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寻求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孕妇年龄、孕龄及既往流产次数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85例确诊为先兆流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四诊八纲分型,按统计学方法,探讨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发现本病好发年龄为24~35岁,其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肾虚型>脾肾两虚型>血热型>肾虚血瘀型>气血虚弱型>外伤型,以虚证为主。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环节,随着疾病发展,更伤及脾(脾肾两虚),甚至久病入络为瘀(肾虚血瘀),致虚实夹杂之证。结论:孕妇年龄、孕龄和流产史与再次妊娠发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有内在联系,尤其与肾虚证候出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制定合理、优化的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医妇科学》辨证标准,拟定肾气亏虚证、气血虚弱证、血热证、阴虚血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阻滞证6个证型,分析131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31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肾气亏虚证为主,占52.8%,其他证型依次为气血虚弱证19.2%,阴虚血热证13.6%,湿热内蕴证9.7%,血热证3.6%,血瘀阻滞证1.1%。除肾气亏虚证外,孕≤6周及孕6~8周时气血虚弱证比例居二,孕≥10周湿热内蕴证比例居二;染色体因素、解剖因素及内分泌因素中医辨证主要为肾气亏虚证或气血虚弱证,而免疫因素中医辨证多属阴虚血热证,感染因素多属湿热内蕴证;其他如脑力劳动、食欲不振、吸烟吸毒、失眠、精神紧张、经济拮据等均与证型分布有关。结论:肾气亏虚证、气血虚弱证、阴虚血热证、湿热内蕴证为早期先兆流产四大主证,其中肾气亏虚证为主要证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职业、月经、流产次数、孕周、流产病因及生活状况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基于证候形成规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拟定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通过598例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①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各证型分布有差异(P〈0.05),肾虚为主者占50.6%。②各证型间妊娠继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热型妊娠继续率最高(94.0%)。结论:①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辨证分型以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为主,其中又以具肾虚症状者为多,提示"肾主生殖"在胎漏、胎动不安中的本质地位。②血热型在证型分布及妊娠继续率上均占优势,故血热伤胎亦为胎漏、胎动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丹云  叶平 《中医药导报》2009,15(11):69-70
目的:探求自然流产临床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对近10年国内报道的有关自然流产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X2检验对总结出的7组病例数据进行流产次数之间的比较.结果:肾虚、气血虚弱、脾肾两虚、阴虚血热为自然流产常见证型,肾虚证、阴虚血热、血热证3证的流产次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证型的流产次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流产临床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存在一定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010例早期先兆流产住院患者,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采集患者年龄、既往月经情况、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发病节气、发病时孕周、中医证型及妊娠结局(出院时间≥3个月),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1010例患者中,肾虚证762例(75.4%),血热证178例(17.6%),气血虚弱证40例(4.0%),血瘀证15例(1.5%),肝郁证15例(1.5%)。不同证型在各年龄段、孕周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证型的既往月经情况、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发病节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随访698例,其中妊娠成功567例(81.2%),妊娠失败131例(18.8%)。不同妊娠结局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妊娠结局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12,OR=1.063),与证型、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既往月经情况、发病时孕周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肾虚证为早期先兆流产最主要证型,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段及发病时孕周有关,年龄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2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进行研究,揭示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复发性流产的孕前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思想,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量表,采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对22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构成情况及与年龄、流产次数的关联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复发性流产肾虚证占89.1%、脾肾两虚证占10.4%、气血虚弱证占0.5%,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肾虚证又包含单纯肾虚证以及肾虚夹血瘀等五种亚型。21~27岁年龄组单纯肾虚证占59.6%,脾肾两虚证占13.5%;28~34岁单纯肾虚证47.1%,肾虚夹血瘀证占21.0%;≥35岁单纯肾虚证38.7%,肾虚夹血瘀证占29.0%。