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医药典籍英译是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将中医药典籍鲜活的文化自信传递到世界的使命。李照国先生在翻译《黄帝内经》时,采用"译古如古,文不修饰"的基本原则,将传播中医特色语言和传承中华文化话语作为翻译的最终目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维度对李照国《黄帝内经》英文著译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文化自信在中医药典籍英译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医典籍书名简明扼要却内涵丰富,其英译标准研究是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书名英译多样。对国内外译者出版的10个《黄帝内经》英译本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魏迺杰和冯晔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黄帝内经》的英译进行统计比较,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黄帝""内""经"的英译分别进行讨论,认为"Huangdi’s Classic of Medicine"既简洁准确又能传递文化内涵,是汰弱留强后的选择,可作为其英译标准。  相似文献   

3.
作为辞书式、学术式的完整译本,文树德《黄帝内经》英译本采用"厚译"模式,利用研究批判性导论、学术性序言、阐释性注释和显化性译文将典籍置于丰厚的中医文化和历史发展背景中,使西方读者从深层文化背景理解中医思维和中医特质,其翻译策略对我国的中医典籍英译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英译句子逻辑关系。[方法]分析对比汉语与英语语言句子成分、句子之间的关系。[结果]《黄帝内经》不同英译本句子逻辑关系存在差异。[结论]中医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英汉语在语言逻辑关系表达上的差异,更好地促进中医典籍英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统称中医学四大经典,国内同时完成四部典籍英译者是李照国教授,他是中医典籍外译的杰出译者,在中医外译研究方面成绩斐然。30多年来,他翻译中医典籍数十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参与中医名词术语外译国际标准制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翻译风格和翻译思想。从中医典籍外译到中医外译研究,再到文化主权保护,这是从实践到研究、再到文化保护的逐层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医病证名词术语是中医术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语义丰富,文化烙印深厚,且与西医学病名术语不能完全对应,其英译路径虽有学者关注但鲜有深入研究。以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为代表性病证名,尤其是以"断泄"一词为例,通过查找文献,追溯其源头,分析其在原文中的概念内涵,并将现有译本中英译选词进行对比分析,从翻译"信"原则出发,以"最佳近似度"为翻译标准,探索中医病证名的英译路径,并尝试提出中医翻译"3W"课堂教学模式,对中医术语英译路径应用于中医翻译的实践与教学进行了初步思考。供学界探讨借鉴。  相似文献   

7.
盛洁  姚欣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64-467
目的中医典籍的翻译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典籍都有了自己的英译本,对同一典籍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也随之开展起来。文章试图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以《伤寒论》两个英译本比较为例,探索中医典籍英译的比较研究,为更好地翻译中医典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译介学为理论基础,从"译入"行为考察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国外英译本,从译介五要素对各译本进行翻译描述、分析、比较,展示该典籍译作的精品化和学术化过程,以期对我国的中医典籍的外译研究和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作者就目前国内外五种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有关"气"的基本词条,对其进行分类、归纳、讨论和对比分析,依据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和方法,选择较为确切的英译语,以期为中医名词英译的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药走向世界浪潮下,中医典籍英译问题显得尤其突出。《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受到的英译研究却并不多。本文从蕴含"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探讨《金匮要略》两译本病证名英译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金匮要略》病证名英译应针对不同类型病证名选择归化或异化的策略,建议附上音译与注释。并对中医典籍的英译展开展望,认为作为中心的译者需加深对典籍的理解与双语水平,深入了解读者群体的需求,为中医国际化发展略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1980-2003年间,国内至少出版了24部“汉英中医辞典”。“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本文评析和肯定了魏迺杰的《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英文中医名词术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来源和形成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认为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源流进行研究,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分层实现标准化——中医典籍术语标准化、现代通用中医学术语标准化、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术语标准化,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1980—2003年间,国内至少出版了24部“汉英中医辞典”。“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本文评析和肯定了魏杰的《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英文中医名词术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来源和形成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认为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源流进行研究,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分层实现标准化———中医典籍术语标准化、现代通用中医学术语标准化、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术语标准化,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何姗  唐小云  陈骥 《中医药导报》2019,25(14):138-141
选取罗希文2007年版与李照国版两个《伤寒论》英译本的部分条文,以生态翻译学视角,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角度出发,探讨其英译方法与英译策略,以期为中医典籍的英译提供参考,为中医典籍的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角度对中医典籍书名英译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在语言维层面译名须准确简洁,文化维层面译名须呈现中医文化特色,交际维层面译名须使译语读者便于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中医术语翻译是中医篇目翻译的基石。建立专门的养生术语英译语料库可以充实中医术语英译语料库,推动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进程,并为中医养生篇目的翻译和中医养生知识的国际传播奠定基础。本文通过界定中医养生术语,收集现存具有推广价值的中医古籍经典养生著作及相关篇目的英译本,根据养生术语定义提取术语,建立"中医养生术语英译语料库",为中医养生翻译和推广奠定基础,也为类似中医药专门术语英译语料库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冉  姚欣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1-223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界的“圣经”,不仅阐述了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与治疗,而且语言古典、深奥.文章以对偶、排比和反复等为追求句式整齐的修辞格为切入点,探讨了《黄帝内经》英译过程中修辞格英译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医典籍辞格英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历程,指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现状,提出对中医基础术语英译标准进行分层构建的设想,认为可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标准中医基础术语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分类整理并找出已达成共识的术语英译、核心词素相同但细节不同的术语英译、一致性较低的术语英译、错误的术语英译,作为四个层级对中医基础术语的英译标准进行构建,以加快中医基础术语英译的标准化进程,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译文三合”是潘文国教授继承文章学传统,在严复“信达雅”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典籍英译提出的翻译原则。“三合”包括“义合”“体合”和“气合”三个层次。“义合”为最低要求,要求译文和原文在意义上契合;“体合”次之,要求文体和形式上契合;而“气合”要求文章气势和脉络上的契合[1]。本文在“译文三合”视角下,选取中医典籍《金匮要略》的翻译实例,从“义、体、气”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探索该理论对中医典籍英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对中医养生经典名句英译中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最佳关联进行研究,以中医养生经典名句英译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出中医养生经典名句汉英翻译的规律.利用图书馆、网络和数据库收集大量中医养生经典名句,再结合现代翻译成果和理论,采取定性、分类、实例分析法,比较西方养生谚语与中医养生经典名句的英汉表达的异同,从具体的例子翻译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根据中西医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中医养生经典名句英译的规律是“全等概念”可直译、“大交概念”可意译、“小交概念”可套译、“全异概念”可音译,从而示范了中医养生经典名句的英译.解决了中医养生谚语经典名句的问题,对中医养生典籍的英译工作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的诸多因素成为研究对象。其中,作为对只见"文"不见"人"的偏颇译论研究的一种修正,译者主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译者主体的视角审视目前国内外发行的《伤寒论》英译本,归纳总结其英译研究的现况和成果,对目前的中医典籍英译的规范化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1《伤寒论》及英译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称《伤寒杂病论》,作者为东汉末年张仲景(约150-219年)。《伤寒论》是中国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