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甘温除热"法是中医治疗热病的特色治法,本指用味甘性温的药物治疗气虚或血虚发热的疾病,后世医家多有发挥。本文针对气虚及阳虚发热病机,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促进心肾相交态势为目的,从理论和临床对"甘温除热"法的应用再行探索,以拓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罗列现代学者对气虚发热病机的阐释,发现了其共性与个性之处,再从广义与狭义,证型与病证,临床应用方面重新理解气虚发热。并认为气虚发热应分为广义与狭义。病机并非以一盖全,而是存在多种病机,并应该随其不同病机治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温除热"法在癌性发热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气虚发热的本质与内涵、中医对癌性发热的认识,探索癌性发热与气虚发热的相通性。结果:癌性发热多以气虚为基本病机,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针对气虚发热病机而设的以温补脾胃、升阳散火为主的治疗方法,癌性发热在辨治上与其有相通之处。结论:李东垣针对气虚发热的相关论述为癌性发热的辨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气虚发热的病机及证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虚发热机理的认识,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对其证治也欠全面。有鉴于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结合临床体会就其病机、证治作一粗浅探讨。 一、对气虚发热病机的不同认识 气虚发热的成因,大都认为是劳逸不均,过度疲劳及饮食失调。但对其病机的认识颇不一致,有的认为是脾虚气陷,中焦虚寒,虚阳外越而呈热象,有的认为脾胃气虚,谷气下流而蕴为湿热,下焦防火上冲而致发热,有的认为是气虚卫外不固,外感邪气,正邪相搏而致发热,有的认为是  相似文献   

5.
"气虚发热"病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富  卞华 《国医论坛》2007,22(3):16-18
"气虚发热"是中医学的一大理论难题,学术界对其病机见仁见智,本文仅从"气分阴阳"这一根本观点出发浅论"气虚发热"的病机.  相似文献   

6.
“气虚发热”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靖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04-105
“气虚发热”是一种与气虚病因或讧候相关的发热病证,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其病机理论涉及多方面因素。讨论方法:以相关中医理论文献为基础,立足不同角度分析各种”气虚发热”可能之病机。结论:临证时针对气虚发热证需“细辨病机,兼顾脾胃”。  相似文献   

7.
从对阴火实质的分析认识来探讨李东垣提出"气虚发热"的病机,就阴火的涵义、存在形式及其与气虚发热的关系分析阐述其发病机理,认为气虚发热只是阴火证的一种表现类型之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体的代偿性发热,可以称之为功能性发热;二是因气虚而导致的推动无力,代谢产物堆积,郁而化热、化火而发热。再结合东垣对阴火理论的论述,认为其脾胃内伤,阴火上冲的病机,也就是气虚发热的病机,实质是脾胃气虚,导致升降失常,气机阻滞于中焦,阳气郁而不得泄,转变为病理之火,继而出现火热病证。  相似文献   

8.
朱千赜  于志峰 《光明中医》2016,(11):1630-1632
虚劳为临床迁延难愈的疾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是中医归属于虚劳的现代疾病,笔者在跟师临证过程中认识到对于虚劳气阴两虚证以及脾肾亏虚证,甘温除热法收效不俗。现代人群生活方式可致脾胃多有损伤,虚劳患者气虚发热者亦不在少数。脾气健运是滋肾填精的桥梁,虚劳为病伴有发热辨明发热病机,气虚发热证时采取甘温除热法治疗往往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依据"痞坚之处,必有伏阳"理论,探讨癌性发热的病机及其相应治法。方法:查阅"伏阳"理论相关典籍、文献,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探讨。结果:气滞、血瘀、湿阻郁闭阳气,导致了癌性发热(即"伏阳")的产生,临床运用透热、化痰、解郁(瘀)之法治疗癌性发热获效显著。结论:传统中医理论"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可以作为阐释癌性发热病因病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温除大热"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彰于李东垣,是中医学认识、治疗热病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之一。故分析"甘温除热"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进一步剖析元气与阴火的内在联系,提出元气亏虚是内伤发热之关键,而阴火是一种内生的病理性虚火,其产生根源在于元气亏虚,并认为阴火为"元气之贼"。最后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甘温除热理论的临床本义,总结并指出临床运用甘温除热法应抓住发热病机,在配伍用药上强调"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对于阴虚发热及实热证则当忌用,"甘温除热"法为治疗发热提供了分析思路,具有理论和临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东垣氏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他在《内经》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已的临床经验,独树一帜,创立了“脾胃学说刀,成为补土派的代表。特别是他用甘温除热之法,治疗气虚发热(或曰脾虚发热)一证,颇为后人推崇。但后世对李东垣的气虚发热证的病理机转,理解有异,有所争议。笔者认为,探讨李氏气虚发热的病机,必须在李氏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理解,若摈弃他的立论而另以其他学说探讨之,必不得要领,易成偏见。所以,本文就李氏的主要学术思想而分析气虚发热的病机。  相似文献   