结论:复发性流产以肾虚证为主要证型,临床应注意到肾虚证中包含较多的兼夹证(亚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夹血瘀证增加,在复发性流产的孕前治疗中要考虑到血瘀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主要证型及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方法,对3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卵巢低反应患者主要证型及症状的分布规律,分析卵巢低反应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年龄、盆腔手术等的分布情况。结果:其主要中医症状为:性急易怒、腰膝酸软、经血夹块、健忘、神疲力乏、畏寒肢冷、脱发、胸胁胀痛不舒、经前乳房胀痛等;最多的中医证型是肾虚肝郁血瘀证型(占32.7%);单证型中以肾虚证最多(占94.3%);随年龄增加,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几率增大;肾虚肝郁血瘀证及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在有盆腔手术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均大于无盆腔手术者。结论: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型为:肾虚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肾虚肝郁证;初步显示随年龄增加,脾肾两肝虚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肾虚肝郁血瘀证及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在有盆腔手术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均大于无盆腔手术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临床收集的532例功血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郁化热证、肾虚血瘀证、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证、阴虚血热证共10种证型,并测定其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性激素六项指标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功血患者中医疾病从高到低分布依次为崩漏、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证型的分布依次为阴虚血热证、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肝郁化热证、脾虚证、肾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证。PRL与肝郁化热证呈正相关(P0.05),发生比为1.117;FSH与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发生比为1.327;LH与脾肾两虚证呈正相关(P0.05),发生比为1.342。结论功血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其性激素变化水平不同,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分别为肝郁化热证与PRL、肾阴虚证与FSH、脾肾两虚证与L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崩漏在不同地域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崩漏关于辨证分型论治的文献以长江为界,对总结出的8 364例病例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研究,进行南北不同地区辨证分型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结果:崩漏临床证型总体以虚证为主,虚证多见于脾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肾阴虚,实证主要以血瘀、气滞血瘀、肝郁为主。虚实夹杂以肾虚血瘀、肾虚肝郁为主。南北证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虚证北方略多于南方,以脾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肾虚证型为主。实证南方多于北方,虚实夹杂证型南北分布差异最大,南方以肾虚血瘀、肾虚肝郁、脾肾两虚兼血瘀、阴虚血热、肝郁脾虚为主。结论:不同地区的崩漏虚实证候有不同构成,本研究结果对崩漏南北地域证型的分布情况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中医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并为临床实践中"因地制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其证型、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2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类,观察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患者证型、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证型分布研究结果显示,血热型占42.96%,肾虚型占23.44%,脾肾两虚型占17.96%,血瘀型占12.5%,气血两虚型占3.13%。结论:血热型及肾虚型是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的主要证型,以肝肾阴虚为本。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籍中无"子宫腺肌病"的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证候将其归为"痛经"、"月经不调"、"癥瘕"、"不孕"等范畴.现代中医将其病因病机大致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热灼血瘀、痰瘀互结六类.中医治疗此病疗效较好,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但科研方案欠严谨,对机制研究不够,辩证分型和疗效评价无统一标准,也无统一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完善.  相似文献   

12.
苏行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2014,(4):616-618,I0001
目的:分析8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活检的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型,旨在找出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型及转归的关系。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肾病科2011年9月-2012年4月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肾活检患者病例,收集其病理类型、中医辨证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FSGS与MCG在15龄段分别占64.3%、75.0%,MN与MsPGN在36年龄段分别占64.3%、75.0%,MN与MsPGN在36龄段分别占78.6%、75.0%。IgAN、FSGS、MN、GML、MCG、MsPGN分别占39.8%、15.9%、15.9%、10.2%、9.1%、9.1%。脾肾气虚在所有中医证型的所占比例最多。FSGS、MN、GML中脾肾气虚所占比例最多,IgAN以脾肾气虚与肺肾气虚所占人数最多,MCG以脾肾气虚与气阴两虚所占比例最高,MsPGN以脾肾气虚与肝肾阴虚所占最多,血瘀、湿热证在各病理分型中均占较多比例。结论:FSGS与MCG在15年龄段分别占78.6%、75.0%。IgAN、FSGS、MN、GML、MCG、MsPGN分别占39.8%、15.9%、15.9%、10.2%、9.1%、9.1%。