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桃仁的炮制方法自古就有去皮尖之说,张仲景的《金匮玉函经》中,桃仁用时就需去除皮和尖。但也有不去皮尖的说法。《本草纲目》中说;“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皮炒黄用”。现代临床上多用(火单)桃仁,生桃仁和炒桃仁应用较少。据研究发现桃仁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浮肿活性和消炎活性,进一步研究得知:具有显著抗炎活性的物质为2种蛋白质。这可能就是桃仁在苇茎汤、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乌梢蛇的名称变化、基原、产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加工、真伪鉴别等内容进行本草考证。方法:考证历代古籍本草,并结合现代的文献报道。结果:基本厘清了乌梢蛇的名称、基原、产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加等的源流变迁。结论:考证出乌梢蛇名称、基原、功效主治、炮制加工和毒性,古今记载一致;而归经方面,本草记载为归肺、脾、肾经,而2015版《药典》记载为归肝经,与本草记载不符,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桃仁饮片     
<正>炮制:桃仁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燀桃仁取净桃仁,照燀法(附录ⅡD)去皮。用时捣碎。炒桃仁取燀桃仁,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用时捣碎。性味:苦、甘,平。归经:归心、肝、大肠经。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主治: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肺痈肠痈,跌  相似文献   

4.
邓静  叶梦倩  彭杰  吴孟华  马志国  张睿蕊  曹晖  张英 《中成药》2023,(11):3713-3717
中药桃仁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桃核承气汤、身痛逐瘀汤以及桃红四物汤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查阅本草典籍和现代文献,本文对桃仁历代加工与炮制方法进行系统考证,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梳理。桃仁最初为带皮阴干入药,至汉朝才出现净制的要求,桃仁炮制的工艺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辅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广泛,如酒、米浆、蜂蜜等。这些炮制方法历代传承,成为桃仁炮制品的主流加工方法,是现代收录的桃仁炮制方法的历史根源所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明确桃仁连皮尖、去皮尖、生用、炒用的功效区别。现代研究也表明不同的炮制工艺对桃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于桃仁主流药用规格的探讨表明,临床以净桃仁捣碎生用为佳。桃仁的炮制方法和工艺对其临床疗效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考证结果可为桃仁的临床应用及桃仁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经典名方的研发是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开拓中医走向现代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梳理经典名方组成药味的历史沿革以明确其基原产地、性味功效、证候禁忌等对其研发尤为重要,是保证全方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源头。地骨皮作为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研发前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含地骨皮的方剂共5首,通过查阅现代文献,鲜见地骨皮本草沿革的文献考证。该文将基于古籍文献,从地骨皮别名、产地、基原、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证候禁忌等方面梳理其历代衍变情况,为研究地骨皮以及经典名方提供文献依据。考证分析发现,地骨皮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汉以前的古籍并未以"地骨皮"之名收载该味中药材。历代古籍记载的地骨皮性味归经、基原与现代权威中药材内容差异较小。随着时代变迁发展,现代对地骨皮功效主治舍弃较多,呈现断层式继承,提示该药材尚有许多潜在的功效主治可供临床开发应用。地骨皮的药用规格除了现代常用的生地骨皮外,古籍还记载了甘草汤制、焙制、炒黄、童便制、酒浸和酒蒸等炮制品。  相似文献   

