病证,观察尺胫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其将该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尺胫针组)和对照组(腕踝针组),每组40例,通过治疗前后局部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的评分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痊愈率比较无差别(P>0.05),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尺胫针组均较腕踝针组为优(均P<0.05)。结论:尺胫针治疗疼痛性疾病尤其是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尺肤针疗法初探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210009)方宗畴[关键词]尺肤针疗法1尺肤针与尺肤穴的概念数年来,笔者对《内经·缪刺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讨,在运用单穴及单穴叠加法的随诊病例信息反馈中,逐步观察到上肢前臂肌表对于全身各部,包括内脏器官的病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针刺加热敏灸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加灸组(32例)和针刺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法,均取天枢、足三里、公孙等穴,针加灸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治疗,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加灸组愈显率为87.5%(28/32),针刺组愈显率为37.5%(12/32),针加灸组优于针刺组(P<0.01)。针加灸组对各症状积分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P<0.01,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疗法治疗IBS-D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5.
针刺加埋针治疗肥胖型闭经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韩洁茹 《中医药信息》2010,27(1):100-101
目的:观察针刺加埋针疗法治疗肥胖型闭经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梁丘、公孙、中脘、丰隆、三阴交、脾俞、足三里、关元、归来、气海、肾俞、中极、血海等穴位,并结合埋针疗法治疗肥胖型闭经36例,并随机选择36例,采用单纯针刺的方法作对照。结果:治疗组(针刺加埋针疗法)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单纯针刺疗法)为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埋针疗法治疗肥胖型闭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尺胫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尺胫针组和腕踝针组,每组60例。1d治疗1次,7次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个疗程治疗后,尺胫针组愈显率为78.2%,总有效率为97.6%;腕踝针组愈显率为48.6%,总有效率90.3%。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间无差别(P>0.05)。二组患者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极其显著(P<0.01);疼痛和症状总积分改善尺胫针组优于腕踝针组(P<0.05),二组的压痛和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度无差别(P>0.05)。二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随访3个月疗效巩固。结论:尺胫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近期疗效显著,其对患者腰痛、压痛、腰部功能活动障碍的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尺胫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10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卫华  李芳琴 《陕西中医》2012,33(3):338-339
目的:观察尺胫针疗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尺胫针组100例、腕踝针组52例,观察其对损伤局部疼痛和压痛及其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痊愈时间。结果:两组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痊愈率比较无差别(P>0.05),愈显率和有效率尺胫针组均较腕踝针组为优(均P<0.05);急性患者首次进针5min时和慢性患者首次治疗后的疗效尺胫针组明显优于腕踝针组(均P<0.05);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痊愈时间尺胫针组分别较腕踝针组缩短1.2d和3.2d,其差异显著(P<0.05)。结论:尺胫针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较腕踝针为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痛经的止痛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4例,浮针组采用浮针在小腿内侧中段治疗,普通针刺组取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浮针组和普通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浮针组在改善病情严重程度、疼痛起效时间,均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浮针治疗痛经起效时间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魏丹 《北京中医》2012,(1):46-48
目的观察针刺透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透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头痛综合评分,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各个治疗阶段头痛综合评分的影响,分析2种方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结果针刺透穴组和常规针刺组治疗后偏头痛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间疗效分别为93.33%和83.33%,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在治疗5次和10次后对偏头痛综合评分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针刺透穴组优于常规针刺组;2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偏头痛综合评分与疗程刚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的患者情况稳定。结论针刺透穴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而且远期疗效稳定。但治疗初期针刺透穴法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针刺加埋针治疗血管性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加埋针疗法对血管性头痛的影响。方法  9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 30例 ,针刺加埋针组 36例和西药对照组 2 7例 ,并观察 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3组临床症状均有减轻或消失。近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针刺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但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 ,针刺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 ,针刺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提示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而针刺加埋针疗法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丁玉龙  张焱  纪元  国艳  梁晓婷  张宇沁 《新中医》2017,49(12):139-142
目的:观察比较穴位埋针疗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针组及普通针刺组各32例。穴位埋针组予患侧耳门、听宫、听会三穴埋针治疗;普通针刺组予普通针刺治疗。以纯音测听为评价指标,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纯音测听的改善程度。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穴位埋针组56.25%,普通针刺组21.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穴位埋针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治疗后,穴位埋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在各频率听阈变化情况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均有疗效;治疗前后差值,穴位埋针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在均有效果的前提下,穴位埋针组对各频率的纯音测听改善程度均优于普通针刺组。结论:穴位埋针于耳前三穴和普通针刺取穴均对感音神经性耳聋有治疗效果,埋针组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  相似文献   

12.
