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斜方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以简化Mc 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及表面电极肌电图(s EMG)为评价指标,将6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针加口服颈舒颗粒组(治疗组)32例和腹部安慰针刺加口服颈舒颗粒组(对照组)30例,观察第1次即刻针刺后及针刺一疗程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一疗程结束后缓解疼痛及提高斜方肌抗疲劳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即刻治疗效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能更好地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肩部疼痛症状,并可提高斜方肌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6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痛阈;通过表面肌电图仪检测患者斜方肌的表面肌电图(SEMG) mpf值.结果:试验组痊愈率为66.67%,对照组痊愈率为34.61%,试验组疗效明确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疼痛积分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斜方肌SEMG mpf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降低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增强颈部肌肉的功能,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分析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斜方肌肌张力以及颈臂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颈椎牵引组),治疗10次,观察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斜方肌静息及最大自主收缩两状态下肌张力、颈臂疼痛评分。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在颈臂疼痛症状和静息状态肌张力RAUC、收缩状态肌张力AAUC的改善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斜方肌肌张力且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克  林晓辉 《中国针灸》2012,32(3):211-214
目的:比较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与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如天柱、风池、曲垣、巨骨、阿是穴,对照组针刺颈部夹脊穴,均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国际简化McGill量表,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PRI情感项评分和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针刺颈部夹脊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频电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和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频电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频电治疗,分别治疗后,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针刺配合中频电治疗的复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6.1%,采用电针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为77.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比较发现,采用针刺配合中频电治疗的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探讨电针对颈椎病患者颈肌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所有纳入研究的颈椎病患者,均实施电针治疗。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和1个疗程电针治疗后,分别测试患者的表面肌电图,并于1个疗程前后,用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表评价,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表面肌电指标RMS值变化及量表评分变化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结果首次治疗前后及1个疗程前后,颈竖脊肌和斜方肌上部在头侧屈、头后伸时,RMS值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前后量表各项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肌疲劳状况,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的、客观的评价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6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信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肌电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表面肌电图能有效评价针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肌肉电位变化。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69-772
目的 :观察熄风化痰经验方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内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熄风化痰经验方联合针刺治疗。2周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肩疼痛程度、分级指数及强度变化,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变化及典型症状缓解时间,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5%、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观察组颈肩疼痛程度、分级指数及强度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颈肩疼痛评分、颈肩疼痛分级指数、颈肩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典型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程度减轻,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熄风化痰经验方联合针刺辨治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缓解颈肩疼痛,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及电脑中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行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ND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能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疼痛,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枪配合肌内效贴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分别采用中频、电针治疗及智能脉冲枪配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治疗2周。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2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及N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脉冲枪配合肌内效贴布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且有着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毫针斜刺配合弹拨手法松解小圆肌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放射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针刺颈背部穴位并配合弹拨手法肩胛小圆肌区推拿;对照组颈项部及上肢部位取穴,常规针刺。结果:上肢放射痛及肩背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毫针斜刺配合弹拨手法松解可解除肩背部肌肉痉挛,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腹针治疗颈椎病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腹针与传统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颈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观察组)32例,穴取中脘、关元等;传统针刺组(对照组)30例,穴取风池、颈夹脊等。以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及临床疗效为客观指标,比较两组第1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和3个月随访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和随访MPQ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第1次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差值和第1次后、总疗程后和3个月随访与治疗前的PRI总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腹针能较好地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感觉,且有即时的缓解疼痛效果,但尚不能说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主要颈肌的肌电疲劳特征及推拿对其的影响。方法:运用表面肌电图和等速肌力测试仪,测试18例颈椎病患者在50%最大主动收缩力量值(MVC)前屈和后伸力竭运动中颈脊旁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持续时间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MF)值及推拿治疗即刻效应。结果:右侧(病变侧)颈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比对侧同名肌MF值显著降低。经推拿治疗后,前屈和后伸运动中的右侧胸锁乳突肌、后伸运动中的双侧颈脊旁肌及右侧斜方肌比治疗前MF值显著增高。结论:颈椎病颈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均有易疲劳特征,推拿可改善颈部肌肉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腧穴,对照组针刺颈夹脊穴,采用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定法和临床疗效(ZY/T001.1-94)评定法,考察不同选穴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2例,治愈率为62.5%,两组比较P0.05。两组VAS计分比较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循肌纤维走行选穴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基本选穴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和中频脉冲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的VAS评分。结果:一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颈、肩、背部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漳州市中医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接诊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中频电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中频电与针刺进行治疗,为期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体征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予以针刺+中频电方案治疗,利于减轻症状体征,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优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中频电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P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次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可快速缓解颈部痉挛、疼痛,安全无毒副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杨氏"絮刺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杨氏"絮刺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积分、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斜方肌肌张力,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积分、VAS评分及斜方肌肌张力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斜方肌肌张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89.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杨氏"絮刺拔罐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斜方肌肌张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以及对颈部肌力、颈椎活动度和疼痛主观感受的影响。方法对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治以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颈部肌群肌电信号和肌力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CU颈椎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MCU肌力增长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前屈、后伸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IEMG、MPF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于颈椎病患者颈部肌力、颈椎活动度增加和提高痛阈方面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刮痧拔罐联合中频电治疗颈肩筋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刮痧拔罐联合中频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在改善压痛、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刮痧拔罐联合中频电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