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比较橙皮素和橙皮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异同,探讨黄酮类化合物A环7位羟基糖苷化与否对结合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方法: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橙皮素和橙皮苷与BSA的作用。结果:橙皮素对BSA的荧光猝灭效率明显高于橙皮苷;橙皮素对BSA的荧光猝灭以静态猝灭为主,而橙皮苷对BSA的荧光猝灭既有静态猝灭作用,也有动态猝灭作用;橙皮素与BSA结合的K a值明显大于橙皮苷;橙皮素结合BSA的位点与荧光发射基团的距离比橙皮苷的小;橙皮素与BSA之间的作用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而橙皮苷与BSA的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力。结论:橙皮素与BSA的结合能力明显强于橙皮苷,说明橙皮素比橙皮苷更容易被血清蛋白贮存和运输。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黄芪甲苷及环黄芪醇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 方法: 固定BSA浓度,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或环黄芪醇,扫描其荧光猝灭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 结果: 黄芪甲苷和环黄芪醇均能对BSA的荧光发生淬灭,猝灭类型属于静态猝灭;在293 K下,黄芪甲苷和环黄芪醇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35×104,8.51×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726 4,0.731 2,在310 K温度下,二者与BSA的结合常数均略有下降。二者与BSA的结合过程均属于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的自发过程,与BSA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为主。同步荧光光谱显示二者均对色氨酸残基构象产生影响,对酪氨酸残基构象影响较小。 结论: 本实验阐明了黄芪甲苷和环黄芪醇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补骨脂苷(PO)和异补骨脂苷(IP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淬灭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PO和IPO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淬灭机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构象影响。[结果]PO和IPO对牛血清白蛋白产生了静态淬灭作用,两种药物与BSA有较弱的结合,在BSA上的结合位点均为位点Ⅱ,并且对BSA上色氨酸氨基酸残(Trp)基微环境产生了微弱的影响。[结论]借助光谱法揭示了PO和IPO与BSA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二维和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哈巴俄苷(harpagoside,HA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AR有规律的使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两者结合常数KA均大于1×10~5L·mol~(-1),结合位点数n接近于1。由HAR与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均小于0可知,两者结合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rster非辐射转移理论,计算了不同条件下HAR与BSA的结合距离r为2.80 nm,说明两者结合过程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表明,HAR使BSA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极性增强、疏水性减弱,并导致BSA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分子模拟结果显示,HAR更倾向于于BSA和HSA的亚结构域ⅡA(Site Ⅰ位点)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栎瘿酸为例,研究藏药有效成分与功能蛋白的相互作用与识别过程。方法:利用荧光发射光谱、同步荧光、紫外光谱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栎瘿酸引起了牛血清白蛋白BSA荧光静态猝灭;获得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得知二者结合是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要作用力的自发、放热过程;二者之间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结合部位位于BSA分子SiteⅡ位点,平均结合距离为4.134 nm;在识别过程中,BSA结构及色氨酸所处微环境疏水性增加,色胺酸残基流动性增强。结论:通过本方法可建立一套用于表征藏药中有效成分与功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与识别过程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 7.4),分别评价了齐多夫定及其乙酸酯 (AZT-E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类型、共存金属离子对结合的影响。 方法: 在不同温度下运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AZT,AZT-Es分别与BSA的相互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 结果: 在温度为289~310 K时,AZT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以静态猝灭为主;AZT-Es对BSA的荧光猝灭机制低温下为静态猝灭,高温下静态和动态猝灭共同作用;上两种体系的结合力主要为疏水作用,以摩尔比约 1:1结合;同步荧光光谱显示,AZT-Es的加入使BSA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构象同时发生了变化,与BSA残基所处环境的疏水性降低;在298 K时共存Ca2+,Zn2+,Mg2+,Cu2+,Pb2+等金属离子对两种体系结合常数的影响微乎其微。 结论: 不同温度条件下AZT,AZT-Es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不同;两种体系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金属离子对两种体系结合常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的反应机制。方法:在不同温度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姜黄素与BSA~.E作用,实验数据采用Linewearver—Burk静态猝灭公式处理,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n。结果:姜黄素对BSA有猝灭作用,二者结合常数较大,可形成一个结合位点,且温度对结合常数Ka的影响较小。结论:姜黄素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8.
中药功能因子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光谱法研究中药功能因子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分光光谱法,计算芦丁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距离(r)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芦丁与BSA作用的K25芦℃丁=7.08×104;r芦丁=1.97 nm,芦丁与BSA之间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结论:芦丁与BSA之间结合不紧密,在血药运输中易结合易分散。  相似文献   

9.