6.
对古代经典名方组成药味进行考证,是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发展的重要工作。白扁豆是临床常用中药,本文从白扁豆别名、基原、采收炮制、使用禁忌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白扁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考证发现,白扁豆的常用名为“扁豆”“白扁豆”,通常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不同著作对白扁豆及其植物来源扁豆的拉丁学名有所差异,经考证白扁豆Semen lablab Album和扁豆Lablab purpureus(Linn.) Sweet拉丁学名较为合理。炮制通常为生用或炒用,患冷气及寒热病者勿食,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则不忌。现代著作以及临床实践只采用了部分古籍内容,提示白扁豆在其功效、炮制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探索空间,值得进一步临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地龙作为常用的动物药,历代本草古籍对其均有收录。地龙在临床实践中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但是由于朝代更替、古籍版本的缺失以及地龙本身品种的庞杂,致使其药用品种混乱。为了溯本清源,理清其正统药用品种,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并结合现代文献著作,对地龙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和炮制方法等进行详细考证。通过考证,发现地龙的名称、基原、炮制和主治功效、古今记载基本一致,而在归经、毒性方面,历代本草均没有详细记载,尤其是对于地龙的毒性,历代记载不一,需要通过开展药理、毒理实验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张娟  刘美  李先宽  张坚  马琳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9):1318-1321
通过本草考证的方法,整理现存本草与历代古籍文献,对侧柏叶的植物名称、资源分布、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药剂选方进行了考证。在本草中多以侧柏叶记载,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性味苦、微温、微寒,主归肺、肝、脾经。具凉血止血、祛风利湿、生发乌发等药效,现代临床多沿用其凉血止血的功效进行选方配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梳理乌药本草沿革,发掘古今异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中华医典数据库及本草古籍中有关乌药的记载,对乌药的首载本草,名称,植物形态,产地、道地产区及品质,采收炮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使用禁忌,复方,伪品进行本草考证。结果:古今本草对乌药的认识大体一致,但出处上,尚存《开宝本草》与《本草拾遗》的争议;品质上,古籍及药典均认为直根不做药用,但最新研究表明直根有效成分含量并不亚于块根;采收上,现代本草中采收时间为冬春二季或全年,区别于古籍"八月采根";炮制上,酒制是明清时期的主流方法;性味归经上,除辛温,古籍中尚有苦味,肺、脾、胃、肝、肾、膀胱是其主要归经;功效上,乌药功效可概括为"凡气堪顺,诸冷能除",对于主鬼气、蛊毒等"古存今废"的功效尚须辨证看待。还对考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拟解决思路。结论:考证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乌药资源及指导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代琪  叶俏波  杨茂艺 《中药材》2018,(2):482-484
穿山甲为临床常用动物药,在南朝时期就已有记载和使用。该文通过查阅本草古籍中关于穿山甲的记载,对穿山甲的来源、性味归经、炮制方法、功能主治、使用禁忌和用法用量进行本草考证,结果表明,穿山甲古今用法较为一致,但炮制方法大为简化,炮制品种更为单一。考证结果可为穿山甲的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药材桃仁及其近缘种进行ITS2 分子鉴定,以保证药材质量及用药安全。方法:利用DNA 条形码技术,对桃仁及其近缘种的ITS2 核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双向测序,经CodonCode Aligner V4.1 拼接后,将所有的ITS2 序列用MEGA5. 0 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构建NJ 树。结果:桃仁两基原物种ITS2 序列长度为212~213 bp,序列变异较小;两基原物种ITS2 序列与近缘种的种间平均K2P 遗传距离大于其种内平均K2P 遗传距离;由NJ 树可知,桃仁的两基原物种聚为一枝,并与其他近缘种明显分开。结论:ITS2 序列作为DNA 条形码可以有效地鉴定药材桃仁及其近缘种,为其他中药及其近缘种的鉴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probe the toxicity and relative application theory of the commonly-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drug Taoren (Semen Persicae), and set up a correct attitude and principle and method to use Taoren (Semen Persicae) for treating the syndrome of stagnation of blood stasis and others in TCM clinic.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and probed the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research about Taoren (Semen Persicae), and summarized the realization of its toxicity and application contraindications in ancient herbals and the research assertion of its processing, drug-nature, pharmacologic actions, adverse reaction, and clinical reasonable application in modern literature.

Results

We found that some TCM doctors were worried about the effect of Taoren (Semen Persicae)‘s disintegrating blood stasis to impair body's healthy Qi and its toxicity, and were not good at using this herb. And some patients were afraid of its toxic and side-effect not to take it. I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s some proper hates of Taoren (Semen Persicae) existed, and the toxicity component was also clear-cut,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aoren (Semen Persicae) were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the gynecological and traumatological diseases. The key root of toxicity generation and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Taoren (Semen Persicae) lies in taking withou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r using with overdosage.