脾肾气虚在所有中医证型的所占比例最多。FSGS、MN、GML中脾肾气虚所占比例最多,IgAN以脾肾气虚与肺肾气虚所占人数最多,MCG以脾肾气虚与气阴两虚所占比例最高,MsPGN以脾肾气虚与肝肾阴虚所占最多,血瘀、湿热证在各病理分型中均占较多比例。结论:FSGS与MCG在15龄段多见,MN与MsPGN在36年龄段多见,MN与MsPGN在36龄段多见。IgAN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FSGS、MN、GML、MCG、MsPGN。中医证型中脾肾气虚为目前临床上慢性肾脏病主要中医证型,随治疗时间延长,疾病后期气阴两虚证逐渐增多,血瘀证、湿热证常常伴随疾病始终。FSGS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多见,易兼血瘀与湿热;IgAN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与肺肾气虚居多,常伴有血瘀湿热;MN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证居多;MCG脾肾气虚与气阴两虚较多;MsPGN患者脾肾气虚与肝肾阴虚占多数;GML证型以脾肾气虚为主,后四者在疾病进展中也出现明显的血瘀与湿热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方法 测定126例COPD患者基础肺功能、气道舒张实验,研究不同证型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结果 不同证型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的反应性不同.ΔFEV1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逐渐降低;ΔFEV1%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逐渐上升,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出现下降.ΔFVC、ΔFVC%依气虚血瘀、痰热郁肺→阴虚血瘀、热痰恋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逐渐上升.可见随着气流受限的增加,ΔFEV1逐渐下降,ΔFVC、ΔFVC%逐渐增加,而ΔFEV1%表现不典型.结论 不同证型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和FVC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FVC增加较FEV1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对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门诊病历中诊断为先兆流产的患者108例.通过辨证论治将患者分为四型:肾虚型,血热型,气血亏虚型,血瘀型.根据辩证论治的分型给予中药保胎治疗7天后,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108例患者中,治愈的78例(占72.2%),好转的23例(占21.3%),未愈的7例(占6.48%),总有效率为(93.5%).结论:中医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证候要素及单证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奠定基础。方法:收集709例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10%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由2名中医肿瘤专业主任医师对公因子辨证,作为乳腺癌的证候要素。结果:经因子分析提取出19个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为7个:肝、脾、肾、心、络、肺、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为12个:气滞、热、血瘀、湿、气虚、湿热、痰热、阴虚、阳虚、精亏、血虚、风湿。相对应的单证有21个:湿邪困脾、肝气郁滞、肝热、血瘀、风湿阻络、痰热阻肺、胃热、心火亢盛、湿热、脾气虚、肝阴虚、肾阴虚、肾精亏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肾虚(可能为肾阴阳精气虚)、肾阳虚、心血虚、肝血虚。结论:乳腺癌的发病与肝气郁滞直接相关,在肝气郁滞的基础上发展为肝热、血瘀、痰湿阻滞、进而损伤肝肾阴阳精血,同时肝木克土则产生脾虚、胃热等证。所以治疗乳腺癌总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证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表型的特点.方法 收集120例COPD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急性加重频率、合并症、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AT)、肺功能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证候学特征,120例患者中气虚血瘀、痰热郁肺证50例,阴虚血瘀、热痰恋肺证10例,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22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16例,风邪外袭证22例.各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吸烟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程,BMI,FEV1% pred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类分析显示不同证候患者存在不同临床特征,气虚血瘀、痰热郁肺证患者年龄小,体质量超重,病程短,病情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病情重;阴虚血瘀、热痰恋肺证患者以老年不吸烟女性多见;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营养状况较差;风邪外袭证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和心律失常,提示高脂血症合并心律失常可能成为COPD患者感受外邪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80—2011年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SPSS12.0软件对该病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归纳。结果:在16个影响肾病综合征蛋白尿辨证的主要证素中,病位因素以肾、脾为主;病性因素以气虚、阳虚为主;病因证素以水湿、湿热、瘀血为主。证候出现的频次高低依次为脾肾阳虚证、肾气虚(不固)证、脾气虚弱证、下焦湿热证等。结论: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具有特征性,研究其可提高NS蛋白尿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可能的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初步探讨不同分期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以脾肾气虚为主,兼有血瘀。3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可兼有不同程度的阳虚、血瘀证。4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兼脾肾阳虚、血瘀证及湿浊证。5期虚实夹杂,气血阴阳俱虚,阳虚证表现突出,兼挟湿浊、水气、血瘀证。结论: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血瘀证贯穿疾病的始终;本虚证从早期的气阴两虚证,逐渐发展到晚期的阴阳俱虚,标实证以血瘀证、湿浊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