12.
朱妍  刘大胜  韩学杰 《光明中医》2023,(9):1756-1759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传承至今已历时21代,逾650余年。内伤发热的中医病因,不外情志、饮食、劳倦等内因为主,少数由外感邪气日久脏腑亏虚引起,其中气郁、血瘀发热属实,气虚、血虚、阴虚发热属虚。现代医学对内伤发热的认识主要包括功能性发热,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发热,慢性感染性低热,贫血,恶性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在临床上,内伤发热病机复杂,病因难以确定,病程较多缠绵,西医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效果有限,而联合中药具有反复少、疗程短、改善症状明显的特点。笔者作为沈氏女科第21代传承弟子,总结近年来治疗有效的内伤发热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气虚发热"的定义,结合古代文献阐述了张炳厚老师对"气虚发热"病因病机的认识和选方用药的经验,确立了<脾胃论>"清暑益气汤"为治疗"气虚发热"的恰切良方.该方补中益气,升提下陷之清阳,疏解上升之阴火,与东垣所谓"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的"气虚发热"的病因病机,颇相吻合,较之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以及补中益气汤等传统用方,尤恰病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梳理"血虚发热"的来源及历史发展,探讨关于"血虚发热"证型的多种发生机制以及临床出现的最常见情况,进而阐发血虚发热的病机,并阐述了其与阴虚发热、气虚发热的鉴别与联系,认为血虚发热的病机以浮阳致热最为常见,对其病机的理清,为临床长期发热类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东垣首次提出"气虚发热"这一概念,并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的甘温除热法治疗"气虚发热",自此以后,后世对其病机的理解说法不一.对其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不仅对提高中医学的理论有积极意义,更对临床发热病证的治疗有更确切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中焦不化,上焦不行,下焦不通,郁而发热"的病机入手,探讨三焦与君相之火的关系以及从生理、病理、临床治疗方面看三焦在"气虚发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房昌 《山西中医》2009,25(11):27-27
发热,是临床最多见的症状之一,它既可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也可因内伤之气虚、血虚、阴虚、气郁、血瘀等所引起。《伤寒论》以六经辨证来辨治外感热病。近代温病学派又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之法,辨治各种温热病引起的发热。内伤发热多与情志郁结、劳倦、宿食、痰饮、瘀血等有关。医者当审证求因,对证治之。但同一患者在其发病的不同阶段发热的病机不尽相同,医者临证尤当细辨之。笔者治愈1例反复发热患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赵国仁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0):429-430
气虚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该类发热症,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多有阐述.李东垣特别重视内伤发病,认为多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所致,尤其重视脾胃的作用,提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阴火上冲引起气虚发热.治疗则用升阳补气法,创立了"甘温除大热"的基本疗法.笔者用此法治愈者甚众,今择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体会 "甘温除大热"即是用甘味药益气升阳以退气虚发热证.气虚发热以低热为多见,但有时也会出现高热,故称"大热",本症常见于慢性虚损性疾病,如慢性心肌炎、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即"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其病机是脾胃气虚下陷,元气亏损,营卫失和,热盛于外.  相似文献   

20.
温热病在中医内科中十分常见,并可引起高热、伤阴,厥脱、神昏、抽搐、关格等急重症。其中,急性发热属热病范畴者约五分之四。自秦汉以来,热病始终受到重视。在《内经》中,急症内容以热病最为丰富,涉及病因、病机、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