郭明  王晓萌  詹敏忠  范文翔 《中草药》2015,46(4):541-548
目的研究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E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生理条件下,光谱法测定VER与BSA的相互作用参数,分子模拟建立VER-BSA结合模型,分析其结合反应机制。结果构建的VER-BSA模型表明,维持VER与BSA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兼有疏水作用力。光谱实验表明VER与B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结合过程,结合强度较强,VER与BSA的结合距离(r)值较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VER对BSA的结构域微区构象产生影响,使结合位域的疏水性发生改变。解析荧光相图得出VER与BSA反应构象型态的变迁为"二态"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VER与BSA的相互作用是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的分子间作用。荧光偏振定量证明BSA与VER相互作用中生成了非共价复合物。结论光谱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一致,可为研究VER与BSA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崔力剑  王建明  霍坤  黄芸  窦玉红  王鑫国 《中草药》2012,43(7):1355-1360
目的研究模拟生理条件下中乌头碱(M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键合作用,以及硫酸阿托品(AS)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吸收光谱法进行研究。结果 MA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动态猝灭。MA与BSA表观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主要为疏水作用,结合距离为4.44 nm,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同步荧光光谱图的信息表明MA对蛋白微环境有影响。AS使MA和BSA的Kb和n均减小;抑制MA对BSA构象的改变。结论 MA与BSA能发生相互作用,AS与MA间存在竞争作用,能够增加游离型MA浓度,通过减少MA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加快代谢,发挥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步高效合成异甘草素及其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更好的异甘草素合成方法以及异甘草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微波辅助方法合成异甘草素; 利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光谱法研究异甘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以 72%的产率获得异甘草素; 通过分子荧光光谱实验计算得到两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猝灭常数、热力学参数和结合位点。结论:微波辅助的羟醛缩合反应是一种高效异甘草素合成方法; 异甘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通过静电引力产生了络合物, 导致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川芎嗪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川芎嗪与HSA的相互作用。结果紫外光谱测定:川芎嗪与HSA结合常数K=1.57×104L/moL。荧光光谱测定:川芎嗪对H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川芎嗪与HSA形成1∶1复合物,结合常数K=1.58×1 04L/moL。川芎嗪与HSA间的结合距离r=3.5 5 nm,其作用力以静电作用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测定: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并使色氨酸的疏水性增强。共存金属离子(Co2+、Zn2+、Cu2+等)对川芎嗪与HSA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通过测定川芎嗪与HSA结合的相关参数,建立川芎嗪与HSA的体外结合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VLC)法测定肋柱花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5:4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50nm;柱温:35℃。结果:木犀草素对照品在0.052μg-0.3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为1.0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肋柱花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平滑肌收缩性及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离体小肠及胃平滑肌条为研究模型,首先考察槲皮素在高钙、低钙及正常克氏液环境中对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然后在正常克氏液中分别观察槲皮素对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及阿托品存在下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用孔雀绿法测定槲皮素对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高钙、正常钙及低钙不同条件下,槲皮素在4~64μmol/L范围内均剂量依赖性抑制小肠、胃平滑肌收缩;槲皮素(32μmol/L)拮抗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作用(P〈0.01),且相加性协同阿托品引起的抑制收缩作用(P〈0.01);槲皮素(25μmol/L)对不同磷酸化程度的肌球蛋白的Mg2+-ATPase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槲皮素对胃、肠平滑肌收缩性及平滑肌肌球蛋白的Mg2+-ATPase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葫芦巴碱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在pH 7.4作用液、286nm激发波长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来研究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结果:当作用温度为37℃和47℃时,葫芦巴碱与人血清蛋白间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749.03L.mol-1和106.29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077和0.7625。结论:葫芦巴碱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发射有一定的猝灭作用,并且温度的升高不利于两者的结合;同时还证明葫芦巴碱与人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力主要是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桔梗皂苷D(PlatycodinD,PD)的人工完全抗原,为制备桔梗皂苷D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相应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NaIO4)氧化法分别合成桔梗皂苷D免疫抗原(PD-BSA)和包被抗原(PD-OVA)。用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用动物免疫法测定其抗原性;并融合后筛选阳性孔。结果:薄层色谱法显示PD与BSA/OVA偶联成功;用合成的PD-BSA免疫小鼠后可使小鼠体内产生抗PD抗体,效价在1∶8000以上;融合可得出阳性孔。结论:成功合成了PD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可用于下一步P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建立相应免疫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戴红  向阳 《中医药学刊》2010,(7):1529-1531
目的:建立高良姜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2:48),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浓度线性范围0.962-24.05μg/mL,r=0.99994;山柰素浓度线性范围1.008-25.2μg/mL,r=0.99990;异鼠李素浓度线性范围0.983-24.575μg/mL,r=0.99996,样品平均回收率为槲皮素97.97%,RSD=1.59%(n=6);山柰素97.35%,RSD=1.86%(n=6);异鼠李素98.11%,RSD=2.3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中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红花地上部分中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anbanhedera ODS-2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0.4%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苷回归方程:Y=59558771X-1755,r=0.999991,在0.0019mg/mL~0.1238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1.68%(n=9);木犀草素回归方程:Y=76381285X-9981,r=0.999995,在0.0020mg/mL~0.1266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56%,RSD=2.0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