董联合  李芳琴 《陕西中医》2012,(11):1538-1538
目的:观察尺胫针疗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尺胫针组和腕踝针组,每组50例,观察其对损伤局部疼痛、压痛及其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首次进针后即刻效应、痊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比较无差别(P>0.05),尺胫针组的愈显率、有效率、首次进针后即刻效应、痊愈时间(腕踝针组缩短1.2d)均明显优于腕踝针组(P<0.05;P<0.01)。结论:尺胫针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较腕踝针为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芒针恢刺疗法对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及芒针恢刺组,每组50例。普通针刺组针刺患侧环跳、居髎、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阿是穴;芒针恢刺组芒针恢刺患侧环跳、阿是穴,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芒针恢刺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普通针刺组(P0.05)。芒针恢刺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78.00%(39/50),芒针恢刺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芒针恢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耳穴揿针疗法联合“老十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中风病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32例、西药组31例、观察组33例。常规针刺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阳性点揿针疗法联合“老十针”针刺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王氏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呃逆症状评分低于其他两组,且常规针刺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精神、睡眠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其他两组,且常规针刺组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优于常规针刺组的75.00%(24/32)及西药组的54.84%(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阳性点揿针疗法联合“老十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人体前臂腕关节至肘关节段,内有尺、桡骨,外表肌肤古医家称之“尺肤”,在其上特定位点取穴治疗全身对应部位组织、器官疾病的方法,被称之为“尺肤针疗法”,简称“尺肤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蜂针组以蜜蜂蜇刺作为针刺,取穴风池、足三里、肺俞;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主穴取鼻三针(双侧迎香、上迎香、印堂),配穴为合谷、足三里;药物组则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蜂针组为100%、针灸组为86.7%、药物组为73.3%,蜂针组、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P<0.05),而蜂针组疗效又优于针刺组(P<0.05)。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蜂针组的复发率最低。结论:蜂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及糠酸莫米松鼻喷鼻治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杵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接受杵针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为每日1次,每周5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脑动脉血流速度,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80.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脑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肯定,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评价尺胫针干预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即刻效应,以其说明该疗法见效的速度与即刻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20例门诊患者盲法、随机、平行对照分为尺胫针和腕踝针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治疗前、进针后即刻、留针15min时、起针后即刻的疼痛、压痛、关节活动度积分变化,用spss分析、统计处理。结果:两组进针三个时间点的止痛效应均较治疗前差异及其显著(均P0.01),尺胫针组在三个时间点对疼痛、压痛积分及总评分改善以及在针后15min时和起针后即刻的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腕踝针组(P0.05;0.01),对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两组无差别(P0.05)。结论:尺胫针与腕踝针治疗急忙性软组织损伤痛均有较好的即刻效应,尺胫针更具起效快、疗效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温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志刚 《中国针灸》2008,28(11):795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较佳方法。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46例)、针刺组(39例)、药物组(32例)。温针组与针刺组皆取天枢、中脘、关元等穴,分别予温针灸与针刺治疗30min;药物组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片、硫唑嘌呤,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3.5%,针刺组为76.9%,药物组为75.0%,温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均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温针灸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较佳疗法,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517-1518
目的:观察电尺胫针治疗颈痛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尺胫针组34例和电针组33例。电尺胫针组应用尺胫针加电脉冲配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电针组给予常规电针配合颈部功能锻炼,均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采用NPQ量表作治疗前、后计分评定;按NPQ评分减分率结合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随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第1、2疗程治疗后两组NPQ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两组间NPQ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均无差异(P>0.05);对神经根型颈椎病NPQ量表评分电尺胫针组不如电针组(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颈痛性颈椎病疗效较佳,且安全,对颈型颈椎病颈痛两种疗法疗效无差别,而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以电针组为优,故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宜首选电尺胫针,该疗法更具使用方便、易于操作、见效快之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