Conclusion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correct processing,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aking the dosage stipulated by laws to apply Taoren (Semen Persicae) should be quite safe. The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records and researches about Taoren (Semen Persicae) provide the determinate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aoren (Semen Persicae)‘s efficacy and drug-nature (toxicity) more objectively and also for further correctly clinic recognition and research on Taoren (Semen Persica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接骨草食疗药茶的炮制方法.方法:按照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将接骨草嫩茎尖制备成药荼,通过感官审评,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比较.结果:相对于生品,其余8种炮制方法的感观效果均较好,而清炒制的效果最好,其次为蜜麸炒制;清炒制、清麸炒制及生品药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并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炮制方法(P<0.01).结论:9种炮制方法均可以用于接骨草食疗药茶的制备,其中清炒制和加麦麸炒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整理古代医籍中治疗胃癌的医案,探析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借鉴。方法:查阅1911年以前以“噎膈”“反胃”为主症的医案,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挖掘高频药物,分析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入23本医案的154张处方,涉及中药376味,药物使用总频数1 300次。高频药物前30味分别为制半夏、茯苓、白茯苓、半夏、代赭石、陈皮、当归身、枇杷叶、干姜、杏仁、瓜蒌皮、淡吴萸、橘红、淡干姜、白芍、吴茱萸、川黄连、淮山药、生姜、炙甘草、竹茹、枳壳、白蜜、泽泻、丁香、薤白头、白术、桃仁、麦冬等。高频药物按功效分类主要为理气药、温里药、平肝熄风药、利水渗湿、温化寒痰药;药性以温性药为主,其次为寒性药;五味以甘味为主,继之辛味;药物归经前5位分别是胃经、脾经、大肠经、肺经、心经等。结论:古代医籍中胃癌医案的用药有一定规律性,治疗以温阳开浊为主。  相似文献   

15.
余甘子历代本草研究与临床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查阅大量历代本草著作,从名称、品种、产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余甘子进行归类、整理,以期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炒酸枣仁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生、炒酸枣仁催眠作用的异同;方法:采用阈剂量的戊马比妥钠致小鼠的睡眠实验方法,观察生、炒酸枣仁水煎剂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生、炒酸枣仁煎剂均能延长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但二者催眠作用起效时间不一,生枣仁较炒枣仁起效时间快;结论:生、炒酸枣仁不煎剂均有催眠作用,生枣仁催眠作用比炒枣仁起效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提供参考。方法:筛选CNKI收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 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190首,涉及204味中药,活血、益气中药出现频次较高;常用药对36个,频次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3味中药组合为地龙、当归、黄芪,4味中药组合为川芎、地龙、当归和黄芪。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黄芪常配伍应用;演化核心组合48个,新处方11首。结论: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重在益气活血通络,标本并治。按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论选方用药,以药性温热、味甘辛,归肝、脾经者为多。  相似文献   

18.
由归经属性确定到实施归经分类,中药经历了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定位到归经分类的基本过程。考察确认,药物归经产生于两种渠道,一是根据药物自身的“形性气质”,借助五行学说予以确认,二是由六经(包括十二经)、脏腑辨证论治派生而来的。所谓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归经,本质上是一致的,可替代使用。方剂归经和归经分类古今虽未明确,但在古方剂文献中普遍存在。除以单一药物和复方为整体外,方药在归经属性确定和归经分类上毫无两致。进而为药物和方剂在归经属性确定、归经分类的统一和融合,在实际操作和理论层面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快速检测试剂盒,鉴定桃仁及苦杏仁DNA成分,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建立DNA提取方法,确保有效提取桃仁及苦杏仁基因组D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浓度及纯度。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查询并比对桃仁及苦杏仁的ITS序列,针对特异性位点,NCBI Primer-Blast设计种属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体系,DH5α感受态细胞克隆特异性片段,测序验证体系准确性,制备阳性对照。组装DNA检测试剂盒,对其特异性、稳定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对市售桃仁和苦杏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所建立DNA提取方法,提取效率高,DNA质量浓度高于100 ng·μL-1,A260/280处于1.80~2.10之间。该试剂盒可准确鉴定桃仁及苦杏仁DNA成分,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最低检测限为1 ng·μL-1。反复冻融20次后仍可有效检测,可于-20 ℃保存1年。20个市售样品中检出1个桃仁伪品及2个苦杏仁伪品,其余均为正品。结论 桃仁及苦杏仁DNA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重复性,可快速鉴定桃仁及苦杏仁,为桃仁中药材市场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及PubMeb数据库中检索词为(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ND TCM的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构建复杂网络的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中医临床用药的功效、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纳入治疗DPN的文献461篇,涉及中药275种,总使用频次6 361次。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各类药物功效中以活血祛瘀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药物性味以甘味、温性为主;药物归经以入肝经药物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桂枝、红花、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结论: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医临床治疗DPN的用药规律,发现补气血兼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这一发现可为DPN的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