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近几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从体针、头针、电针、水针、眼针、舌针以及其他疗法(针灸并用,针药结合,针刺结合激光,针刺结合高压氧,针刺、叩剌、走罐综合疗法)等方面对临床经验加以总结,结合针刺作用机理的研究,阐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与不足,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更为规范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针药结合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洪 《河南中医》2003,23(10):10-11
针药结合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 ,针对某一病症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等治疗措施 ,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先进手段的引入 ,当前针药结合无论在方法上或应用范围上较传统的针药结合均有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针药复合麻醉和穴位给药等研究的不断深入 ,为针药结合的机理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针灸与药物能取长补短 ,相互辅佐 ,其作用主要有针药间的协同作用 ,针灸减轻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药物对针灸疗效的辅助作用 ,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 ,达到作用互补 ,疗效叠加的目的。1 针药并用的相互协同作用对于某些疾病 ,针灸、药物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原针灸对我国医学的贡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中原针灸在砭石与针具、针灸图谱、针灸铜人、医家与医著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结果:砭石与针具诞生在中原,针灸的图谱与模型创制在中原,中原的许多医家编写了大量的针灸著作,对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论:中原针灸对中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 针灸治疗方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针灸治疗方法的研究与发展,对扩大针灸治疗范围和提高针灸治疗效果、改善针灸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在继承古代针灸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又创用了许多新方法,有了许多新进展。在针法中,主要有毫针、电针、水针(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火针、温针、鍉针、指针、芒针、巨针、皮肤针(包括梅花针)、皮内外(揿针)、挑针(针挑疗法)、声电波针、放血针(刺血疗法)、耳针、头针和腕踝针等。在灸法中,主  相似文献   

5.
针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主要包括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针灸联合中西药治疗。研究表明,针药结合治疗不仅弥补了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还充分结合针灸和药物治疗的优势,从而有效治疗PCOS不孕症。但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对针药结合的作用机制缺乏进一步研究;缺乏对针药结合疗法远期疗效的临床观察;缺乏针刺能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穴位选取、针刺手法均无统一标准,尚未形成规范的临床指南等。今后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近10年有关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通过对针灸加电针、针灸加穴位注射、针灸加中药及综合疗法等4个方面的归纳,突出了针灸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复习90年代后期以来的有关文献,从毫针、艾灸、穴位注射、针推结合、针牵结合等方面总结了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概况.认为针灸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对改善微循环及大脑供氧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从针灸机理、针灸疗效和基因针治疗疾病等方面 ,对针灸应用基因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针刺镇痛、抗炎、抗损伤及艾灸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某些基因水平的调控作用。虽然针灸与基因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中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但两者结合将会揭示生命科学中的许多奥秘 ,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9.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针灸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其方法包括针刺、温针、刺血、灸法、穴位注射等及综合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抑制自由基等作用机制。该文对上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90年代后期以来的大量有关文献。从毫针、艾灸、穴位注射、针推结合、针牵结合等。以及实验研究方面总结了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概况。结果: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对改善微循环及大脑供氧有较好的疗效。结论: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今后应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着重治疗机理及有效穴位的筛选研究,总结其作用规律,分析针灸效应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等影响因素,为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更加确凿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翔愚 《河南中医》2010,30(4):415-417
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综述了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认为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已有明确原则,体针、电针在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中药、艾灸、头针、拔罐、音乐等丰富了治疗。但应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完善统一诊断与临床标准,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至今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在MD的治疗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针灸治疗本病以辨证选穴为主,辅以局部或经验取穴,针灸方法包括体针、耳针、头皮针、穴位注射、电针、灸法及针药结合等,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MD的针灸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针灸器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针灸机理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应用动物进行针灸的实验研究日益增多,但在历代针灸文献中只有人和兽医针灸的记载。针灸疗法的推广,使得国内外兽医才开始将针灸应用到小动物上,特别是近20年来针灸机理的实验研究大大促进了实验动物的针灸研究。据初步统计,所应用的动物多达11种之多,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狗、猫、兔、鼠等。但目前实验动物的针灸针具尚无统一的标准,绝大部分动物针灸实验所应用的针具都是临床的人用针具,少部分是兽医针具,把人和兽医的针具用于实验动物,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对针灸实验研究的精确性带来很大影响,因此研制一套…  相似文献   

14.
四、针灸作用原理的研究三十年来,关于针灸(包括针麻)作用原理的研究,基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从传统中医理论经络学说入手,着重进行了经络现象、穴位与针感、经穴与脏腑相关等的研究;一是从现代医学理论神经体液学说入手,着重观察了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其  相似文献   

15.
留针时间及下针顺序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良宵  朱江 《中国针灸》2005,25(9):667-669
通过对近20年来现代文献中有关单次针灸治疗中的时间因素,即留针时间、下针顺序与针灸效应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在留针时间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面,主要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对不同疾病的留针时间长短进行了探讨.在下针顺序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面,现代研究非常匮乏,同时在一定下针顺序基础上,不同穴位的留针时间长短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加强此方面的研究,符合循证医学对针灸治疗模式的要求,有确切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彭静山相关针灸著作及文章的学习及研究发现,彭氏在其几十年临床及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医针灸,在针灸基础理论、针灸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针灸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截根疗法、大接经法、甩针挂钩疗法是其临床常用的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对于某些疾病有着"针到病除"的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针灸临床,对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包括头针、体针、舌针、刺络放血及综合疗法等,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分类命名、诊断没有统一标准,不能根据各型失语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针灸治疗方案,且对中风后失语症的研究以观察临床疗效为主,缺乏进一步对针灸及言语康复改善中风后失语的作用机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样本量小、科研设计不严谨、随机化质量不高、疗效评估标准不统一等缺陷,使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疗效优势缺乏高水平的文献支持,现对近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不同针刺治疗方法及运用情况,包括颈项针、头针、舌针、水针、电针等方面,并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对机理作了必要分析,对针灸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的方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灸对实验性癫痫影响的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对实验性癫痫影响的研究。搜集了近 10年来的大量有关文献 ,从调整脑内神经递质、改善脑电等方面 ,总结了针灸对实验性癫痫的影响。初步证实针灸具有调整脑内神经递质、改善脑电等作用。分析表明 ,从基因水平开展针灸原理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若能进一步阐明脑内递质、调质及其它活性因子参与的情况则有可能为临床提供针、药结合治疗癫痫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针灸与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针灸机理、针灸疗效和基因针治疗疾病等方面,对针灸应用基因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针刺镇痛、抗炎、抗损伤及艾灸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某些基因水平的调控作用。虽然针灸与基因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中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两者结合将会揭示生命科学中的许多奥秘,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